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悦 周铭) 昨日上午,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在临平艺尚小镇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在开幕式上致辞。省市领导赵承、姚高员、黄海峰出席。
与会嘉宾认为,去年底召开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双方共同擘画中阿关系未来发展蓝图,习近平主席宣布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标志着中阿关系步入新时代。中阿媒体应当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弘扬丝路精神,夯实合作互信根基,践行中阿友好,推动文明传承创新,为推动双方共同发展、促进国际与地区和平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与会嘉宾表示,将共同推动“文明对话共同行动”的落实,共同实施50部视听节目合作工程,深化政策沟通、内容合作、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广电视听行业创新发展。
论坛以“传承中阿友谊·共享视听发展”为主题,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共同主办。共有来自中国和15个阿拉伯国家的广电主管部门、媒体机构、视听企业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的300余名代表参会,区委书记陈如根参加开幕式,区领导周徐胤参加巡展,王卫安、沈威出席活动。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共同通过《第六届中阿广电合作论坛宣言》。开幕式当天,中阿与会代表们还围绕“政策对话,加强中阿理念沟通”“内容合作,讲述中阿友好故事”“技术赋能,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等三个议题开展对话,共同展现中阿国家深化广电视听合作的丰硕成果,积极探讨和展望未来合作与发展。
此外,中阿视听合作成果展、中国广电视听发展技术展、中阿优秀节目展播活动等配套活动也在论坛期间同步开展。展厅里,《山海情》《父母爱情》《何以为家》等众多双方交流合作成果展示,引起参会嘉宾们的强烈共鸣,大家表示,将继续携手同行,共同讲好中阿友好故事。超高清、大数据、人工智能AI、VR/AR等前沿的视听技术展示,则吸引了不少与会嘉宾驻足体验,通过近距离接触,阿方嘉宾全方位了解了我国近年来在视听领域的新成果和新应用,对推动未来双方交流合作走深走实充满信心。
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是进一步深化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作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地,临平艺尚小镇是以服装、时尚产业为主导的省级特色小镇,自成立以来,涌现出了不少“行业标杆”。随着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一系列高端平台的落地,小镇进一步加速产业能级攀升,构建以数字创新为核心的时尚生态体系,并深化产学研联动,柔性集聚国内外高端智力。近年来,中国国际时尚论坛、中国国际儿童时尚周、中法青年时尚设计人才交流计划战略合作等重大活动陆续在艺尚小镇举行,这里也成为实现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网络视听产业是临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打响城市知名度的一张“金名片”。目前,临平区有文化企业近万家,其中规模以上60余家,网络视听成果丰硕,其中,众多作品如电视剧《问天》《大浪淘沙》《天下长河》、歌曲《我的中国红》等都是在临平创作完成,2022年,全区文艺精品成果先后获得全国及省市级各类奖项100余项,其中,全国性荣誉24项,省级51项。
当下,投资体轻量、周期短的微短剧走俏,成为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新风口。临平也敏锐抢抓机遇,锚定网络微短剧“新赛道”,围绕全域打造了“临影厂”影视微短剧产业发展的品牌,致力于打造一条从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到衍生产业为一体的微短剧全产业链。同时,临平通过举办首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建设“1+N”影视拍摄基地群,打造产业发展配套中心,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等举措,不断夯实微短剧产业生态底座,助推网络视听产业蓬勃发展。
在本届论坛期间,众多临平文化元素也给参会的阿方嘉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欢迎晚宴餐桌上别致的广济桥造型,非遗展示中别具一格的临平三清茶、河西埭皮影戏等“文化结晶”,到会议茶歇时一份传统的法根糕点,再到文艺演出中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平滚灯……不少外宾表示,这些文化体验让他们再次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他们对临平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浓厚兴趣。不少阿方嘉宾表示,此次中国之行给他们留下了美好回忆,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机会走进临平,再次感受这里蕴含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活力。他们十分看好临平的发展,希望未来能与临平在网络视听领域进行交流合作,推动中阿之间的友谊不断深化。
据悉,本届论坛持续到12月11日。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高悦 周铭) 昨日上午,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在临平艺尚小镇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在开幕式上致辞。省市领导赵承、姚高员、黄海峰出席。
与会嘉宾认为,去年底召开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双方共同擘画中阿关系未来发展蓝图,习近平主席宣布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标志着中阿关系步入新时代。中阿媒体应当采取更加有力的行动,弘扬丝路精神,夯实合作互信根基,践行中阿友好,推动文明传承创新,为推动双方共同发展、促进国际与地区和平稳定贡献更大力量。
与会嘉宾表示,将共同推动“文明对话共同行动”的落实,共同实施50部视听节目合作工程,深化政策沟通、内容合作、技术创新、人员培训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广电视听行业创新发展。
论坛以“传承中阿友谊·共享视听发展”为主题,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共同主办。共有来自中国和15个阿拉伯国家的广电主管部门、媒体机构、视听企业以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的300余名代表参会,区委书记陈如根参加开幕式,区领导周徐胤参加巡展,王卫安、沈威出席活动。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共同通过《第六届中阿广电合作论坛宣言》。开幕式当天,中阿与会代表们还围绕“政策对话,加强中阿理念沟通”“内容合作,讲述中阿友好故事”“技术赋能,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等三个议题开展对话,共同展现中阿国家深化广电视听合作的丰硕成果,积极探讨和展望未来合作与发展。
此外,中阿视听合作成果展、中国广电视听发展技术展、中阿优秀节目展播活动等配套活动也在论坛期间同步开展。展厅里,《山海情》《父母爱情》《何以为家》等众多双方交流合作成果展示,引起参会嘉宾们的强烈共鸣,大家表示,将继续携手同行,共同讲好中阿友好故事。超高清、大数据、人工智能AI、VR/AR等前沿的视听技术展示,则吸引了不少与会嘉宾驻足体验,通过近距离接触,阿方嘉宾全方位了解了我国近年来在视听领域的新成果和新应用,对推动未来双方交流合作走深走实充满信心。
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果,是进一步深化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重要契机。作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地,临平艺尚小镇是以服装、时尚产业为主导的省级特色小镇,自成立以来,涌现出了不少“行业标杆”。随着中国服装科创研究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一系列高端平台的落地,小镇进一步加速产业能级攀升,构建以数字创新为核心的时尚生态体系,并深化产学研联动,柔性集聚国内外高端智力。近年来,中国国际时尚论坛、中国国际儿童时尚周、中法青年时尚设计人才交流计划战略合作等重大活动陆续在艺尚小镇举行,这里也成为实现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网络视听产业是临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打响城市知名度的一张“金名片”。目前,临平区有文化企业近万家,其中规模以上60余家,网络视听成果丰硕,其中,众多作品如电视剧《问天》《大浪淘沙》《天下长河》、歌曲《我的中国红》等都是在临平创作完成,2022年,全区文艺精品成果先后获得全国及省市级各类奖项100余项,其中,全国性荣誉24项,省级51项。
当下,投资体轻量、周期短的微短剧走俏,成为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的新风口。临平也敏锐抢抓机遇,锚定网络微短剧“新赛道”,围绕全域打造了“临影厂”影视微短剧产业发展的品牌,致力于打造一条从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到衍生产业为一体的微短剧全产业链。同时,临平通过举办首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建设“1+N”影视拍摄基地群,打造产业发展配套中心,出台一揽子扶持政策等举措,不断夯实微短剧产业生态底座,助推网络视听产业蓬勃发展。
在本届论坛期间,众多临平文化元素也给参会的阿方嘉宾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欢迎晚宴餐桌上别致的广济桥造型,非遗展示中别具一格的临平三清茶、河西埭皮影戏等“文化结晶”,到会议茶歇时一份传统的法根糕点,再到文艺演出中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平滚灯……不少外宾表示,这些文化体验让他们再次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他们对临平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浓厚兴趣。不少阿方嘉宾表示,此次中国之行给他们留下了美好回忆,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机会走进临平,再次感受这里蕴含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活力。他们十分看好临平的发展,希望未来能与临平在网络视听领域进行交流合作,推动中阿之间的友谊不断深化。
据悉,本届论坛持续到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