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001008001003014/2023-03556 文件编号
责任部门 区公安分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 区公安分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成文日期 2023-03-03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3-03 20:00 浏览次数:

2022年,临平区公安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法治政府建设系列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获评2022年度全省执法质量优胜单位,全力助推“法治临平”建设。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政治建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等精神学习贯彻,以“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化理论学习。全年共组织夜学43次,并通过西湖先锋组织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参加政治轮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和推进重点等内容,提升政治素养。开展庆祝建团百年、“迎亚运 展风采 争当‘三能’女警”系列、“共同富裕.青年说”宣讲大赛、宪法宣誓活动、迎七一主题党日等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党性教育。

(二)强化监督管理,持续巩固和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1. 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为抓手,推动执法管理提档级。一是加快推进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硬件建设。2022年以来,将中心建设作为重点中心工作,倒排任务期限,分局主要领导专门听取报告,指导推进工程建设,目前中心建设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尽快建成投入使用,最大限度服务保障各执法办案部门,争创全省一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二是深化“日曝光、周点评、月分析、季总结”机制运行。以“日曝光”形式通报执法典型问题;以“周点评”形式召开法制工作例会,压紧压实执法办案民警主体责任;以“月分析”形式对执法突出问题复盘,深究原因、明晰举措、严肃追责。应受未受、超范围调解等严重执法问题从分局成立时的23个降至4个,降幅达82.61%。三是强化两级执法管理中心联动提升效能。所队中心围绕“警、案、人、物、场、卷”六大执法要素开展全流程、全方位、全时空巡查,分局中心结合执法热点及伤害类案件办结率等效率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叠加巡查,两级中心各司其职,提升巡查质量。目前,各所队共上报每日巡查情况2806期,自查发现率从14.14%升至22.54%。

2. 落实常态化执法考评,促使案件质量新提升。一是加强警情源头管控。完善疑难、常见警情操作指引,根据操作指引从现场言行、备结单填写、视音频等要素全过程客观评价警情处置。二是强化案件质量管控。实行案件质量评判流程再造,即以上报审批时的网上评判为主,以复查实体案件为辅的评判流程,实现“一次过关”。对发现的问题,录入执法办案系统,生成民警执法办案积分,展现民警办案质量。

3. 以夯实法制根基为目标,全面提升“三个能力”。一是提升执法办案能力。2022年以来,分局组织9个批次326名民警开展执法能力素质测试;组织开展执法技能大比武,14家办案单位的42名选手参加了上机操作、案件审核、民警经典案例讲评三个项目的比武;开展“季度之星”评选,18名民警获评“季度之星”。二是提升执法监督管理能力。针对所队中心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能力较弱等问题,分局组织所队执法管理人员到分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跟班轮训,累计轮训6批次13人。同时,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能力测试、岗位比武等形式,提升工作人员监督水平。三是提升智慧法制系统运用能力。今年以来,分局法制大队牵头,各办案单位全力参与到公安大脑建设工作中,并选派民警赴市局参加公安大脑建设专班,参与执法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场景建设,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分局智慧法制系统运用能力。

(三)依法履行职责,护航全区社会经济发展

1. 重拳打击传统犯罪。分局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打影响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突出违法犯罪行为,2022年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移送起诉22人,网络恶势力团伙4个,全年实现重大恶性案件破案率100%。深入开展打防传统侵财犯罪大会战,打处盗窃等犯罪嫌疑人276人,成功侦破杭州任康医院涉嫌养老医保诈骗案件、涉及“老板”“铁流”“诺贝尔”等我区知名品牌制假售假案件,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元,有力维护辖区企业更好发展。

2. 严防新型犯罪。借势推进“全民反诈”工程,创建“反诈标准化场景”18.6万个,招募反诈义警730名,线下宣教群众110余万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同比减少1817起,降幅57.3%,发案绝对数从2020年全市第2降至今年第8,劝阻止损5289万元,“反诈指数”位列全省第一。持续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摧毁电信网络犯罪团伙33个,打击“两卡”(电话卡、银行卡)犯罪团伙11个,抓获涉案嫌疑人386名,打处实绩位居全市前列。

3. 坚持靶向治理,夯实交通大根基。紧盯“安全、畅通、便民”总目标,探索建立道路隐患镇街“共排共治”模式,开展“治线”“封口”“照明”“清绿”“守门”等道路隐患排查治理,滚动治理隐患7340处。创新“461”战法,实现工程车事故“零亡人”工作得到市领导柯吉欣、缪承潮批示肯定,在全市推广。全面打好城区、集镇等周边道路疏堵保畅组合拳,重点路口拥堵指数下降10.5%,重要路口时常"打结"现象得到缓解。今年以来,累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62.48万起,创历史新高,事故警情同比下降15.06%。

4. 以“网办中心”为牵引公安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在2020年高质量完成全市公安机关“一窗通办”改革试点任务的基础上,再次扛起“一网通办”改革试点大旗,2022年1月10日,区委书记陈如根为“临平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揭牌,通过做大做强网办中心,打造“智能客服”,进一步融合多警种审批服务职能,126个政务服务事项入驻网办中心,实现从“多窗办理、多警办理”向“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的提档升级,全年共受理各项网办业务及后台审批业务26万余件,日均受理审批量1300余件。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一)执法习惯未扭转,拐杖现象仍突出。部分民警执法规范化意识不强,学习能力弱化,执法办案过程中过分依赖跟班辅警,甚至当甩手掌柜,导致低级问题多发频发。

(二)安全隐患未杜绝,办案区管理存在漏洞。今年以来,日常巡查发现的办案区看管红色问题43个,部分民警对执法安全问题仍没有引起重视,制度执行不到位,机制不健全,导致办案区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执法责任未压实,责任追究弱化。部分所队中层领导、法制员工作职责未压实,审核流于形式,导致很多问题未第一时间发现,错过整改最佳时间。发生执法问题后,追责力度不大,对民警起不到触动作用。

(四)跑改工作有待深化。网办中心是数字化改革的载体,“一窗通办”和“一网通办”已推出,但目前分局网办率在各区县排名靠后,群众对“网办”的认识和习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分局党委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2022年以来,分局局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2022年以来,分局党委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法治公安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分局成立以局长任主任、分管法制局领导为副主任、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议,统筹推进全区公安法治工作,贯彻落实各项执法制度和执法要求落地生根。2022年分局积极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制度,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

四、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3年,分局将围绕“亚运安保”工作主线,深入推进柔性执法,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一)坚持亚运安保工作主线。一是全面规范执法执勤行为。围绕“人、物、事、场所”四大要素全面梳理亚运安保各类执法场景,全面规范亚运会安保期间安保执法执勤活动,体现执法温度,展现临平公安良好形象。二是开展执法执勤培训。针对亚运安保现场处置、案件办理、人员管控等工作重点,会同亚运安保专班、相关警种认真开展执法执勤培训,切实提高民警和警辅人员执法执勤能力水平。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充分发挥两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战作用,强化日常执法监督管理;运用“互联网+监管”等手段,加强对重点行业、场所的行政检查,确保社会面管控有序高效。

(二)高效运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将在执法管理中心实体化运作的基础上全面优化中心运作机制,在提升中心运行实效上下功夫。一是做强服务保障功能。中心建成后,计划涵盖伤情鉴定、价格认证、文书邮寄、法律援助等多个服务项目,执法辅助事项最大限度由中心给予保障。二是强化警种支撑保障。为提升中心合成作战实效,计划将警种的部分职能纳入中心管理,集中办案提供研判支撑。三是发挥政法一体化协同功能。围绕“简案快办、疑案精办”的指导思想,积极对接检法探索认罪认罚简单刑事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快速办理模式,最大限度提升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提升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有力推进三张清单。一是执法改革清单。2023年改革重点是落实柔性执法,目前已出台第一批落实柔性执法清单,对流动人员管理等三类涉企轻微违法落实首违不罚,同时将继续探索并扩大轻微违法首违不罚的覆盖面,在亚运安保的大环境下最大限度实现执法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二是派出所负面清单。继续压实部门警种执法办案主体责任,加大对警种办理派出所“负面清单”案件实施情况的监督,实现派出所“负面清单”案件归零。三是执法问题清单。继续围绕警情处置、受案立案、办案区、涉案物品管理等多发易发面广的问题,列出“对账销号”问题清单,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最终彻底将问题销号。

(四)持续提升三种能力。一是提升执法办案能力。要持续以中层领导、法制员、骨干民警、后进民警等为关键群体,通过执法培训、技能比武、案件复盘等形式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民警执法能力水平。二是提升执法管理能力。继续抓好两级执法管理中心执法监督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升专管员监督管理能力,切实提高执法问题自查发现率,促进所级执法管理中心高效运作,提升整体执法监督水平。三是提升系统运用能力。依托“公安大脑”揭榜挂帅项目的开发,充分掌握智慧法制系统功能,依托平台数字化智能管理模型,强化执法问题自动预警、异常数据动态监测、执法质量智能考评等功能,进一步加强智慧法制系统运用。




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

2023年3月3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信息索引号 001008001003014/2023-03556 文件编号
责任部门 区公安分局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责任科室 区公安分局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成文日期 2023-03-03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2022年,临平区公安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法治政府建设系列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获评2022年度全省执法质量优胜单位,全力助推“法治临平”建设。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政治建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等精神学习贯彻,以“三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化理论学习。全年共组织夜学43次,并通过西湖先锋组织各级党组织班子成员参加政治轮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同富裕的内涵特征和推进重点等内容,提升政治素养。开展庆祝建团百年、“迎亚运 展风采 争当‘三能’女警”系列、“共同富裕.青年说”宣讲大赛、宪法宣誓活动、迎七一主题党日等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党性教育。

(二)强化监督管理,持续巩固和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

1. 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为抓手,推动执法管理提档级。一是加快推进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硬件建设。2022年以来,将中心建设作为重点中心工作,倒排任务期限,分局主要领导专门听取报告,指导推进工程建设,目前中心建设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尽快建成投入使用,最大限度服务保障各执法办案部门,争创全省一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二是深化“日曝光、周点评、月分析、季总结”机制运行。以“日曝光”形式通报执法典型问题;以“周点评”形式召开法制工作例会,压紧压实执法办案民警主体责任;以“月分析”形式对执法突出问题复盘,深究原因、明晰举措、严肃追责。应受未受、超范围调解等严重执法问题从分局成立时的23个降至4个,降幅达82.61%。三是强化两级执法管理中心联动提升效能。所队中心围绕“警、案、人、物、场、卷”六大执法要素开展全流程、全方位、全时空巡查,分局中心结合执法热点及伤害类案件办结率等效率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叠加巡查,两级中心各司其职,提升巡查质量。目前,各所队共上报每日巡查情况2806期,自查发现率从14.14%升至22.54%。

2. 落实常态化执法考评,促使案件质量新提升。一是加强警情源头管控。完善疑难、常见警情操作指引,根据操作指引从现场言行、备结单填写、视音频等要素全过程客观评价警情处置。二是强化案件质量管控。实行案件质量评判流程再造,即以上报审批时的网上评判为主,以复查实体案件为辅的评判流程,实现“一次过关”。对发现的问题,录入执法办案系统,生成民警执法办案积分,展现民警办案质量。

3. 以夯实法制根基为目标,全面提升“三个能力”。一是提升执法办案能力。2022年以来,分局组织9个批次326名民警开展执法能力素质测试;组织开展执法技能大比武,14家办案单位的42名选手参加了上机操作、案件审核、民警经典案例讲评三个项目的比武;开展“季度之星”评选,18名民警获评“季度之星”。二是提升执法监督管理能力。针对所队中心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能力较弱等问题,分局组织所队执法管理人员到分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跟班轮训,累计轮训6批次13人。同时,通过组织集中学习、能力测试、岗位比武等形式,提升工作人员监督水平。三是提升智慧法制系统运用能力。今年以来,分局法制大队牵头,各办案单位全力参与到公安大脑建设工作中,并选派民警赴市局参加公安大脑建设专班,参与执法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场景建设,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分局智慧法制系统运用能力。

(三)依法履行职责,护航全区社会经济发展

1. 重拳打击传统犯罪。分局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打影响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的突出违法犯罪行为,2022年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移送起诉22人,网络恶势力团伙4个,全年实现重大恶性案件破案率100%。深入开展打防传统侵财犯罪大会战,打处盗窃等犯罪嫌疑人276人,成功侦破杭州任康医院涉嫌养老医保诈骗案件、涉及“老板”“铁流”“诺贝尔”等我区知名品牌制假售假案件,挽回经济损失1600余元,有力维护辖区企业更好发展。

2. 严防新型犯罪。借势推进“全民反诈”工程,创建“反诈标准化场景”18.6万个,招募反诈义警730名,线下宣教群众110余万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同比减少1817起,降幅57.3%,发案绝对数从2020年全市第2降至今年第8,劝阻止损5289万元,“反诈指数”位列全省第一。持续加大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摧毁电信网络犯罪团伙33个,打击“两卡”(电话卡、银行卡)犯罪团伙11个,抓获涉案嫌疑人386名,打处实绩位居全市前列。

3. 坚持靶向治理,夯实交通大根基。紧盯“安全、畅通、便民”总目标,探索建立道路隐患镇街“共排共治”模式,开展“治线”“封口”“照明”“清绿”“守门”等道路隐患排查治理,滚动治理隐患7340处。创新“461”战法,实现工程车事故“零亡人”工作得到市领导柯吉欣、缪承潮批示肯定,在全市推广。全面打好城区、集镇等周边道路疏堵保畅组合拳,重点路口拥堵指数下降10.5%,重要路口时常"打结"现象得到缓解。今年以来,累计查处各类交通违法62.48万起,创历史新高,事故警情同比下降15.06%。

4. 以“网办中心”为牵引公安政务服务提档升级。在2020年高质量完成全市公安机关“一窗通办”改革试点任务的基础上,再次扛起“一网通办”改革试点大旗,2022年1月10日,区委书记陈如根为“临平公安政务服务网办中心”揭牌,通过做大做强网办中心,打造“智能客服”,进一步融合多警种审批服务职能,126个政务服务事项入驻网办中心,实现从“多窗办理、多警办理”向“一窗通办、一网通办”的提档升级,全年共受理各项网办业务及后台审批业务26万余件,日均受理审批量1300余件。

二、存在不足及原因

(一)执法习惯未扭转,拐杖现象仍突出。部分民警执法规范化意识不强,学习能力弱化,执法办案过程中过分依赖跟班辅警,甚至当甩手掌柜,导致低级问题多发频发。

(二)安全隐患未杜绝,办案区管理存在漏洞。今年以来,日常巡查发现的办案区看管红色问题43个,部分民警对执法安全问题仍没有引起重视,制度执行不到位,机制不健全,导致办案区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执法责任未压实,责任追究弱化。部分所队中层领导、法制员工作职责未压实,审核流于形式,导致很多问题未第一时间发现,错过整改最佳时间。发生执法问题后,追责力度不大,对民警起不到触动作用。

(四)跑改工作有待深化。网办中心是数字化改革的载体,“一窗通办”和“一网通办”已推出,但目前分局网办率在各区县排名靠后,群众对“网办”的认识和习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分局党委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2022年以来,分局局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2022年以来,分局党委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绝对领导贯穿到法治公安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分局成立以局长任主任、分管法制局领导为副主任、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执法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议,统筹推进全区公安法治工作,贯彻落实各项执法制度和执法要求落地生根。2022年分局积极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制度,行政诉讼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

四、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3年,分局将围绕“亚运安保”工作主线,深入推进柔性执法,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一)坚持亚运安保工作主线。一是全面规范执法执勤行为。围绕“人、物、事、场所”四大要素全面梳理亚运安保各类执法场景,全面规范亚运会安保期间安保执法执勤活动,体现执法温度,展现临平公安良好形象。二是开展执法执勤培训。针对亚运安保现场处置、案件办理、人员管控等工作重点,会同亚运安保专班、相关警种认真开展执法执勤培训,切实提高民警和警辅人员执法执勤能力水平。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充分发挥两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战作用,强化日常执法监督管理;运用“互联网+监管”等手段,加强对重点行业、场所的行政检查,确保社会面管控有序高效。

(二)高效运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将在执法管理中心实体化运作的基础上全面优化中心运作机制,在提升中心运行实效上下功夫。一是做强服务保障功能。中心建成后,计划涵盖伤情鉴定、价格认证、文书邮寄、法律援助等多个服务项目,执法辅助事项最大限度由中心给予保障。二是强化警种支撑保障。为提升中心合成作战实效,计划将警种的部分职能纳入中心管理,集中办案提供研判支撑。三是发挥政法一体化协同功能。围绕“简案快办、疑案精办”的指导思想,积极对接检法探索认罪认罚简单刑事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快速办理模式,最大限度提升执法办案质量和效率,提升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有力推进三张清单。一是执法改革清单。2023年改革重点是落实柔性执法,目前已出台第一批落实柔性执法清单,对流动人员管理等三类涉企轻微违法落实首违不罚,同时将继续探索并扩大轻微违法首违不罚的覆盖面,在亚运安保的大环境下最大限度实现执法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二是派出所负面清单。继续压实部门警种执法办案主体责任,加大对警种办理派出所“负面清单”案件实施情况的监督,实现派出所“负面清单”案件归零。三是执法问题清单。继续围绕警情处置、受案立案、办案区、涉案物品管理等多发易发面广的问题,列出“对账销号”问题清单,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最终彻底将问题销号。

(四)持续提升三种能力。一是提升执法办案能力。要持续以中层领导、法制员、骨干民警、后进民警等为关键群体,通过执法培训、技能比武、案件复盘等形式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提升民警执法能力水平。二是提升执法管理能力。继续抓好两级执法管理中心执法监督管理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升专管员监督管理能力,切实提高执法问题自查发现率,促进所级执法管理中心高效运作,提升整体执法监督水平。三是提升系统运用能力。依托“公安大脑”揭榜挂帅项目的开发,充分掌握智慧法制系统功能,依托平台数字化智能管理模型,强化执法问题自动预警、异常数据动态监测、执法质量智能考评等功能,进一步加强智慧法制系统运用。




杭州市公安局临平区分局

2023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