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10/2023-19131 | 文件编号 | 临平政办〔2023〕38号 |
责任部门 | 区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区政府办公室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3-11-11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统一编号: | ALPD00-2023-0005 | 有效性: | 有效 |
关联类型: |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 征求意见和反馈: | 征求意见稿> 意见反馈 > |
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来源: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外事办公室、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3-11-20 16:58 浏览次数: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临平区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实施。
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
2023年11月11日
临平区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
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2〕11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22〕30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杭政函〔2023〕7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快推进全区气象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努力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进一步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全面助推“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建设。
(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智慧气象服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效能更加突出。气象综合实力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到2035年,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气象服务保障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实现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高分辨率智能立体气象监测系统,提升精密监测能力。优化地面站网布局,建设覆盖多要素的城市区域气候代表站,加强人口密集区、重大工程周边观测密度。补全垂直探测网缺口,提升垂直探测能力。加强卫星遥感产品应用,提升多源协同观测、数据融合能力。面向现代农业、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领域气象服务需求,建设气象特种观测设施。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保障能力建设,提升观测数据质量和应用效益,确保各类气象监测设施符合国家探测环境要求。(责任单位:区气象局牵头,区财政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区文广旅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健全无缝隙智能网格气象预报系统,提升精准预报能力。完善六段式梯次化预报预警叫应机制,健全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数字预报业务体系。依托“百米级、分钟级”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深入开展本地化气象预报服务技术研究,提升灾害性天气综合研判能力,逐步实现提前1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提前1天预报逐小时天气、提前1周预报灾害性天气,暴雨预警准确率和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均达到94%以上。(责任单位:区气象局牵头,区应急管理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保障高水平平安临平建设,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依托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分类识别、智能研判、情景互动、精准推送的气象预报预警“靶向式”服务体系。完成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分类分层次叫应模块开发,建立高等级预警信号面向部门、镇街党政负责人的自动叫应和直通式报告机制,提升极端天气预警叫应能力,建立极端天气预警快速传播“绿色通道”。健全防雷安全责任体系,规范防雷重点单位和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安全管理。健全分灾种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完善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强化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融入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防灾减灾联动机制,打通气象预警“最后一公里”,推进“网格+气象”工作。发挥气象科技趋利避害作用,协助推动天气巨灾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责任单位:区气象局牵头,区应急管理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委政法委、区融媒体中心、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区公安分局、各镇街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赋能城市精细化协同治理,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气象+”深入开展气象赋能城市侧精细化协同治理,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城市安全运行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开展临平“一环六射”快速路高架路段、运河和运河二通道等水陆交通干线的气象预警服务。深化城市气候规划成果应用,修订临平暴雨强度公式,探索建立城市区域涵洞暴雨积涝模型。强化能源保供与气象服务协同联动,做好夏季高温时段电网安全运行、电力调度的气象预报预警。提升体育赛事、会展演出等重大活动气象服务保障水平。推进城镇规划和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责任单位:区气象局牵头,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公安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体局、区发改局、国网杭州临平供电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增强优质公共气象服务均衡性,满足人民生活高品质需求。依托城市大脑和数智气象建设成果,开发数智气象本地化应用,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提供不同受众面的差异化气象服务。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菜篮子基地农产品生产保供气象服务。发挥全省枇杷联盟牵头作用,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助推特色农产品和农文旅融合发展。优化特色农产品分灾种全链条数智气象服务。加强气象科普宣传,推进气象科普进农村文化礼堂、未来社区、校园工作,深化气象科普基地和气象法治基地建设。(责任单位:区气象局牵头,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文广旅体局、区教育局、区科协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城市气候变化因子监测,开展城市湿地气候生态效益评估和城市热岛、雨岛效应研究,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气象支撑。推动温室气体观测站网建设,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气象因子研究,深入挖掘气候景观资源,争创气候品牌,提升旅游气象附加值。发挥气象科技支撑,深化“五水共治”“五气共治”行动计划气象服务。加强生态气候资源普查和利用,开展丁山湖湿地气候生态效益评估。持续实施人工影响天气“耕云”“播雨”行动计划,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作业队伍建设,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新技术实验和新型装备应用,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在空气质量改善、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责任单位:区气象局牵头,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广旅体局、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区公安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强化气象科技人才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科学构建临平气象人才梯队,加大培训交流、科研项目、创新团队建设等支持力度,完善气象人才考核评价指标和激励机制。强化高层次气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将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地方人才培养体系和认定范围。发挥气象学科带头人作用,建立气象科研创新团队,提高重点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气象科研、项目申报、标准立项等工作开展。(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牵头,区委编办、区人力社保局、区经科局、区科协、区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要将气象高质量发展纳入相关规划,细化工作措施,优化推进机制,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
(二)部门协同推进。各相关部门对照任务分工,强化协同推进、创新发展和督查考核,重点针对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建立、项目建设、科技支撑等,协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强化要素保障。结合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发展目标,促进我区气象事业与省、市气象事业协调高质量发展。强化规划、用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确保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按期完成并发挥效益。
本意见自2023年12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35年12月31日,由区气象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
附件:贯彻落实临平区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任务清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