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12/2022-11109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区经科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区经科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2-07-19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解读】关于《杭州市临平区“十四五”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解读
来源: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 2022-07-19 08:52 浏览次数:
为加快推进临平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临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临平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牵头编制《临平区“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关于《规划》编制的总体考虑
一是发展质效不断升级。2020年,临平区在小分子创新药、慢病管理、体外诊断等细分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领军企业。拥有省内唯一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实现从生物工程到药品制造和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覆盖。获批全省“十三五”期间4个(品种)1类新药之一和两项“浙江省首台(套)产品”。
二是发展瓶颈逐步凸显。主要表现在重点产业能级相对不足、研发创新载体有待建设、专业服务体系亟待健全、产业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三是发展形势正在变革。主要为公众意识提升,健康需求升级;技术融合加速,新兴业态涌现;改革试点深推,产业格局重构;区域定位赋新,建设布局加快。
二、关于《规划》编制的过程
按照我区统一部署,区经科局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专门制定编制工作方案,成立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局编制工作推进会,认真组织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调研。2020年1月,组织开展《规划》前期研究,并对“十三五”工作情况进行评估。5月,正式启动编制工作,初步谋划“十四五”工作思路。
二是广泛征求意见。7月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区委、区政府、区级相关部门意见,在对反馈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和采纳基础上,形成规划论证稿;8月召开专家论证会,根据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规划文本再次修改完善。
三是依规审核印发。综合各方意见,《规划》于2022年1月27日正式发文。
三、关于“十四五”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引导生物医药生产智能化、低碳化发展,助力构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双循环”发展格局,加快打造全国“CXO”集聚高地、长三角生命健康机制创新试验地、全省生医药智能制造引领地,实现全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突破式发展。
(二)目标定位。到2025年,全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水平达到全国领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业体系完整构建,营业收入达到800亿元。
四、关于“十四五”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主要有六个方面任务:
1.加快集聚发展,培育主体梯队。健全重大项目招商机制,强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等作用,实施专业投融资体系构建工程;强化企业梯队与生态建设,深化生物医药领域“五企”培育,实施企业境内外上市推进工程;构建平台梯度发展体系,以开发区为产业智造中心,以临平新城为创新驱动中心,挖掘镇街可用空间和存量空间,完善平台梯度承接与协同机制。
2.布局新型载体,构建创新生态。加快创新载体建设,争取重大平台布局。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力争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加强新技术融合应用,强化交叉学科技术应用研究,实施生命健康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3.优化临床支撑,健全服务体系。突破临床验证支持服务,探索组建“临床试验加速器”。建设公共服务支撑体系,提升服务覆盖面、精准性与及时性。健全专业生产性服务,提升快速反应和综合解决方案供给能力。
4.升级制造模式,推动价值拓展。纵深推进智能制造,深化“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应用,实施医药“共享工厂”探索建设工程、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工程。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推广循环型、低碳化生产方式。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创新“设计+制造+服务”新模式。
5.深化协作共享,构筑开放空间。推动跨县区协作共赢,布局协同制造基地和创新基地。深度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逆向“飞地”、虚拟产业园。支持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产业链国际精准合作工程。
6.推动机制创新,开拓应用场景。推动体制机制先行先试,探索监管、审评、资源供给制度创新。探索数字融合发展机制,完善新业态新模式容错机制。创新产品应用推广机制,实施临平产业品牌提升工程。
五、解读机关
解读单位:杭州市临平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
解读人:杨妍
联系方式:0571-86160051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