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01405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6-24 18:11 来源: 区经科局

尊敬的施旻涛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园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对助推民营小微科创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收到本提案后,认真研阅,现将提案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3年以来,我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健全完善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小微企业园”孵化载体梯队培育体系,构建多园融合发展模式,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园区+小微企业园”融合发展,构建“创业+孵化+产业化”培育模式,着力打造一批高层级高能级的重点园区载体。截至年底,我区2家民营小微科创园区获评省级小微企业园、6家民营小微科创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8家民营双创载体被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3年度,我区民营园区载体获市级以上荣誉16项,数量超所有荣誉总数的90%,民营园区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工作成效是:一是加速拓展创新空间,孵化载体能级提升。2023年我区新增孵化载体28个,新增物理空间超130万方。通过摸排、培育与辅导,新增六和桥丰收加速器等市级孵化器8家、航启万贝孵化器等省级孵化器5家以及省级众创空间1家,并对算力二期等8家孵化载体进行了区级备案,迭代推动孵化载体创新发展。二是聚焦提质提星,园区建设再上台阶。加强对我区园区载体的统筹建设管理,已出台《临平区小微企业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引(试行)》,谋划制定《临平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引(试行)》,并积极优化《临平区支持孵化载体发展财政政策解释说明》,清晰园区发展路径、政策享受途径。新认定算力一期、长三角智慧谷园区和世创智能制造产业园3家省级小微企业园;2023年绩效评价中,5家园区绩效评价成绩为三星A档,并被授予“杭州市示范小微企业园”,同比上年增长66.7%,园区提档升级工作初步显效。三是紧抓政策兑现,提升园区载体获得感。第一时间抓好各级政策兑现,着力提升园区载体获得感。2023年兑现了孵化载体提质奖与综合考核奖等资金近2000万元,惠及园区50家次;拨付了全区孵化载体内科技企业房租补助资金938余万元,惠及园内企业147家。在“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中,为全区所有省级小微企业园配备“一对一”助企服务员,聚力解决各类园区载体所提诉求100余项,满意率达100%,园区专业运营水平提升显著。

下一步,针对委员提案中指出的我区民营小微科创园区面临“政策扶持不平衡,存在‘国进民退’”、“规划不够深远、制约因素多”、“市场竞争加剧,缺乏安全感”等困难问题,以及提案中的有关意见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制定针对性对策措施,重点在政策扶持、服务体系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做好服务园区工作。

一是针对“政策扶持不平衡,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全方位做好政策扶持。聚焦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着力提升园区获得感和满意度,结合新一轮产业政策出台加强和优化园区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推介宣传力度,多渠道开展各类产业扶持政策的宣贯与指导,确保科创园区用足用好用活产业政策,让园区及园内中小微企业真正得到实惠,努力减轻民营小微科创园区的经济压力及负担。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和时效,持续开展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房租补贴工作,为园区载体招商“保驾护航”,优化《临平区支持孵化载体发展财政政策》,做好提质奖、综合考核奖的兑现工作,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力度,为国有园区及民营园区提供平等的普惠政策享受,在孵化载体提质增效等有关产业政策兑现工作中做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实现政策兑现全闭环。助力园区增强服务能力水平,联合区审管办聚焦“为企办实事”,在INPARK创新创业产业园、算力小镇等9个园区试点设立“临邻企”助企服务驿站,简化审批流程;指导建立园区信息咨询平台,推广运用“临平区企业服务平台”,将园区空置空间上线挂牌,提升园区招商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针对“规划不够深远、制约因素多”的问题,全覆盖做好要素保障。在我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推进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为民营小微科创园区提供更匹配的支撑和助力。推进开发区“红丰创新带”建设,对杭州数字港、金成国际科技城(一期)、理想科技园等园区进行提升改造;支持临平新城建成一批环境舒适、居住便捷的租赁房源,如星桥公租房、新城公租房、南星人才房、九乔人才房,更好地凝聚人才力量,助力小微园区可持续高质量快发展;督导大运河科创城推动辖区内人才房、交通、教育、医疗、商场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园区聚焦产业集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一园一品”,将小微企业园等创新产业园放大到片区式园区打造的概念上来。

三是针对“市场竞争加剧,缺乏安全感”的问题,全角度做好服务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积极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加快布局新型产业社区,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支持。围绕政策、审批等事项通过培训等形式强化园区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为入驻企业提供增值式服务,通过服务的提升拉近园区与入驻企业的关系,实现以企招企,稳企留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民营小微科创园区的信贷支持,推出专门针对园区内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强组织民营小微科创园区参加产业链对接活动交易会等活动,帮助园内小微企业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推广三大平台创新举措,如开发区的创新空间产权方与园区运营商面对面“相亲会”活动,为我区各类科创园区的发展和壮大提供赋能和助力。

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您能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也将认真履行职责,继续做好我区园区载体的培育工作,助推民营小微科创园区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政民互动 >政协提案 >
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01405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6-24 18:11 来源: 区经科局

尊敬的施旻涛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园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对助推民营小微科创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收到本提案后,认真研阅,现将提案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3年以来,我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健全完善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小微企业园”孵化载体梯队培育体系,构建多园融合发展模式,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园区+小微企业园”融合发展,构建“创业+孵化+产业化”培育模式,着力打造一批高层级高能级的重点园区载体。截至年底,我区2家民营小微科创园区获评省级小微企业园、6家民营小微科创园被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8家民营双创载体被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3年度,我区民营园区载体获市级以上荣誉16项,数量超所有荣誉总数的90%,民营园区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主要工作成效是:一是加速拓展创新空间,孵化载体能级提升。2023年我区新增孵化载体28个,新增物理空间超130万方。通过摸排、培育与辅导,新增六和桥丰收加速器等市级孵化器8家、航启万贝孵化器等省级孵化器5家以及省级众创空间1家,并对算力二期等8家孵化载体进行了区级备案,迭代推动孵化载体创新发展。二是聚焦提质提星,园区建设再上台阶。加强对我区园区载体的统筹建设管理,已出台《临平区小微企业园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引(试行)》,谋划制定《临平区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建设和管理工作指引(试行)》,并积极优化《临平区支持孵化载体发展财政政策解释说明》,清晰园区发展路径、政策享受途径。新认定算力一期、长三角智慧谷园区和世创智能制造产业园3家省级小微企业园;2023年绩效评价中,5家园区绩效评价成绩为三星A档,并被授予“杭州市示范小微企业园”,同比上年增长66.7%,园区提档升级工作初步显效。三是紧抓政策兑现,提升园区载体获得感。第一时间抓好各级政策兑现,着力提升园区载体获得感。2023年兑现了孵化载体提质奖与综合考核奖等资金近2000万元,惠及园区50家次;拨付了全区孵化载体内科技企业房租补助资金938余万元,惠及园内企业147家。在“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中,为全区所有省级小微企业园配备“一对一”助企服务员,聚力解决各类园区载体所提诉求100余项,满意率达100%,园区专业运营水平提升显著。

下一步,针对委员提案中指出的我区民营小微科创园区面临“政策扶持不平衡,存在‘国进民退’”、“规划不够深远、制约因素多”、“市场竞争加剧,缺乏安全感”等困难问题,以及提案中的有关意见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研究,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制定针对性对策措施,重点在政策扶持、服务体系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做好服务园区工作。

一是针对“政策扶持不平衡,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全方位做好政策扶持。聚焦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着力提升园区获得感和满意度,结合新一轮产业政策出台加强和优化园区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推介宣传力度,多渠道开展各类产业扶持政策的宣贯与指导,确保科创园区用足用好用活产业政策,让园区及园内中小微企业真正得到实惠,努力减轻民营小微科创园区的经济压力及负担。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和时效,持续开展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房租补贴工作,为园区载体招商“保驾护航”,优化《临平区支持孵化载体发展财政政策》,做好提质奖、综合考核奖的兑现工作,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力度,为国有园区及民营园区提供平等的普惠政策享受,在孵化载体提质增效等有关产业政策兑现工作中做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实现政策兑现全闭环。助力园区增强服务能力水平,联合区审管办聚焦“为企办实事”,在INPARK创新创业产业园、算力小镇等9个园区试点设立“临邻企”助企服务驿站,简化审批流程;指导建立园区信息咨询平台,推广运用“临平区企业服务平台”,将园区空置空间上线挂牌,提升园区招商的效率和质量。

二是针对“规划不够深远、制约因素多”的问题,全覆盖做好要素保障。在我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推进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为民营小微科创园区提供更匹配的支撑和助力。推进开发区“红丰创新带”建设,对杭州数字港、金成国际科技城(一期)、理想科技园等园区进行提升改造;支持临平新城建成一批环境舒适、居住便捷的租赁房源,如星桥公租房、新城公租房、南星人才房、九乔人才房,更好地凝聚人才力量,助力小微园区可持续高质量快发展;督导大运河科创城推动辖区内人才房、交通、教育、医疗、商场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园区聚焦产业集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一园一品”,将小微企业园等创新产业园放大到片区式园区打造的概念上来。

三是针对“市场竞争加剧,缺乏安全感”的问题,全角度做好服务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积极推动营商环境迭代升级,加快布局新型产业社区,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支持。围绕政策、审批等事项通过培训等形式强化园区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为入驻企业提供增值式服务,通过服务的提升拉近园区与入驻企业的关系,实现以企招企,稳企留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民营小微科创园区的信贷支持,推出专门针对园区内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强组织民营小微科创园区参加产业链对接活动交易会等活动,帮助园内小微企业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推广三大平台创新举措,如开发区的创新空间产权方与园区运营商面对面“相亲会”活动,为我区各类科创园区的发展和壮大提供赋能和助力。

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您能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也将认真履行职责,继续做好我区园区载体的培育工作,助推民营小微科创园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