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胡正荣代表:
感谢您对玉架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关心,您关于“关于加强玉架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临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玉架山文化的挖掘、传承工作。临平区委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区委书记陈如根指出,要“深入挖掘大运河、良渚玉架山、超山梅花三大文化”、“推进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建设”、“着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2021年,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设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建好市民文化综合体、开发区文化中心等重点项目。”2021年,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在临平山北布局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新地标。加快形成以临平大剧院、临平体育中心、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临平文化馆、临平美术馆、临平图书馆、临平城市展示馆、老年大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系列文件的出台对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和开发区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建设等都提出了要求,目前,各项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中。 2020年11月,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建设启动,遗址公园(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82亩。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遗址公园占地约155亩,主要包括复原展示、公共考古展示、地面标识区展示、绿地景观等;二期博物馆占地约27亩,总建筑面积约26000平米,主要包括遗址展示馆、临时展馆和文物科技保护研究基地等。计划9月底前遗址公园项目完工。9月底前博物馆开工,计划于2024年完成。 围绕玉架山遗址公园项目,经济开发区加快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已建成绿洲路、兴中路、五洲路、星河路、荷禹路等交通道路和西太漾、皇国山等公园。实施小林老集镇的保护改造工程,围绕小林老街进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自然山水优势和人文底蕴,结合开发区产业发展需求,打造高端制造业集群地、产业配套服务地、历史人文传承地。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开发区市民广场项目和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的开发区文化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23年和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此外,开发区还计划建设从王家桥港—西沙河—木省桥港—小林港的环线绿道,将开发区的山水资源串连成线,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场地。 区委宣传部利用我区文创扶持引导政策,积极引导区内影视、动漫、网络文学等企业,围绕“玉架山”文化,参与创作相关产品,进一步扩大“玉架山”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协同开发区相关制造企业,探索打造“玉架山”联名款文化产品,逐步打造“玉架山”IP形象。玉架山遗址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已被区委宣传部列入《临平区文艺精品培育工程项目清单(2021-2025年)》中,将“围绕玉架山遗址出土文物考古和研究,通过舞台剧、宣传片、文创产品等方式,追溯历史根脉,深挖文化内涵,打造临平文化新印记。”3月,我区召开玉架山遗址文化研讨交流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等考古专家及建设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有关专家对玉架山遗址的后续开发、利用、展示以及外界文化传播等方面提出建议。区文广旅体局在配合做好玉架山遗址考古公园建设的基础上,将依托小林老集镇的文化底蕴,积极引导民间博物馆建设,支持小林、万陈等社区的文化品牌建设,谋划玉架山公园旅游线路,引导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以文化旅游建设为契机,促进周边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关于玉架山地名的变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更名流程以属地镇街根据实际需要,提交调整方案报区民政局。区民政局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联审,联审不通过的,终止或暂缓实行。联审会议结束后,相关镇街根据联审会议纪要,向区民政局报社区更名请示审核稿;经审核同意后向区政府请示批复。对于将社区更名为玉架山相关名字这一建议,区民政局将转告东湖街道研究考虑。良渚玉架山文化挖掘打造是区委、区政府重点推进的工作,相信在全区有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将有效推动玉架山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玉架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该项工作。
分享到: |
政民互动 > | 人大议案 > |
尊敬的胡正荣代表:
感谢您对玉架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关心,您关于“关于加强玉架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有关意见答复如下:
临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玉架山文化的挖掘、传承工作。临平区委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区委书记陈如根指出,要“深入挖掘大运河、良渚玉架山、超山梅花三大文化”、“推进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建设”、“着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2021年,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临平工程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建设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建好市民文化综合体、开发区文化中心等重点项目。”2021年,出台《关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在临平山北布局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新地标。加快形成以临平大剧院、临平体育中心、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临平文化馆、临平美术馆、临平图书馆、临平城市展示馆、老年大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系列文件的出台对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和开发区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建设等都提出了要求,目前,各项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中。 2020年11月,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建设启动,遗址公园(博物馆)占地面积约182亩。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遗址公园占地约155亩,主要包括复原展示、公共考古展示、地面标识区展示、绿地景观等;二期博物馆占地约27亩,总建筑面积约26000平米,主要包括遗址展示馆、临时展馆和文物科技保护研究基地等。计划9月底前遗址公园项目完工。9月底前博物馆开工,计划于2024年完成。 围绕玉架山遗址公园项目,经济开发区加快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已建成绿洲路、兴中路、五洲路、星河路、荷禹路等交通道路和西太漾、皇国山等公园。实施小林老集镇的保护改造工程,围绕小林老街进行产业布局,充分挖掘自然山水优势和人文底蕴,结合开发区产业发展需求,打造高端制造业集群地、产业配套服务地、历史人文传承地。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开发区市民广场项目和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的开发区文化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23年和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此外,开发区还计划建设从王家桥港—西沙河—木省桥港—小林港的环线绿道,将开发区的山水资源串连成线,为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场地。 区委宣传部利用我区文创扶持引导政策,积极引导区内影视、动漫、网络文学等企业,围绕“玉架山”文化,参与创作相关产品,进一步扩大“玉架山”文化影响力和知名度。协同开发区相关制造企业,探索打造“玉架山”联名款文化产品,逐步打造“玉架山”IP形象。玉架山遗址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已被区委宣传部列入《临平区文艺精品培育工程项目清单(2021-2025年)》中,将“围绕玉架山遗址出土文物考古和研究,通过舞台剧、宣传片、文创产品等方式,追溯历史根脉,深挖文化内涵,打造临平文化新印记。”3月,我区召开玉架山遗址文化研讨交流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等考古专家及建设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有关专家对玉架山遗址的后续开发、利用、展示以及外界文化传播等方面提出建议。区文广旅体局在配合做好玉架山遗址考古公园建设的基础上,将依托小林老集镇的文化底蕴,积极引导民间博物馆建设,支持小林、万陈等社区的文化品牌建设,谋划玉架山公园旅游线路,引导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以文化旅游建设为契机,促进周边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关于玉架山地名的变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更名流程以属地镇街根据实际需要,提交调整方案报区民政局。区民政局召集相关部门进行联审,联审不通过的,终止或暂缓实行。联审会议结束后,相关镇街根据联审会议纪要,向区民政局报社区更名请示审核稿;经审核同意后向区政府请示批复。对于将社区更名为玉架山相关名字这一建议,区民政局将转告东湖街道研究考虑。良渚玉架山文化挖掘打造是区委、区政府重点推进的工作,相信在全区有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将有效推动玉架山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玉架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该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