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凤峰 李建祥 田朔 区农业农村局微融媒体中心 朱燕) 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芒种,这也意味着农家将迎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节。眼下,我区的小麦迎来丰收季,由于今年气候适宜、农户除虫防病工作做的好,小麦产量较高,眼下农户们正抢晴收割。
走入东湖街道长虹社区的500亩连片大田,麦浪滚滚,麦香扑鼻而来。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四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金色的麦田间来回作业,所过之处,秸秆还田,继续肥沃土地。颗粒饱满的麦粒很快就装满了运粮车。
这片麦田属于杭州望收水稻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等农业政策的推动下,合作社的耕地面积以由最初的几百亩增加到了7000亩,小麦收割面积超6000亩。“今年的气候十分适宜小麦生长,收成可能会超过亩均350公斤,相比往年的270公斤提升了不少。”杭州望收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俞奎洪介绍,长虹社区的这片麦田是由林木地、鱼塘等杂地改造而来,去年第一季种植水稻的时候因为刚改造好,产量不高,这一季的小麦经过精心管理再加上气候适宜、没有发生病虫害,产量很高,唯一担心的是最近时有小雨,因此安排了四辆收割机,争分夺秒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
产量高不高,还要让农技专家来测量。在粮农抢晴收割的同时,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们赶赴田头,进行测产和农技指导。在东湖街道泉漳村,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市级粮油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内小麦实收测产。据悉,示范区种植高产小麦品种扬麦28,整体长势平衡、穗型大、穗粒多、结实率高。经过测算该测产方平均亩产达554.91公斤/亩,再次刷新我区小麦高产记录。
据介绍,今年我区冬小麦种植面积为2.45万亩,5月20日开镰收割。“全区今年小麦的种植品质和产量稳中有升,截至目前已收五成,预计将于6月中下旬收割完毕,接下来,要抓紧整理出来为晚稻种植提前做好准备。”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朱燕说。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李凤峰 李建祥 田朔 区农业农村局微融媒体中心 朱燕) 明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芒种,这也意味着农家将迎来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节。眼下,我区的小麦迎来丰收季,由于今年气候适宜、农户除虫防病工作做的好,小麦产量较高,眼下农户们正抢晴收割。
走入东湖街道长虹社区的500亩连片大田,麦浪滚滚,麦香扑鼻而来。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四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在金色的麦田间来回作业,所过之处,秸秆还田,继续肥沃土地。颗粒饱满的麦粒很快就装满了运粮车。
这片麦田属于杭州望收水稻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等农业政策的推动下,合作社的耕地面积以由最初的几百亩增加到了7000亩,小麦收割面积超6000亩。“今年的气候十分适宜小麦生长,收成可能会超过亩均350公斤,相比往年的270公斤提升了不少。”杭州望收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俞奎洪介绍,长虹社区的这片麦田是由林木地、鱼塘等杂地改造而来,去年第一季种植水稻的时候因为刚改造好,产量不高,这一季的小麦经过精心管理再加上气候适宜、没有发生病虫害,产量很高,唯一担心的是最近时有小雨,因此安排了四辆收割机,争分夺秒抢收小麦,确保颗粒归仓。
产量高不高,还要让农技专家来测量。在粮农抢晴收割的同时,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们赶赴田头,进行测产和农技指导。在东湖街道泉漳村,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市级粮油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区内小麦实收测产。据悉,示范区种植高产小麦品种扬麦28,整体长势平衡、穗型大、穗粒多、结实率高。经过测算该测产方平均亩产达554.91公斤/亩,再次刷新我区小麦高产记录。
据介绍,今年我区冬小麦种植面积为2.45万亩,5月20日开镰收割。“全区今年小麦的种植品质和产量稳中有升,截至目前已收五成,预计将于6月中下旬收割完毕,接下来,要抓紧整理出来为晚稻种植提前做好准备。”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朱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