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13/2023-19727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区教育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区教育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3-12-26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特殊教育】提质赋融 临优特教
来源:区教育局 发布时间: 2023-12-26 10:27 浏览次数:
2023年度,临平区特殊教育工作在践行区教育局“学在临平,美好教育”品牌建设要求的指引下,面对特殊教育对象及特殊家庭的期盼,主动作为、以务实之态勤耕不辍,区域内通过坚持特教特办宗旨,不断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在办学条件、规范特殊学校考核机制、合理布局随班就读学校等方面,全面提高保障力度,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美誉度。今年3月杭州教育发布刊登了反映我区融合教育优质发展《关注每一个孩子,临平区以融合共育推进美好教育落地》专栏;亚运(亚残)会期间,汀洲学校作为亚残运会残疾人事业展示窗口,积极展示了有温度、有情怀、有专业的现代化特殊教育优质校园,展现区域残疾人教育成果。
一、“主导、提质、铸优”区域特殊教育工作概况
(一)机制赋融,保障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临平区在美好教育品牌建设中,以努力让每一名特殊儿童少年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美好教育为目标,探索“机制、资源、师资、品牌”四项融合举措,构建了区域内零拒绝、多维度、协同式、支持性的融合教育体系。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临平教育〔2022〕99号)等文件的基础上,从政策支持、部门协调、行政管理支持等角度切入,根据临平区实际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和完善具有临平特色的融合教育保障机制,使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要求职责更加明确,相关经费发放和使用更加规范。截至2023年9月,我区3-18持证残疾学生475人,学前59人,义教333人,高中83人,入学安置率:学前96.6% ,义教99.4%, 高中90.4%。
为促进我区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工作的优质发展,从2022年起,我区将融合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考核中,占比2分。这一新举措进一步促使融合教育落到实处,保障随班就读和送教工作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专业赋融,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融合教育作为新时期特殊教育的主阵地、主方向,2023年度,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主要以资源教师队伍专业建设与资源教室建设与使用的专业化、规范化为二大抓手做好落实。
研训协同,提升资源教师专业素养。月度定期开展融合教育教师研训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办融合教师专业技能比赛,包括教育案例、教学设计、微课、录像课评比等。在杭州市第三届资源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区资源教师荣获杭州市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浙江省资源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1个。此外,由临平区特教指导中心对资源教师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作量及绩效考核等开展常规巡回指导,并结合区域随班就读工作的实际需求,对区域资源教室创建进行整体规划,2023年度,专项投入近200万元建设普特校资源教室建设,已累积认定区级随班就读学校(园)55个,创建杭州市合格资源教室30个,杭州市示范性资源教室8个。
平台搭建,促进师生能力提升。区教育发展研究学院和特教中心每学期举办一次特需生比赛,包括:小制作、书画、才艺等,为迎接杭州亚运会和亚残会,开展以“笔墨画卷迎亚运,心心相融绘美好”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书画作品比赛,共收到了25所学校(幼儿园)选送的83件书画作品。杭州亚运官网刊登汀洲小画家主题专刊;选送8件作品参加2023年浙江省残障人士艺术作品展评,获得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的佳绩。
(三)示范引领,铸造临平美好教育特教品牌
汀洲学校作为区域内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积极践行“教育+康复”优质服务,以“滴水教育 润泽人生”为校园文化理念,开展系列培智学校特色课程研究与实践。年度中,汀洲教师在区市级教科研成果获奖达30余人次,区市课题立项8个;沈健良等7位教师获评杭州市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师团队区首届“临教先锋”评比中,被授予“临教先锋示范岗”;在杭州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举办的“守护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优秀案例展演获一等奖,晋级省赛获得铜奖;学校也获得了杭州市文明校园、杭州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爱心助残集体嘉奖单位”、临平区人民政府颁发的“临平慈善奖”、区教育系统“一党员一阵地”优秀示范基地等十余项荣誉;此外,学校作为杭州市18个亚残会残疾人事业发展展示点之一,一年来接待省市级调研、参观20余次。金秋9月,迎来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主席程凯一行到校考察调研,考察中程主席对学校的办学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赞誉。
二、年度工作亮点
星起点,扎实推动共富路上“弱有所扶”。2023年度,针对残障青年就业难的特殊家庭“痛点”现状,汀洲学校结合培智职高课程建设,开展了“心智障碍少年支持性就业新模式建设”探索,一是争取到社会慈善资金近50万元建设了校内“星起点”职训基地;二是积极通过政府资源支持、社会力量合力,推进针对残障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为导向的校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研究。目前,“侨爱”2.0版塘栖店正式营业,星桥店也进入试营业,共安置汀洲2023届职高毕业生就业4人,从而让特殊家庭看到生活的希望,真正让汀洲职高毕业学生实现就业梦想,真正以教育之力助力“弱有所扶”,为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奉献一道特殊风景线。
三、2024年区域特殊教育工作推进思路
1.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要求,积极推进临平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区教育局负责行政管理、特教学校进行专业指导、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开展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纵向三级管理网络,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控辍保学;依托省“网络IEP平台”开展个别化教育,全面完成随班就读学生和送教服务学生“一人一案”建设工作;强化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职能,开展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能力培训,努力为随融合教育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和服务。
2.打造“一体两翼”社区开放就业模式的汀洲样本。进一步拓展基于“星起点”迭代升级的政校企协同支持的“一体两翼”社区开放就业模式探索,利用更多的社区空间,拓宽“一体两翼”的社区化就业渠道。2024年度,争取承办面向省级或全国级特校职教成果推进展示活动1次。
3.联合浙大、南特等高校资源开展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支持体系研究、建设。
4.出台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四、特殊教育工作展望
一年来,虽然我区特殊教育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与我区近年普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还有不小差距,特殊教育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聚焦“主导、提质、扩优”下好功夫,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区域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1.加大宣传引导,打造具有临平美好教育标识的高质量区域特殊教育。深刻领会省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积极探索适宜有效的特殊教育优质发展模式,推进省市“十四五提升计划”提出的融合教育示范校(园)、国家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工作,压实普校融合教育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打造区域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格局。
2.构建多元的特殊教育教师身心健康关怀体系,破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获得感低、幸福感低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研究队伍和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开展区域层面融合教育宣传月,每2年开展普校融合教育示范校(园)和先进个人评选,加强区域特殊教育队伍高质量建设。
杭州市临平区教育局
2023年12月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