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潘锦 周踔健) 今年以来,临平区以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为牵引,围绕区委一届六次全会部署,深入推进“大抓发展主题年”活动,全力打好经济翻身仗。一季度,以重大项目牵引投资增长,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44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8.8%,释放出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扎实稳健。
在大运河畔,沿着已建成的大运河郊野段绿道一路向前,树木葱茏、花草如茵、流水清澈。这片生机盎然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一探究竟。“一边是运河,一边是农田,傍晚过来走走很惬意的。”在得知绿道可以通往塘栖时,家住鸭兰村的沈先生便兴致勃勃地谋划起了周末的运河游线。这条让人幸福感“爆棚”的绿道,全线总长29公里,也是今年我区省“千项万亿”项目之一,从崇贤绕城高速拱墅交连接到运河二通道边界,共涉及崇贤、塘栖、东湖、运河四个镇街,沿线还将结合地方特色建设打造六大节点公园。
其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临平段)——崇贤、塘栖段工程总投资19.1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9.6亿元。“我们对建筑本身进行了翻新,并以三家村藕文化为特色打造了一个供游客、市民休闲的娱乐公园。”在三家村藕遇公园的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抓紧工期,进行绿化补植工作。“目前,崇贤-塘栖段绿道已经初步贯通,计划在本月底前完成节点公园建设,助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在亚运前精彩亮相。”项目负责人表示。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年初,杭州神彩包装印业有限公司以1.07亿元拿下塘栖工业园约16亩产业地块。作为大运河科创城首宗保障性工业用地项目,建成后这里可年产1万吨绿色可降解医用新包材。“一季度参加区双集中签约的项目共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目前签约项目主要涵盖生物医药类、新材料、服务业等领域。”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招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科创城正以双招双引统筹机制为基础,形成协调有序高效的招引机制,在高质量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样板”的同时,重新赋予大运河在新时代下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
“今年1-5月,我们与德海艾科、朱炳仁·铜等10余个单位签订了招商协议、合作协议,上周在北京举行的招商推介交流会中也有不少好消息,我们与中民康旅文化科技集团、中数环球旅游频道(北京)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签约。”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四季度,科创城首个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启航双创综合体即将开园,目前有不少企业达成了初步入驻意向。接下来,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还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已开工的重点项目,细化推进计划,全力以赴抢时间、拼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加强项目招引谋划,加大招商力度,有针对性谋划产业链招商推介活动,精准落实重点招商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签约落地,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聚力打造创新创业产才融合新高地。
今年以来,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崇贤塘栖段、东湖运河段)工程为代表,长三角创新研发总部基地项目主体结顶、S304省道(320国道段至运溪路)电力廊道建设项目进度过半……一系列“大块头”项目火力全开,拉动一季度全区项目投资50.79亿元,同比增长42.7%。在亮眼的数据背后,不难看出,临平区开足马力、全速前进,以重大项目来有效拉动投资,推动经济恢复性增长、稳住经济大盘,进而为整个城市的经济大盘和社会大局提供“动力支撑”。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潘锦 周踔健) 今年以来,临平区以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为牵引,围绕区委一届六次全会部署,深入推进“大抓发展主题年”活动,全力打好经济翻身仗。一季度,以重大项目牵引投资增长,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1.44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8.8%,释放出经济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扎实稳健。
在大运河畔,沿着已建成的大运河郊野段绿道一路向前,树木葱茏、花草如茵、流水清澈。这片生机盎然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前来一探究竟。“一边是运河,一边是农田,傍晚过来走走很惬意的。”在得知绿道可以通往塘栖时,家住鸭兰村的沈先生便兴致勃勃地谋划起了周末的运河游线。这条让人幸福感“爆棚”的绿道,全线总长29公里,也是今年我区省“千项万亿”项目之一,从崇贤绕城高速拱墅交连接到运河二通道边界,共涉及崇贤、塘栖、东湖、运河四个镇街,沿线还将结合地方特色建设打造六大节点公园。
其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临平段)——崇贤、塘栖段工程总投资19.1亿元,2023年计划投资9.6亿元。“我们对建筑本身进行了翻新,并以三家村藕文化为特色打造了一个供游客、市民休闲的娱乐公园。”在三家村藕遇公园的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抓紧工期,进行绿化补植工作。“目前,崇贤-塘栖段绿道已经初步贯通,计划在本月底前完成节点公园建设,助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在亚运前精彩亮相。”项目负责人表示。
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既利当前又利长远。年初,杭州神彩包装印业有限公司以1.07亿元拿下塘栖工业园约16亩产业地块。作为大运河科创城首宗保障性工业用地项目,建成后这里可年产1万吨绿色可降解医用新包材。“一季度参加区双集中签约的项目共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目前签约项目主要涵盖生物医药类、新材料、服务业等领域。”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招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科创城正以双招双引统筹机制为基础,形成协调有序高效的招引机制,在高质量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样板”的同时,重新赋予大运河在新时代下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
“今年1-5月,我们与德海艾科、朱炳仁·铜等10余个单位签订了招商协议、合作协议,上周在北京举行的招商推介交流会中也有不少好消息,我们与中民康旅文化科技集团、中数环球旅游频道(北京)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签约。”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四季度,科创城首个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启航双创综合体即将开园,目前有不少企业达成了初步入驻意向。接下来,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还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已开工的重点项目,细化推进计划,全力以赴抢时间、拼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同时,加强项目招引谋划,加大招商力度,有针对性谋划产业链招商推介活动,精准落实重点招商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签约落地,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聚力打造创新创业产才融合新高地。
今年以来,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崇贤塘栖段、东湖运河段)工程为代表,长三角创新研发总部基地项目主体结顶、S304省道(320国道段至运溪路)电力廊道建设项目进度过半……一系列“大块头”项目火力全开,拉动一季度全区项目投资50.79亿元,同比增长42.7%。在亮眼的数据背后,不难看出,临平区开足马力、全速前进,以重大项目来有效拉动投资,推动经济恢复性增长、稳住经济大盘,进而为整个城市的经济大盘和社会大局提供“动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