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17/2022-06500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区财政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区财政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2-02-25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关于杭州市临平区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来源:区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2-02-25 14:30 浏览次数:
一、202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1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为牵引,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工作力度,稳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和财政管理工作,为我区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提供有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21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47.0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6.50%,比上年增长37.95%,其中:上划中央税收95.75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10.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1.33亿元,为调整预算的104.36%,比上年增长35.66%。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见《2021年临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附表一)。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82.89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8.14%,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77.78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8.17%。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的具体情况见《2021年临平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附表二、附表三)。
(三)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按照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和现行财政结算体制, 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为194.09亿元,实际支出182.89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9.4亿元,收支相抵,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专项结转下年1.8亿元。目前,省、市财政体制结算还在进行中,省、市还将有部分补助,实际收支结余将与上级财政决算后一并纳入决算报告。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02.57亿元,完成预算的100.82%。(附表四)
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完成173.14亿元,完成预算的97.54%。(附表五)
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实际可用资金为215.54亿元,债务还本3.74亿元,支出为173.14亿元,调出资金24.28亿元,收支相抵,结余14.38亿元,结转下年使用。目前,省、市财政体制结算还在进行中,省、市还将有部分补助,实际收支结余将与上级财政决算后一并纳入决算报告。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根据各国有公司收益情况,2021年全区各国有公司的应交利润未达到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的下限,故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均无。(附表六)
(六)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自2018年1月1日起,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统一纳入杭州市本级统筹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我区管理。
由于重大改革,2021年年初预算及预算调整未编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2021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完成7.07亿元,支出完成为4.90亿元。(附表七)
(七)政府债务情况
2021年,省财政厅核定我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265.5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99.79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65.80亿元。2021年,我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58.6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96.68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为161.97亿元。2021年我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1.02亿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券20.92亿元,再融资债券30.10亿元。2021年我区政府债券还本33.94亿元,支付债券利息8.47亿元。(附表八)
二、2021年财政主要工作
2021年,全区财政工作始终坚持财为政服务理念,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抢时间、拼效率,全力以赴做好区划调整两区财权事权划分工作,同时积极发挥财政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积极作用,为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贡献财政力量。
(一)多措并举,保障收支平稳运行
收入方面,一是强化财源培育。坚持产业平台引领发展,出台产业新政、人才新政,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新经济,做强做优总部经济。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二是抓好收入组织。财政、税务、规资等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达到35.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达95.88%。
支出方面,一是保民生福祉。围绕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的目标,全力保障劳有所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全年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改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16%。二是保产业发展。努力做好产业培育和产业发展的资金要素保障,全年一般公共预算用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用财力的22.05%。三是保重大项目。围绕“南融、北创、东靓、西优、中兴”的发展战略,全力保障地铁、中环、运河二通道、三路一环、亚运场馆配套项目等省、市、区重大项目,统筹做好乔司全域综合整治、大运河科创城的资金保障。四是强化部门经费支出管理。按照“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的要求,重新制定出台差旅费、培训费、公务出行经费等多个经费支出管理制度,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增长,部门工作经费、宣传经费等从严控制。
(二)精准施策,服务全区经济发展
一是高效推进产业基金运作。破旧立新搭建全新政策体系,制定出台《杭州市临平区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和7个配套文件。二是重点推进产业政策制定。围绕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需求,制定出台产业高质量发展99条、人才新政、“强村富农”等农林水政策及相关配套实施细则,不断优化政策兑现流程,提升惠企服务水平,激发企业创业创新活力。三是着力加强税源培植。强化部门联动,财政、税务等部门加强税源分析,专题研判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增减变化情况,把握经济税收走势。整合行业部门和财政专业化服务队力量,定期走访联系帮扶企业,形成服务合力,营造协税护税的良好氛围。
(三)深化改革,重点推进财政管理
一是深入推进镇街平台财政体制改革。制定出台新一轮镇街、平台财政体制,通过优化完善区与镇街、平台财权事权管理,提升镇街、平台财政保障能力,鼓励镇街、平台大力培育产业;通过统筹教育、卫生经费管理,进一步减轻镇街负担,让镇街“轻装上阵”;通过完善城市维护管理体制,调动镇街积极性,提升城市化管理水平。二是全力推进预算一体化改革。根据省财政厅统一部署,高效搭建预算一体化系统,针对130个预算单位、8个镇街开展8场专题指导,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基础信息、项目库和预算编制等三个模块单位覆盖率100%,在省财政厅通报中获得全市第一、全省领先。三是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出台《临平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等6个预算绩效管理文件,规范项目绩效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开展2022年度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评审答辩会,组织评审专家对6个项目进行评审。四是创新推进国资国企数字化平台。立足临平区国企实际情况,全面优化调整系统流程,重新开发40余项业务模块,50余张表单,完善人员招聘、产权及资产交易、财务监管和工资考核等场景模块,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国企人、财、物一体化数智化监管。
(四)规范管理,防范化解运行风险
一是紧抓政府债务化解。加强可用资金统筹安排,多渠道筹措化债资金,优化化债举措,顺利完成年度债务化解任务。二是加强财政性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性资金审批程序的通知》,规范政府性资金审批程序,强化预算编制约束和执行刚性,累计对全区38个单位开展财政资金管理专项检查。
三、2022年财政预算编制草案
2022年我区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区委一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数智临平·品质城区”的战略定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强化民生保障,切实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努力打造数字化、一体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整体智治预算,防范化解运行风险,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提供有力保障。
(一)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草案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结合我区经济发展趋势,2022年全区财政总收入预算为272.00亿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0.0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167.00亿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0.36%。具体分税种收入预算安排情况见《2022年临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表》(附表九)。
按照以上收入情况和现行财政体制,2022年我区一般公共预算体制可用资金为154.52亿元,调入资金17.35亿元,拟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1.87亿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16.04%。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支出功能科目分类安排情况见《2022年临平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附表十)。
(二)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2022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92.58亿元,比上年实绩下降4.93%。(附表十一)
2022年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为173.07亿元,比上年预算下降7.34%。(附表十二)
(三)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
根据各国有公司收益情况,2022年全区各国有公司的应交利润未达到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的下限,故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均无。(附表十三)
(四)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情况
2022年,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算为5.89亿元,比上年实绩减少1.18亿元,下降16.6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预算为5.28亿元,比上年实绩增加0.38亿元,增长7.84%。(附表十四)
(五)2022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1年,我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58.6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96.68亿元,专项债务余额为161.97亿元。根据债务余额情况,2022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券还本37.12亿元,安排债券付息9.89亿元。
四、2022年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区财政工作将围绕五个“立足”精准发力,进一步强化财政支撑保障。
(一)立足税源建设,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一是聚焦促发展,进一步突出财政支持重点。速度、效率并举,全面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减负强企政策,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举措稳主体稳预期。实施新一轮平台、镇街财政体制,鼓励平台、镇街大力培育产业和协同招引税源,充分调动各主体增收发展的积极性。坚持“引资、引智、引税”相结合,进一步牵头做好税源经济发展工作。二是聚焦抓落实,进一步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加强产业政策与产业基金的联动,深入推进政府产业基金运作,搭建项目精准洽谈平台,进一步推进项目落地。完善投运机制,进一步规范运作管理,充分发挥产业基金扶持主导产业、保障招商引资、引培上市企业、培育产业生态四大作用,为全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三是聚焦强机制,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区税源办牵头协调的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快项目落地和推进,激发平台、镇街招引税源、涵养税源的动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四是聚焦优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财政专业化服务队的作用,通过集中宣讲、点对点送政策上门等方式,对区内企业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的服务,主动向企业送达产业、人才、基金等各类政策,全力助推企业发展。
(二)立足重点支出,不断强化财政保障
按照“保基本、守底线、促均衡、提质量”的财政管理要求,突出精准施策,强化保障支撑。一是强化重大项目建设保障。围绕提速实施“南融、北创、东靓、西优、中兴”发展战略要求,统筹调度财政资金,服务保障乔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运河二通道等重点项目。紧抓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窗口期,成立专项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责任落实,形成联动机制,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二是强化产业发展保障。全力做好产业高质量发展99条、人才新政、政府产业基金等产业新政实施和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时尚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9.91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用财力20%以上。三是强化民生共富保障。集中财力重点保障民生,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121.34亿元用于教育、卫生、养老等民生保障。坚持“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相结合,梳理整合、重新明确各类民生补助政策,推动实现精准补助,提高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
(三)立足整体智治,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一是深入推进预算一体化管理。2022年将持续深化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完善预算管理功能,完成预算批复、预算调整和调剂、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决算和报告等新模块的运用和上线,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有效的预算管理。二是搭建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打造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通过对项目申报到竣工决算的全流程信息数字化管理,实现项目投资信息共建、共用、共享,有效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三是深化“大财务”改革。开展“大财务”改革,实施具有临平特色的预算单位代理记账模式,充分发挥代理记账人员的专业优势和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高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四是开展教育生均经费制度改革。通过探索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统筹管理制度,确定普通学校均等化保障标准,同时切出一定比例用于支持重点学校、重点学科,打造学前和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高中和职业教育精品化、特色化、差异化的经费管理模式。
(四)立足区域发展,防范资金运行风险
一是强化债券风险管理。抓好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储备、遴选,强化项目资金平衡方案审核。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要求,加强对专项债券风险的有效防控,强化“借、用、管、还”闭环管理,确保政府债券资金使用高效、风险总体可控。二是积极推进公款竞争性存放。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扎实推进公款存放工作,健全公款存放管理机制,提升资金存放的安全性。加强政策培训辅导,指导督促行政事业单位有序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工作。
(五)立足提质增效,加强国资国企监管
一是优化公司治理体系。制定出台《区直属国有公司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及薪酬管理实施细则》,根据企业实际,突出不同考核重点,合理设置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及权重,确定差异化分类考核标准,提高经营业绩考核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激励企业开展市场化运营、做强主业。二是强化国有企业资金监管。加速国资国企数字化监管平台落地运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国有企业“人、财、物、事”全业务流程监管。打造企业风险实时预警防控模块,实现企业风险实时预警,防控各类风险。三是开展国有资产清理整合。深度梳理国有闲置资产,牵头组建国有资产确权专班,加快推进无证资产的确权工作。同时采取各种方式灵活处置,有效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五、2022年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2022年,全流程实施事前、事中、事后预算绩效管理。召开2022年度预算项目绩效目标重点评审会,邀请第三方专家对6个预算项目进行绩效评审,评审项目预算资金综合核减率为13.7%,推动项目预算编制更加科学透明,绩效目标指标设置更加合理有效。
2022年临平区预算编制绩效目标重点评审项目表
序号 | 项目单位 | 项目名称 | 申请预算资金(万) | 评审意见 | 建议资金 (万) |
1 | 交警大队 | 交警科技强警电子警察改造 | 700 | 同意部分立项 | 538 |
2 | 区卫健局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2365.29 | 同意立项 | 1800 |
3 | 区住建局 | 地下隐患智防应用体系数据制作 | 372 | 同意立项 | 372 |
4 | 区教育局 | 中小学灯光改造 | 1240 | 同意立项 | 1054 |
5 | 区经科局 | 产业数字化专项 | 7000 | 同意立项 | 7000 |
6 | 区农业局 | 临平城区清水入城工程 | 800 | 暂缓立项 | 0 |
附件: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