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治山理水 平台能级跃升 文化承古开今
大运河科创城吹响实干争先“冲锋号”
发布时间: 2023-02-17 09:43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217001_003_01_b.jpg

大运河科创城联动超山景区等地,构建运河文化新廊道。

(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微融媒体中心 李根旺 通讯员 杨莉 张建) 作为临平新兴产业平台,一直以来,大运河科创城聚焦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以文创+科创双赋能,着力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共富产值,奋力建设全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新典范、城西科创大走廊东部强劲增长极。

区委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大运河科创城要加快整体重塑“一园一城”发展格局,以产业平台为主阵地,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大运河科创城迅速行动,对标对表会议精神,频频亮出实招、硬招、真招,以“环境品质、文化传承、产业动能、基础设施、干部能力”五大提升工程为抓手,打出“区域治山理水、平台能级跃升、文化承古开今”组合拳,铆足干劲、韧劲、闯劲,全面吹响实干争先“冲锋号”。

厚植绿色生态本底 

高质量推进区域“治山理水”任务表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三年行动圆满收官、超山-丁山湖综保工程启动实施、塘栖张家墩孵化器项目持续推进……对标一张张任务表,当下,大运河科创城正结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超山-丁山湖综合整治工程,聚力擦亮“绿水青山”招牌,奋力把“任务表”转化为“实景画”。

京杭大运河(临平段)、塘栖古镇、超山、丁山湖……科创城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优渥。围绕盘活资源、充分释放绿色效益潜能,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中,科创城以大运河为轴,沿河绿道为链,串联起现代都市、历史古镇、传统集镇和广袤田园。

今年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决胜年,科创城聚焦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打造国家文化公园新样板,重点完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郊野段建设;塘栖古镇核心段围绕数字文化集聚区、科创文旅水乡两大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塘栖张家墩孵化器项目、古镇AB岛文旅区项目一期建设。“目前,郊野段绿道已基本全线贯通,节点公园以及配套设施将在亚运前精彩亮相。”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刘龙表示。

大美之成,非一绿之功;大河之阔,非一流之归。当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已行稳致远,高起点布局超山-丁山湖综合保护工程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以打造“2023年休闲超山、2024年健康超山、2025年底蕴超山”为导向,我区拟定超山-丁山湖综合保护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计划实施超山东入口提升、水上游线等5个项目,目标是打造以风景游赏、运动健身、文化体验、自然研学、度假休闲为核心功能的山水型生态文化公园和山湖合璧的典范。”刘龙说。

完善廊区联动机制

高质量落实平台“能级跃升”责任书

“完善廊区联动机制,深度对接城西科创大走廊,推进塘栖和崇贤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加速嵌入省、市创新发展版图。”区委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大运河科创城的事业发展。

科创城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要与区域历史文化秉性相契合。针对塘栖、崇贤等地工业用地总体业态相对传统、布局相对分散、贡献相对低效等问题,科创城制定工业用地有机更新专项行动,计划三年内实施有机更新不少于2000亩,建成产业空间不少于300万平方米。(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与此同时,科创城通过有机更新腾出产业空间,狠抓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充分发挥专家资源、招商运营机构的作用,拓宽双招双引路径与渠道,多元招商、多措引才,打造区域型“腾笼换鸟”成功示范。重点围绕“启航人才双创综合体”等平台招商,招引一批生命健康、新消费等领域的优质项目,提供跟踪式、定制化服务,实现“拿地即开工”。

另一方面,科创城要发展,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融”的文章。重点实施塘康路拓宽等交通一体化重大项目,高效率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利用运溪高架等便利优势,深入对接城西科创大走廊,承接科创产业溢出,协同推进增量空间产业集聚;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评审、大运河双创大赛等,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联合高校建立“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营造双创氛围。

“去年,大运河科创城范围内招引注册企业约150个,参加区集中签约的项目约20个,辖内A到E类人才达250余名。科创城将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双招双引统筹机制为基础,形成协调有序高效的招引机制,以平台引人才、以企业引人才、以人才引人才。”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招商服务中心邱凌峰说。

构建运河文化新廊道

高质量完成文化“承古开今”新答卷

一园山水一城绿,一泓碧波泽千秋。文化公园的打造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大运河科创城在高质量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样板”的同时,着眼于重新赋予大运河在新时代下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

为了使大运河这一文化资源“活”起来,科创城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讲好运河故事。在2022年成功举办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研讨会基础上,策划好2023年的主体思路,积极承办“行走大运河”“爱上大运河”等全国性活动,借势打响临平大运河文化品牌;依托超山梅花节,挖掘梅花文化,举办系统性研讨会,借力西泠印社成立120周年与吴昌硕名人影响的乘数效应,与西泠印社深度合作,创新金石文化展示方式,打造超山新亮点景观,打响超山国际影响品牌。

从“软实力”到“硬支撑”,文化产业已逐步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了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串珠成链”,科创城积极谋划,联动超山景区、丁山湖、塘栖古镇等地,构建运河文化新廊道。游客们不仅能看到“十里梅花香雪海”的盛景,还能探访广济桥、御碑码头等古迹,研学金石文化,体验草莓采摘乐趣,尽享卡丁车的速度与激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年伊始,大运河科创城将紧紧围绕“大抓发展”主题年,奋力扛起稳经济、促发展的责任,通过重大项目实施和企业服务的提升,加快重塑和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典范,奋力建设“运河文化新廊道”“接轨城西科创大走廊桥头堡”“贯通杭州北部后花园”。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大运河科创城吹响实干争先“冲锋号”
发布时间: 2023-02-17 09:43:26 来源: 今日临平

linping0217001_003_01_b.jpg

大运河科创城联动超山景区等地,构建运河文化新廊道。

(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微融媒体中心 李根旺 通讯员 杨莉 张建) 作为临平新兴产业平台,一直以来,大运河科创城聚焦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以文创+科创双赋能,着力将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共富产值,奋力建设全省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新典范、城西科创大走廊东部强劲增长极。

区委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大运河科创城要加快整体重塑“一园一城”发展格局,以产业平台为主阵地,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大运河科创城迅速行动,对标对表会议精神,频频亮出实招、硬招、真招,以“环境品质、文化传承、产业动能、基础设施、干部能力”五大提升工程为抓手,打出“区域治山理水、平台能级跃升、文化承古开今”组合拳,铆足干劲、韧劲、闯劲,全面吹响实干争先“冲锋号”。

厚植绿色生态本底 

高质量推进区域“治山理水”任务表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三年行动圆满收官、超山-丁山湖综保工程启动实施、塘栖张家墩孵化器项目持续推进……对标一张张任务表,当下,大运河科创城正结合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超山-丁山湖综合整治工程,聚力擦亮“绿水青山”招牌,奋力把“任务表”转化为“实景画”。

京杭大运河(临平段)、塘栖古镇、超山、丁山湖……科创城自然生态文化资源优渥。围绕盘活资源、充分释放绿色效益潜能,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中,科创城以大运河为轴,沿河绿道为链,串联起现代都市、历史古镇、传统集镇和广袤田园。

今年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决胜年,科创城聚焦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程,打造国家文化公园新样板,重点完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郊野段建设;塘栖古镇核心段围绕数字文化集聚区、科创文旅水乡两大发展定位,加快推进塘栖张家墩孵化器项目、古镇AB岛文旅区项目一期建设。“目前,郊野段绿道已基本全线贯通,节点公园以及配套设施将在亚运前精彩亮相。”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规划建设处刘龙表示。

大美之成,非一绿之功;大河之阔,非一流之归。当前,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建设已行稳致远,高起点布局超山-丁山湖综合保护工程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以打造“2023年休闲超山、2024年健康超山、2025年底蕴超山”为导向,我区拟定超山-丁山湖综合保护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计划实施超山东入口提升、水上游线等5个项目,目标是打造以风景游赏、运动健身、文化体验、自然研学、度假休闲为核心功能的山水型生态文化公园和山湖合璧的典范。”刘龙说。

完善廊区联动机制

高质量落实平台“能级跃升”责任书

“完善廊区联动机制,深度对接城西科创大走廊,推进塘栖和崇贤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加速嵌入省、市创新发展版图。”区委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大运河科创城的事业发展。

科创城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要与区域历史文化秉性相契合。针对塘栖、崇贤等地工业用地总体业态相对传统、布局相对分散、贡献相对低效等问题,科创城制定工业用地有机更新专项行动,计划三年内实施有机更新不少于2000亩,建成产业空间不少于300万平方米。(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与此同时,科创城通过有机更新腾出产业空间,狠抓重大产业项目招引,充分发挥专家资源、招商运营机构的作用,拓宽双招双引路径与渠道,多元招商、多措引才,打造区域型“腾笼换鸟”成功示范。重点围绕“启航人才双创综合体”等平台招商,招引一批生命健康、新消费等领域的优质项目,提供跟踪式、定制化服务,实现“拿地即开工”。

另一方面,科创城要发展,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融”的文章。重点实施塘康路拓宽等交通一体化重大项目,高效率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利用运溪高架等便利优势,深入对接城西科创大走廊,承接科创产业溢出,协同推进增量空间产业集聚;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评审、大运河双创大赛等,打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并联合高校建立“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营造双创氛围。

“去年,大运河科创城范围内招引注册企业约150个,参加区集中签约的项目约20个,辖内A到E类人才达250余名。科创城将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双招双引统筹机制为基础,形成协调有序高效的招引机制,以平台引人才、以企业引人才、以人才引人才。”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招商服务中心邱凌峰说。

构建运河文化新廊道

高质量完成文化“承古开今”新答卷

一园山水一城绿,一泓碧波泽千秋。文化公园的打造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大运河科创城在高质量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样板”的同时,着眼于重新赋予大运河在新时代下的文化、经济和社会价值。

为了使大运河这一文化资源“活”起来,科创城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讲好运河故事。在2022年成功举办中国大运河古镇发展研讨会基础上,策划好2023年的主体思路,积极承办“行走大运河”“爱上大运河”等全国性活动,借势打响临平大运河文化品牌;依托超山梅花节,挖掘梅花文化,举办系统性研讨会,借力西泠印社成立120周年与吴昌硕名人影响的乘数效应,与西泠印社深度合作,创新金石文化展示方式,打造超山新亮点景观,打响超山国际影响品牌。

从“软实力”到“硬支撑”,文化产业已逐步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了将丰富的旅游资源“串珠成链”,科创城积极谋划,联动超山景区、丁山湖、塘栖古镇等地,构建运河文化新廊道。游客们不仅能看到“十里梅花香雪海”的盛景,还能探访广济桥、御碑码头等古迹,研学金石文化,体验草莓采摘乐趣,尽享卡丁车的速度与激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年伊始,大运河科创城将紧紧围绕“大抓发展”主题年,奋力扛起稳经济、促发展的责任,通过重大项目实施和企业服务的提升,加快重塑和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努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典范,奋力建设“运河文化新廊道”“接轨城西科创大走廊桥头堡”“贯通杭州北部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