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151
杭州市临平区人民代表大会建议表
案由:关于建设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的意见建议
建 议 人 | 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 邮 编 |
陈纯 | 临平区南苑街道临平文创大厦1号楼70S(金扫把养老服务中心)(18006780285) | 311100 |
附 议 人 | ||
内容及建议:据杭州市人口老龄化发展预测,到2025年,杭州市老年人口将达到235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预计达到27.10%,人口老龄化继续深化,老年人口和高龄人口绝对数持续增长。高龄化发展进入调整期,为养老服务发展,尤其是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战略性窗口期。临平养老服务发展应找准新定位,站位新起点,定位新目标,主动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围绕“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战略定位,力促养老服务事业和长夜的协同、融合发展,构建新格局中养老服务工作的着力点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新标准。与此同时,养老服务发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此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机构。在日常走访中,老人觉得临平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入驻难的问题,而其它养老机构周边环境佳,但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够便利,周边配套薄弱,不受老人欢迎。老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居家养老是较为符合我国老人实际情况的养老模式,但高龄老人需要长期照护和康复,更多需要的是专业性的机构养老服务。据日常走访和调查,南苑街道辖区范围内居住人口密度高,且集中居住小区多,而在钱塘社区、天万社区、翁梅社区、红联社区等几个社区老人群体较为集中,其中红联社区照料中心由于场地建设新、设施设备全、地理位置方便,照料中心内老人日日爆满,深受老人欢迎。建议政府部门在南苑街道南面片区建设综合型养老机构,并根据人口密度、老年人口分布等情况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将养老服务机构建在老年人口相对较为集中,集合周边高架、地铁等交通相对便利的地理位置,方便附近老人的同时,可以吸纳主城区以及周边地区老人入驻。依托未来社区,打造未来康养场景建设。2、加强配套、优化功能,提升养老服务专业水平。把机构养老、康复理念、制度、设施、技术和人才等引入到养老服务,打造多层次养老产业联合体。以功能维持和康复为导向,以养老服务机构为主体,以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为重点,推进综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在基本养老服务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同时设立康复室,配备康复器材,提高机构配置,增强服务配套。优化功能布局,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将提供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认知障碍老人照护、活力老人等多种服务内容。建设全托、半托养老床位区域(30-100个床位);建设认知障碍老人照护专区(记忆家园),建立认知障碍指导,加强服务合作机制,引入认知症服务机构;建设室内和室外活动场地,为多种老人活动开展提供场地。机构在扩大服务老人群体的同时,也加强了服务场地的综合利用率,解决康复、照护、认知障碍照护、医养、活力老人活动等综合型养老问题的机构,提升养老服务专业水平,共同推进浙江省老年友好型社会先行示范。3、加强监管、改善机制,打造特色养老服务品牌。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系统协同、数据协同、业务协同和政策协同,深化养老服务数智化管理平台,搭建全量、准确、实时的养老服务监管数据,建立综合监管、专业监管、联合监管为支撑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品质第三方监管机制。改善管理机制,强化人员引导,建设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优化养老服务人才结构,形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着重培养高级和技师级护理人员队伍,同时培养优秀养老服务行业管理人才,深化推进校企合作,增强职业吸引,推进养老服务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促进社会工作运用于养老服务领域,更好地发现需求,回应需求;更好地关注老年人需求和感受晚年的生活意义,提供个性解决方案;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打造新型临平区特色养老服务示范品牌。 提交日期: 2022年3月1日 | ||
交办意见:区民政局主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南苑街道协办。 2022年3月1日 |
分享到: |
政民互动 > | 人大议案 > |
编号:151
杭州市临平区人民代表大会建议表
案由:关于建设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的意见建议
建 议 人 | 通讯地址(联系电话) | 邮 编 |
陈纯 | 临平区南苑街道临平文创大厦1号楼70S(金扫把养老服务中心)(18006780285) | 311100 |
附 议 人 | ||
内容及建议:据杭州市人口老龄化发展预测,到2025年,杭州市老年人口将达到235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预计达到27.10%,人口老龄化继续深化,老年人口和高龄人口绝对数持续增长。高龄化发展进入调整期,为养老服务发展,尤其是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战略性窗口期。临平养老服务发展应找准新定位,站位新起点,定位新目标,主动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围绕“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战略定位,力促养老服务事业和长夜的协同、融合发展,构建新格局中养老服务工作的着力点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新标准。与此同时,养老服务发展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此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机构。在日常走访中,老人觉得临平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存在入驻难的问题,而其它养老机构周边环境佳,但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够便利,周边配套薄弱,不受老人欢迎。老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居家养老是较为符合我国老人实际情况的养老模式,但高龄老人需要长期照护和康复,更多需要的是专业性的机构养老服务。据日常走访和调查,南苑街道辖区范围内居住人口密度高,且集中居住小区多,而在钱塘社区、天万社区、翁梅社区、红联社区等几个社区老人群体较为集中,其中红联社区照料中心由于场地建设新、设施设备全、地理位置方便,照料中心内老人日日爆满,深受老人欢迎。建议政府部门在南苑街道南面片区建设综合型养老机构,并根据人口密度、老年人口分布等情况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将养老服务机构建在老年人口相对较为集中,集合周边高架、地铁等交通相对便利的地理位置,方便附近老人的同时,可以吸纳主城区以及周边地区老人入驻。依托未来社区,打造未来康养场景建设。2、加强配套、优化功能,提升养老服务专业水平。把机构养老、康复理念、制度、设施、技术和人才等引入到养老服务,打造多层次养老产业联合体。以功能维持和康复为导向,以养老服务机构为主体,以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为重点,推进综合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在基本养老服务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同时设立康复室,配备康复器材,提高机构配置,增强服务配套。优化功能布局,综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将提供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认知障碍老人照护、活力老人等多种服务内容。建设全托、半托养老床位区域(30-100个床位);建设认知障碍老人照护专区(记忆家园),建立认知障碍指导,加强服务合作机制,引入认知症服务机构;建设室内和室外活动场地,为多种老人活动开展提供场地。机构在扩大服务老人群体的同时,也加强了服务场地的综合利用率,解决康复、照护、认知障碍照护、医养、活力老人活动等综合型养老问题的机构,提升养老服务专业水平,共同推进浙江省老年友好型社会先行示范。3、加强监管、改善机制,打造特色养老服务品牌。全面推进养老服务系统协同、数据协同、业务协同和政策协同,深化养老服务数智化管理平台,搭建全量、准确、实时的养老服务监管数据,建立综合监管、专业监管、联合监管为支撑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品质第三方监管机制。改善管理机制,强化人员引导,建设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优化养老服务人才结构,形成完善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着重培养高级和技师级护理人员队伍,同时培养优秀养老服务行业管理人才,深化推进校企合作,增强职业吸引,推进养老服务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促进社会工作运用于养老服务领域,更好地发现需求,回应需求;更好地关注老年人需求和感受晚年的生活意义,提供个性解决方案;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打造新型临平区特色养老服务示范品牌。 提交日期: 2022年3月1日 | ||
交办意见:区民政局主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南苑街道协办。 2022年3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