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1008001003010/2022-07792 文件编号 临平政办〔2022〕25号
责任部门 区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 区政府办公室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成文日期 2022-03-31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统一编号: ALPD01-2022-0008 有效性: 有效
关联类型: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征求意见和反馈: 征求意见稿> 意见反馈 >

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平区优化营商环境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便利化行动方案(试行)的通知

来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外事办公室、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2-04-07 10:50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临平区优化营商环境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便利化行动方案(试行)》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31日


临平区优化营商环境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便利化行动方案(试行)


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部署,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改革,提高我区用电、用水、用气、用网等公用事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加快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指向,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广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改革。通过优化再造办理流程、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打造网上办事平台、提升专业服务效率,实现企业公用事业服务事项的提速增效。一是全面整合服务事项。通过全面整合水电气网各项公用服务事项,优化公用事业单位和行政审批部门工作流程,实现高效协同。企业只需发起一次申请即可获得水电气网多项公用事业接入服务。二是全面精简流程环节。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接入环节优化为有外线工程的3个环节(申请受理、行政审批与施工、竣工验收),无外线工程的2个环节(申请受理、竣工验收)。三是全面压缩接入时间。公用事业单位根据企业约定的报装时间,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接入。报装过程中涉及到占掘路、占用绿化等行政审批的,积极实行告知承诺制,申请人按照要求书面承诺达到行政许可条件的,即时办结。不适宜使用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全面实行联合审批制,5个工作日办结。四是全面压减申请材料。水电气网联动报装过程中,由企业提供的申请材料压减至一份申请表,由各公用事业单位提供的材料依托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现“一次上传、多方共享”。五是全面实现网上可办。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和临平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行企业网上申请、资料线上传递、行政部门线上审批的全流程网上联动报装模式。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申请水、电、气、网络接入业务的企业用户,并逐步扩展至其它非居民用户。

三、办理流程

(一)申请受理环节

1.一口申请。企业投资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由规资临平分局告知企业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改革的创新举措,对企业水电气网报装需求进行意向登记,填写《企业获得水、电、气、网络报装信息采集单》,将项目信息和报装需求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即时传递给各公用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获取项目报装需求信息后,在2个工作日内主动上门对接,对具备报装接入条件的企业实行“预约式”报装,按企业与公用事业单位约定的时间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接入。针对暂时无法确定水电气网使用量的企业,可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后,就近向任一“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专窗”提交报装接入申请,或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临平专区的水电气网联动报装入口,进行网上申请。企业申请时,填写《企业用户水、电、天然气、网络联合报装业务申请表》(附件3),各专窗受理后将申报信息及个性化需求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时推送至各公用事业单位。

2.联合踏勘。公用事业单位获知报装信息后,由区审管办组织现场联合踏勘。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步将项目信息推送给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开展公用事业单位与行政审批部门的联合踏勘。

3.方案设计和答复。在完成现场联合踏勘、确定接入条件后,各公用事业单位共享信息,按照水电气网各自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以协同施工组织、减少重复开挖的思路,优化各自施工设计方案。各公用事业单位要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方案编制。

4.费用核算与合同签订。公用事业单位与企业就施工设计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工程计划、开通时间、质量安全等事项。水电气网报装费用同步核算,形成统一收费清单,实行统一告知,企业一次缴纳。

(二)行政审批环节

1.积极实行告知承诺制。实行年度承诺制,对涉及道路暂时开挖或占绿,只需挖掘人行道或临时占用绿地的,施工长度小于200米的外线工程,按照部门制定的标准,各公用事业单位以年度为单位集中向审批部门做书面承诺(或由公用事业单位委托具体施工实施单位作书面承诺),承诺内容中涉及需由申请报装服务的企业执行的部分,由公用事业单位与企业在施工前进行约定。在办理具体的行政许可时,公用事业单位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分项目告知相关审批部门,相关审批部门根据企业承诺不再进行批前审查,即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并将审批结果整合为《企业水、电、气、网络联合报装事项综合审批意见单》(附件4)。

2.全面实行联合审批制。对不适用告知承诺制的外线工程(超200米的外线工程,需办理改变规划性质的,以及需要穿(跨)越重大管(线、路)工程的接入服务),审批材料采用容缺受理制,依托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行联合踏勘、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由各公用事业单位负责外线工程审批事项的报批工作,在各部门反馈审批事项清单后,公用事业单位需在5个工作日内向行政审批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各行政审批部门要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时间,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现行政审批并联协同,全流程线上流转,5个工作日办结。

(三)竣工验收环节

积极探索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组团式联合竣工验收。由区审管办牵头,联合水、电、气、网络公用事业单位,组织报装企业和各自施工单位共同验收。打造联合验收、一次到位,同步完成通水、通电、通气、通网的竣工验收新模式。

四、工作要求

推进企业获得水电气网公用事业服务联动报装改革,实施“七个一”(一口登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踏勘、一次承诺、一并接入、一网流转)的办理新模式。

(一)一口登记早服务。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在土地出让阶段,随同填写《企业获得水、电、气、网络报装信息采集单》(附件2),对新建项目施工和生产所需的用水、用电、用气、用网需求进行意向登记。在企业签订出让合同后,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将项目报装需求,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传递给各公用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联合上门对接,根据企业需求提前布局项目周边区域管网建设,将现场踏勘、外线施工作为公用事业单位的前置服务,为企业用户后续获得水电气网接入作好准备。

(二)一表申请减材料。突破各公用事业单位各自独立报装的运作模式,将分头多次申请整合为一并申请。将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的报装申请表,统一整合为《企业用户水、电、气、网络联合报装业务申请表》(附件3)。同时,进一步精简各公用事业单位和行政审批部门要求提供的受理材料,并借助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现政企之间材料的互通共用,各项申请材料可在共享平台内获取,不再由企业重复提供。

(三)一窗受理减次数。在全区各公用事业单位的营业网点和区审管办及各分中心,设立“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专窗”,实现企业水电气网报装一次申请、综合受理,区域通办、就近可办。同时,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为企业提供在线联动报装申请服务,进一步提高企业水电气网报装服务效率。

(四)一同踏勘减环节。按照“能并则并、能简则简、能优则优”的原则,优化各公用事业单位报装施工流程,压缩报装时限。推行水电气网接入服务联合踏勘,实现一次到位。有外线工程的,开展VIP组团服务,由区审管办组织各公用事业单位进行联合现场踏勘,同步完成方案设计及费用预算工作。

(五)一次承诺减时间。涉及到外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行政审批的事项,积极实行告知承诺制,并建立负面清单进行动态化管理。适用告知承诺制的行政审批事项,申请人按照要求书面承诺达到行政许可条件的,即时办结。同时,建立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不适用告知承诺制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各行政审批部门并联办理的方式操作,削减办事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六)一并接入减成本。一是明确各类缴费不再作为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二是鼓励公用事业单位减免临时接电费用、燃气管网接割费等有关费用。三是水电气网施工采用开挖形式进行的,在现场踏勘时同步优化水电气网联合施工方案,通过共享施工沟渠、并行协同施工,有效减少水电气单独施工带来的多次开挖路面、反复进行修复导致的成本,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减少管线施工对交通通行的影响。

(七)一网流转提效率。大力推行“掌上办”、“网上办”,企业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临平专区的水电气网联动报装窗口提交报装申请,申请信息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推送至各公用事业单位。涉及到行政审批的,同步推送至各行政审批单位实行并联审批,行政审批结果同步回传至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现掌上申请,在线审批,统一出件的联动报装全流程“跑零次”。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便利化行动协调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跑改办主任、区审管办主任任副组长,区发改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数据资源管理局、环境(水务)控股集团、供电公司、燃气公司及各网络服务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在区审管办设立协调小组办公室,由区审管办主要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各公用事业单位作为联动报装改革的主要实施单位,需切实承担起主体职责。

二是完善政策配套。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应按照本实施办法的总体要求和安排,针对优化调整后的工作流程和办理环节,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办法,进一步明确审批服务的工作流程、办理时限、办理方式,及时更新相应的办事指南,明确专人落实告知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三是强化技术支撑。由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在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和浙江政务服务网搭建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模块,实现联动报装全流程电子化运转,法律法规、办事指南和标准规范集中公开,建立全过程监控和预警机制,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四是强化信用监管。从重前置审批转向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建立覆盖用户、利益相关单位、公用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和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的行业信用体系。经发现承诺不兑现或弄虚作假行为的,记入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并纳入公共信用平台。通过跨部门的联合惩戒,提高违规和失信成本。

五是强化监督考核。由区审管办做好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改革实施的全过程统筹协调,负责对各审批部门及公用事业单位在项目申请、联合踏勘、并联审批等各环节的改革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情况纳入各单位年度“最多跑一次”改革考核中。

本行动方案自2022年5月5日起施行。

附件:临平政办〔2022〕25号.wps


分享到:

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平区优化营商环境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便利化行动方案(试行)的通知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1003010/2022-07792 文件编号 临平政办〔2022〕25号
责任部门 区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 区政府办公室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成文日期 2022-03-31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统一编号: ALPD01-2022-0008 有效性: 有效
关联类型: 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 征求意见和反馈: 征求意见稿> 意见反馈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临平区优化营商环境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便利化行动方案(试行)》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31日


临平区优化营商环境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便利化行动方案(试行)


为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部署,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改革,提高我区用电、用水、用气、用网等公用事业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企业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加快优化我区营商环境,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指向,贯彻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和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推广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改革。通过优化再造办理流程、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打造网上办事平台、提升专业服务效率,实现企业公用事业服务事项的提速增效。一是全面整合服务事项。通过全面整合水电气网各项公用服务事项,优化公用事业单位和行政审批部门工作流程,实现高效协同。企业只需发起一次申请即可获得水电气网多项公用事业接入服务。二是全面精简流程环节。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接入环节优化为有外线工程的3个环节(申请受理、行政审批与施工、竣工验收),无外线工程的2个环节(申请受理、竣工验收)。三是全面压缩接入时间。公用事业单位根据企业约定的报装时间,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接入。报装过程中涉及到占掘路、占用绿化等行政审批的,积极实行告知承诺制,申请人按照要求书面承诺达到行政许可条件的,即时办结。不适宜使用告知承诺制的审批事项,全面实行联合审批制,5个工作日办结。四是全面压减申请材料。水电气网联动报装过程中,由企业提供的申请材料压减至一份申请表,由各公用事业单位提供的材料依托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现“一次上传、多方共享”。五是全面实现网上可办。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和临平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行企业网上申请、资料线上传递、行政部门线上审批的全流程网上联动报装模式。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申请水、电、气、网络接入业务的企业用户,并逐步扩展至其它非居民用户。

三、办理流程

(一)申请受理环节

1.一口申请。企业投资项目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由规资临平分局告知企业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改革的创新举措,对企业水电气网报装需求进行意向登记,填写《企业获得水、电、气、网络报装信息采集单》,将项目信息和报装需求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即时传递给各公用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获取项目报装需求信息后,在2个工作日内主动上门对接,对具备报装接入条件的企业实行“预约式”报装,按企业与公用事业单位约定的时间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接入。针对暂时无法确定水电气网使用量的企业,可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发后,就近向任一“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专窗”提交报装接入申请,或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临平专区的水电气网联动报装入口,进行网上申请。企业申请时,填写《企业用户水、电、天然气、网络联合报装业务申请表》(附件3),各专窗受理后将申报信息及个性化需求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时推送至各公用事业单位。

2.联合踏勘。公用事业单位获知报装信息后,由区审管办组织现场联合踏勘。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步将项目信息推送给相关行政审批部门,开展公用事业单位与行政审批部门的联合踏勘。

3.方案设计和答复。在完成现场联合踏勘、确定接入条件后,各公用事业单位共享信息,按照水电气网各自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以协同施工组织、减少重复开挖的思路,优化各自施工设计方案。各公用事业单位要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方案编制。

4.费用核算与合同签订。公用事业单位与企业就施工设计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工程计划、开通时间、质量安全等事项。水电气网报装费用同步核算,形成统一收费清单,实行统一告知,企业一次缴纳。

(二)行政审批环节

1.积极实行告知承诺制。实行年度承诺制,对涉及道路暂时开挖或占绿,只需挖掘人行道或临时占用绿地的,施工长度小于200米的外线工程,按照部门制定的标准,各公用事业单位以年度为单位集中向审批部门做书面承诺(或由公用事业单位委托具体施工实施单位作书面承诺),承诺内容中涉及需由申请报装服务的企业执行的部分,由公用事业单位与企业在施工前进行约定。在办理具体的行政许可时,公用事业单位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分项目告知相关审批部门,相关审批部门根据企业承诺不再进行批前审查,即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并将审批结果整合为《企业水、电、气、网络联合报装事项综合审批意见单》(附件4)。

2.全面实行联合审批制。对不适用告知承诺制的外线工程(超200米的外线工程,需办理改变规划性质的,以及需要穿(跨)越重大管(线、路)工程的接入服务),审批材料采用容缺受理制,依托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行联合踏勘、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由各公用事业单位负责外线工程审批事项的报批工作,在各部门反馈审批事项清单后,公用事业单位需在5个工作日内向行政审批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各行政审批部门要进一步压缩行政审批时间,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现行政审批并联协同,全流程线上流转,5个工作日办结。

(三)竣工验收环节

积极探索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组团式联合竣工验收。由区审管办牵头,联合水、电、气、网络公用事业单位,组织报装企业和各自施工单位共同验收。打造联合验收、一次到位,同步完成通水、通电、通气、通网的竣工验收新模式。

四、工作要求

推进企业获得水电气网公用事业服务联动报装改革,实施“七个一”(一口登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踏勘、一次承诺、一并接入、一网流转)的办理新模式。

(一)一口登记早服务。新建企业投资项目在土地出让阶段,随同填写《企业获得水、电、气、网络报装信息采集单》(附件2),对新建项目施工和生产所需的用水、用电、用气、用网需求进行意向登记。在企业签订出让合同后,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将项目报装需求,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传递给各公用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联合上门对接,根据企业需求提前布局项目周边区域管网建设,将现场踏勘、外线施工作为公用事业单位的前置服务,为企业用户后续获得水电气网接入作好准备。

(二)一表申请减材料。突破各公用事业单位各自独立报装的运作模式,将分头多次申请整合为一并申请。将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的报装申请表,统一整合为《企业用户水、电、气、网络联合报装业务申请表》(附件3)。同时,进一步精简各公用事业单位和行政审批部门要求提供的受理材料,并借助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现政企之间材料的互通共用,各项申请材料可在共享平台内获取,不再由企业重复提供。

(三)一窗受理减次数。在全区各公用事业单位的营业网点和区审管办及各分中心,设立“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专窗”,实现企业水电气网报装一次申请、综合受理,区域通办、就近可办。同时,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为企业提供在线联动报装申请服务,进一步提高企业水电气网报装服务效率。

(四)一同踏勘减环节。按照“能并则并、能简则简、能优则优”的原则,优化各公用事业单位报装施工流程,压缩报装时限。推行水电气网接入服务联合踏勘,实现一次到位。有外线工程的,开展VIP组团服务,由区审管办组织各公用事业单位进行联合现场踏勘,同步完成方案设计及费用预算工作。

(五)一次承诺减时间。涉及到外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行政审批的事项,积极实行告知承诺制,并建立负面清单进行动态化管理。适用告知承诺制的行政审批事项,申请人按照要求书面承诺达到行政许可条件的,即时办结。同时,建立信用评价管理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不适用告知承诺制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各行政审批部门并联办理的方式操作,削减办事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六)一并接入减成本。一是明确各类缴费不再作为行政审批的前置条件。二是鼓励公用事业单位减免临时接电费用、燃气管网接割费等有关费用。三是水电气网施工采用开挖形式进行的,在现场踏勘时同步优化水电气网联合施工方案,通过共享施工沟渠、并行协同施工,有效减少水电气单独施工带来的多次开挖路面、反复进行修复导致的成本,最大程度减轻企业负担,减少管线施工对交通通行的影响。

(七)一网流转提效率。大力推行“掌上办”、“网上办”,企业可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临平专区的水电气网联动报装窗口提交报装申请,申请信息通过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推送至各公用事业单位。涉及到行政审批的,同步推送至各行政审批单位实行并联审批,行政审批结果同步回传至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实现掌上申请,在线审批,统一出件的联动报装全流程“跑零次”。

五、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区水电气网联动报装便利化行动协调小组,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跑改办主任、区审管办主任任副组长,区发改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数据资源管理局、环境(水务)控股集团、供电公司、燃气公司及各网络服务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在区审管办设立协调小组办公室,由区审管办主要领导任办公室主任。各公用事业单位作为联动报装改革的主要实施单位,需切实承担起主体职责。

二是完善政策配套。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应按照本实施办法的总体要求和安排,针对优化调整后的工作流程和办理环节,及时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办法,进一步明确审批服务的工作流程、办理时限、办理方式,及时更新相应的办事指南,明确专人落实告知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三是强化技术支撑。由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在区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办事平台和浙江政务服务网搭建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模块,实现联动报装全流程电子化运转,法律法规、办事指南和标准规范集中公开,建立全过程监控和预警机制,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四是强化信用监管。从重前置审批转向更加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建立覆盖用户、利益相关单位、公用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和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各环节的行业信用体系。经发现承诺不兑现或弄虚作假行为的,记入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并纳入公共信用平台。通过跨部门的联合惩戒,提高违规和失信成本。

五是强化监督考核。由区审管办做好水电气网联动报装改革实施的全过程统筹协调,负责对各审批部门及公用事业单位在项目申请、联合踏勘、并联审批等各环节的改革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情况纳入各单位年度“最多跑一次”改革考核中。

本行动方案自2022年5月5日起施行。

附件:临平政办〔2022〕25号.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