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37/2025-22511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大运河(科创城、超山)管委会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大运河(科创城、超山)管委会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5-08-05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临平区大运河科创城片区开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来源:大运河科创城 发布时间: 2025-08-05 14:34 浏览次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现就临平区大运河科创城片区开发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的信息进行公示,并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
一、规划名称及概要
规划名称:临平区大运河科创城片区开发建设规划
规划范围:临平区大运河科创城片区位于临平区西南侧,规划范围东至望梅路,南、西、北至临平区界,总面积92.49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2023~2035年。其中,近期至2030年,远期至2035年。
功能定位:着力打造杭州市北部门户,集科技创新、生态文旅、商务办公、现代服务、品质居住为一体的大运河科创城。
空间结构:构建“一带三轴,两区三园,绿楔耦合”空间格局。“一带”为大运河文化带,“三轴”为塘栖-超山综合服务轴、塘栖城镇发展轴、崇贤城镇发展轴;“两区三园,绿楔耦合”依托优质山水本底,做好湿地群落修复及山林保护,形成以超山城市公园、丁山湖湿地、北太漾湿地等三大生态公园为核心的生态绿楔,融合塘栖、崇贤两大城镇片区。
产业体系:利用片区自身产业基础,聚焦聚焦文化+、科技+,构建科创和文旅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科创板块重点发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新材料、大健康、总部经济等,围绕临平工业互联网高地建设,以传统产业的智慧转型和新兴产业的智慧创业为核心,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搭建战略型科创平台;文旅板块重点关注数字创新、文创设计、乡村休闲、现代农业、生态康养等,以全域生态资源和文旅资源为基础,全面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着力导入文化科创要素,推动农文旅融合,结合数字媒体技术,构造全域文化旅游体系。
二、规划实施的主要环境影响和对策措施
1、主要环境影响预测情况
(1)水环境影响:规划区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经预处理达到进管标准后,纳入塘栖、崇贤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对纳污水体及周边地表水环境造成明显不利影响。为最大限度降低对纳污水体的影响,各污水处理厂应做好设备和设施的维护工作,提高污水厂的安全运营和风险事故应急能力,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杜绝污水厂废水非正常或事故排放。
(2)环境空气影响:经预测可知,在切实做好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规划区废气最大落地浓度点处、各环境保护目标处污染物预测值均符合环境质量标准要求,规划实施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
(3)声环境影响:区域开发过程中声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工业、交通、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且各自有一系列的干扰半径和防护距离。为确保噪声功能区达标,入驻企业前期应优化布局,同时应采取相应隔声降噪措施,确保自身厂界噪声达标。此外,应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城区和居住区内严禁鸣笛。只要按照规划要求采取一定的工程和管理措施进行控制,噪声影响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4)固体废物影响:规划区内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生活垃圾收集后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同时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加强区内生活垃圾收集和转运管理。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可依托周边区域现有相关(资质)单位进行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置,在加强收集、运输、处置等过程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各类固废均能够实现有效处置,同时应优化生产工艺,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从源头实现固废“减量化”。总体而言,规划区内固废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5)生态环境影响:规划实施将对规划区内局部原有生态结构系统造成一定影响,但其影响较为有限。通过合理规划与布局,明确生态空间清单及管控要求,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规划实施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6)环境风险:规划区内部分企业涉及危险化学品及有毒有害物质的运输、储存及使用,具有潜在危险性。通过采取必要的应急防范措施,科学制定多级应急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概率。一旦发生事故,依托企业自身及塘栖镇、崇贤街道等管理部门等多方协作,能够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以降低环境风险影响。
2、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项目管理,实行源头控制,限制排水量大的工业企业准入。优化企业废水收集、处理及排放系统,加强废水排放长效监控。强化企业内部废水管理,推动废水综合利用与节水措施。
(2)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强化企业废气排放监管,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加强施工扬尘污染治理等。严格项目准入,加强常规污染物、特征污染物排放和总量控制。
(3)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强化工业企业噪声污染的防治与管理,加强交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与管理,严格控制社会噪声污染。
(4)固体废物影响减缓措施:严格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效率,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危险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各种固体废物不得随意堆放和倾倒。
(5)地下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重点工业企业地下水环境监管,加强企业地下水分区防渗措施建设。
(6)土壤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加强对重点土地功能置换过程中的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做好工业企业搬迁过程中的污染防控。
(7)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加强规划区绿地生态系统、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规划,落实各级生态保护要求,减少对人居环境和生态功能的影响。
(8)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园区与各企业编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事故风险防范体系及应急响应体系。切实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加强企业与区域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及管理。
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经综合分析,《临平区大运河科创城片区开发建设规划》在规划目标、发展定位、产业布局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与上层规划、相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规划总体协调,规划配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能够满足规划区开发建设需求,规划实施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有限,在严格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建议措施的前提下,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不会降低区域环境功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在采纳本次评价提出的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后,区域依据本次规划进行开发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主要是受规划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关注该规划的单位和个人。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对规划内容的意见和建议;②对规划实施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的意见和建议;③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④其他的相关建议。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和期限
自本信息公示后10个工作日(不含节假日)内,即2025年8月6日~2025年8月19日,公众可通过向公告指定地址邮寄信函、发送电子邮件或来电等方式,向规划实施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提出意见和建议。环评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记录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六、联系方式
1、规划实施单位
单位名称:杭州市临平区大运河科创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联系地址:杭州市临平区东湖街道昌达路159号 邮编:311100
联系人:于女士 联系电话:0571-86372368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浙江百诺数智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路115号 邮编:310012
联系人:王工 联系电话:0571-86787206
电子邮箱:wjm0601@163.com
3、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1)规划环评审查部门
单位名称: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通讯地址: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南大街265号行政服务中心生态环境窗口
联系电话:0571- 89163927
(2)当地生态环境部门
单位名称: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通讯地址:杭州市临平区南苑街道南大街265号行政服务中心生态环境窗口
联系电话:0571- 89163927
杭州市临平区大运河科创城建设管理委员会
2025年8月5日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