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临平 走进村落
发布时间: 2023-11-21 14:47 来源: 临平史志

临平地处江南,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老的村落生动地反映临平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特别是那些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老地名,背后有着特别的典故……

本期我们来了解崇英尚贤之地——崇贤街道。

崇贤街道位于临平区西南部,京杭大运河东侧,东连星桥街道,西有京杭大运河擦境而过,南界拱墅区,北接塘栖镇。

崇贤街道东部地势较高,有皋亭山余脉如锅子山、露石山、朝南山、朝北山等;西部地势较低,属平原水网地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特产有茭白、莲藕、慈姑(也作茨菇)、蛋制品等。

崇贤街道是崇英尚贤之地,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1927年6月,杭县境内农村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鸭兰村支部成立。

鸭兰村

“鸭兰”村之名,以境内鸭兰港而得。鸭兰村地势低洼,河道纵横,因而很久以前,此地绝大部分土地无法种农作物而适宜养鸭子。鸭兰为鸭栏之异名。

考清光绪《唐栖志桥梁篇》载有鸭兰桥。“或问桥名于僧珵,曰,鸭澜也,鸭激水而成澜也。或曰鸭阑也,或曰鸭兰也,不知其何指。此桥又可名压澜。”

1927年6月,成立杭县农村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鸭兰村支部。


123.jpg

鸭兰村支部旧址

沾桥村

1984年1月沾桥大队改建沾桥村至今。

“沾桥”村之名,以境内一座造工精致的单孔石拱桥得名。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此地,遇上一场倾盆大雨,原本硬硬的泥路转眼成了一条的烂泥路,乾隆皇帝乘坐的轿很快被烂泥沾污,乾隆就称此座桥为“沾驾桥”。拥有历史名桥的沾桥村,为何不用沾驾桥村而用沾桥村,其一,村民大多称沾驾桥为沾桥,以习惯、顺口取名沾桥村;其二,解放初期属沾驾桥乡,为使乡名与村名有所区别,取名沾桥村。


640 (1).jpg

沾驾桥原貌

三家村

村坐落于古运河畔。相传很久以前,此地仅有徐姓、马姓、车姓三户人家称“三姓村”,后称“三家村”。

民间传说:“三家村一带地势低洼,藕池连片,盛产莲藕。一年有一批得痢疾病而掉队的太平军,走到三家村再也无力迈步,倒卧在路边,饿了吃藕农弃在路边的藕节。三天过后,这批太平军恢复了健康,他们认为这是一片风水宝地,决定弃军从农,在此安家落户,从而三家村人丁姓旺,民间也有了藕节能治疗痢疾的偏方,三家村藕粉更是美名远扬。


640 (2).jpg

三家村藕粉

北庄村

“北庄”村之名,是沿用解放初北庄乡名。相传杭州建都时,规模为穿城百里,此地位于杭城北端,故名。

境内种植水稻,兼营荸荠、茭白、茨菇等农作物。建材、纺织、服装等行业产品畅销国内外。


640 (3).jpg

崇贤“四美”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读懂临平 走进村落
发布时间: 2023-11-21 14:47:22 来源: 临平史志

临平地处江南,气候温和,自然环境优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老的村落生动地反映临平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特别是那些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老地名,背后有着特别的典故……

本期我们来了解崇英尚贤之地——崇贤街道。

崇贤街道位于临平区西南部,京杭大运河东侧,东连星桥街道,西有京杭大运河擦境而过,南界拱墅区,北接塘栖镇。

崇贤街道东部地势较高,有皋亭山余脉如锅子山、露石山、朝南山、朝北山等;西部地势较低,属平原水网地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特产有茭白、莲藕、慈姑(也作茨菇)、蛋制品等。

崇贤街道是崇英尚贤之地,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1927年6月,杭县境内农村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鸭兰村支部成立。

鸭兰村

“鸭兰”村之名,以境内鸭兰港而得。鸭兰村地势低洼,河道纵横,因而很久以前,此地绝大部分土地无法种农作物而适宜养鸭子。鸭兰为鸭栏之异名。

考清光绪《唐栖志桥梁篇》载有鸭兰桥。“或问桥名于僧珵,曰,鸭澜也,鸭激水而成澜也。或曰鸭阑也,或曰鸭兰也,不知其何指。此桥又可名压澜。”

1927年6月,成立杭县农村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鸭兰村支部。


123.jpg

鸭兰村支部旧址

沾桥村

1984年1月沾桥大队改建沾桥村至今。

“沾桥”村之名,以境内一座造工精致的单孔石拱桥得名。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过此地,遇上一场倾盆大雨,原本硬硬的泥路转眼成了一条的烂泥路,乾隆皇帝乘坐的轿很快被烂泥沾污,乾隆就称此座桥为“沾驾桥”。拥有历史名桥的沾桥村,为何不用沾驾桥村而用沾桥村,其一,村民大多称沾驾桥为沾桥,以习惯、顺口取名沾桥村;其二,解放初期属沾驾桥乡,为使乡名与村名有所区别,取名沾桥村。


640 (1).jpg

沾驾桥原貌

三家村

村坐落于古运河畔。相传很久以前,此地仅有徐姓、马姓、车姓三户人家称“三姓村”,后称“三家村”。

民间传说:“三家村一带地势低洼,藕池连片,盛产莲藕。一年有一批得痢疾病而掉队的太平军,走到三家村再也无力迈步,倒卧在路边,饿了吃藕农弃在路边的藕节。三天过后,这批太平军恢复了健康,他们认为这是一片风水宝地,决定弃军从农,在此安家落户,从而三家村人丁姓旺,民间也有了藕节能治疗痢疾的偏方,三家村藕粉更是美名远扬。


640 (2).jpg

三家村藕粉

北庄村

“北庄”村之名,是沿用解放初北庄乡名。相传杭州建都时,规模为穿城百里,此地位于杭城北端,故名。

境内种植水稻,兼营荸荠、茭白、茨菇等农作物。建材、纺织、服装等行业产品畅销国内外。


640 (3).jpg

崇贤“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