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凤峰 通讯员 赵苑) 《基于数字化筛查的残疾预防规范》杭州市地方标准专家评审会日前举行,来自标准化领域、卫生医疗领域、残联系统等省市专家,以及参与本规范起草的相关单位代表参与评审。
《规范》由杭州市残联归口牵头,具体由临平区残联组织起草。《规范》是“残疾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前期深入调研、多次研讨、反复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等环节后,最终形成本次会议的专家评审稿。
评审组认为,《规范》围绕信息初筛、复核筛查、康复转介/引导、评价与改进四个主要方面对基于数字化筛查的残疾预防工作提出了系统性、规范性要求,为着力破解残疾预防传统筛查与康复介入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有效提升残疾预防筛查准确率和疑似残疾人员康复率,降低区域内疑似残疾人员的致残率提供了先行性标准化样板,对于助力构建一体化残疾人保障与服务体系和健康杭州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后续,《规范》起草组将根据评审会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
近年来,作为浙江省四个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之一,临平区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实施重点防控,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综合干预的残疾预防工作机制,被浙江省残工委授予“全省残疾预防数字化改革先行区”,“疑残智防”场景应用得到全省推广。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李凤峰 通讯员 赵苑) 《基于数字化筛查的残疾预防规范》杭州市地方标准专家评审会日前举行,来自标准化领域、卫生医疗领域、残联系统等省市专家,以及参与本规范起草的相关单位代表参与评审。
《规范》由杭州市残联归口牵头,具体由临平区残联组织起草。《规范》是“残疾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前期深入调研、多次研讨、反复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等环节后,最终形成本次会议的专家评审稿。
评审组认为,《规范》围绕信息初筛、复核筛查、康复转介/引导、评价与改进四个主要方面对基于数字化筛查的残疾预防工作提出了系统性、规范性要求,为着力破解残疾预防传统筛查与康复介入工作中的难点、堵点,有效提升残疾预防筛查准确率和疑似残疾人员康复率,降低区域内疑似残疾人员的致残率提供了先行性标准化样板,对于助力构建一体化残疾人保障与服务体系和健康杭州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后续,《规范》起草组将根据评审会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完善,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
近年来,作为浙江省四个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之一,临平区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实施重点防控,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综合干预的残疾预防工作机制,被浙江省残工委授予“全省残疾预防数字化改革先行区”,“疑残智防”场景应用得到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