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沈凡佳)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赢商”金名片,也是集聚“强磁力”的核心所在。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区审管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等部门、平台持续凝聚“一体化”合力,坚持用好“干部领起来、党员冲前来、群众齐心来”的“三来领路”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施策助企业发展,按下临平营商环境提升的“快进键”。
干部领衔破难
圆桌会架起政企“连心桥”
一边是源源不断的订单,一边是深冷设备体积大、出货运输难等难题,发愁的福斯达负责人打开区企业服务平台,在企业诉求“一键直达”板块写下了这件“忧心事”。
福斯达的这条诉求,引起了区审管办班子的注意。在随后召开的专题会上,班子成员一致认为福斯达的问题涉及多个部门、比较复杂,需要实地走访、摸清症结后才能对症下药。为此,区审管办以企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为依托,联合交通运输局、公安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进驻单位走进福斯达开展组团服务,解决了码头开放合法化问题。知道了“运去哪儿”,但“怎么运”的难题仍摆在眼前。通过实地踏看发现,由于深冷设备体积过大,运输道路上标志物的高度、宽度都需要沿线勘测、重新调整,这得花不小的功夫。解决方案提了一个又一个,最终经过多场诉求协调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多方共同商定将拼装临时车间直接设置在码头的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福斯达的难题。
截至目前,区企业服务中心通过线上平台受理诉求和线下落实分级协调机制,受理企业诉求1.15万件,办结率达99.8%。同时,围绕智能制造、临平家纺、电商产业和惠企政策召开4场助企圆桌会,为企业骨干、行业专家和政府部门提供沟通平台,架起政企“连心桥”。
党员全心服务
各部门合力解决“烦心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相关的项目太多了,每天做到随时记录,才能及时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打开开发区党员尤建浩的工作台账,密密麻麻的表格记录着助企服务进度。作为一名助企服务党员,尤建浩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他秉持“服务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把服务企业放在首位,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尤建浩了解到开发区某医药企业大规模项目亟待投产,但开工进度却迟迟无法推进。而国有建设土地开工有时间规定,一旦延迟会导致行政处罚,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为此,他主动协助企业对接银行、规资局等相关单位,抢抓时间节点,并在一个半月内解决了问题。他向记者表示,助企服务不能单打独斗,要通过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真正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2023年1-11月,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83.88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工业增加值300.89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制造业投资71.97亿元,同比增长10.2%,为全区经济稳步增长作出有力支撑,这中间离不开助企服务员的努力与汗水。
企业参与改造
产业园提升凝聚“向心力”
一边是招商引资项目因土地要素制约无法落地,一边是园区部分企业闲置土地仍处于“沉睡”状态,临平新城管委会通过低效用地清理、可开发产业用地整理提升等措施,实现联胜产业园提升改造。干部带头、党员冲锋的决心和干劲,带动了临平新城各企业的积极参与,合力破解区域发展“困局”。
城市主干道迎宾路沿线的企业华星轴承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向专班提出全拆全建的想法,成为园区首个开工建设的提升改造项目。“企业形象对园区整体的提质优化非常重要,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带动其他优质项目积极参与到园区改造中来。”华星轴承相关负责人说。看到华星轴承项目顺利开工,园区内多家企业受到鼓舞,主动参与改造,嘉溢制衣就是其中一家。因地块现状与城市规划路网冲突,且位于城市开发边界之外,不符合提升改造要求,企业主动提出发展诉求并积极配合。经过专班、街道、企业多方沟通协商,就改造方案达成一致,为企业积蓄发展势能。
产业园提升改造,既保障了企业发展空间,又将优质企业留在了本地,临平新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催生出的澎湃动力推动着这座城市奔涌向前。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沈凡佳)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赢商”金名片,也是集聚“强磁力”的核心所在。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区审管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等部门、平台持续凝聚“一体化”合力,坚持用好“干部领起来、党员冲前来、群众齐心来”的“三来领路”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施策助企业发展,按下临平营商环境提升的“快进键”。
干部领衔破难
圆桌会架起政企“连心桥”
一边是源源不断的订单,一边是深冷设备体积大、出货运输难等难题,发愁的福斯达负责人打开区企业服务平台,在企业诉求“一键直达”板块写下了这件“忧心事”。
福斯达的这条诉求,引起了区审管办班子的注意。在随后召开的专题会上,班子成员一致认为福斯达的问题涉及多个部门、比较复杂,需要实地走访、摸清症结后才能对症下药。为此,区审管办以企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为依托,联合交通运输局、公安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进驻单位走进福斯达开展组团服务,解决了码头开放合法化问题。知道了“运去哪儿”,但“怎么运”的难题仍摆在眼前。通过实地踏看发现,由于深冷设备体积过大,运输道路上标志物的高度、宽度都需要沿线勘测、重新调整,这得花不小的功夫。解决方案提了一个又一个,最终经过多场诉求协调会,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多方共同商定将拼装临时车间直接设置在码头的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福斯达的难题。
截至目前,区企业服务中心通过线上平台受理诉求和线下落实分级协调机制,受理企业诉求1.15万件,办结率达99.8%。同时,围绕智能制造、临平家纺、电商产业和惠企政策召开4场助企圆桌会,为企业骨干、行业专家和政府部门提供沟通平台,架起政企“连心桥”。
党员全心服务
各部门合力解决“烦心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相关的项目太多了,每天做到随时记录,才能及时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打开开发区党员尤建浩的工作台账,密密麻麻的表格记录着助企服务进度。作为一名助企服务党员,尤建浩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他秉持“服务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把服务企业放在首位,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尤建浩了解到开发区某医药企业大规模项目亟待投产,但开工进度却迟迟无法推进。而国有建设土地开工有时间规定,一旦延迟会导致行政处罚,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为此,他主动协助企业对接银行、规资局等相关单位,抢抓时间节点,并在一个半月内解决了问题。他向记者表示,助企服务不能单打独斗,要通过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真正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2023年1-11月,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83.88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工业增加值300.89亿元,同比增长5.1%;完成制造业投资71.97亿元,同比增长10.2%,为全区经济稳步增长作出有力支撑,这中间离不开助企服务员的努力与汗水。
企业参与改造
产业园提升凝聚“向心力”
一边是招商引资项目因土地要素制约无法落地,一边是园区部分企业闲置土地仍处于“沉睡”状态,临平新城管委会通过低效用地清理、可开发产业用地整理提升等措施,实现联胜产业园提升改造。干部带头、党员冲锋的决心和干劲,带动了临平新城各企业的积极参与,合力破解区域发展“困局”。
城市主干道迎宾路沿线的企业华星轴承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向专班提出全拆全建的想法,成为园区首个开工建设的提升改造项目。“企业形象对园区整体的提质优化非常重要,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带动其他优质项目积极参与到园区改造中来。”华星轴承相关负责人说。看到华星轴承项目顺利开工,园区内多家企业受到鼓舞,主动参与改造,嘉溢制衣就是其中一家。因地块现状与城市规划路网冲突,且位于城市开发边界之外,不符合提升改造要求,企业主动提出发展诉求并积极配合。经过专班、街道、企业多方沟通协商,就改造方案达成一致,为企业积蓄发展势能。
产业园提升改造,既保障了企业发展空间,又将优质企业留在了本地,临平新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催生出的澎湃动力推动着这座城市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