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01400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0-10 16:55 来源: 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

尊敬的杭建卫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全区交通安全打造文明出行城市的建议》的建议已收悉。结合您提出问题、意见建议和公安交警职责,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一是加强职业驾驶员交通安全宣教。重点运输企业货车驾驶员、“两客一危”车辆驾驶员等职业驾驶人是道路空间上、时间上的活跃群体,也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最大的群体,公安交警一如既往将指导企业建立职业驾驶员入职宣、常态宣、重点宣“三宣”放在宣教首位,通过持续加强交通安全宣教来提高职业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集中注意力、禁止分心驾驶、要做到礼让斑马线,安全文明出行。2024年1至4月,全区共对职业驾驶人开展入职宣教1342人次,常态宣教56568人次,重点宣教207人次。二是加强重点人群交通安全宣教。杭州交警专门制作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宣教视频,公安交警会同镇街村社,通过向老年人、电动自行车、二轮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私家车等不同人群推荐看不同的交通安全宣教视频,并由交警交治宣传员深入大型企业、村社、学校等,通过播放视频、讲解案例、提醒居民骑行电动车在道路上行驶、行走时该注意的交通规则,及鬼探头、闯红灯、横穿马路及逆向行驶、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带来的危害,增强道路安全意识,降低出行风险。今年以来,已通过智安通看视频宣教电动自行车驾驶人29763人、二轮摩托车驾驶人17431人、电动三轮车驾驶人4987人、私家车驾驶人34919人,开展专项宣教授课1265场次、128500余人次参加宣教。三是紧盯重点人员源头管理。针对群众反响大的外卖电动自行车、快递电动三轮车,公安交警根据杭州“一码一图”的交通驾驶人评价规则,积极对外卖员、快递员开展事故、违法的赋分赋色,特别对红黄码人员开展针对性宣教。同时,对接外卖平台公司,加强督促平台对于红黄码赋色的外卖小哥平台内部的通报处理及停单封号。另一方面,与区邮管局合作,于4月份开始将全区300多个快递站作为管理主体进行系统纳管,对运送快递的货车及驾驶员、所有快递员纳入集中管理,每月开展一次交通安全宣教,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二、强化路面交通违法整治。代表提到的“加大对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等危险行为,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公安交警一直努力不懈通过科技手段和现场查处的方式对开车使用手机行为进行严查严处。今年1至4月已累计查处17212起开车使用手机违法行为。另外,针对非机动车违法查处工作,一是开展“一早一晚”波次行动。全面分析涉及电动自行车事故的特点,组织警力对“一早一晚”重点时段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波次”行动,今年1至4月累计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7694起。其中,闯红灯10818起,起快车道544起,逆向行驶243起,骑车带人3117起,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动车事故的发生。二是开展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风险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电动自行车突出风险,全区已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公安交警开展的“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是此次全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行动之一。截至目前,公安交警通过事故溯源和现场拦截查处的方式,已成功查处电动自行车商家非法改装行为10起,查处量排名全市第一。此项行动贯穿全年,针对电动自行车非法加装、改装行动,公安交警仍将持续发力,严查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加装行为。

三、优化交通安全设施。我们持续做好新增设信号灯、完善农村平交路口减速带等“五个一”安全设施,进一步减少无信号灯路口、公路标线缺失、农村道口交通事故多发等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2024年以来,临平区已新增信号灯5处,提升公路标线81公里,完善路口“五个一”334处。特别是针对斑马线相关交通安全管理,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交通执法力度。临平公安交警对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处,同步加强对行人和非机动车斑马线上违法行为的教育、处罚。二是加大科技设备投入。在斑马线周边增设监控设备,用于监控和记录交通违法行为,以便后续处理和取证。三是对斑马线周边的交通设施进行优化,有条件的增设过街信号灯、天桥或地下通道等。四是对现有交通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对人车出行的突出矛盾,在突出点安排警力做好指挥疏导工作,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对红绿灯信号配时进行优化调整,来灵活满足行人的过街需求,同时提高沿线的通行效率。

四、禁止销售非标电动车。区市场监管局根据自身职责从2021年至今持续开展非标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生产销售领域的监督检查频次,加大电动自行车及其相关产品的监督抽检批次,并对抽检不合格产品进行后处理,累计检查生产销售企业1627家次,出动检查人员3278人次;累计监督抽检 25批次,查处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案件24个,罚没款155565.5 元。2024年区市场监管局已制定本年度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强化执法检查,加大监督抽检,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质量安全常识,提升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引导市民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

五、提升行人素质。为强化全区交通安全,区委宣传部持续开展相关主题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一是开展主题报道。在《临平新闻》、《今日临平》、“悦临平”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开设“文明创建在行动”等专题专栏。近两年以来,已刊播并推送《交通文明劝导新模式 临平街头点亮“志愿红”》等报道30余篇,刊播《培养时代新人 弘扬时代新风》《关爱生命 文明出行》等公益广告300余条次。二是深化文明行动。始终将“强化公共秩序,机动车在人行横道前礼让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通行”等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标准的重要内容,常态长效化推进市民文明出行的宣传引导工作。推进“浙风十礼·和润临平”全域文明实践,以“临平好家风、礼让斑马线、聚餐用公筷、随手做志愿、重信守承诺、垃圾要分类、邻里讲和睦、爱心暖厨房、办酒不铺张、带走半瓶水”等十大文明行动,积极引导市民注重出行好习惯,塑造“文明有礼临平人”形象。三是强化舆论监督。在媒体平台设置曝光台,推进畅通舆论监督渠道,推出《重点关注》舆论监督电视栏目,围绕文明阵地建设、车辆驾驶行为、小区车辆停放秩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文明现象,通过新闻热线、电子邮箱、官方微信等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充分调动市民群众对文明出行问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加强与各镇街、部门的协同联动,提高媒体舆论监督的处置效率,形成全区上下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动局面。

最后,对于您能关心我区的公安交警工作再次表示衷心感谢,希望您继续给予支持和关心,我们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政民互动 >政协提案 >
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01400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10-10 16:55 来源: 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

尊敬的杭建卫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并提出相关意见与建议。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全区交通安全打造文明出行城市的建议》的建议已收悉。结合您提出问题、意见建议和公安交警职责,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一是加强职业驾驶员交通安全宣教。重点运输企业货车驾驶员、“两客一危”车辆驾驶员等职业驾驶人是道路空间上、时间上的活跃群体,也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最大的群体,公安交警一如既往将指导企业建立职业驾驶员入职宣、常态宣、重点宣“三宣”放在宣教首位,通过持续加强交通安全宣教来提高职业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在道路上行驶过程中集中注意力、禁止分心驾驶、要做到礼让斑马线,安全文明出行。2024年1至4月,全区共对职业驾驶人开展入职宣教1342人次,常态宣教56568人次,重点宣教207人次。二是加强重点人群交通安全宣教。杭州交警专门制作了针对不同人群的宣教视频,公安交警会同镇街村社,通过向老年人、电动自行车、二轮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私家车等不同人群推荐看不同的交通安全宣教视频,并由交警交治宣传员深入大型企业、村社、学校等,通过播放视频、讲解案例、提醒居民骑行电动车在道路上行驶、行走时该注意的交通规则,及鬼探头、闯红灯、横穿马路及逆向行驶、疲劳驾驶等重点违法带来的危害,增强道路安全意识,降低出行风险。今年以来,已通过智安通看视频宣教电动自行车驾驶人29763人、二轮摩托车驾驶人17431人、电动三轮车驾驶人4987人、私家车驾驶人34919人,开展专项宣教授课1265场次、128500余人次参加宣教。三是紧盯重点人员源头管理。针对群众反响大的外卖电动自行车、快递电动三轮车,公安交警根据杭州“一码一图”的交通驾驶人评价规则,积极对外卖员、快递员开展事故、违法的赋分赋色,特别对红黄码人员开展针对性宣教。同时,对接外卖平台公司,加强督促平台对于红黄码赋色的外卖小哥平台内部的通报处理及停单封号。另一方面,与区邮管局合作,于4月份开始将全区300多个快递站作为管理主体进行系统纳管,对运送快递的货车及驾驶员、所有快递员纳入集中管理,每月开展一次交通安全宣教,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二、强化路面交通违法整治。代表提到的“加大对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机等危险行为,形成有效的威慑力”。公安交警一直努力不懈通过科技手段和现场查处的方式对开车使用手机行为进行严查严处。今年1至4月已累计查处17212起开车使用手机违法行为。另外,针对非机动车违法查处工作,一是开展“一早一晚”波次行动。全面分析涉及电动自行车事故的特点,组织警力对“一早一晚”重点时段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波次”行动,今年1至4月累计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77694起。其中,闯红灯10818起,起快车道544起,逆向行驶243起,骑车带人3117起,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动车事故的发生。二是开展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风险专项整治行动。针对电动自行车突出风险,全区已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其中,公安交警开展的“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风险专项整治行动”是此次全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行动之一。截至目前,公安交警通过事故溯源和现场拦截查处的方式,已成功查处电动自行车商家非法改装行为10起,查处量排名全市第一。此项行动贯穿全年,针对电动自行车非法加装、改装行动,公安交警仍将持续发力,严查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加装行为。

三、优化交通安全设施。我们持续做好新增设信号灯、完善农村平交路口减速带等“五个一”安全设施,进一步减少无信号灯路口、公路标线缺失、农村道口交通事故多发等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2024年以来,临平区已新增信号灯5处,提升公路标线81公里,完善路口“五个一”334处。特别是针对斑马线相关交通安全管理,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强化交通执法力度。临平公安交警对机动车斑马线前不礼让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严处,同步加强对行人和非机动车斑马线上违法行为的教育、处罚。二是加大科技设备投入。在斑马线周边增设监控设备,用于监控和记录交通违法行为,以便后续处理和取证。三是对斑马线周边的交通设施进行优化,有条件的增设过街信号灯、天桥或地下通道等。四是对现有交通设施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运行。对人车出行的突出矛盾,在突出点安排警力做好指挥疏导工作,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对红绿灯信号配时进行优化调整,来灵活满足行人的过街需求,同时提高沿线的通行效率。

四、禁止销售非标电动车。区市场监管局根据自身职责从2021年至今持续开展非标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生产销售领域的监督检查频次,加大电动自行车及其相关产品的监督抽检批次,并对抽检不合格产品进行后处理,累计检查生产销售企业1627家次,出动检查人员3278人次;累计监督抽检 25批次,查处电动自行车及相关产品案件24个,罚没款155565.5 元。2024年区市场监管局已制定本年度专项检查工作方案,强化执法检查,加大监督抽检,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质量安全常识,提升人民群众安全防范意识,积极引导市民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

五、提升行人素质。为强化全区交通安全,区委宣传部持续开展相关主题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一是开展主题报道。在《临平新闻》、《今日临平》、“悦临平”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开设“文明创建在行动”等专题专栏。近两年以来,已刊播并推送《交通文明劝导新模式 临平街头点亮“志愿红”》等报道30余篇,刊播《培养时代新人 弘扬时代新风》《关爱生命 文明出行》等公益广告300余条次。二是深化文明行动。始终将“强化公共秩序,机动车在人行横道前礼让行人,遵守交通信号灯通行”等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创建标准的重要内容,常态长效化推进市民文明出行的宣传引导工作。推进“浙风十礼·和润临平”全域文明实践,以“临平好家风、礼让斑马线、聚餐用公筷、随手做志愿、重信守承诺、垃圾要分类、邻里讲和睦、爱心暖厨房、办酒不铺张、带走半瓶水”等十大文明行动,积极引导市民注重出行好习惯,塑造“文明有礼临平人”形象。三是强化舆论监督。在媒体平台设置曝光台,推进畅通舆论监督渠道,推出《重点关注》舆论监督电视栏目,围绕文明阵地建设、车辆驾驶行为、小区车辆停放秩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文明现象,通过新闻热线、电子邮箱、官方微信等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充分调动市民群众对文明出行问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加强与各镇街、部门的协同联动,提高媒体舆论监督的处置效率,形成全区上下共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生动局面。

最后,对于您能关心我区的公安交警工作再次表示衷心感谢,希望您继续给予支持和关心,我们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