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13/2025-20839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区教育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区教育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5-04-01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区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来源:办公室(秘书科) 发布时间: 2025-04-01 11:57 浏览次数:
2024年临平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打响“学在临平”美好教育品牌目标,坚持立足区情实际,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教育品质全面提升。一是学有优教扎实有力。持续推进幼儿园“双品”建设工程,成功入选浙江省保教质量提升实验区并召开研讨会,7所幼儿园成功创建省二级幼儿园,全区学前教育优质率达99.6%。持续推进小学“双创育人中心”建设,初中推进“提质强校”行动,4所学校完成省现代化学校省级评估。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以“中高企”产教融合一体化改革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新增“中高企”订单班6个,在校培养订单班15个。二是育人水平持续提升。举办第二届校园足球文化节,实施“2+N”和“3+1”阳光体育联赛,推动青少年足球“校超”联赛和篮球“校BA”联赛,落实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每天1小时行动,全面推动“空手道进校园”项目,评选空手道项目试点学校(园)29所。举办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近1万名学生参加区级决赛。举办第三届中小学科创节,评选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18所,开展科创类比赛41项,获市级及以上奖项49项。落实落细心理健康教育,建成启用区青少年成长支持中心。
(二)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师德师风有新貌。通过召开师德师风万人大会,开展临平教师精神大讨论,举办教师职前宣誓等活动,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月活动,依托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全面提升教师师德涵养。二是人才招引有实效。深入华师大、浙大、南师大等5所高校,招聘优秀应届生256人,其中研究生146人。开展社会类招聘,组织2364人参加笔试、208人参加面试,招聘60人;面向全国招聘名优教师52人,面向社会招聘银龄教师20名。三是名师培育有抓手。有效实施教育干部“专才尖兵”计划和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三名工程”,《临平区着力推动教育人才队伍量质齐升》被《浙江信息》录用。
(三)教育服务优化升级。一是教育资源有效拓展。加快项目建设,竣工张家墩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21个,新增学位约2万个。强化优质资源引培,新增浙师大、杭二中白马湖学校等合作办学项目9个,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省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区优势,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活动1140余次,惠及师生2.8万余人。二是教育服务到点到位。有序推进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午休躺睡”“暖手工程”“安燃工程”等民生事项。加大学校“后教育”力度,招收成人“双证制”学员近1600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2万人次。
(四)教育治理再上台阶。一是安全工作全面夯实。建设“1+5+X”校园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提升校园智慧化管理水平。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出动检查人员1300余人次,检查学校门卫室等重要部位2490余处,发现隐患433条,均已全部完成整改。加强心理健康、反邪、反诈、防溺水、防欺凌等宣传教育,推送系列安全宣传10期,下发安全提醒通知16期。二是教育治理有力有效。实施校外培训“清朗行动”,顺利完成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阶段性考核,平台支付渠道开通率、订单机构比例、党建完成率、材料人员审核均达到100%。有序开展食堂采购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开展全覆盖检查3轮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01个。推进校园减负工作,对排摸发现的18个区级“进校园”事项,整合2项、规范6项、取消10项,实现100%整改。贯彻落实“过紧日子”政策,制定出台公办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指导意见,持续加强学校预算执行规范。三是品牌影响不断提升。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省级评估,并顺利完成“国评”。入选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单位,浙江省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实验区,获评杭州市首批思政教育一体化先行区,教育品牌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
(五)党的建设持续增强。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区55所中小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人员配备已全部完成。3家基层学校党组织获评首批市中小学校示范性党组织,4人获评“双带头人”党组织书记典型。有序推进3个区级(部门)党建项目,着力提升“党建+教育”融合互促质效。二是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8次。依托“临平美好教育”宣讲团、区领导入校宣讲等载体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托支部“三会一课”等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坚持以案说法,深入学习先进典型案例,全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三是有效实施清廉教育。有序推进清廉学校建设三年行动,全面打造“临教清风”品牌,依托非遗传承等校本特色,指导各学校自编廉洁教育各类读本10余本,向上级部门推荐优秀廉洁教育作品67件。1所学校新评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2个案例获评省清廉学校建设示范校典型案例;入选2024年省教育系统廉洁教育优秀工作案例、优秀读物、精品微课各1个。
二、2025年工作思路
新的一年,临平教育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遵照省厅市局和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全力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品质,努力创建教育强区,打造“美好教育”杭州样板,重点实施“五大行动”:
(一)实施“学有优教”行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加快名校集团化扩面和在建项目建设进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眼于人口变化,进一步完善“潮汐式”资源供给机制。对标省市区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和三级民生实事建设目标,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轻负高质行动和普通高中高水平发展攻坚计划,科学做好拔尖人才培养,探索学科竞赛及贯通式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水平推进产教融合项目,更精准匹配临平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中高企订单人才培养新成果。加快打造现代特殊教育体系,有效落实“学校后教育”工作,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二)实施“立德树人”行动,提升教育品牌品质。加强与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深化弘临思政学院建设,擦亮思政教育金名片。打造五色五育体验地图2.0版,推动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协同发展。充分落实“阳光体育一小时”行动,有效实施“2+N”和“3+1”阳光体育联赛,开展青少年空手道比赛、足球校超比赛、篮球校BA联赛等大型比赛。加大校内外劳动场域建设,持续优化新时代科学教育。深入开展“舒心工程”,用好区青少年成长支持中心,持续织密心理健康防护网。实施“家有爱”家校社协同育人行动,深化智慧父母课堂建设,试点推行校园“心育导师”制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实施“优德提能”行动,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继续深入一流大学分批开展校招活动,面向北京、上海、江苏等头部高校集聚地靶向引进优秀毕业生和高层次教育人才;持续推进师能建设“五个一”行动、新教师培养“星计划”、骨干教师全周期培养工程,打通“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特级教师”的全链条名优教师晋阶通道,加快教师培养引进力度。有序实施教育系统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专才尖兵”计划,持续强化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三名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月活动,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万人大会,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强化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让更多教师成为大先生。
(四)实施“固本强基”行动,优化教育治理体系。把牢校园安全、意识形态等工作阵地,强化“护校安园”建设,完善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持续提升校园安全管理能力水平。突出校内校外综合治理,完善培训机构治理方案,全面巩固“双减”三周年各项成果。平稳有序完成招生入学、考试组织各项工作,多措并举确保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优质普通高中分配生指标完成率等达到省市标准。有序推进食品安全管理等专项整治工作,优化学校食堂管理、校服及床上用品采购等工作,落实校园减负清单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利益。
(五)实施“铸魂育人”行动,发挥党建统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项目述职、经验交流、成果展示、“一党员一阵地”创建等方式,打造业务互学互比、干部互帮互带、党建共商共建新格局。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高质量推进“四融五化六联”党建工程,通过书记领衔、支部领航、党员领跑“三领”争先示范活动,引领提升育人水平。依托鸭兰村红色教育基地等区域特色文化,优化升级“红色清风”版图,打造清廉学校建设品牌。深入部门、镇街、村社开展教育大走访活动,组织“两代表一委员”进校园,征询问题建议,抓好整改落实,不断提升教育获得感、满意度。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