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杨晨代表:
您好!您在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建议《关于推进“春雨计划”在临平落地 聚力高层次青年博士人才引育留用的建议》(96号),已由区政府转交我局主办。感谢您对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视与关心。接到您的建议后,我局十分重视,第一时间与区经科局、区教育局、区住建局(人防办、民防办)、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进行专题商议,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现有平台效能,突出重大标志性优势产业方面。
一是出台“临航博士团”系列政策。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引才用才主体作用,鼓励重点企业引进具有博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业引进“临航博士团”的支持政策》,对2022年1月1日以后从区外新引进5人及以上博士人才的企业,按新引进博士年薪的30%给予最高30万元/人的引才奖励。2023年8月组织开展了“临航博士团”引才企业及博士团成员的首次备案工作。经企业申请、属地初审、部门审核等流程,认定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的29名人才为临平区2023年度“临航博士团”成员。二是开展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会。2023年4月组团前往西安召开在杭州临平硕博专场见面会,为了招引高层次人才,活动定向邀请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头部企业提供110余个针对高层次人才的高质量、高端化、高薪酬的优质就业岗位,吸引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60余名硕博高层次人才到现场见面沟通交流。全面宣传了临平区优质的人才生态环境,为高层次人才加盟临平、共同发展提供助力。三是做强博士后工作站。2023年我区新增省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新进站博士后31人。2023年积极向省厅争取,将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纳入我区博士后工作站服务,有效解决了该企业一直以来反映博士后政策支持低于区内其他企业的问题。截至2023年底,区内共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3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8个。除此之外,为更好的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对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的作用,2024年4月已协助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独立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资格,目前人社部已发文公布。
二、关于精准梳理推送,迭代升级配套青年博士专属政策方面。
一是多渠道保障人才住房需求。不断完善“货币补贴+实物保障”的多元化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扎实做好面向各类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完善和兑现工作。有面向高层次人才的购租房补贴、面向重点企业员工的人才公寓补贴、面向硕士以上学历的临平区企业工作人员及其他人才群体的共有产权房等。2023年累计发放资金约1.4亿元,共惠及约1.6万户。二是多方位保障人才子女入学。博士人才来临就业创业,经认定为E类以上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在入园入学时可享受户籍生同等待遇。除了个人认定高层次人才可保障入学,同时给予三大平台和行业主管部门也一定的保障名额,确保在我区创业的人才子女就近入学。三是多举措保障人才医疗服务。区委人才办牵头,八部门联合发文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临平区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企业核心员工医疗保健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大人才保健工作力度,临平区就业创业的市(区)级E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和临平区重点企业核心员工,均可根据不同政策享受相应医疗保健服务。四是多角度保障人才补贴申领。对来临平工作的全球本科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含毕业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发放生活补贴,其中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对于博士研究生全职进入区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研究可享受2年最高36万元的博士后生活补贴;对于博士后人员出站一年内留临平(来临平)就业创业的,可享受每人最高60万元的博士后安家补助。2023年累计发放博士研究生生活补贴60人次,发放金额290万元,兑付博士后生活补贴540万元。兑付博士后安家补助660万元。
三、关于深入开展走访调研,精准排摸青年博士来临、留临诉求方面。
为全面了解青年博士来临就业情况,准确掌握来临青年博士的就业动态,我们在3月启动开展青年博士问卷调查,通过定向发送信息,依托产业平台发动等方式,广泛覆盖区内青年博士群体,精准排摸需求,深入了解诉求,真正触达困扰青年博士等高学历群体来临、留临、在临发展的短期困境和长远考虑。截至目前,收到问卷调查反馈表90份。根据反馈情况分析,青年博士人才从事行业集中在制药医疗类(占比44.83%)、制造装备类(占比17.24%)、材料能源类(占比12.64%)三大产业;参与调查的青年博士目前居住大部分还是以单独租住(占比67.78%)和合租(占比13.33%)为主,已买房的仅占12.22%,来临、留临的较大压力主要来源于生活成本(占比74.44%)和工作压力(占比62.22%),故他们认为来临最需要的政策扶持主要是住房(占比83.33%)和生活补贴(占比68.89%)两个方面,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和创业资助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需求,分别占比47.78%、41.11%和40%;青年博士人才选择来临就业创业主要原因是政府服务高效、办事方便(占比72.22%)、自然环境好、气候适宜(占比62.22%)、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占比60%)、政策优惠力度较大(占比50%)等;青年博士业余时间乐意参加的文体、社交活动的类型比较多样化,体育赛事、交友联谊、时尚潮玩和艺术表演类的均有兴趣。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完善我区人才政策。聚焦青年博士最关注的住房和生活补贴两个方面,持续通过人才租房购房补贴等形式,保障人才住房需求,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抓好人才政策落地落实,积极兑现毕业生生活补贴,提高临平区对青年博士的吸引力。二是持续强化人才引培工作。紧密结合我区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围绕区内企业实际用工需求,针对性联系高校开展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统筹推动优秀人才外部引进。鼓励企业提高职工待遇,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人才薪酬分配制度,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我区企业在人才资源市场竞争力。三是持续优化青才活动载体。紧扣行业需求,聚焦人才所需,开展形式丰富多样、不落俗套的文娱活动,加强青年人才对我区人文历史、城镇风貌、产业特点的了解,活跃文化生活,增强人才归属感。
分享到: |
政民互动 > | 人大议案 > |
尊敬的杨晨代表:
您好!您在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建议《关于推进“春雨计划”在临平落地 聚力高层次青年博士人才引育留用的建议》(96号),已由区政府转交我局主办。感谢您对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视与关心。接到您的建议后,我局十分重视,第一时间与区经科局、区教育局、区住建局(人防办、民防办)、区卫生健康局等部门进行专题商议,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升现有平台效能,突出重大标志性优势产业方面。
一是出台“临航博士团”系列政策。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引才用才主体作用,鼓励重点企业引进具有博士学历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业引进“临航博士团”的支持政策》,对2022年1月1日以后从区外新引进5人及以上博士人才的企业,按新引进博士年薪的30%给予最高30万元/人的引才奖励。2023年8月组织开展了“临航博士团”引才企业及博士团成员的首次备案工作。经企业申请、属地初审、部门审核等流程,认定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的29名人才为临平区2023年度“临航博士团”成员。二是开展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会。2023年4月组团前往西安召开在杭州临平硕博专场见面会,为了招引高层次人才,活动定向邀请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联通(浙江)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头部企业提供110余个针对高层次人才的高质量、高端化、高薪酬的优质就业岗位,吸引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60余名硕博高层次人才到现场见面沟通交流。全面宣传了临平区优质的人才生态环境,为高层次人才加盟临平、共同发展提供助力。三是做强博士后工作站。2023年我区新增省级博士后工作站3家,新进站博士后31人。2023年积极向省厅争取,将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纳入我区博士后工作站服务,有效解决了该企业一直以来反映博士后政策支持低于区内其他企业的问题。截至2023年底,区内共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3个,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8个。除此之外,为更好的发挥博士后工作站对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育等方面的作用,2024年4月已协助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了独立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科研人员资格,目前人社部已发文公布。
二、关于精准梳理推送,迭代升级配套青年博士专属政策方面。
一是多渠道保障人才住房需求。不断完善“货币补贴+实物保障”的多元化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扎实做好面向各类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完善和兑现工作。有面向高层次人才的购租房补贴、面向重点企业员工的人才公寓补贴、面向硕士以上学历的临平区企业工作人员及其他人才群体的共有产权房等。2023年累计发放资金约1.4亿元,共惠及约1.6万户。二是多方位保障人才子女入学。博士人才来临就业创业,经认定为E类以上高层次人才的,子女在入园入学时可享受户籍生同等待遇。除了个人认定高层次人才可保障入学,同时给予三大平台和行业主管部门也一定的保障名额,确保在我区创业的人才子女就近入学。三是多举措保障人才医疗服务。区委人才办牵头,八部门联合发文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临平区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企业核心员工医疗保健服务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大人才保健工作力度,临平区就业创业的市(区)级E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和临平区重点企业核心员工,均可根据不同政策享受相应医疗保健服务。四是多角度保障人才补贴申领。对来临平工作的全球本科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含毕业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发放生活补贴,其中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对于博士研究生全职进入区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研究可享受2年最高36万元的博士后生活补贴;对于博士后人员出站一年内留临平(来临平)就业创业的,可享受每人最高60万元的博士后安家补助。2023年累计发放博士研究生生活补贴60人次,发放金额290万元,兑付博士后生活补贴540万元。兑付博士后安家补助660万元。
三、关于深入开展走访调研,精准排摸青年博士来临、留临诉求方面。
为全面了解青年博士来临就业情况,准确掌握来临青年博士的就业动态,我们在3月启动开展青年博士问卷调查,通过定向发送信息,依托产业平台发动等方式,广泛覆盖区内青年博士群体,精准排摸需求,深入了解诉求,真正触达困扰青年博士等高学历群体来临、留临、在临发展的短期困境和长远考虑。截至目前,收到问卷调查反馈表90份。根据反馈情况分析,青年博士人才从事行业集中在制药医疗类(占比44.83%)、制造装备类(占比17.24%)、材料能源类(占比12.64%)三大产业;参与调查的青年博士目前居住大部分还是以单独租住(占比67.78%)和合租(占比13.33%)为主,已买房的仅占12.22%,来临、留临的较大压力主要来源于生活成本(占比74.44%)和工作压力(占比62.22%),故他们认为来临最需要的政策扶持主要是住房(占比83.33%)和生活补贴(占比68.89%)两个方面,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和创业资助等方面也有一定的需求,分别占比47.78%、41.11%和40%;青年博士人才选择来临就业创业主要原因是政府服务高效、办事方便(占比72.22%)、自然环境好、气候适宜(占比62.22%)、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占比60%)、政策优惠力度较大(占比50%)等;青年博士业余时间乐意参加的文体、社交活动的类型比较多样化,体育赛事、交友联谊、时尚潮玩和艺术表演类的均有兴趣。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完善我区人才政策。聚焦青年博士最关注的住房和生活补贴两个方面,持续通过人才租房购房补贴等形式,保障人才住房需求,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抓好人才政策落地落实,积极兑现毕业生生活补贴,提高临平区对青年博士的吸引力。二是持续强化人才引培工作。紧密结合我区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推进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围绕区内企业实际用工需求,针对性联系高校开展高层次人才交流活动,统筹推动优秀人才外部引进。鼓励企业提高职工待遇,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人才薪酬分配制度,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我区企业在人才资源市场竞争力。三是持续优化青才活动载体。紧扣行业需求,聚焦人才所需,开展形式丰富多样、不落俗套的文娱活动,加强青年人才对我区人文历史、城镇风貌、产业特点的了解,活跃文化生活,增强人才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