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24/2025-20715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区卫生健康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区卫生健康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5-03-24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临平区卫生健康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发布时间: 2025-03-24 16:59 浏览次数:
2024年,临平区卫生健康局深入贯彻全省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总体部署和市卫健委打造“六个卫健”等工作要求,紧扣“深化改革、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主线,有序推进卫生健康各项工作。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省级验收;健康浙江建设考核成绩优异;市三医院临平院区正式落地;成立全省首批、全市首个县域胸痛救治联盟,相关做法作为全市卫健领域唯一案例入选共同富裕市级第四批试点;大党建考核列全区第二;“健康有约—中医药文化进基层”项目获首届浙江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奖,健康城区做法获市领导批示肯定。
一、2024年工作总结
1.党建引领续写新篇章。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构建“一体两翼三争当”发展思路,完成中层干部选任调整56人,其中90、95后区属医院副院长、社区中心副主任、局机关中层4人。设立“专才尖兵”成长营—“临雁班”,选拔46名年轻干部赴全国知名医院跟岗学习,学员上海地铁站救人事迹获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规范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清单化实施“6项任务、18项安排”,召开专题学习会议13次,纪律党课55次,现场教学22场。营造清廉生态,首次实现系统内部控制专项三年轮审全覆盖,成功创建市、区两级清廉医院培育单元示范点10个。
2.健康共富绘就新图景。推进健康临平27项行动,编制三年实施方案,承办全市健康科普工作现场推进会,打造2条健康游线。聚焦民生实事,全省首推免费孕前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全市率先探索发育筛查偏离儿童的机构内照护服务,全市率先完成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深化医养结合,累计为3万余名6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提升托育品质,打造全省首家夜托“智慧+”机构,每千常住人口托位4.81个,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5419个,其中普惠托位占比达84.02%,居全市前列。加强心理干预,完善2个线下心理服务平台和2条线上心理服务热线,设立青少年心理咨询专科门诊。
3.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落实公卫体系改革要求,组建区疾控局,整合区疾控中心和区卫健执法队,创新成立职业病防治“539”联盟,探索开展公卫利益共同体、公卫质控中心等工作。推进重大基建项目,完成婚育中心改造等6个项目。深化数智赋能,实现智能康养机器人区属医院全覆盖,完成智慧化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8家,打造“云家康”等数智服务平台。加速产业协同,启动与杭州百诚医药“一体化示范性研究型病房合作”项目,成立杭州市体外诊断产业创新与临床转化工程中心。
4.医疗服务再上新台阶。医疗合作成果丰硕,与浙大二院开展新一轮医疗合作;与市中医院开展紧密型医疗合作,区中医院增挂“市中医院临平分院”牌子;与省中医院开展合作,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增挂“省中医院临平中医诊疗中心”牌子;区妇保院作为全省唯二、全市唯一县区级医院获批成为国家婚前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儿科作为全省唯一儿科项目入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库。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推进疑难病等9个诊疗中心建设,今年1-12月,全区医疗机构门急诊量864.04万人次,同比增长5.27%,三四级手术量9701人次,同比上升6.24%。中医药服务持续提升,新建旗舰中医馆2家、中医阁9家,全区社区中心、服务站均能提供中药饮片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完善“1个中心—4个站—7个点”的急救网络,24年全市各区县(市)院前急救质控评价排名第一。组建总分院“大手牵小手”联盟,在基层设立呼吸、消化等16大专科,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一体化门诊全覆盖。
二、2025年工作计划
接下来,临平卫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省市区委全会精神,紧扣省市卫健委各项决策部署,深化“一体两翼三争当”发展思路,明确一个方向、守好两条底线、实施“三品战略”,努力推动全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1.明确一个方向,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各项部署,落实意识形态领域等相关工作要求。深化“临医先锋”党建品牌内涵,开展“临医在身边”等系列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提升“健康临平·品质卫健”影响力。优化人才选育管用机制,建立医疗机构管理专员等制度,开展卫健青年说、专才尖兵成长营“临雁班”等活动,引入省市级高端人才累计不少于150名,组建不少于300名的区级专家人才库。
2.守好两条底线,确保党风廉政和安全领域管理时刻不放松不懈怠。持续做好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问题专项治理,通过“局长门诊日”等形式,及时了解医疗卫生单位实际情况。加大医疗纠纷调处,强化医疗机构安防水平及医警联动机制,出台医疗纠纷与信访投诉有效有责的责任认定与评价细则,推动医疗纠纷数量和赔款金额双下降。严格落实信访维稳、反诈、保密、重精患者管理等重点领域工作要求,加大重点领域行业监管力度,确保卫健领域持续安全稳定。
3.实施“三品战略”,强化“品质医疗、品味健康、品牌发展”融合共进。打造品质医疗,加快推进市三医院建设,有序推进南苑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改扩建等3个项目,推动与浙大二院等省市医院医疗合作落地见效;强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聚焦“分级诊疗﹢专家下沉”,健全一站式双向转诊服务平台及标准流程,推动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连续互认;加强胸痛、卒中等五大中心建设,实现卫生服务站心电检查全覆盖,加快推进“10分钟急救圈”建设;提升学科能力,新增省市级重点学科5个;提高公卫应急水平,强化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和综合处置能力。品味健康生活,围绕“健康临平”品牌,持续建设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等设施,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走在全市前列;实施生育友好、健康守护等民生工程,深化2岁以下小月龄托育,开展免费先心筛查、二价HPV疫苗等项目。抱团品牌发展,深化中医药服务内涵,完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创建,建设大运河临平国医生活馆,开展中医药文化“六进”活动,启动中医药“三中心一在线”建设工作;聚焦体外诊断领域,推进省卫健委“未来医院重点场景建设项目”,积极筹备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采集保藏资质申报工作;完善两慢病监管,推广完善“云家康”等数字化服务品牌,打造慢病管理临平模式。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