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平区人大一届二次会议第134号议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6-27 09:34 来源: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俞靓代表:

您好,您在区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强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对人才引进、留用政策的学习和执行效果最大化的意见和建议》(134号),已由区政府转交我局主办。首先感谢您对我区人才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接到您的建议后,我们十分重视,对相关专题进行认真研究,召开了交办会议,落实专人负责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正如您在建议中所说的,中小微制造企业在产业工人尤其是人才招聘、引进和留用中面临许多困难,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看到了这方面问题。去年5月临平区成立后,我区针对临平以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时尚产业为支柱产业和制造业占比大的实际,提出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力度,做优人才生态环境,积极为本地产业包括制造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9月,为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人才集聚,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打造人才活力强区的实施意见》(临人才〔2021〕1号)。今年3月,为努力建成一支具备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临平区高辨识度的工程师人才队伍,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又出台《关于打造具有临平区高辨识度工程师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临人才〔2022〕1号)。人才政策涵盖了制造业包括中小微制造企业,相关奖励扶持政策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我局和其他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区中小微制造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积极落实人才政策,强化人才服务。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您所提出的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发挥好人才招聘平台作用。以镇街为最小工作单元,使用二维码报名的方式,广泛收集辖区所有企业人才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区内+区外、推介+对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人才招引工作。一是开展全天候云招聘。实行24小时全天候线上招聘,依托杭州云聘网,临平区人力资源服务系统,云上雨林、临平人力社保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直播带岗、云上推介等活动,搭建起云端招聘平台。二是线下“天天有招聘”。全年开放人力资源市场,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发布、交流洽谈的专业化场地,鼓励镇街举办各类小型的专场招聘,全年计划举办各类线下招聘会30场。鼓励应届毕业生、专科职业高校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到中小微企业工作,发挥作用。三是开展“月月进校园”活动。以下沙高教园区为主,组织企业每月开展一次“相约临平”校园招聘活动,通过宣讲、推介,实现有效对接;同时根据企业招聘岗位的需求,组织赴省外高校招聘。全年计划组织校招14场,引进高校毕业生2万人。我区广大中小微制造企业,可充分利用、积极参与招聘平台,多方位、多渠道招引所需人才。四是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集聚和培育。积极为区内中小微制造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牵线搭桥,实现信息互通,引导企业通过第三方机构引进各类人才。

二、大力宣传、落实人才扶持政策。一是通过进一步深入企业进行宣传。我局将聚焦中小微企业,通过组织片区企业宣讲、开展“人社580”专项宣传活动、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加大人才政策解读力度,进一步加强人才政策宣传,促进各类人才政策有效落地与执行,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和企业、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利用数字赋能,强化政策宣传落地。为优化人才服务流程,简化政策执行办理的环节、成本、时间,我局积极参与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兑付政策扶持资金。用好“人才码”,为我区人才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配合做好“临云数字人才生态系统”开发、利用工作,做到人才服务配套资源精准化投放。三是将人才政策宣传与工程师“五钻”成长培育计划评选、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临平工匠评选等工作相结合,将人才政策精准地送到各类企业手中。

三、加强对中小微制造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一是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劳动者共享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免费培训全覆盖,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使没有技能的劳动者具备一技之长,有技能的劳动者提升一个技能等级,劳动者技能素质有显著提高。全年计划培训2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名。希望中小微制造企业积极推荐员工参加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有效提高本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二是持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将技能竞赛作为中小微制造企业人才引进培养的重要抓手。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不断丰富技能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大比武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交流练兵、学用结合,以发现、选拔和培育优秀骨干技能人才,充分激发广大职工提升技能的积极性。2022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比武不少于30场。

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您能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也将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我区中小微制造企业人才的引培和服务工作!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政民互动 >人大议案 >
关于临平区人大一届二次会议第134号议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2-06-27 09:34 来源: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俞靓代表:

您好,您在区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强中小微制造业企业对人才引进、留用政策的学习和执行效果最大化的意见和建议》(134号),已由区政府转交我局主办。首先感谢您对我区人才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接到您的建议后,我们十分重视,对相关专题进行认真研究,召开了交办会议,落实专人负责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正如您在建议中所说的,中小微制造企业在产业工人尤其是人才招聘、引进和留用中面临许多困难,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看到了这方面问题。去年5月临平区成立后,我区针对临平以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时尚产业为支柱产业和制造业占比大的实际,提出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力度,做优人才生态环境,积极为本地产业包括制造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去年9月,为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促进人才集聚,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打造人才活力强区的实施意见》(临人才〔2021〕1号)。今年3月,为努力建成一支具备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临平区高辨识度的工程师人才队伍,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又出台《关于打造具有临平区高辨识度工程师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临人才〔2022〕1号)。人才政策涵盖了制造业包括中小微制造企业,相关奖励扶持政策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我局和其他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和关注我区中小微制造企业的员工尤其是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积极落实人才政策,强化人才服务。下一步,我局将结合您所提出的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发挥好人才招聘平台作用。以镇街为最小工作单元,使用二维码报名的方式,广泛收集辖区所有企业人才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区内+区外、推介+对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人才招引工作。一是开展全天候云招聘。实行24小时全天候线上招聘,依托杭州云聘网,临平区人力资源服务系统,云上雨林、临平人力社保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直播带岗、云上推介等活动,搭建起云端招聘平台。二是线下“天天有招聘”。全年开放人力资源市场,为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发布、交流洽谈的专业化场地,鼓励镇街举办各类小型的专场招聘,全年计划举办各类线下招聘会30场。鼓励应届毕业生、专科职业高校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到中小微企业工作,发挥作用。三是开展“月月进校园”活动。以下沙高教园区为主,组织企业每月开展一次“相约临平”校园招聘活动,通过宣讲、推介,实现有效对接;同时根据企业招聘岗位的需求,组织赴省外高校招聘。全年计划组织校招14场,引进高校毕业生2万人。我区广大中小微制造企业,可充分利用、积极参与招聘平台,多方位、多渠道招引所需人才。四是加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集聚和培育。积极为区内中小微制造企业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牵线搭桥,实现信息互通,引导企业通过第三方机构引进各类人才。

二、大力宣传、落实人才扶持政策。一是通过进一步深入企业进行宣传。我局将聚焦中小微企业,通过组织片区企业宣讲、开展“人社580”专项宣传活动、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加大人才政策解读力度,进一步加强人才政策宣传,促进各类人才政策有效落地与执行,不断提高政策知晓率和企业、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利用数字赋能,强化政策宣传落地。为优化人才服务流程,简化政策执行办理的环节、成本、时间,我局积极参与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为各类人才提供“一站式”兑付政策扶持资金。用好“人才码”,为我区人才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配合做好“临云数字人才生态系统”开发、利用工作,做到人才服务配套资源精准化投放。三是将人才政策宣传与工程师“五钻”成长培育计划评选、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临平工匠评选等工作相结合,将人才政策精准地送到各类企业手中。

三、加强对中小微制造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一是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劳动者共享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实施“金蓝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免费培训全覆盖,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使没有技能的劳动者具备一技之长,有技能的劳动者提升一个技能等级,劳动者技能素质有显著提高。全年计划培训2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名。希望中小微制造企业积极推荐员工参加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有效提高本企业员工的技能水平。二是持续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将技能竞赛作为中小微制造企业人才引进培养的重要抓手。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不断丰富技能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大比武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交流练兵、学用结合,以发现、选拔和培育优秀骨干技能人才,充分激发广大职工提升技能的积极性。2022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比武不少于30场。

再次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您能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也将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我区中小微制造企业人才的引培和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