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第19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1-13 14:08 来源: 区发展改革局(区金融办、区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尊敬的周益波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大对临平拟上市企业扶持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们对您提到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行政区划调整后企业上市工作开展情况

1.上市基本情况。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上市企业18家,其中:沪市6家,深市9家,境外上市3家。18家企业首发募集资金104亿元,再融资(定增、可转债)44.8亿元;上市培育企业30家,其中:已过会或通过聆讯4家、排队1家、省证监局辅导10家。

2.协调服务情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鼓励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区金融办积极跟踪落实上市培育企业需协调解决事项的进展情况。一是区领导亲力亲为。区领导积极对接证监会协助上市培育企业做好科创属性论证,对接省证监局协调加快上市培育企业辅导验收;二是部门主动服务。区金融办牵头统筹推进企业上市,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为企业上市排忧解难;三是平台镇街全力以赴。开发区为上市培育企业多次协调募投用地问题、行政检查事宜、成立上市服务专班做好前端服务保障;临平新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崇贤街道协助上市培育企业做好提升改造;塘栖镇积极跟进上市培育企业上市进展等。

二、企业上市工作举措

1.不断深化上市推动机制。在全省首推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领导机制,建立“一把手”推上市工作格局。一是完善服务协调流程。区金融办牵头统筹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企业提出,涉及属地相关问题的,先由属地进行协调;若平台、镇街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至区金融办,由区金融办牵头会商协调;对会商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由区金融办将问题和协调结果上报至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一件事”集成办理方案。区金融办对企业在股改培育和上市过程中涉及的政府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各部门对相关政府服务事项形成统一办理意见,并按照统一标准给予上市培育企业加快办理。三是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对企业在推进上市进程中无法按照统一方案进行协调办理的疑难杂症,由企业和平台、镇街提出困难,区金融办牵头协调,并以协调事项交办单的形式进行跟踪落实。四是创新检查服务联动机制。区金融办建立临平区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主体及主要关联企业名单,每季实施动态更新,及时在相关部门报备。相关监管部门变事后监管为事前服务,做好协调沟通,避免行政处罚对企业上市进程带来影响。五是实施分类分级服务。根据企业上市不同阶段不同需求,建立企业上市矩阵式服务。建立纵向协调管理体系和横向联系沟通体系,其中与银保监、人行建立专项信息通道共享机制,给予人才企业、科创企业初期资金引导支持;深化与浙江省证监局战略性合作,通过座谈、培训、授课等形式积极开展合作。

2.不断优化上市扶持政策。抓住目前产业政策调整的契机,梳理新一轮的资本市场和金融支持实体财政扶持政策,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政策保障结构,通过政策引导支持鼓励区内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目前区内的上市政策,从列入区上市培育对象、完成股改并报辅导、申请受理、成功上市分阶段最高共给予500万元奖励。重点在股改阶段,涉及的资产重组、转增股本、现金分红、股权转让所得政策期内再投资临平鼓励类产业项目,以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贡献的全额奖励。上市公司将持股平台注册在临平区的,以股权转让所得、分红形成地方财政贡献的80%给予一次性奖励。此外在企业上市后将募集资金的50%(含)以上投资临平,按实际投资临平金额的5‰予以奖励,对于对外并购和上市企业迁入,分别给予150万和6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同时,支持上市扶持政策提前兑现,由事后“锦上添花”转变为事前“雪中送炭”,缩短政策兑现流程,加快政策兑现速度,坚持与时俱进对企业股改、并购重组等实行扶持政策全覆盖,对于企业通过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主营业务扩大或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先保障土地等要素资源供给。

3、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近期推出的人才新政,将有助于人才招引和培育,进一步促进人才集聚和更好发挥作用。一是引进人才。对顶尖人才实行“一事一议”,综合评定通过后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对自主培育的顶尖人才分层级最高给予400万元的配套奖励和300万元的区级安家费补助。二是留住人才。开展长三角人才平台、政产学研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建设工作,高标准打造人才科技创新平台。三是发展人才。对列入区级集中签约的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后人员规模及配置达到符合的要求,最高给予10个人才名额,可享受子女就学、参与车牌竞价给予补贴、人才公寓等保障。对年度缴纳税收1亿元、3亿元、5亿元(含)以上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个、15个、20个技术及管理岗位的人才名额,经审核后可享受落户、子女入学、购买首套住房、参与车牌竞价给予补贴、人才公寓等待遇。对成立3年内且硕士及以上人才达10人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享受人才购租房政策基础上,可申请5套人才公寓。四是人才保障。在人才生活服务、发展要素、安居住房等方面给予保障,高水平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我区将持续推进落实“凤凰行动”计划,抓住注册制、“北交所”等契机,积极推动我区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

1.培育资源,构建动态数据库。北交所的推出适时服务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助于大力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形成层层推进的中小企业成长路径和良好的多层次市场生态。区金融办将会同企业上市服务相关责任部门、平台和镇街,密切跟踪北交所最新政策发布及解读,做好与省证监局、市金融局的对接,必要时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开展北交所上市培训会,组织券商、会所、律所等中介机构人才为企业赴北交所上市与并购发展提供咨询辅导服务,同时摸排区内符合北交所上市条件的企业名单,构建动态培育数据库,积极主动上门走访,精准协调服务,支持区内创新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2.创新机制,谋划合作新举措。探索政府、银行等合作新模式,助力企业上市,区金融办与农商行、杭州银行和华夏银行就人员交流商议确定通过人员借调方式将银行式服务带进政府,助力企业上市早期培育工作。同时以农商行、杭州银行和华夏银行作为试点单位,积极推进政银企深度合作,创新服务载体,大力推进金融支持早期科创企业、医药企业等。

3.强化辅导,营造上市新氛围。一是加强证监对接。加强与地方证监部门对接,掌握最新政策,将问题尽量在辅导期间解决,减少成本和不确定性。二是深化三所合作。深化与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合作交流,通过共同组织现场走访、座谈、培训等活动,加强拟上市企业与交易所的直接联系和沟通。通过“走进上市企业”、“走进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等系列品牌活动,持续营造浓厚的上市氛围。三是深化中介交流。为上市培育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坚持需求导向,采取专题培训、个案辅导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确保企业少走弯路,降低成本。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政民互动 >政协提案 >
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第19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1-13 14:08 来源: 区发展改革局(区金融办、区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

尊敬的周益波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大对临平拟上市企业扶持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们对您提到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行政区划调整后企业上市工作开展情况

1.上市基本情况。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上市企业18家,其中:沪市6家,深市9家,境外上市3家。18家企业首发募集资金104亿元,再融资(定增、可转债)44.8亿元;上市培育企业30家,其中:已过会或通过聆讯4家、排队1家、省证监局辅导10家。

2.协调服务情况。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鼓励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区金融办积极跟踪落实上市培育企业需协调解决事项的进展情况。一是区领导亲力亲为。区领导积极对接证监会协助上市培育企业做好科创属性论证,对接省证监局协调加快上市培育企业辅导验收;二是部门主动服务。区金融办牵头统筹推进企业上市,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积极为企业上市排忧解难;三是平台镇街全力以赴。开发区为上市培育企业多次协调募投用地问题、行政检查事宜、成立上市服务专班做好前端服务保障;临平新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崇贤街道协助上市培育企业做好提升改造;塘栖镇积极跟进上市培育企业上市进展等。

二、企业上市工作举措

1.不断深化上市推动机制。在全省首推区委书记、区长“双组长”领导机制,建立“一把手”推上市工作格局。一是完善服务协调流程。区金融办牵头统筹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针对企业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企业提出,涉及属地相关问题的,先由属地进行协调;若平台、镇街无法解决的,及时上报至区金融办,由区金融办牵头会商协调;对会商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由区金融办将问题和协调结果上报至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一件事”集成办理方案。区金融办对企业在股改培育和上市过程中涉及的政府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各部门对相关政府服务事项形成统一办理意见,并按照统一标准给予上市培育企业加快办理。三是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对企业在推进上市进程中无法按照统一方案进行协调办理的疑难杂症,由企业和平台、镇街提出困难,区金融办牵头协调,并以协调事项交办单的形式进行跟踪落实。四是创新检查服务联动机制。区金融办建立临平区上市企业、拟上市企业主体及主要关联企业名单,每季实施动态更新,及时在相关部门报备。相关监管部门变事后监管为事前服务,做好协调沟通,避免行政处罚对企业上市进程带来影响。五是实施分类分级服务。根据企业上市不同阶段不同需求,建立企业上市矩阵式服务。建立纵向协调管理体系和横向联系沟通体系,其中与银保监、人行建立专项信息通道共享机制,给予人才企业、科创企业初期资金引导支持;深化与浙江省证监局战略性合作,通过座谈、培训、授课等形式积极开展合作。

2.不断优化上市扶持政策。抓住目前产业政策调整的契机,梳理新一轮的资本市场和金融支持实体财政扶持政策,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政策保障结构,通过政策引导支持鼓励区内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根据目前区内的上市政策,从列入区上市培育对象、完成股改并报辅导、申请受理、成功上市分阶段最高共给予500万元奖励。重点在股改阶段,涉及的资产重组、转增股本、现金分红、股权转让所得政策期内再投资临平鼓励类产业项目,以其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贡献的全额奖励。上市公司将持股平台注册在临平区的,以股权转让所得、分红形成地方财政贡献的80%给予一次性奖励。此外在企业上市后将募集资金的50%(含)以上投资临平,按实际投资临平金额的5‰予以奖励,对于对外并购和上市企业迁入,分别给予150万和6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同时,支持上市扶持政策提前兑现,由事后“锦上添花”转变为事前“雪中送炭”,缩短政策兑现流程,加快政策兑现速度,坚持与时俱进对企业股改、并购重组等实行扶持政策全覆盖,对于企业通过上市、并购重组等方式实现主营业务扩大或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先保障土地等要素资源供给。

3、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近期推出的人才新政,将有助于人才招引和培育,进一步促进人才集聚和更好发挥作用。一是引进人才。对顶尖人才实行“一事一议”,综合评定通过后给予最高1亿元资助。对自主培育的顶尖人才分层级最高给予400万元的配套奖励和300万元的区级安家费补助。二是留住人才。开展长三角人才平台、政产学研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建设工作,高标准打造人才科技创新平台。三是发展人才。对列入区级集中签约的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落地后人员规模及配置达到符合的要求,最高给予10个人才名额,可享受子女就学、参与车牌竞价给予补贴、人才公寓等保障。对年度缴纳税收1亿元、3亿元、5亿元(含)以上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个、15个、20个技术及管理岗位的人才名额,经审核后可享受落户、子女入学、购买首套住房、参与车牌竞价给予补贴、人才公寓等待遇。对成立3年内且硕士及以上人才达10人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享受人才购租房政策基础上,可申请5套人才公寓。四是人才保障。在人才生活服务、发展要素、安居住房等方面给予保障,高水平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

三、下阶段工作重点

我区将持续推进落实“凤凰行动”计划,抓住注册制、“北交所”等契机,积极推动我区优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

1.培育资源,构建动态数据库。北交所的推出适时服务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助于大力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形成层层推进的中小企业成长路径和良好的多层次市场生态。区金融办将会同企业上市服务相关责任部门、平台和镇街,密切跟踪北交所最新政策发布及解读,做好与省证监局、市金融局的对接,必要时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开展北交所上市培训会,组织券商、会所、律所等中介机构人才为企业赴北交所上市与并购发展提供咨询辅导服务,同时摸排区内符合北交所上市条件的企业名单,构建动态培育数据库,积极主动上门走访,精准协调服务,支持区内创新型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2.创新机制,谋划合作新举措。探索政府、银行等合作新模式,助力企业上市,区金融办与农商行、杭州银行和华夏银行就人员交流商议确定通过人员借调方式将银行式服务带进政府,助力企业上市早期培育工作。同时以农商行、杭州银行和华夏银行作为试点单位,积极推进政银企深度合作,创新服务载体,大力推进金融支持早期科创企业、医药企业等。

3.强化辅导,营造上市新氛围。一是加强证监对接。加强与地方证监部门对接,掌握最新政策,将问题尽量在辅导期间解决,减少成本和不确定性。二是深化三所合作。深化与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合作交流,通过共同组织现场走访、座谈、培训等活动,加强拟上市企业与交易所的直接联系和沟通。通过“走进上市企业”、“走进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等系列品牌活动,持续营造浓厚的上市氛围。三是深化中介交流。为上市培育企业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坚持需求导向,采取专题培训、个案辅导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确保企业少走弯路,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