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
发布时间: 2021-12-09 12:23 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ICS 11.080
C 51
                  W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行 业 标 准
WS/T 697—202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
Personal Protection Guidelines of Specific Groups during COVID-19 Epidemic
2020 - 07 - 20 发布 2020 - 07 - 20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
                                                                                         WS/T 697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北亚骨科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流波、段弘扬、张宝莹、李爱琼、梁辰、马慧、张剑、应波、李涛、王佳奇。
                                                                                                                                                           WS/T 697202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特定人群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的个人防护,包括重要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手卫生、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要求、个人防护装备穿脱顺序和防护装备脱卸的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参与病例(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转运、尸体处理、环境清洁消毒、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卫生检疫等工作的人员防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626 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19082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1908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T12903 个体防护装备术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YY/T0469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个人防护装备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在工作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护品的总称。包括工作帽、呼吸防护装备、手套、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水靴套和胶靴等。
3.2
手卫生 hand hygiene
洗手和手消毒的总称。
3.3

特定人群 specific groups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从事于病例(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转运、尸体处理、环境清洁消毒、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卫生检疫等工作的人群。                                                                                  
4 重要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4.1 使用原则
由于工作需要接触或可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其污染物(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或环境表面等)时的所有人员,均应使用个
人防护装备。
4.2 手套
特定人群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相关操作时(特定人群在进行诊疗操作、实验室检测、尸体处理、转运等工作时),根据工作内容,佩戴橡胶、丁腈等材质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或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消
毒,更换手套,并进行手卫生。
4.3 呼吸防护装备
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相关操作时(特定人群在进行诊疗操作、实验室检测、尸体处理、转运等工作时),应合理选择、佩戴呼吸防护装备。每次佩戴前应做气密性检查。脱摘多个或更换防护装备时,应
最后摘除呼吸防护装备。
4.4 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相关操作时(特定人群在进行诊疗操作、实验室检测、尸体处理、转运等工作时),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液体喷溅等污染的风险时,应佩戴防护
面屏或护目镜。重复使用的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每次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消毒干燥,卫生保存备用,防止二次污染。
4.5 防护服
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相关操作时(特定人群在进行诊疗操作、实验室检测、尸体处理、转运等工作时),应更换个人衣物并穿工作服(普通工作服或外科刷手服或一次性衣物等),外加防护服。
5 手卫生
5.1 参与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尤其是穿戴或脱卸手套和个人防护装备前后。
5.2 宜选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或直接用 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宜选择季铵盐类等有效的非醇类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 3%过氧化氢消毒剂、 0.5%碘伏或 0.05 %含氯消毒剂等擦
拭或浸泡双手,并按消毒剂说明书描述的消毒作用时间进行消毒。
5.3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六步法洗手,然后可按上述方法进行手消毒。
6 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要求
6.1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对疑似、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疫区内发热病人进行现场调查时,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 KN95及以上级别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
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6.2 隔离病区工作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进行近距离操作且可能产生大量气溶胶时,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6.3 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
宜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必要时,可使用KN95及以上级别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6.4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转运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6.5 尸体处理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防护服、 K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防水围裙
或防水隔离衣等。
6.6 环境清洁消毒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防护服、 K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 防水靴
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使用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时,根据消毒剂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做好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防护。
6.7 标本采集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防护服、 K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应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6.8 实验室工作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防护服、 K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应加穿防水围
裙或防水隔离衣。
6.9 卫生检疫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可使用KN95及以上级别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6.10 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见表1。


7 个人防护装备穿脱顺序
7.1 戴医用防护口罩等防护装备穿脱顺序
7.1.1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更换个人衣物穿工作服,去除个人用品如首饰、手表、手机等;穿工作鞋或胶靴,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2:戴医用防护口罩,做气密性检查;
步骤3:戴内层手套(进行易导致手套破损或严重污染的操作时),做气密性检查;
步骤4:穿防护服,确保防护服袖口覆盖内层手套袖口;
步骤5:穿防水靴套;
步骤6:戴防护头罩或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接触呕吐、腹泻或出血患者时佩戴);
步骤7: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接触呕吐、腹泻或出血患者时佩戴);
步骤8:戴外层手套(覆盖防护服或防水隔离衣袖口),做气密性检查;
步骤9:监督人员协助检查确认穿戴效果,确保无裸露头发、皮肤和衣物,身体正常活动不影响诊疗等工作;
步骤10:如接触患者,消毒外层手套。
在培训合格的人员在场指导、协助情况下,检查全部个人防护装备是否齐备、完好、大小合适。医用防护口罩可用K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替代。
7.1.2 脱摘顺序
步骤1:个人防护装备外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擦拭消毒;
步骤2: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3:(如穿戴)脱防水围裙(如穿防水隔离衣,先脱外层手套或与隔离衣一起脱下),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4:脱外层手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5:摘防护面屏(护目镜),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6:(如穿戴)摘防护头罩,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7:脱防护服,同时脱下防水靴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8:脱内层手套,手消毒,更换新的内层手套;
步骤9:消毒并更换工作鞋或胶靴,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10:摘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工作帽,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11:脱内层手套,洗手,手消毒;及时佩戴新的医用外科口罩;
步骤12:指导或协助人员与工作人员一起评估脱摘过程,如可能污染皮肤、粘膜,应及时消毒;
步骤13:换回个人衣物,有条件时淋浴。
脱个人防护装备时,应有培训合格的人员在场指导或协助,该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至少包括防护服或隔离衣、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和手套等),评估个人防护装备污染情况,对照脱摘顺序表,
口头提示每个脱摘顺序,协助脱摘装备并及时进行手套消毒。
7.2 戴正压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防护装备穿脱顺序

7.2.1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更换个人衣物穿工作服,去除个人用品如首饰、手表、手机等;穿工作鞋或胶靴,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2:戴医用外科口罩;
步骤3:戴内层手套;
步骤4:穿防护服,确保防护服袖口覆盖内层手套袖口;
步骤5:穿防水靴套;
步骤6:戴正压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步骤7: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接触呕吐、腹泻或出血患者需穿戴);
步骤8:戴外层手套(覆盖防护服或隔离衣袖口);
步骤9:监督人员协助检查确认穿戴效果,确保无裸露头发、皮肤和衣物,不影响诊疗活动;
步骤10:如接触患者,消毒外层手套。
在培训合格的人员在场指导、协助的情况下,检查全部个人防护装备是否齐备、完好、大小合适。
7.2.2 脱摘顺序
步骤1:个人防护装备外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进行擦拭消毒;
步骤2: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3:(如穿戴)脱防水围裙(如穿防水隔离衣,先脱外层手套或与隔离衣一起脱下),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4:脱外层手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5:脱正压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6:脱防护服,同时脱去防水靴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7:脱内层手套,手卫生,更换新的内层手套;
步骤8:消毒并更换工作鞋或胶靴;
步骤9:摘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工作帽,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10:脱内层手套,洗手,手消毒;及时佩戴新的医用外科口罩;
步骤11:指导或协助人员与工作人员一起评估脱摘过程,如可能污染皮肤、粘膜,及时消毒;
步骤12:换回个人衣物,有条件时淋浴。
脱个人防护装备时,应有培训合格的人员在场指导或协助,该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至少包括
防护服或隔离衣、口罩、防护面屏或防护眼镜和手套等),评估个人防护装备污染情况,对照脱摘顺序表,口头提示每个脱摘顺序,协助脱摘装备并及时进行手套消毒。
8 防护装备脱卸的注意事项
8.1 根据工作现场,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开始现场作业前,在清洁区进行防护装备的穿戴;完成现场作业后,离开污染区后、进入清洁区前,进行防护装备的脱卸。
8.2 脱卸时应避免接触污染面,尽量使用内层包裹外层,脱卸过程不宜过快,避免污染物扬起。
8.3 脱下的护目镜、 工作鞋或胶靴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液面以下);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8.4 脱卸防护装备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消毒,所有防护装备全部脱完后洗手、手消毒。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
发布时间: 2021-12-09 12:23:07 来源: 区卫生健康局

ICS 11.080
C 51
                  WS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行 业 标 准
WS/T 697—202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
Personal Protection Guidelines of Specific Groups during COVID-19 Epidemic
2020 - 07 - 20 发布 2020 - 07 - 20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
                                                                                         WS/T 697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北京北亚骨科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流波、段弘扬、张宝莹、李爱琼、梁辰、马慧、张剑、应波、李涛、王佳奇。
                                                                                                                                                           WS/T 697202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特定人群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的个人防护,包括重要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手卫生、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要求、个人防护装备穿脱顺序和防护装备脱卸的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参与病例(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转运、尸体处理、环境清洁消毒、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卫生检疫等工作的人员防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626 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19082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
GB19083 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GB/T12903 个体防护装备术

WS/T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YY/T0469 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个人防护装备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在工作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所穿戴、配备和使用的各种护品的总称。包括工作帽、呼吸防护装备、手套、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水靴套和胶靴等。
3.2
手卫生 hand hygiene
洗手和手消毒的总称。
3.3

特定人群 specific groups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从事于病例(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转运、尸体处理、环境清洁消毒、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卫生检疫等工作的人群。                                                                                  
4 重要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
4.1 使用原则
由于工作需要接触或可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其污染物(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或环境表面等)时的所有人员,均应使用个
人防护装备。
4.2 手套
特定人群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相关操作时(特定人群在进行诊疗操作、实验室检测、尸体处理、转运等工作时),根据工作内容,佩戴橡胶、丁腈等材质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或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消
毒,更换手套,并进行手卫生。
4.3 呼吸防护装备
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相关操作时(特定人群在进行诊疗操作、实验室检测、尸体处理、转运等工作时),应合理选择、佩戴呼吸防护装备。每次佩戴前应做气密性检查。脱摘多个或更换防护装备时,应
最后摘除呼吸防护装备。
4.4 防护面屏或护目镜
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相关操作时(特定人群在进行诊疗操作、实验室检测、尸体处理、转运等工作时),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液体喷溅等污染的风险时,应佩戴防护
面屏或护目镜。重复使用的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每次使用后,应及时进行消毒干燥,卫生保存备用,防止二次污染。
4.5 防护服
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相关操作时(特定人群在进行诊疗操作、实验室检测、尸体处理、转运等工作时),应更换个人衣物并穿工作服(普通工作服或外科刷手服或一次性衣物等),外加防护服。
5 手卫生
5.1 参与现场工作的所有人员均应加强手卫生措施,尤其是穿戴或脱卸手套和个人防护装备前后。
5.2 宜选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或直接用 75%乙醇进行擦拭消毒;醇类过敏者,宜选择季铵盐类等有效的非醇类手消毒剂;特殊条件下,也可使用 3%过氧化氢消毒剂、 0.5%碘伏或 0.05 %含氯消毒剂等擦
拭或浸泡双手,并按消毒剂说明书描述的消毒作用时间进行消毒。
5.3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六步法洗手,然后可按上述方法进行手消毒。
6 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要求
6.1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对疑似、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疫区内发热病人进行现场调查时,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 KN95及以上级别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
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6.2 隔离病区工作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进行近距离操作且可能产生大量气溶胶时,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6.3 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
宜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必要时,可使用KN95及以上级别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6.4 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转运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
6.5 尸体处理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防护服、 K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防水围裙
或防水隔离衣等。
6.6 环境清洁消毒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橡胶手套、防护服、 K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 防水靴
套、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使用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时,根据消毒剂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做好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防护。
6.7 标本采集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防护服、 K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应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
6.8 实验室工作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防护服、 K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应加穿防水围
裙或防水隔离衣。
6.9 卫生检疫人员
宜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外科口罩。必要时,可使用KN95及以上级别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
6.10 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定人群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见表1。


7 个人防护装备穿脱顺序
7.1 戴医用防护口罩等防护装备穿脱顺序
7.1.1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更换个人衣物穿工作服,去除个人用品如首饰、手表、手机等;穿工作鞋或胶靴,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2:戴医用防护口罩,做气密性检查;
步骤3:戴内层手套(进行易导致手套破损或严重污染的操作时),做气密性检查;
步骤4:穿防护服,确保防护服袖口覆盖内层手套袖口;
步骤5:穿防水靴套;
步骤6:戴防护头罩或防护面屏或护目镜(接触呕吐、腹泻或出血患者时佩戴);
步骤7: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接触呕吐、腹泻或出血患者时佩戴);
步骤8:戴外层手套(覆盖防护服或防水隔离衣袖口),做气密性检查;
步骤9:监督人员协助检查确认穿戴效果,确保无裸露头发、皮肤和衣物,身体正常活动不影响诊疗等工作;
步骤10:如接触患者,消毒外层手套。
在培训合格的人员在场指导、协助情况下,检查全部个人防护装备是否齐备、完好、大小合适。医用防护口罩可用KN95及以上级别的颗粒物防护口罩替代。
7.1.2 脱摘顺序
步骤1:个人防护装备外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擦拭消毒;
步骤2: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3:(如穿戴)脱防水围裙(如穿防水隔离衣,先脱外层手套或与隔离衣一起脱下),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4:脱外层手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5:摘防护面屏(护目镜),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6:(如穿戴)摘防护头罩,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7:脱防护服,同时脱下防水靴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8:脱内层手套,手消毒,更换新的内层手套;
步骤9:消毒并更换工作鞋或胶靴,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10:摘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工作帽,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11:脱内层手套,洗手,手消毒;及时佩戴新的医用外科口罩;
步骤12:指导或协助人员与工作人员一起评估脱摘过程,如可能污染皮肤、粘膜,应及时消毒;
步骤13:换回个人衣物,有条件时淋浴。
脱个人防护装备时,应有培训合格的人员在场指导或协助,该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至少包括防护服或隔离衣、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和手套等),评估个人防护装备污染情况,对照脱摘顺序表,
口头提示每个脱摘顺序,协助脱摘装备并及时进行手套消毒。
7.2 戴正压送风过滤式呼吸器的防护装备穿脱顺序

7.2.1 穿戴顺序
步骤1:手卫生,更换个人衣物穿工作服,去除个人用品如首饰、手表、手机等;穿工作鞋或胶靴,一次性工作帽;
步骤2:戴医用外科口罩;
步骤3:戴内层手套;
步骤4:穿防护服,确保防护服袖口覆盖内层手套袖口;
步骤5:穿防水靴套;
步骤6:戴正压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步骤7: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接触呕吐、腹泻或出血患者需穿戴);
步骤8:戴外层手套(覆盖防护服或隔离衣袖口);
步骤9:监督人员协助检查确认穿戴效果,确保无裸露头发、皮肤和衣物,不影响诊疗活动;
步骤10:如接触患者,消毒外层手套。
在培训合格的人员在场指导、协助的情况下,检查全部个人防护装备是否齐备、完好、大小合适。
7.2.2 脱摘顺序
步骤1:个人防护装备外层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进行擦拭消毒;
步骤2: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3:(如穿戴)脱防水围裙(如穿防水隔离衣,先脱外层手套或与隔离衣一起脱下),消毒外层手套;
步骤4:脱外层手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5:脱正压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6:脱防护服,同时脱去防水靴套,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7:脱内层手套,手卫生,更换新的内层手套;
步骤8:消毒并更换工作鞋或胶靴;
步骤9:摘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工作帽,消毒内层手套;
步骤10:脱内层手套,洗手,手消毒;及时佩戴新的医用外科口罩;
步骤11:指导或协助人员与工作人员一起评估脱摘过程,如可能污染皮肤、粘膜,及时消毒;
步骤12:换回个人衣物,有条件时淋浴。
脱个人防护装备时,应有培训合格的人员在场指导或协助,该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至少包括
防护服或隔离衣、口罩、防护面屏或防护眼镜和手套等),评估个人防护装备污染情况,对照脱摘顺序表,口头提示每个脱摘顺序,协助脱摘装备并及时进行手套消毒。
8 防护装备脱卸的注意事项
8.1 根据工作现场,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开始现场作业前,在清洁区进行防护装备的穿戴;完成现场作业后,离开污染区后、进入清洁区前,进行防护装备的脱卸。
8.2 脱卸时应避免接触污染面,尽量使用内层包裹外层,脱卸过程不宜过快,避免污染物扬起。
8.3 脱下的护目镜、 工作鞋或胶靴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液面以下);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双层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8.4 脱卸防护装备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消毒,所有防护装备全部脱完后洗手、手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