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41/2021-11498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崇贤街道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崇贤街道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1-11-12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崇贤街道“十四五”规划编制
来源:崇贤街道 发布时间: 2021-11-12 16:21 浏览次数:
一、“十三五”工作简要回顾
崇贤街道位于杭州城北,南邻拱墅,北接塘栖,绕城高速、申嘉湖杭高速、宣杭铁路、秋石高架、东西快速路高架、京杭运河穿镇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街道区域面积38.62平方公里,下辖11个行政村,5个社区。户籍人口5.5万,流动人口16.6万。崇贤曾是余杭区经济强镇、工业重镇,早在1985年就以余杭第一、浙江第七的名次跻身工业亿元乡镇行列。目前,家纺布艺、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依然是崇贤的支柱产业;同时,为进一步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实现城市化、产业化“双轮驱动”战略理念,加快推进绕城以南6.6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崇贤新城建设,整体城市框架已经形成,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2016年以来,崇贤街道积极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主动适应新常态,牢牢把握新机遇,以“建设全面均衡、统筹协调‘美丽崇贤’”为工作目标,持续深入开展“三个全域”建设,奋力开创新局面,全街道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五年来我们先后成功创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基层调解优秀单位”、“杭州市街道(乡镇)人力社保站(室)示范单位”、省级先进基层调解组织、全省第一批“示范慈善分会”、浙江省商标品牌战略示范街道等省市荣誉。
1.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崇贤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促增收,立足实际,集中攻坚,区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五年来,街道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从2016年的6.13亿元、3.0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2.90亿元、6.46亿元,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10.6%和110.9%。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印染、压胶、热电、泡沫等传统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搬迁关停,高端装备、健康食品等行业不断壮大,五年来新增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3家,5亿元以上企业2家,新增“国高新”企业 42家;规模工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74.03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04.57亿元,增长幅度达到41.3%。世界500强企业益海嘉里小包装油、中包装油、大米等项目在此期间陆续投产,入选全省数字化示范车间;元通线缆坚持零土地技改,五年累计投资4200万元,工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3.95亿元增长至17.45亿元,增长幅度达到341.8%,获区政府质量奖。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浙大富春产业园一期项目启动,上亿广场综合体顺利开业,全社会零售总额从2016年的2.03亿元增长至14.24亿元,增长幅度达到601.5%。
2.城乡建设持续加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持续推进交通路网、环境整治、农居安置、公建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城框架基本建成,交通路网逐步完善,知名房地产商入驻开发,形成了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双轮驱动”的良好态势。扎实推进美丽城镇建设专项行动,抓好崇贤新城环境品质提升二期、沾桥中学等项目,努力建设功能便民环境美、共享乐民生活美、兴业富民产业美、魅力亲民人文美、善治为民治理美的美丽城镇。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围绕城镇秩序、环境卫生等,扎实开展“征迁清零、道路建设、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专项攻坚行动,崇贤街道环境面貌进一步提升。坚持群众导向,依靠群众力量,开展洁化、序化、绿化、亮化、美化“五化工程”建设,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农村居住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全域创建美丽乡村,念好“拆、整、建”三字诀,绕城以北8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崇贤特色的美丽乡村精品路线进一步形成。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全面推行和深化河长制工作要求,实施全民治水,水生态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
3.民生实事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十三五”期间,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先后完成了杨家浜小学等9所学校的建设,学校建设力度加大,教学设施持续改善,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街道的整体教育事业朝着规范化、均衡化、优质化的发展之路不断迈进,人民群众在教育上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持续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水平,健全卫生服务,崇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挂牌杭州市一医院集团崇贤分院,群众享受主城优质医疗服务更加方便。扎实开展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聚力实施平安建设、道路提升工程、农贸市场建设、农村住房保障等民生实事项目,落实责任,完善机制,抓好组织实施,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高效完成。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健全“四级”联动机制,加强便民服务平台硬件建设,16台便民服务自助机已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形成57项便民服务清单。持续加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规范化建设力度,不断满足辖区内各层面老年人平安养老、健康养老、幸福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养老服务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加快群众文化建设,以全民抗疫为题材的多个原创文艺作品登上舞台,崇贤花篮艺术团等群文团体活动丰富,“相约周末”文化夜市活动深入群众、广受好评,以文化人、文化惠民成效不断提升。
二、存在问题
崇贤有优越的地理区位,有扎实的经济基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灿烂的发展前景,但是随着崇贤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崇贤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公共服务资源还需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与崇贤城市化推进速度有差距,配套设施的数量、规格、品质还不能满足群众期待。交通拥堵、出行难和停车难等“城市病”时有发生;雨污分流、污水零直排改造等治水“内功”修炼还不深厚;商业配套数量较少、规模较小,面对快速增长的人口数量,消费承载力表现不佳;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还不能充分保障民生所需;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有待加强,距离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差距。
二是南北发展有所失衡,乡村发展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崇贤新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流入、人口流量未能全面辐射农村区域发展,绕城以北发展模式依然较为单一,第三产业在乡村发展中释放能量没有真正凸显。村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街道下辖11个村2020年度村级经营性收入2728万元,村均248万元,总体比较薄弱。村集体经济缺少人才、投资等条件,也受限于村级留用地置换房产的相关政策,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鸭兰村革命旧址、三家村藕粉以及其他水乡地域优势,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三是基层治理压力较大,社会治理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崇贤临近天子岭,存在重大维稳风险。除此之外,涉及重点人员、重点问题、重点事件的信访积案和潜在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群体性和复杂性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劳资纠纷、物业管理和经济合同纠纷等引起的不稳定问题增多,调处难度大。随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消防、治安、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各方面隐患也随之上升,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治理目标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三、“十四五”发展思路及重点产业、重大项目
今后五年,随着大城北战略、大运河文化公园等重大规划落地以及东部靓城行动、东西快速路等重大项目的推进,崇贤将进入“双高架”时代,我们将进一步接轨大城北、融入临平副城,坚持“创建美丽城镇、建设全面均衡、统筹协调‘美丽崇贤’”工作目标,加快建设“红色薪火传承地、产城融合示范区、宜居宜业卫星城”,为打造杭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桥头堡,高水平推进区域治理现代化,坚定不移推进临平区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展现崇贤作为。
1.围绕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全力打造红色薪火传承地。 大运河在崇贤街道流经4.6千米,是大运河原余杭段的“重要节点”,拥有原余杭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鸭兰村旧址等红色资源;同时,水乡文化浓郁,水生蔬菜资源丰富,特别是茭白、莲藕、茨菇、荸荠等水生蔬菜闻名全省,“三家村”藕粉、“湾里塘”莲藕、崇贤茭白等品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三家村精品村、沾桥村1510示范村等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中。
今后五年,崇贤街道将围绕国家、省、市、区对大运河国家公园建设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鸭兰村红色资源、水生蔬菜产业等优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保留大运河沿线历史建筑,做好红色文旅产品开发、水生蔬菜产业链延长文章,打造全省“水生蔬菜之乡”和杭城大城北的美丽后花园。一方面,充分挖掘原余杭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地的红色资源,传承弘扬鸭兰“薪火”精神,实施红色文旅行动计划。包括提升改造鸭兰村支部旧址周边环境,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将鸭兰村支部旧址建设成集展览、培训、宣教、文旅为一体的红色教育基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将鸭兰村、龙旋村红色资源和三家村精品村、沾桥村老集镇等资源穿点成线,开发红色崇贤文旅精品路线。另一方面,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挖掘崇贤水乡文化、藕荷文化,整合优化资源,规划建设水生作物观光园、劳作体验园、摄影基地、藕粉制作工艺体验馆、藕粉加工厂、崇贤水生蔬菜文化展示馆等项目,打造集产、研、游、学、展示等多功能一体的乡村综合体,为崇贤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转化成崇贤发展的新优势。
2.围绕实体经济转型,全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推进企业提质增效,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确保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持续向好。一是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借力杭州城北资源以及结合崇贤自身优势,鼓励辖区内基础条件较好的存量厂房创建科创园、电商园。在前期创建海茂科创园和中澜数字制造产业园基础上,推动更多传统企业参与孵化器、小微产业园建设。二是以项目带动旧厂房提升改造,在前期全区产业(工业)园区分类发展指引的基础上,结合辖区200亩以上的陆家桥、独山、临港、沿山、塘康路等7个工业园区容积率低、厂房破旧的现状,计划编制绕城以北区块郊野规划(村庄规划),支持有实力、有项目的业主提升改造,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为“腾笼换鸟”、新旧动能转换、“亩产效益”提升打好基础。三是坚持发展“美丽经济”,振兴乡村经济。实施绕城以北美丽乡村扩面工程,并建立完善后续管理制度,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断延续提升。发展订单农业,延长崇贤水生蔬菜产业链,做大做强水生蔬菜产业,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四是优化营商环境,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持续深化“三服务”活动,落实分片走访、重点走访、政策对口宣传走访,摸准摸透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强化难题破解,健全三张清单,提升政策落实度、服务便利度,推动各类难题得到高效解决。落实“一对一”服务机制,紧盯益海嘉里大健康产业园项目(总投资40亿元)、米居梦家纺上市培育、元通线缆智能化改造、杭锅产业链项目入驻等重点项目,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卫星城。崇贤街道位于杭州主城区北部,南侧与杭州运河新城紧邻。近年来,杭钢搬迁、拱康路建设以及大城北开发战略给街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大运河从街道西侧穿过,伴随着杭州大运河文化带整体打造,面临黄金发展机遇。2019年临平片区启动的“靓城行动”使得崇贤被绘入“东部崛起”的蓝图。浙江省全面开展的美丽城镇建设在2021年进入攻坚之年,街道将借助争创商贸特色型美丽城镇的契机,坚持新型城镇化及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全域美丽”。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崇贤新城一期区域实施“1358”行动计划,目前已经基本完成6.61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开发建设。新城建设陆续完工、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新城环境逐步提高,整体城市框架已经形成。绕城以南运河文化公园、运河码头建设,绕城北的四维健康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中。
下一步,要围绕宜居宜业的目标,结合现有崇贤新城控规(一期)及轨道交通等上位规划,对绕城以北片区(二期)发展定位、功能结构进行研究,提出合理的发展方向,并根据地铁线路、车辆段布置及开发模式,提出近期发展策略和用地布局设想。同时,主动对接上级规资部门,利用本轮空间规划调整契机,力争启动建设绕城以北区块。未来五年,崇贤街道将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配套设施,包括新建一所中学、四所小学和七所幼儿园,启动并完成崇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工程,招商建设大型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加快建设农贸市场、体育馆等配套项目。对于北部乡村片区,街道将整合资源,科学规划,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扩面提质,针对现有农民建房问题,在原有老宅基地进行相互调剂的基础上,规划好农户异地新建的土地,将现有的宅基地和尚未建房的农户进行整合,规划新建农居点,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存量用地,满足每家每户建房、优化村庄环境、打通村道等需求,推动农村环境改善,提升农民获得感。
4.重大产业及重大项目。一是益海嘉里健康食品产业园项目。益海嘉里集团为世界500强企业,集团计划在杭州余杭打造大健康食品产业园项目。该项目依托集团自有粮油米面等原材料,结合产品渠道优势,与全球及中国优质食材供应商合作,与餐饮渠道客户合作,计划建设集高尖端研发、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创业孵化、冷链物流、展示交易、国际贸易、综合性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型大健康食品产业园项目。项目用地需求约150-200亩,投资约40亿元,项目年利税8亿元,可提供约6000个就业岗位。2020年12月,在中国侨联、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侨联五洲.情满西湖”活动开幕式上,该项目与区政府签约。目前,项目处于选址阶段。企业对地块选址要求是:面积150-200亩,靠近现有工厂最佳;交通配套便利;建设指标需求:容积率4-5,层高50米。二是富春智能康复产业园项目。2019年12月26日,富春控股集团与浙江大学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共建浙江大学富春康复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康复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中心”、富春智能康复产业园。项目位于余杭区疏港大道和拱康路交界处,富春余杭崇贤基地,具体为疏港大道以北、拱康路以西,地块总用地面积726.82亩,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其中一期149.85亩已建成,将利用存量物业改造为浙江大学康复医院、康复中心、招商展示中心,现已正式启动康复医院及康复中心改造工程(建议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充分论证完善该项目方案)。三是浙江米居梦股份有限公司(原中亚布艺)上市培育项目。该企业为余杭家纺龙头企业,列入区上市培育企业,下设杭州艺贝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和杭州贝铭纺织品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2020年全年完成销售5.1亿元,实现净利润8600余万元;目前已经完成股改、辅导期,计划IPO募集资金4亿元,用于新建项目及旧厂区提升改造,新项目用地计划100亩左右,但土地尚未落实。
五、有关建议
1.以空间规划调整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崇贤产业发展空间。崇贤为传统工业重镇,工业用地约4000亩,但现有厂房容积率较低,且建设年代久远,普遍面临着房屋破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随着“新制造业计划”推进,厂房改造提升工作迫在眉睫,且业主愿望强烈。同时,崇贤新城土地市场看好,现有一期范围存量用地已不多,有必要拓展新城建设范围。希望在区“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契机里,从产业发展、城市化角度考虑,对崇贤区域的发展进行专项研究,一是抓住规划调整机遇,扩大城市开发边界适建区范围。将崇贤适建区从绕城以南拓展至运河路以南,并加快崇贤区域内南北向主干道建设,调整拱康路三期、塘康路二期、五洲路等主干道路空间规划;同时,结合拱康路三期工程、石塘线改造工程推进,扩大临港工业区、北庄工业园区用地范围;绕城以北的北庄、大安、独山、拱康路等工业园区纳入存量工业区块适建区范围。二是结合《全区工业园区分类指引编制》的研究成果,分类发展提升存量工业园区。崇贤绕城北的独山、北庄、大安工业园有条件进行提升改造;沿山工业区(运河高架以西区块)建议与杭州市半山工业区规划衔接,招引新经济新业态新项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征收低效工业园区及零散工业用地,实施腾笼换鸟,扩容北庄及临港工业园区。一方面,结合招商引资,由国有公司征收成片的低效工业园区,腾笼换鸟招引新项目入驻;另一方面,结合存量工业园区规划定位、空间规划修编,征收工业园区之外的零散低效工业用地(崇贤街道在工业园区之外约1000亩零散工业用地),建设土地指标置换,扩容北庄、临港工业园区。四是优化崇贤新城及北部乡村规划,促进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优化崇贤新城产业空间,重新定位绕城以内的陆家桥工业区块、杭州手表有限公司等地块的规划,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楼宇经济,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拓展绕城以北农村发展空间,增强农村可持续造血功能,合理规划农村住宅,解决农村住房改进新建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五是建议国有公司建设多层工业厂房(楼宇)、科技企业孵化器,厂房可“先租后售”,招引培育科技小微企业,避免优质产业项目外迁。
2.有序完善区域基础设施,为崇贤“十四五”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随着新城楼盘交付和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崇贤区域交通压力日益严峻,交通路网需进一步完善。建议打通新城范围内横九路(前村街)、龙腾街东延至320国道,缓解新城范围内东西向交通压力;将崇杭街西延至农副物流,与良渚新城相融合,注入新动力;启动建设拱康路三期、塘康路二期、五洲路等主干道路,为今后五年崇贤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完善城乡环境配套设施。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河道治理、垃圾处理、公厕管理、路灯亮化、公共交通、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填补装修垃圾、工业垃圾、餐厨垃圾点及城管、交警临时过渡办公场所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空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进靓城行动、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以高架快速路、国省县道、大运河、区镇河道为骨干,打造全域美丽公路和美丽河湖,具体为实现高架桥上可视范围基本无视觉污染,200米内整治有序,完成河道两侧专项整治,以全域游步道建设倒逼河道周边环境提升,真正实现全域美丽。
3.专题谋划320国道沿山区块两侧综合整治方案。由于该项目所在的沿山村及周边区块已有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等“邻避”类项目5个,待建2个,信访维稳压力较大。该项目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沿山村村民观望等待拆迁的情绪日益高涨,存在较大不稳定因素。考虑项目推得进、社会面稳得住,建议区委区政府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业园区提升改造、新制造业计划,尽快明确320国道沿山区块两侧综合整治方案。
附件:崇贤工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崇贤工业集聚区基本情况
据2019年末统计,崇贤街道工业总用地239宗,4850.88亩(包括大运河西侧的高新农业区块)。其中:规划为工业用地现调查为工业用地的17宗、174.71亩(巧山区块、塘康路铁路南区块);规划为非工业用地但调查为工业用地的35宗、897.62亩(陆家桥工业区、手表厂区域、高新农业区块、申华混凝土等);调查为工业用地但图斑不在规划范围内的187宗、3778.55亩(绕城北区域)。
200亩以上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名 称 | 规划面积 | 开发面积 | 容积率 |
临港工业区 | 885.6亩 | 885.6亩 | 1.0 |
独山工业区 | 489.3亩 | 489.3亩 | 0.7 |
沿山工业区 | 417.7亩 | 392亩 | 1.0 |
北庄工业区 | 372.3亩 | 372.3亩 | 1.1 |
陆家桥工业区 | 263.3亩 | 263.3亩 | 1.6 |
大安工业区 | 365.8亩 | 365.8亩 | 1.0 |
崇贤工业区(塘康路) | 388.5亩 | 388.5亩 | 1.2 |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