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第15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1-13 16:08 来源: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尊敬的陈春华委员:

您好!您提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单车管理,解决送货三轮车电瓶车上路和纳入监管的建议,现由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办理。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电动自行车、电瓶三轮车在给百姓带来方便的同时,交通安全隐患不可忽视。从较多的交通事故中来看,占较大比例的都是电动自行车、电瓶三轮车引发的事故。电瓶车的源头管理上有疏漏,如生产厂家非标、超标产品不断投入市场,销售商不断向消费者出售非标、超标电动自行车,导致市场上源源不断有大功率的电动车销售与使用,加之部分老百姓违规改装、超载、超速行驶等情况层出不穷,电动车安全隐患仍然突出。

陈委员您提出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三轮电瓶车的备案登记的建议。11月4日我局召集市场监管、交警、司法、政法委等部门认真研究,基于目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在市场流通的三轮电动车存在质量隐患,且主体过多,无法有效统一归口管理。结合目前全省正在推进“浙江e行在线”上线运行工作,该系统上线运行后,将全面推行电动车、蓄电池实行“浙品码”赋码管理;推行数字化车牌,实行“码牌合体登记”,实现“一码统管”、“一码知全貌”,初步建立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综合管理体系,解决了车辆上牌登记的问题,又能追溯产品质量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浙江e行在线”推进全区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同时结合陈委员的建议,在我区的电动车治理工作中,既要解决老百姓用车问题,又要解决安全问题。我们会再召集相关部门会商,研究电动三轮车规范管理的工作方案。

最后,再次感谢陈春华委员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履职能力,加强电动车的管理力度,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尊敬的方健委员:

您好!您提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享单车管理,解决单车乱停乱放、过度投放、影响安全等问题并提出了统一管理、科技管理等四方面的建议,现由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办理。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目前临平区有3家共享单车企业入驻运营,分别是青桔单车(8800辆)、哈啰单车(3600辆)、美团(2400辆)。主要集中在临平、南苑、东湖、星桥、乔司等地。共享单车投入市场以来,虽方便市民群众的出行,但乱停乱放、不文明骑车等情况频发,严重影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

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影响市容和交通、影响市民出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积极应对,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建立健全共享单车管理考核机制。一是出台了《杭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考核办法》,市区两级考核,全面完善对共享单车的日常管理。二是单车投放运维规则,根据杭州市单车管理相关要求,我区约谈三家单车企业,明确投放运维区域,在地铁站口、交通节点等点位设定禁停区域(通过技术手段设置电子围挡)。三是建立工作例会机制。建立微信联动信息群,加强监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沟通,同时每月召开共享单车管理工作例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及各种要求,通报上月单车考核成绩。(二)强化监管严查单车违法问题。全局各属地中队加强对共享单车的执法巡查,发现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立即通过微信工作群通知单车企业负责人及时进行清运,并监督整改效果,对清运不及时的进行扣车、罚款等处理。今年以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已约谈企业7次,清移单车3607辆,电单车11200辆,处罚单车企业11起,罚款59800元。 联合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展专项执法,严查单车企业在运维管理、用户骑行中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责任落实。(三)科技支撑,统一联网监管。市城管局牵头制定并出台共享单车管理考核办法,研发考核监管平台。通过扫码核查单车备案登记情况,信息直接进入市局平台。市局融合平台信息、处罚信息、整改建议书等信息,并对此数据信息分析对照考核办法每月通报单车企业份额扣减或增加,以此推动企业自身落实单车管理,各区县市按照市区两级考核权限,加强辖区单位企业的考核工作,督查企业加强日常运维。

关于方委员提到的利用大数据管理、设置电子围栏、共享单车考核机制已全面落实完成;关于成立第三方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建议,我们经过研究,母亲啊三家单车企业都有自己独立完善的管理维修机制且企业之前存在竞争和产品差异,暂时无法统一建立第三方运营维修。后续待条件成熟在进行改革。

最后,再次感谢方健委员对城市管理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履职能力,加强共享单车的管理力度,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尊敬的孙玉英委员:

您好!您提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重视非机动车出行的意义、将非机动车纳入规定交通规划和倡导“共享”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方面的建议,现由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办理。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非机动车出行。目前临平区有电动车54万余辆,电动车等非机动车出行还是我区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特别是地铁开通后,“地铁+非机动车”出行模式越加凸显;同时全区加快公共自行车(小红车)布点,目前共计有370多个点位5000余辆自行车在运营;区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强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建设,方便市民出行。

二、通过政府主导、市民参与、企业共建等形式,共筑临平区非机动车管理模式。一是建章立制,统筹谋划。2019年下半年,临平城区开始编制静态交通规划工作,立足实际需求,通过详实的调研,结合项目建设,编制了《临平城区静态交通规划编制》。以规划引领,健全了非机动车停车布点的设置及建设闭环。二是挖掘潜力,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道路边角料、待开发区域,建设非机动车泊位及停车场,截至目前已完成6个站24个站口停车泊位配套建设,共设置停车场15处,机动车泊位320个,非机动车泊位5800余个;新开通的4个站13个站口的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预计新增机动车泊位300个,非机动车泊位3000个。待建的地铁3号线,前期也专门做了对接,有计划在站口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场。三是建立平台,加强管理。我市建立全市共享单车管理工作制度和系统平台,建立单车市场准入和后台数据管理。通过市域统筹管理,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及对单车企业的约束力。以考核和制度制约,进一步完善了单车企业的运维管理方式,也健全了骑行人文明骑行的约束机制,建立了政府监督、企业主导,公民参与的单车管理模式。

三、关于您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我们高度认可,积极吸纳,下步我们会在非机动车停车功能和美观上在进行提升和优化。

最后,再次感谢孙玉英委员对城市管理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履职能力,加强电动车车的管理力度,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尊敬的俞清委员:

您好!您提议的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解决电动车乱停堵塞消防通道、不安全充电、占用人行道问题和加强宣传、加强基层管理、严格处罚及共享电单车管理的建议,现由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办理。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目前临平区现有人口约170万,市民自有电动车数量庞大,另有一定数量的快递、环卫、市政、外卖等领域的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在住宅小区、城市道路、地铁站口、医院等领域乱停乱放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区委区政府高度非机动车的管理工作,区领导多次调研非机动车停车管理工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局)、区交通局、区住建局、规资分局、交警大队、属地镇街也积极行动,多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通过疏堵结合,有效缓解了电动车乱停、违规骑行等问题。

通过政府主导、市民参与、企业共建等形式,共筑临平区电动车管理模式。一是建章立制,编制全区静态交通规划。2019年下半年,临平城区开始编制静态交通规划工作,立足实际需求,通过详实的调研,结合项目建设,编制了《临平城区静态交通规划编制》。以规划引领,健全了非机动车停车布点的设置及建设闭环。二是政府主导,强制推进住宅小区集中充电区建设。为规范住宅小区电单车停车和充电管理,区委政法委、公安、住建、消防、城管、属地镇街等单位严格落实省市区的工作部署,在全区住宅小区强制推销集中充电区设置,目前全区城市住宅小区均有设置统一充电区,及方便市民停车充电又有效解决大排查充电自然引发火灾问题。三是加强管理,突出各方主体责任。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夯实物业公司的管理责任,加强小区内电瓶车停放、充电的管理,杜绝乱停放堵塞消防通道、楼道、大门等,杜绝业主私自拉线充电等问题。无物业管理的落实属地村社,加强日常管理,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日常管理的力度和效果。四是加强执法处罚。交警、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要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对电单车私拉乱接充电、堵塞消防通道、违章停车、违章骑行电单车等行为的管理和处罚。同时对外卖、快递、环卫、市政等电动车违法,在处罚的同时抄告企业,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五是健全共享单车的管理。目前临平区有3家共享单车企业入驻运营,分别是青桔单车、哈啰单车、美团。单车在运行的同时方便了市民出行,也存在违规投放、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市容的问题。目前全市已建立共享单车管理工作制度和系统平台,建立单车市场准入和后台数据管理。电单车于2021年6月份起全部清退市场,后期将根据市里统一部署开展电单车试点工作,目前我区正在积极申请电单车试点。六是积极推进“浙江e行”电动车专项治理行动。推进落实电动车车架码、电瓶码二码合一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电动车监管模式。

下一步我们结合俞清委员提出的工作建议,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引导,电动车管理是一项民生工作,既要政府主导,也要企业、市民共同参与;二是进一步健全住宅小区电单车集中充电停放管理工作,积极拓展老旧小区和农村区域集中充电停放的管理工作;三是深入开展“浙江e行”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

最后,再次感谢俞清委员对城市管理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履职能力,加强电动车的管理力度,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政民互动 >政协提案 >
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第15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1-13 16:08 来源: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尊敬的陈春华委员:

您好!您提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单车管理,解决送货三轮车电瓶车上路和纳入监管的建议,现由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办理。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电动自行车、电瓶三轮车在给百姓带来方便的同时,交通安全隐患不可忽视。从较多的交通事故中来看,占较大比例的都是电动自行车、电瓶三轮车引发的事故。电瓶车的源头管理上有疏漏,如生产厂家非标、超标产品不断投入市场,销售商不断向消费者出售非标、超标电动自行车,导致市场上源源不断有大功率的电动车销售与使用,加之部分老百姓违规改装、超载、超速行驶等情况层出不穷,电动车安全隐患仍然突出。

陈委员您提出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三轮电瓶车的备案登记的建议。11月4日我局召集市场监管、交警、司法、政法委等部门认真研究,基于目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在市场流通的三轮电动车存在质量隐患,且主体过多,无法有效统一归口管理。结合目前全省正在推进“浙江e行在线”上线运行工作,该系统上线运行后,将全面推行电动车、蓄电池实行“浙品码”赋码管理;推行数字化车牌,实行“码牌合体登记”,实现“一码统管”、“一码知全貌”,初步建立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综合管理体系,解决了车辆上牌登记的问题,又能追溯产品质量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浙江e行在线”推进全区电动车综合治理工作,同时结合陈委员的建议,在我区的电动车治理工作中,既要解决老百姓用车问题,又要解决安全问题。我们会再召集相关部门会商,研究电动三轮车规范管理的工作方案。

最后,再次感谢陈春华委员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履职能力,加强电动车的管理力度,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尊敬的方健委员:

您好!您提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共享单车管理,解决单车乱停乱放、过度投放、影响安全等问题并提出了统一管理、科技管理等四方面的建议,现由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办理。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目前临平区有3家共享单车企业入驻运营,分别是青桔单车(8800辆)、哈啰单车(3600辆)、美团(2400辆)。主要集中在临平、南苑、东湖、星桥、乔司等地。共享单车投入市场以来,虽方便市民群众的出行,但乱停乱放、不文明骑车等情况频发,严重影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市容环境。

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影响市容和交通、影响市民出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积极应对,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建立健全共享单车管理考核机制。一是出台了《杭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考核办法》,市区两级考核,全面完善对共享单车的日常管理。二是单车投放运维规则,根据杭州市单车管理相关要求,我区约谈三家单车企业,明确投放运维区域,在地铁站口、交通节点等点位设定禁停区域(通过技术手段设置电子围挡)。三是建立工作例会机制。建立微信联动信息群,加强监管部门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沟通,同时每月召开共享单车管理工作例会,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及各种要求,通报上月单车考核成绩。(二)强化监管严查单车违法问题。全局各属地中队加强对共享单车的执法巡查,发现共享单车乱停放现象立即通过微信工作群通知单车企业负责人及时进行清运,并监督整改效果,对清运不及时的进行扣车、罚款等处理。今年以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已约谈企业7次,清移单车3607辆,电单车11200辆,处罚单车企业11起,罚款59800元。 联合交警、交通等部门开展专项执法,严查单车企业在运维管理、用户骑行中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责任落实。(三)科技支撑,统一联网监管。市城管局牵头制定并出台共享单车管理考核办法,研发考核监管平台。通过扫码核查单车备案登记情况,信息直接进入市局平台。市局融合平台信息、处罚信息、整改建议书等信息,并对此数据信息分析对照考核办法每月通报单车企业份额扣减或增加,以此推动企业自身落实单车管理,各区县市按照市区两级考核权限,加强辖区单位企业的考核工作,督查企业加强日常运维。

关于方委员提到的利用大数据管理、设置电子围栏、共享单车考核机制已全面落实完成;关于成立第三方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建议,我们经过研究,母亲啊三家单车企业都有自己独立完善的管理维修机制且企业之前存在竞争和产品差异,暂时无法统一建立第三方运营维修。后续待条件成熟在进行改革。

最后,再次感谢方健委员对城市管理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履职能力,加强共享单车的管理力度,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尊敬的孙玉英委员:

您好!您提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重视非机动车出行的意义、将非机动车纳入规定交通规划和倡导“共享”提高停车设施利用率方面的建议,现由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办理。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非机动车出行。目前临平区有电动车54万余辆,电动车等非机动车出行还是我区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特别是地铁开通后,“地铁+非机动车”出行模式越加凸显;同时全区加快公共自行车(小红车)布点,目前共计有370多个点位5000余辆自行车在运营;区级各部门进一步加强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建设,方便市民出行。

二、通过政府主导、市民参与、企业共建等形式,共筑临平区非机动车管理模式。一是建章立制,统筹谋划。2019年下半年,临平城区开始编制静态交通规划工作,立足实际需求,通过详实的调研,结合项目建设,编制了《临平城区静态交通规划编制》。以规划引领,健全了非机动车停车布点的设置及建设闭环。二是挖掘潜力,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道路边角料、待开发区域,建设非机动车泊位及停车场,截至目前已完成6个站24个站口停车泊位配套建设,共设置停车场15处,机动车泊位320个,非机动车泊位5800余个;新开通的4个站13个站口的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预计新增机动车泊位300个,非机动车泊位3000个。待建的地铁3号线,前期也专门做了对接,有计划在站口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场。三是建立平台,加强管理。我市建立全市共享单车管理工作制度和系统平台,建立单车市场准入和后台数据管理。通过市域统筹管理,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及对单车企业的约束力。以考核和制度制约,进一步完善了单车企业的运维管理方式,也健全了骑行人文明骑行的约束机制,建立了政府监督、企业主导,公民参与的单车管理模式。

三、关于您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我们高度认可,积极吸纳,下步我们会在非机动车停车功能和美观上在进行提升和优化。

最后,再次感谢孙玉英委员对城市管理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履职能力,加强电动车车的管理力度,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尊敬的俞清委员:

您好!您提议的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解决电动车乱停堵塞消防通道、不安全充电、占用人行道问题和加强宣传、加强基层管理、严格处罚及共享电单车管理的建议,现由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办理。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目前临平区现有人口约170万,市民自有电动车数量庞大,另有一定数量的快递、环卫、市政、外卖等领域的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在住宅小区、城市道路、地铁站口、医院等领域乱停乱放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区委区政府高度非机动车的管理工作,区领导多次调研非机动车停车管理工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管局)、区交通局、区住建局、规资分局、交警大队、属地镇街也积极行动,多次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通过疏堵结合,有效缓解了电动车乱停、违规骑行等问题。

通过政府主导、市民参与、企业共建等形式,共筑临平区电动车管理模式。一是建章立制,编制全区静态交通规划。2019年下半年,临平城区开始编制静态交通规划工作,立足实际需求,通过详实的调研,结合项目建设,编制了《临平城区静态交通规划编制》。以规划引领,健全了非机动车停车布点的设置及建设闭环。二是政府主导,强制推进住宅小区集中充电区建设。为规范住宅小区电单车停车和充电管理,区委政法委、公安、住建、消防、城管、属地镇街等单位严格落实省市区的工作部署,在全区住宅小区强制推销集中充电区设置,目前全区城市住宅小区均有设置统一充电区,及方便市民停车充电又有效解决大排查充电自然引发火灾问题。三是加强管理,突出各方主体责任。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夯实物业公司的管理责任,加强小区内电瓶车停放、充电的管理,杜绝乱停放堵塞消防通道、楼道、大门等,杜绝业主私自拉线充电等问题。无物业管理的落实属地村社,加强日常管理,通过整合资源,提高日常管理的力度和效果。四是加强执法处罚。交警、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要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对电单车私拉乱接充电、堵塞消防通道、违章停车、违章骑行电单车等行为的管理和处罚。同时对外卖、快递、环卫、市政等电动车违法,在处罚的同时抄告企业,督促企业加强自身管理。五是健全共享单车的管理。目前临平区有3家共享单车企业入驻运营,分别是青桔单车、哈啰单车、美团。单车在运行的同时方便了市民出行,也存在违规投放、乱停乱放影响交通市容的问题。目前全市已建立共享单车管理工作制度和系统平台,建立单车市场准入和后台数据管理。电单车于2021年6月份起全部清退市场,后期将根据市里统一部署开展电单车试点工作,目前我区正在积极申请电单车试点。六是积极推进“浙江e行”电动车专项治理行动。推进落实电动车车架码、电瓶码二码合一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电动车监管模式。

下一步我们结合俞清委员提出的工作建议,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宣传引导,电动车管理是一项民生工作,既要政府主导,也要企业、市民共同参与;二是进一步健全住宅小区电单车集中充电停放管理工作,积极拓展老旧小区和农村区域集中充电停放的管理工作;三是深入开展“浙江e行”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

最后,再次感谢俞清委员对城市管理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履职能力,加强电动车的管理力度,营造整洁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