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秋霞代表:
您好!您在区临平区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的“关于加强运河二通道丁塘区块环境整治、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建议”议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农林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就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丁塘区块暂无项目建设征迁计划,如该区有因项目建设需要进行征迁的,由属地镇街或平台按照拟订征迁计划的要求,将建设项目、资金等情况报区政府研究同意后列入今后的征迁计划中。为妥善解决丁塘区块居民住房困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农村建房布点规划
全区出台农村建房解困工作方案,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牵头结合“多规合一”的村庄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落实“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四级乡村规划设计体系,加强农村建房用地保障,根据农民建房需求调查和农村土地空间调查结果,确定村(社)、组建房规划布点具体区域。
二、推进农村危房长效治理。加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房屋安全档案,制定危房整治方案,采取拆除重建、维修加固、腾空等方式分类处置。加大危房改造帮扶力度,提高危房改造困难家庭补助标准,对采取拆除重建方式解危的危旧房,特困家庭、低保家庭补助标准为 30万元/户,低边家庭补助标准为 20万元/户;对采取维修加固方式解危的危旧房,特困家庭、低保家庭补助标准为 17万元/户,低边家庭补助标准为15万元/户。对于其他需治理改造的农村危旧住房(主房)困难家庭,需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治理改造的,经确认后由区财政分别给予 6万元/户、4万元/户的定额包干补助,各镇街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配套补助。同时,对接出台建房“安居贷”,针对经认定的农村困难户,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建房“安居贷”产品,帮助农户解决建房资金需求。
三、开展农村基础环境整治工作。一是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民生导向”三个方面出发,通过打出环境整治、强村富民、住房解困等组合拳,推动临平“品质新城区”建设。二是以“五无标准、两级覆盖、百日攻坚”为要求,明确具体目标、实施步骤、相关标准及推进举措,高水平推进全区农村基础环境整治工作。三是以“查找有力、推进有力、发动有力”为保障,群策群力,狠抓落实,从人员、制度等方面保障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为妥善解决丁塘区块居民住房困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农村建房解困工作。一是出台《临平区农村建房解困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临平政发〔2021〕38号)文件,完善农村住房困难家庭建房布点。区建房解困专班以住房困难户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民建房需求摸底调查,经过多轮调查摸排、核查,全区共有建房困难需求2073户(其中无房户27户,危房户156户,住房困难户1890户)。其中丁塘社区有住房困难户3户(其中危房户2户,住房困难户1户)。专班协同技术单位,以农户意向选址图斑为基础,经过实地走访、现场查勘,确定丁塘社区3户住房困难户的建房规划布点区块,规划布点新增用地1.48亩。二是推进农村危房长效治理。加大危房改造帮扶力度,提高危房改造困难家庭补助标准,对采取拆除重建方式解危的危旧房,特困家庭、低保家庭补助标准为 30万元/户,低边家庭补助标准为 20万元/户;对采取维修加固方式解危的危旧房,特困家庭、低保家庭补助标准为 17万元/户,低边家庭补助标准为15万元/户。对于其他需治理改造的农村危旧住房(主房)困难家庭,需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治理改造的,经确认后由区财政分别给予 6万元/户、4万元/户的定额包干补助,各镇街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配套补助。三是对接出台建房“安居贷”,针对经认定的农村困难户,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建房“安居贷”产品,帮助农户解决建房资金需求。
二、开展运河二通道周边沿线区域概念规划编制。以“水乡新画卷、运河新都市、活力新岸线”目标愿景开展二通道沿线规划,规划按照“水乡画卷、品质中心、活力岸线、枢纽经济”四大概念思路实施,丁塘社区运河西侧规划为品质人居区块,运河东侧预留为发展用地。按照目前运河二通道沿线区域规划,对运河沿线的农保用地所在村落,实施产业升级,打造特色村落,丁塘社区处于“运河水乡公园画卷”计划,主要定位是考虑与临杭新区协同发展。
三、开展农村基础环境整治工作。以“五无标准、两级覆盖、百日攻坚”为要求,明确具体目标、实施步骤、相关标准及推进举措,推进包括丁塘区块在内的全区农村基础环境整治工作。
接下来,临平区即将出台《深化“千万工程”高水平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1-2025年),行动计划中指出支持运河二通道沿线等区域农村社区开展特色精品村创建,特色精品村创建按照“一村一品牌”的要求,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因地制宜创建形成一批环境精致、风格独特和展现文化、艺术、创业、治理等不同主题的特色村庄特色精品村,项目总投入为700万左右,每个项目区级奖励资金上限500万元,丁塘社区可申请创建,通过精品村创建增加公建配套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对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还可以申请区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分享到: |
政民互动 > | 人大议案 > |
俞秋霞代表:
您好!您在区临平区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的“关于加强运河二通道丁塘区块环境整治、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建议”议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农林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就您提出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丁塘区块暂无项目建设征迁计划,如该区有因项目建设需要进行征迁的,由属地镇街或平台按照拟订征迁计划的要求,将建设项目、资金等情况报区政府研究同意后列入今后的征迁计划中。为妥善解决丁塘区块居民住房困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农村建房布点规划
全区出台农村建房解困工作方案,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牵头结合“多规合一”的村庄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落实“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四级乡村规划设计体系,加强农村建房用地保障,根据农民建房需求调查和农村土地空间调查结果,确定村(社)、组建房规划布点具体区域。
二、推进农村危房长效治理。加强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房屋安全档案,制定危房整治方案,采取拆除重建、维修加固、腾空等方式分类处置。加大危房改造帮扶力度,提高危房改造困难家庭补助标准,对采取拆除重建方式解危的危旧房,特困家庭、低保家庭补助标准为 30万元/户,低边家庭补助标准为 20万元/户;对采取维修加固方式解危的危旧房,特困家庭、低保家庭补助标准为 17万元/户,低边家庭补助标准为15万元/户。对于其他需治理改造的农村危旧住房(主房)困难家庭,需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治理改造的,经确认后由区财政分别给予 6万元/户、4万元/户的定额包干补助,各镇街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配套补助。同时,对接出台建房“安居贷”,针对经认定的农村困难户,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建房“安居贷”产品,帮助农户解决建房资金需求。
三、开展农村基础环境整治工作。一是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民生导向”三个方面出发,通过打出环境整治、强村富民、住房解困等组合拳,推动临平“品质新城区”建设。二是以“五无标准、两级覆盖、百日攻坚”为要求,明确具体目标、实施步骤、相关标准及推进举措,高水平推进全区农村基础环境整治工作。三是以“查找有力、推进有力、发动有力”为保障,群策群力,狠抓落实,从人员、制度等方面保障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为妥善解决丁塘区块居民住房困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开展农村建房解困工作。一是出台《临平区农村建房解困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临平政发〔2021〕38号)文件,完善农村住房困难家庭建房布点。区建房解困专班以住房困难户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民建房需求摸底调查,经过多轮调查摸排、核查,全区共有建房困难需求2073户(其中无房户27户,危房户156户,住房困难户1890户)。其中丁塘社区有住房困难户3户(其中危房户2户,住房困难户1户)。专班协同技术单位,以农户意向选址图斑为基础,经过实地走访、现场查勘,确定丁塘社区3户住房困难户的建房规划布点区块,规划布点新增用地1.48亩。二是推进农村危房长效治理。加大危房改造帮扶力度,提高危房改造困难家庭补助标准,对采取拆除重建方式解危的危旧房,特困家庭、低保家庭补助标准为 30万元/户,低边家庭补助标准为 20万元/户;对采取维修加固方式解危的危旧房,特困家庭、低保家庭补助标准为 17万元/户,低边家庭补助标准为15万元/户。对于其他需治理改造的农村危旧住房(主房)困难家庭,需拆除重建或维修加固治理改造的,经确认后由区财政分别给予 6万元/户、4万元/户的定额包干补助,各镇街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配套补助。三是对接出台建房“安居贷”,针对经认定的农村困难户,引导金融机构推出建房“安居贷”产品,帮助农户解决建房资金需求。
二、开展运河二通道周边沿线区域概念规划编制。以“水乡新画卷、运河新都市、活力新岸线”目标愿景开展二通道沿线规划,规划按照“水乡画卷、品质中心、活力岸线、枢纽经济”四大概念思路实施,丁塘社区运河西侧规划为品质人居区块,运河东侧预留为发展用地。按照目前运河二通道沿线区域规划,对运河沿线的农保用地所在村落,实施产业升级,打造特色村落,丁塘社区处于“运河水乡公园画卷”计划,主要定位是考虑与临杭新区协同发展。
三、开展农村基础环境整治工作。以“五无标准、两级覆盖、百日攻坚”为要求,明确具体目标、实施步骤、相关标准及推进举措,推进包括丁塘区块在内的全区农村基础环境整治工作。
接下来,临平区即将出台《深化“千万工程”高水平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1-2025年),行动计划中指出支持运河二通道沿线等区域农村社区开展特色精品村创建,特色精品村创建按照“一村一品牌”的要求,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因地制宜创建形成一批环境精致、风格独特和展现文化、艺术、创业、治理等不同主题的特色村庄特色精品村,项目总投入为700万左右,每个项目区级奖励资金上限500万元,丁塘社区可申请创建,通过精品村创建增加公建配套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同时,对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还可以申请区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希望您今后继续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