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乔司街道微融媒体中心 徐佳琰 通讯员 曹觉珏) 在乔司街道“胜稼红星”共富工坊,你可以看到许多精美有趣的小物件。用钩花技艺做的生肖香囊、花束、包包、钥匙扣、编织玩偶……工坊的手艺人用手里的针线勾勒出可触摸的非遗美,也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每周二,胜稼村都有共富工坊钩花培训班,教授多种不同类型的钩花针法和技巧。“织跟钩是两种技巧,很多花型要靠手工钩法的变换才能呈现。这是辫子针、短针、中针、中长针、长长针……”老师仔细地演示,工坊的学员们认真地跟着练习。“这些花样机器很难做到,编织出的两个结,看起来是一样的,但细节却有不同,变化多样正是手工艺的魅力所在。”老师说道。
非遗钩花技艺通过“胜稼红星”共富工坊这个平台,为乔司街道的失地妇女在精神与物质方面都带来了富足。在街道多方走访调研群众需求后发现,该村总人口数3800人,其中闲置在家的妇女有200多人,如何让她们就业创收呢?胜稼村妇联主席董琴找到手工制作达人吴愉琴,希望引入非遗钩花技艺,同步开展手工制作钩花培训班、文化体验等活动,打造一个集非遗传承、技能培训、研学体验为一体的“胜稼红星”共富工坊,让赋闲在家的姐妹们掌握一门创业就业的技能,激发出村民们的创业热情、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今年2月份,“胜稼红星”共富工坊正式成立,目前已开展研学课程10余期,带动200余人次体验钩花制作。现在工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队伍群体,平均年龄65岁左右。“之前在家没事干觉得挺无聊的,现在我爱上了钩花,家里摆满了我做的花束,我还给孙女做了钩花的发夹,她超喜欢。”共富工坊学员高虹阿姨说。
“胜稼红星”共富工坊曾参加过武林广场的志愿服务市集、艺尚小镇的市集等活动,售出近600件手工制品,现在也能接到不少订单,这让学员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实现在“家门口”的增收致富。
为了吸引更多的手工爱好者,让文化引流走出“以文兴产”的新路径,后期“胜稼红星”共富工坊还将启动线上直播、创建基地等,把“胜稼红星”非遗钩花这一非常有趣和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带进更多人的生活中。
分享到: |
本报讯 (乔司街道微融媒体中心 徐佳琰 通讯员 曹觉珏) 在乔司街道“胜稼红星”共富工坊,你可以看到许多精美有趣的小物件。用钩花技艺做的生肖香囊、花束、包包、钥匙扣、编织玩偶……工坊的手艺人用手里的针线勾勒出可触摸的非遗美,也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每周二,胜稼村都有共富工坊钩花培训班,教授多种不同类型的钩花针法和技巧。“织跟钩是两种技巧,很多花型要靠手工钩法的变换才能呈现。这是辫子针、短针、中针、中长针、长长针……”老师仔细地演示,工坊的学员们认真地跟着练习。“这些花样机器很难做到,编织出的两个结,看起来是一样的,但细节却有不同,变化多样正是手工艺的魅力所在。”老师说道。
非遗钩花技艺通过“胜稼红星”共富工坊这个平台,为乔司街道的失地妇女在精神与物质方面都带来了富足。在街道多方走访调研群众需求后发现,该村总人口数3800人,其中闲置在家的妇女有200多人,如何让她们就业创收呢?胜稼村妇联主席董琴找到手工制作达人吴愉琴,希望引入非遗钩花技艺,同步开展手工制作钩花培训班、文化体验等活动,打造一个集非遗传承、技能培训、研学体验为一体的“胜稼红星”共富工坊,让赋闲在家的姐妹们掌握一门创业就业的技能,激发出村民们的创业热情、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今年2月份,“胜稼红星”共富工坊正式成立,目前已开展研学课程10余期,带动200余人次体验钩花制作。现在工坊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队伍群体,平均年龄65岁左右。“之前在家没事干觉得挺无聊的,现在我爱上了钩花,家里摆满了我做的花束,我还给孙女做了钩花的发夹,她超喜欢。”共富工坊学员高虹阿姨说。
“胜稼红星”共富工坊曾参加过武林广场的志愿服务市集、艺尚小镇的市集等活动,售出近600件手工制品,现在也能接到不少订单,这让学员们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实现在“家门口”的增收致富。
为了吸引更多的手工爱好者,让文化引流走出“以文兴产”的新路径,后期“胜稼红星”共富工坊还将启动线上直播、创建基地等,把“胜稼红星”非遗钩花这一非常有趣和富有创意的艺术形式带进更多人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