第一轮处理情况:
王群珍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高层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的建议》已收悉,感谢王委员对我区电梯安全问题的关心。电梯作为一类被老百姓广泛使用的特种设备,其安全监管一直是我局一项重要工作职责。
截至2021年10月14日,根据“特种设备在线系统”查询,我区累计保有电梯数量18214台,其中在用电梯16321台,在用乘客电梯13220台。近年来,伴随着我区城镇化和房地产事业的快速发展,电梯数量上升很快,使用时间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也逐年增加,分布区域从原来主要集中在临平城区迅速扩展至崇贤街道、余杭经济开发区等镇街,区域电梯安全整体情况愈加复杂。王委员提出的围绕高层建筑乘客电梯选型、管理、维保、使用四个方面的问题确有存在,针对提案中关于加强住宅电梯安全管理涉及我局职能的内容,现将处理情况进行如下反馈:
一、强化落实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4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同时,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中进一步明确,电梯所有权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电梯的受托人为电梯使用单位。因此,对于住宅小区,物业公司根据合同的约定是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我局每年都会召集物业、电梯维保单位举行电梯安全工作会议,通报年度全区电梯运行情况,通过宣传、培训、检查、执法等手段明确高岑住宅电梯使用单位,督促物业落实电梯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二、优化电梯选型。高层住宅电梯选型是完全开放的市场行为,确实存在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选择价格较低的电梯。但是对政府财政资金参与的回迁房、经济适用房等小区,为了避免电梯采购“低价中标”无序竞争,由原区住房保障办(现为区住建局住房保障和安置房建设服务中心)牵头联合我局、区财政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共同确定了农民多高层公寓电梯预选库,多高层公寓电梯采购仅限于库内西奥、通力、日立、西子奥的斯四个电梯品牌,并明确电梯技术性能指标,提升了政府资金参与项目采购门槛,杜绝低价中标情况发生。
三、加快应用电梯智慧监管平台。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依托电梯物联网、智慧电梯系统、救援系统等整合全市电梯情况建立了“电梯智慧监管平台”并接入杭州“城市大脑”,该平台通过采集电梯物联网数据,对电梯运行、维保、故障、困人等信息进行读取、分析,当发生故障、困人时相关信息能够第一时间推送至物业及电梯维保人员处,可大幅度提升救援效率,同时,系统分析故障、困人高发小区定期以周报、月报形式发区县市场监管局,我局将其作为电梯安全检查的重点开展后续处理。
四、督促维保单位落实维保责任。继续加强对学校、医院、地铁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投诉举报高发小区电梯的安全检查,重点查看物业电梯安全主体责任以及维保单位维保责任的落实情况,计划于本月开展电梯维保质量抽查,重点突出分类监管被划分为C或D的维保单位以及故障率较高或安全投诉较多的电梯,对发现的虚假维保等违法违规行为一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进行处罚。
五、开展电梯安全宣传。电梯作为一类广泛应用于民生领域的特种设备,乘坐者都是普通老百姓,很多电梯故障、事故都是由于乘梯者野蛮扒门、踹门、挡门等不文明乘梯行为或被困时不理智自救行为造成的。接下去,要结合《杭州市电梯安全条例》宣贯,通过微信公众号、电梯轿厢内显示屏等广泛宣传安全乘梯常识,提升物业等使用管理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高乘梯者的安全乘梯常识,营造全社会关注电梯安全的良好氛围。
六、探索建立电梯安全多元共治格局。电梯安全涉及多方,从开发商选型、土建,到安装单位安装,使用单位管理,维保单位维保,业主的使用习惯,甚至房屋设计构造多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往往就会导致电梯故障高发。例如前期星桥街道某小区因为土建时电梯底坑未设置排水装置,且小区位置就在河边,导致春夏季节台风时电梯底坑积水无法排除,电梯底坑元器件都泡在积水里,且因为电梯运行补偿链将底坑积水拖拽至高处,造成电梯元器件损坏,电梯故障、困人高发,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媒体曝光,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最终,由区住建局联合我单位共同督促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以及维保单位三方共同完成整改。下阶段,我局会继续探索建立电梯安全多元共治格局,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电调安全的良好氛围。
七、用好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根据《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全区物业保修金和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余建〔2017〕496号)、《关于进一步优化余杭区物业保修金和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工作的通知》(余建〔2019〕325号)文件,保修期届满后,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可用于维修电梯,根据风险等级以及维修项目分为常规流程和简易流程,目前,我局对符合简易流程的申请可以实现当场审批。
以上内容是我局针对王委员提案的办理回复,非常感谢王群珍委员对我区电梯安全的关注以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做好电梯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提升全区电梯安全管理水平。
分享到: |
政民互动 > | 政协提案 > |
第一轮处理情况:
王群珍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高层住宅电梯安全管理的建议》已收悉,感谢王委员对我区电梯安全问题的关心。电梯作为一类被老百姓广泛使用的特种设备,其安全监管一直是我局一项重要工作职责。
截至2021年10月14日,根据“特种设备在线系统”查询,我区累计保有电梯数量18214台,其中在用电梯16321台,在用乘客电梯13220台。近年来,伴随着我区城镇化和房地产事业的快速发展,电梯数量上升很快,使用时间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也逐年增加,分布区域从原来主要集中在临平城区迅速扩展至崇贤街道、余杭经济开发区等镇街,区域电梯安全整体情况愈加复杂。王委员提出的围绕高层建筑乘客电梯选型、管理、维保、使用四个方面的问题确有存在,针对提案中关于加强住宅电梯安全管理涉及我局职能的内容,现将处理情况进行如下反馈:
一、强化落实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4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其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同时,2020年5月1日起施行的《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中进一步明确,电梯所有权人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电梯的受托人为电梯使用单位。因此,对于住宅小区,物业公司根据合同的约定是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我局每年都会召集物业、电梯维保单位举行电梯安全工作会议,通报年度全区电梯运行情况,通过宣传、培训、检查、执法等手段明确高岑住宅电梯使用单位,督促物业落实电梯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二、优化电梯选型。高层住宅电梯选型是完全开放的市场行为,确实存在开发商出于经济利益考虑选择价格较低的电梯。但是对政府财政资金参与的回迁房、经济适用房等小区,为了避免电梯采购“低价中标”无序竞争,由原区住房保障办(现为区住建局住房保障和安置房建设服务中心)牵头联合我局、区财政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共同确定了农民多高层公寓电梯预选库,多高层公寓电梯采购仅限于库内西奥、通力、日立、西子奥的斯四个电梯品牌,并明确电梯技术性能指标,提升了政府资金参与项目采购门槛,杜绝低价中标情况发生。
三、加快应用电梯智慧监管平台。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依托电梯物联网、智慧电梯系统、救援系统等整合全市电梯情况建立了“电梯智慧监管平台”并接入杭州“城市大脑”,该平台通过采集电梯物联网数据,对电梯运行、维保、故障、困人等信息进行读取、分析,当发生故障、困人时相关信息能够第一时间推送至物业及电梯维保人员处,可大幅度提升救援效率,同时,系统分析故障、困人高发小区定期以周报、月报形式发区县市场监管局,我局将其作为电梯安全检查的重点开展后续处理。
四、督促维保单位落实维保责任。继续加强对学校、医院、地铁站、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投诉举报高发小区电梯的安全检查,重点查看物业电梯安全主体责任以及维保单位维保责任的落实情况,计划于本月开展电梯维保质量抽查,重点突出分类监管被划分为C或D的维保单位以及故障率较高或安全投诉较多的电梯,对发现的虚假维保等违法违规行为一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进行处罚。
五、开展电梯安全宣传。电梯作为一类广泛应用于民生领域的特种设备,乘坐者都是普通老百姓,很多电梯故障、事故都是由于乘梯者野蛮扒门、踹门、挡门等不文明乘梯行为或被困时不理智自救行为造成的。接下去,要结合《杭州市电梯安全条例》宣贯,通过微信公众号、电梯轿厢内显示屏等广泛宣传安全乘梯常识,提升物业等使用管理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高乘梯者的安全乘梯常识,营造全社会关注电梯安全的良好氛围。
六、探索建立电梯安全多元共治格局。电梯安全涉及多方,从开发商选型、土建,到安装单位安装,使用单位管理,维保单位维保,业主的使用习惯,甚至房屋设计构造多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往往就会导致电梯故障高发。例如前期星桥街道某小区因为土建时电梯底坑未设置排水装置,且小区位置就在河边,导致春夏季节台风时电梯底坑积水无法排除,电梯底坑元器件都泡在积水里,且因为电梯运行补偿链将底坑积水拖拽至高处,造成电梯元器件损坏,电梯故障、困人高发,且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媒体曝光,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最终,由区住建局联合我单位共同督促房地产开发商、物业公司以及维保单位三方共同完成整改。下阶段,我局会继续探索建立电梯安全多元共治格局,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电调安全的良好氛围。
七、用好物业专项维修资金。根据《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全区物业保修金和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余建〔2017〕496号)、《关于进一步优化余杭区物业保修金和物业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工作的通知》(余建〔2019〕325号)文件,保修期届满后,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可用于维修电梯,根据风险等级以及维修项目分为常规流程和简易流程,目前,我局对符合简易流程的申请可以实现当场审批。
以上内容是我局针对王委员提案的办理回复,非常感谢王群珍委员对我区电梯安全的关注以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区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做好电梯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提升全区电梯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