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平区人大一届三次会议第147号议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3-06-28 10:26 来源: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尊敬的邬建芬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解决服装企业招工难的建议》,由区政府转交我局主办。首先感谢您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接到您的建议后,我局十分重视,对相关专题和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召开了交办会议,落实专人负责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今年以来,我区率先出台服务企业、稳定就业10项措施,聚焦用工需求、加强政策激励、深化助企服务,切实服务保障企业稳岗留工:一是“线上+线下”招聘聚合力。线上,利用临平人力资源服务网、杭州云聘网、临平招聘网“临平招聘”专区实时发布各类招聘信息,实现线上24小时不间断招聘。线下,联动镇街、平台,举办“春风行动”“临燕归来”等系列招聘活动,助力解决区内职住分离,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难等问题。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各类招聘会33场,2214家次企业提供岗位37369个,达成初步意向6545人。二是“省内+省外”招工齐发力。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每天安排不少于1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招聘市场为区内企业提供驻点招聘服务,帮助企业发布岗位、招聘派遣员工,形成“天天有招聘”的常态化服务模式。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春节前即提前与劳务协作地联系对接,先后组织区内23家次企业,携3200余个岗位赴安徽灵璧、河南滑县开展跨省劳务招聘行动。三是“企业+校园”招引添动力。3月7日-9日,我区首次组织企业赴重庆市开展校园招聘,期间,我区14家企业分别走进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等四所高校举办招聘会,定向送岗412个,累计收到重庆大学生求职简历1207份,对外发送宣传资料1800余份,打响了临平人才招引品牌。常态推进省内高校校园招聘,组织36家次企业赴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大学3所省内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定向送岗约447个。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落实系列招聘活动。收集企业岗位需求,调整年度招聘工作计划,有效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坚持人才招引走出去,要继续深化“月月进校园”招引品牌,持续组织企业,根据省内外高校专业情况,精准设置招聘岗位,确保每场校园招聘取得较好收获。同时,也要借助区内两大人力资源市场,借助人才公司力量,创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本地招聘平台,确保持续推进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更好地满足本地企业招用工需求。二是深化跨省劳务协作。持续组织企业赴省外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联合区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与周边劳务输出大省联系对接,开展跨区域、有组织劳务输出,吸引和稳定外来务工人员来临就业。三是开展订单式培训。在做好就业招聘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教融合,开展订单式培训,着力解决招用工难题。积极组织区内企业与省内外百所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现场洽谈对接校企合作,并在浙江省职介网和浙江省职介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供求信息。调查企业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发动企业开展需求摸底,摸清全年全区企业职业技能培训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才技能水平。紧密结合我区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围绕区内企业实际用工和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联系对接企业意向相对比较集中的高职院校开展人才招聘、见习实训、订单式培训等,解决企业招工用工难题。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政民互动 >人大议案 >
关于临平区人大一届三次会议第147号议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3-06-28 10:26 来源: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尊敬的邬建芬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解决服装企业招工难的建议》,由区政府转交我局主办。首先感谢您对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接到您的建议后,我局十分重视,对相关专题和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召开了交办会议,落实专人负责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今年以来,我区率先出台服务企业、稳定就业10项措施,聚焦用工需求、加强政策激励、深化助企服务,切实服务保障企业稳岗留工:一是“线上+线下”招聘聚合力。线上,利用临平人力资源服务网、杭州云聘网、临平招聘网“临平招聘”专区实时发布各类招聘信息,实现线上24小时不间断招聘。线下,联动镇街、平台,举办“春风行动”“临燕归来”等系列招聘活动,助力解决区内职住分离,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难等问题。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各类招聘会33场,2214家次企业提供岗位37369个,达成初步意向6545人。二是“省内+省外”招工齐发力。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每天安排不少于1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招聘市场为区内企业提供驻点招聘服务,帮助企业发布岗位、招聘派遣员工,形成“天天有招聘”的常态化服务模式。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春节前即提前与劳务协作地联系对接,先后组织区内23家次企业,携3200余个岗位赴安徽灵璧、河南滑县开展跨省劳务招聘行动。三是“企业+校园”招引添动力。3月7日-9日,我区首次组织企业赴重庆市开展校园招聘,期间,我区14家企业分别走进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文理学院等四所高校举办招聘会,定向送岗412个,累计收到重庆大学生求职简历1207份,对外发送宣传资料1800余份,打响了临平人才招引品牌。常态推进省内高校校园招聘,组织36家次企业赴浙江理工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国计量大学3所省内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定向送岗约447个。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续落实系列招聘活动。收集企业岗位需求,调整年度招聘工作计划,有效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坚持人才招引走出去,要继续深化“月月进校园”招引品牌,持续组织企业,根据省内外高校专业情况,精准设置招聘岗位,确保每场校园招聘取得较好收获。同时,也要借助区内两大人力资源市场,借助人才公司力量,创新打造线上线下一体本地招聘平台,确保持续推进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更好地满足本地企业招用工需求。二是深化跨省劳务协作。持续组织企业赴省外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联合区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极与周边劳务输出大省联系对接,开展跨区域、有组织劳务输出,吸引和稳定外来务工人员来临就业。三是开展订单式培训。在做好就业招聘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产教融合,开展订单式培训,着力解决招用工难题。积极组织区内企业与省内外百所技工院校、职业院校现场洽谈对接校企合作,并在浙江省职介网和浙江省职介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供求信息。调查企业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发动企业开展需求摸底,摸清全年全区企业职业技能培训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人才技能水平。紧密结合我区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围绕区内企业实际用工和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联系对接企业意向相对比较集中的高职院校开展人才招聘、见习实训、订单式培训等,解决企业招工用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