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1008001003012/2022-07604 文件编号
责任部门 区经科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 区经科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成文日期 2022-03-31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杭州市临平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来源: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 2022-03-31 14:28 浏览次数:

2021年度,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经信、科技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扣“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定位目标,不断深化“法治临平”建设,提高我局依法行政能力,现就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法治工作机制

按照中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我局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行政程序办法》,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治国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责任,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局党委“一把手”工程,同时将班子成员带头学法用法作为重要议程列入局长办公会议计划内容,在组织机构、人员安排、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充分重视。按照局领导班子职能分工,局长为我局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局长具体分管法治工作,责任科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我局与浙江振业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合同,指派三位律师常年任局法律顾问,在协议(合同)签署、内部管理、重大文件或项目出台等提供相关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行政行为及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等工作中的作用,扎实做好重大合同备案工作,主要对我局及下属事业单位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协商达成协议的合同进行审核。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持续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

(一)积极有效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工作。参加2021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部署工作会议,认真做好我局相关提案、建议办理落实工作,出台文件明确规范办理程序和科室责任分工,按时完成了我局人大代表建议主办6件、协办8件,政协委员提案主办14件、协办10件的答复意见工作。完成我局关于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和区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总结。

(二)规范依法行政,积极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是填报工作。完成每季度填报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应诉统计工作。完成每季度填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服务统计工作。完成每季度填报行政案件发案量、行政案件败诉(纠错)率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数据。二是研究反馈工作。落实杭州市建设法治政府任务措施分工方案研读和分解上报。研究反馈《杭州市行政赔偿和追偿办法(草案)》、《关于印发〈杭州市临平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杭州市临平区大型群众性活动事故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杭州市社会信用条例(草案)》、《关于建立杭州市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的通知》等诸多意见征求稿。

(三)加强部门政务依法公开力度。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健全和完善部门信息公开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教育信息,方便公众咨询、查询和监督。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领域是法律法规,产业发展规划,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期限、需提交的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情况等。全年对外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发布杭州市临平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文件100余件,所有政府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都进行了公示。同时利用“临平经科”官方微信平台,拓宽公开渠道,设置“咨询投诉”、“动态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模块,介绍经科概况、局科室职能、审批事项、经科数据等信息。

三、加强自身学法用法力度,规范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牢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一年来,我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认真做好行政执法人员领取执法证、执法证申领、换发工作。

(一)加强干部学法用法。一是坚持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今年以来,我局普法教育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牵引,推进机关公职人员法制教育,扩大社会群众普法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普法教育形式,有力地保证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学法制度,组织开展多次集中学习,努力克服工学矛盾。二是加强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培训。我局扎实推进法律知识进机关、公职人员学法用法活动,将法律知识学习纳入日常工作计划。我局高度重视干部学法用法,将督促日常学法管理纳入法治工作议程。完成干部学习新干线2021年公务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三是以争创党建示范单位为契机,创新工作方式,注重载体结合,着力打造经科铁军先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组织学习讨论,全年组织开展党史专题学习20余次。扎实开展“精神传承、思想升华”“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等主题教育活动,全年开展各类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40余次,专题党课13场,有力引导全局党员不忘入党初心,担当时代使命。

(二)开展局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培训工作。根据《杭州市临平区司法局关于组织开展全区行政执法部门在编人员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报名的通知》,截至2021年,区经科局在编在岗机关公务员18人(含行政工勤2人,参公1人),现有累计持证人数为17人,持证率为94.4%。

四、坚持多措并举,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力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相关普法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法治宣传的基础性保障作用,通过“谁执法、谁普法,谁管辖、谁普法”责任制的落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一)以党建为引领,打造铁军先锋。成立区经科局机关党委,扎实开展机关党建研究,围绕模范机关创建提出推动工信和科技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的思路与举措,进一步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紧抓数字化改革主线,围绕服务企业主责主业深化机关党建品牌,建好“政策宣贯”先锋队、“项目推进”先锋队、“企业培育”先锋队等专项服务队,扎实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我为企业解难题”“民呼我为‘在临平’”等专题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全年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100余家次,化解产业链协同、供应链稳定、大项目推进等企业反映困难问题500余件。

(二)以实绩为导向,强化品牌服务。建立区级“金字塔”结构的“未来工厂”培育企业库,对180家已在库企业开展转型升级定制服务,推动企业争创各级示范、试点。在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的基础上,为266家企业开展“精细化”数字化改造服务;组织全区重点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我区“未来工厂”建设主要做法在全省《“未来工厂”建设导则》发布会上做典型发言,在全省新一轮“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进大会上获评“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典型案例,予以全省推广,“未来智造城”品牌进一步打响。“时尚E家”应用列入全省数字系统优秀地方特色应用并上架省数字经济门户,生物医药产业大脑等2项应用在省数字经济系统“揭榜挂帅”,跨境电商溯源码等3个项目荣获市级数字经济系统优秀案例。深入实施“五企”培育行动,并结合新一轮产业政策,修订完善企业培育方案,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区经科局荣获省中小微企业培育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同时,扩大与各级媒体合作,全面提升工信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社会认知度与参与度。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省市级主流媒体重要版面相关宣传报道40余次,在《浙江卫视》《有情领航者》栏目报道优秀企业、企业家5次,在市级媒体《杭州日报》头版、专版等栏目上刊发未来工厂、智能制造、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三服务相关主题报道19次,多角度宣传企业创新特色案例,扩大企业美誉度,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浓厚临平工信经济和科技发展氛围。  

(三)多措并举,优化企业服务政策兑现机制。我局建立完善机关内部财务管理、专项资金拨付、公务接待、合同管理等12项制度安排。其中重点以产业政策兑现为脉络,制定实施《关于明确企业专项资金拨付流程的通知(试行)》,进一步强调从政策制订、执行到项目征集、审核,再到公示、兑现等各环节的要求,及时跟进资金从预算计划到执行使用再到绩效等全过程把关。2021年全年共拨付690余家企业超4亿元补贴,其中完成22家生物医药企业注册认证项目补贴3250万元;7家制造企业合计400万元“鲲鹏奖励”奖励资金;对我区20家“双百”培育企业拨付财政扶持资金8546.922万元;完成技术改造项目资助、工业机器人购置奖励5187.92万元等各项资金拨付。同时,依托“临商学堂”,深化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题培训,为企业家“加油赋能”,全年累计培训20场次1000余人;认定杭州市高层次人才6名,临平区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179名,推荐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5个,杭州市“115”引智计划项目15项;推荐5名企业家获评第六届杭州市优秀企业家,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五、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继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把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压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制度,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情况作为年终述职重要内容。

杭州市临平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2022年2月20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杭州市临平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1003012/2022-07604 文件编号
责任部门 区经科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 区经科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成文日期 2022-03-31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2021年度,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经信、科技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局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扣“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定位目标,不断深化“法治临平”建设,提高我局依法行政能力,现就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法治工作机制

按照中央《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我局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行政程序办法》,切实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依法治国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责任,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作为局党委“一把手”工程,同时将班子成员带头学法用法作为重要议程列入局长办公会议计划内容,在组织机构、人员安排、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充分重视。按照局领导班子职能分工,局长为我局依法行政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局长具体分管法治工作,责任科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我局与浙江振业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顾问合同,指派三位律师常年任局法律顾问,在协议(合同)签署、内部管理、重大文件或项目出台等提供相关法律服务,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规范性文件制定、重大行政行为及机关合同合法性审查等工作中的作用,扎实做好重大合同备案工作,主要对我局及下属事业单位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经协商达成协议的合同进行审核。

二、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依法行政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局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持续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履行职责。

(一)积极有效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工作。参加2021年人大建议、政协提案部署工作会议,认真做好我局相关提案、建议办理落实工作,出台文件明确规范办理程序和科室责任分工,按时完成了我局人大代表建议主办6件、协办8件,政协委员提案主办14件、协办10件的答复意见工作。完成我局关于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提案办理工作总结和区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总结。

(二)规范依法行政,积极做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一是填报工作。完成每季度填报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应诉统计工作。完成每季度填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确认、其他行政权力、公共服务统计工作。完成每季度填报行政案件发案量、行政案件败诉(纠错)率及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数据。二是研究反馈工作。落实杭州市建设法治政府任务措施分工方案研读和分解上报。研究反馈《杭州市行政赔偿和追偿办法(草案)》、《关于印发〈杭州市临平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杭州市临平区大型群众性活动事故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杭州市社会信用条例(草案)》、《关于建立杭州市临平区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的通知》等诸多意见征求稿。

(三)加强部门政务依法公开力度。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健全和完善部门信息公开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程序和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教育信息,方便公众咨询、查询和监督。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领域是法律法规,产业发展规划,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期限、需提交的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情况等。全年对外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发布杭州市临平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文件100余件,所有政府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都进行了公示。同时利用“临平经科”官方微信平台,拓宽公开渠道,设置“咨询投诉”、“动态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模块,介绍经科概况、局科室职能、审批事项、经科数据等信息。

三、加强自身学法用法力度,规范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群众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牢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一年来,我局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认真做好行政执法人员领取执法证、执法证申领、换发工作。

(一)加强干部学法用法。一是坚持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今年以来,我局普法教育以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为牵引,推进机关公职人员法制教育,扩大社会群众普法宣传力度,不断创新普法教育形式,有力地保证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每季度一次的学法制度,组织开展多次集中学习,努力克服工学矛盾。二是加强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培训。我局扎实推进法律知识进机关、公职人员学法用法活动,将法律知识学习纳入日常工作计划。我局高度重视干部学法用法,将督促日常学法管理纳入法治工作议程。完成干部学习新干线2021年公务员网上学法用法考试。三是以争创党建示范单位为契机,创新工作方式,注重载体结合,着力打造经科铁军先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组织学习讨论,全年组织开展党史专题学习20余次。扎实开展“精神传承、思想升华”“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等主题教育活动,全年开展各类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40余次,专题党课13场,有力引导全局党员不忘入党初心,担当时代使命。

(二)开展局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培训工作。根据《杭州市临平区司法局关于组织开展全区行政执法部门在编人员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报名的通知》,截至2021年,区经科局在编在岗机关公务员18人(含行政工勤2人,参公1人),现有累计持证人数为17人,持证率为94.4%。

四、坚持多措并举,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力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相关普法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法治宣传的基础性保障作用,通过“谁执法、谁普法,谁管辖、谁普法”责任制的落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一)以党建为引领,打造铁军先锋。成立区经科局机关党委,扎实开展机关党建研究,围绕模范机关创建提出推动工信和科技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的思路与举措,进一步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紧抓数字化改革主线,围绕服务企业主责主业深化机关党建品牌,建好“政策宣贯”先锋队、“项目推进”先锋队、“企业培育”先锋队等专项服务队,扎实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我为企业解难题”“民呼我为‘在临平’”等专题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全年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100余家次,化解产业链协同、供应链稳定、大项目推进等企业反映困难问题500余件。

(二)以实绩为导向,强化品牌服务。建立区级“金字塔”结构的“未来工厂”培育企业库,对180家已在库企业开展转型升级定制服务,推动企业争创各级示范、试点。在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全覆盖的基础上,为266家企业开展“精细化”数字化改造服务;组织全区重点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我区“未来工厂”建设主要做法在全省《“未来工厂”建设导则》发布会上做典型发言,在全省新一轮“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推进大会上获评“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典型案例,予以全省推广,“未来智造城”品牌进一步打响。“时尚E家”应用列入全省数字系统优秀地方特色应用并上架省数字经济门户,生物医药产业大脑等2项应用在省数字经济系统“揭榜挂帅”,跨境电商溯源码等3个项目荣获市级数字经济系统优秀案例。深入实施“五企”培育行动,并结合新一轮产业政策,修订完善企业培育方案,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区经科局荣获省中小微企业培育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同时,扩大与各级媒体合作,全面提升工信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社会认知度与参与度。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省市级主流媒体重要版面相关宣传报道40余次,在《浙江卫视》《有情领航者》栏目报道优秀企业、企业家5次,在市级媒体《杭州日报》头版、专版等栏目上刊发未来工厂、智能制造、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三服务相关主题报道19次,多角度宣传企业创新特色案例,扩大企业美誉度,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浓厚临平工信经济和科技发展氛围。  

(三)多措并举,优化企业服务政策兑现机制。我局建立完善机关内部财务管理、专项资金拨付、公务接待、合同管理等12项制度安排。其中重点以产业政策兑现为脉络,制定实施《关于明确企业专项资金拨付流程的通知(试行)》,进一步强调从政策制订、执行到项目征集、审核,再到公示、兑现等各环节的要求,及时跟进资金从预算计划到执行使用再到绩效等全过程把关。2021年全年共拨付690余家企业超4亿元补贴,其中完成22家生物医药企业注册认证项目补贴3250万元;7家制造企业合计400万元“鲲鹏奖励”奖励资金;对我区20家“双百”培育企业拨付财政扶持资金8546.922万元;完成技术改造项目资助、工业机器人购置奖励5187.92万元等各项资金拨付。同时,依托“临商学堂”,深化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题培训,为企业家“加油赋能”,全年累计培训20场次1000余人;认定杭州市高层次人才6名,临平区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179名,推荐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5个,杭州市“115”引智计划项目15项;推荐5名企业家获评第六届杭州市优秀企业家,数量位列全市第一。

五、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省、市、区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继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宣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把握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全过程,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压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制度,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情况作为年终述职重要内容。

杭州市临平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2022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