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35/2025-20690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区审管办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区审管办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5-03-24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区审管办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思路
来源:综合科 发布时间: 2025-03-24 14:07 浏览次数:
2024年,区审管办全体工作人员肩负重任,砥砺前行,以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为牵引,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改革 强基固本”主题年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2024年度工作总结
(一)立足高起点、坚持立标杆,建强服务企业主阵地
秉承“视企业家为家人,把企业事当家事”服务理念,扎实推进“1+3+6”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为企服务新生态”。
1.深化“企呼我应”,纾困提质增效。牵头推进我区“为企办实事”工作,高质量完成重点项目。召开季度例会3次,举办“行走的办事大厅”活动9场,诉求协调会17场,圆桌会2场,实打实解决了一批企业痛点、难点问题。
2.推进“双线融合”,服务一体贯通。线上迭代升级企才服务平台,开发全省首个“电商政策计算器”,推出全省首个“涉路施工联合审查”功能,搭建区情资源“云上空间”。线下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智囊管家、合规服务、助企圆桌会等5篇创新案例信息被省《竞跑者》录用。
3.培育“企才驿站”,助企扎根基层。针对小微企业受到关注较少、获得感不强的普遍性问题,重点培育40个企业和人才服务驿站,下延政务服务72项、增值服务169项。联合4部门印发《重点园区服务驿站标准化建设方案》,形成全区统一的园区考评成果互用机制,开展集中培训和5期窗口跟学,组织园区运营人员通过培训考试。
(二)立足听民意、坚持惠民生,跑出服务群众加速度
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牵引,深化便民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升百姓满意度。
1.“就近办”延触角。构建“就近临享”四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行窗口设置、服务制度等6大软硬件建设标准。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承接499个政务服务事项,构建“15分钟服务圈”;村社便民服务站承接148个高频服务事项,让群众办事“触手可及”。
2.“一次办”优服务。围绕“关联事项集成办”,强化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不断创新服务场景,联合部门推进“店招店牌”“验登合一”“准入准营”等一件事服务场景,实现多部门事项一窗办结;拓展无感智办,推动交房即交证、生育津贴无感办等事项“不出门”网办。
3.“专业办”强队伍。通过技能比武、礼仪培训、专项考核等方式,不断提升窗口人员队伍专业素质。评选30个季度示范窗口、139名季度服务之星,组织250余名窗口人员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一线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技能水平不断提升,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三)立足严监管、坚持建机制,提升招投标市场公信力
推进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与提升七大专项行动,营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市场环境。
1.诚信监管,创新机制。创新小额工程诚信+监管体系,聚焦施工企业、监理企业、代理机构3大关键市场主体,健全1套诚信制度机制,迭代1个综合监管平台,升级8套诚信定标规则。工作成效入选全省营商环境“微改革”案例、全市“改革创新最佳实践”优秀案例。
2.应用贯通,阳光采购。以点扩面,将原先的临平“村采云”迭代升级为“临采云”平台,归集国企等5个子行业,实现小额采购项目全流程电子招标、全量数据归集、全生命周期监管。
3.高压震慑,严厉惩处。大力推动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与提升行动,会同区纪委、公安、住建等部门,建立定期会商研判机制,切实加强打击查处力度,“构建招标代理机构规范化管理体系”入选省公共资源交易调研课题,为杭州市唯一入选案例。
(四)立足强根基、坚持做示范,凝聚党员战斗力
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打造党建品牌,抓实党建项目,夯实党建堡垒,持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凝聚力。
1.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桥头堡”。推进模范机关建设,打造“红临·五心链”党建品牌,深化“支部建在窗口”工作机制,市级党建联动攻坚项目和“赛马争先”项目,推动一批跨窗改革事项落地,为群众提供“暖心、安心、贴心、省心、精心”的“五心”服务体验。
2.实绩导向,提振干部“精气神”。抓好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管理。组织开展“组团练兵·淬铁成钢”行动,积极选派年轻干部挂职锻炼,让干部在岗位一线历练本领、增长才干。
3.倾心倾情,当好人才“贴心人”。建设启用“临聚里”亲才服务总站,开通全区人才服务热线,进驻34个人才高频服务事项,提供“一对一”管家服务。上线高水平工程师工作补贴等“免申即享”政策。
二、2025年度工作思路
(一)聚焦服务供给普惠共享,进一步纵深布局,强化平台建设
围绕我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企业人口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四级联动”平台,扩大覆盖面,提升可及性,构建“一主引领、立体布局、步调统一、全域贯通”的服务体系。
1.优化职责定位,打造企才来临第一门户。优化调整机构职能定位,把企才中心打造为企业、人才来临的“第一门户”。持续提升“亲临其境·企盼精彩”圆桌会、“政企恳谈会”“行走的办事大厅”三大政企交流品牌,加快落实“高频话题收集、服务资源联动、意见闭环处置”交流机制。
2.扩容服务载体,实现市场主体全面覆盖。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提升各类载体服务能级,有效提升服务可及性。针对成长期的小微企业,按照产业分类、企业规模、运营水平等条件,启动第二批驿站培育工作,并探索联动属地镇街平台,定制增值化服务下延事项清单,提供集成服务。
3.健全监管机制,打造阳光高效交易体系。坚持公共资源交易姓“公”定位,持续拓展优化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和制度监管内涵。探索打造小额采购项目信用+监管模式,将信用+监管体系覆盖到所有涉及国有、集体资金的采购项目,建立小额采购项目标前、标中、标后全链条监管机制。
(二)聚焦审批效能优化提升,进一步创新模式,强化流程创新
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三侧资源,打造形成定制化、套餐式服务新场景,实现服务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融合。
1.整合线上线下服务面,打造更多定制场景。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线上线下联动,大幅压减企业群众办理时长和办事成本。制定“高效一件事”临平区特色清单,在企才平台内嵌AI智能客服,基于DeepSeek模型,实现政策咨询即时应答、企业诉求提报跟踪、智能问数一键生成。
2.拉长前台后台服务链,深耕增值服务赛道。围绕全区重点扶持产业,链接各方资源和智脑,进一步拓展专项服务领域。如围绕企业海外出口、办厂、参展等业务,会同商务、税务、海关等部门,链接货代、信保等第三方机构,厘清中介服务清单,归集各类服务资源,赋能外贸企业出海。
3.联通入口出口服务端,强化诉求闭环管理。深度融合“企呼我应”工作机制,健全诉求处置闭环管理机制。继续坚持并优化落实企业服务工作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全面掌握全区企业发展动态与面临的疑难问题,确保信息畅通、问题及时发现、有效解决。
(三)聚焦改革成果全面转化,进一步健全机制,强化队伍锻造
加强政治统领,优化工作机制,不断提升统筹协作能力和干部综合素养,为政务服务改革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坚持党建引领,以项目化为驱动攻坚破难。深化形成赛马争先机制2.0版本,优选“外籍人才来临一件事”“云上政务大厅”“小额信用+采购”等一批重点攻坚项目,开展指标晾晒和成果展示,及时总结提炼优秀经验与实践成果。
2.聚焦队伍建设,以职业化为抓手练兵提能。推进政务服务职业体系、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细化明确人员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日常管理规范、奖惩评定准则,激发队伍活力与竞争意识,不断提升窗口作风效能,展现政府窗口良好形象与服务品质。
3.突出统筹联动,以体系化为支撑共建同享。着力探索以改革促进中心和审管办为核心,部门间业务协同、系统联通和改革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国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招投标体制机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事项,打破部门壁垒,增强改革合力,提升改革质效。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