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汤晓洁 李紫薇) 昨日,区委书记陈如根赴临平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街道开展专题调研。他强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聚焦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主赛道,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主引擎、城市建设主战场作用,以“走前列、作示范”的奋进姿态,携手东湖街道全力抓项目、拓空间、促改革、优环境、强作风,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王卫安、葛建伟、杨霞、卞吉坤、沈建立参加。
浙江省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技改扩建项目自今年6月起动工,建成后将有助于推动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提档升级。陈如根实地踏看数字影棚项目,了解了综合体区域划分情况及影视基地建设规划。他指出,要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周边配套服务功能,加快新业态招引和人才引进,不断优化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圈,切实提升临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生命健康产业是临平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区加快集聚创新资源、优化产业生态,引进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项目。陈如根一行来到位于浙江省生物医药孵化器园区内的杭州可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民生立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走访调研了园区概况、入驻企业的主要业务及核心产品等情况。他要求,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服务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惠企政策,同时做好人才配套保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临创新创业。
红丰社区地处东湖街道东部,在社区大党委的引领下以“党建联建”和“网格支部”为引擎,铸就红色强基,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小单元,形成了高效能治理。陈如根充分肯定了红丰社区的党建工作和治理成效,他强调,要进一步创新、发挥党建引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扎实办好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提振经济发展活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开发区、东湖街道分别作专题工作汇报,相关职能部门作交流发言。陈如根充分肯定了平台和镇街今年以来的工作,他强调,开发区要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两场硬仗”和区委大抓发展主题年部署要求,立足全局找定位、着眼长远定方向、对标一流求突破,深入梳理并研究谋划下阶段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要持续夯实制造业基本盘,积极推进三个“一平方公里”“红丰创新带”等区块建设,有序实施工业园区有机更新,谋深做好重点企业、链式项目、创新载体存量提升和增量引育两篇文章,着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要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强化重点单元规划研究,大力推进重要道路、学校、网络等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办事不出园区”的一流营商环境,着力吸引更多创业人才来临、推动更多优质创新项目落地。他要求,东湖街道要强化与开发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全力服务保障开发区工作开展,共同扛起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的使命担当。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汤晓洁 李紫薇) 昨日,区委书记陈如根赴临平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街道开展专题调研。他强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聚焦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主赛道,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主引擎、城市建设主战场作用,以“走前列、作示范”的奋进姿态,携手东湖街道全力抓项目、拓空间、促改革、优环境、强作风,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王卫安、葛建伟、杨霞、卞吉坤、沈建立参加。
浙江省家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技改扩建项目自今年6月起动工,建成后将有助于推动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提档升级。陈如根实地踏看数字影棚项目,了解了综合体区域划分情况及影视基地建设规划。他指出,要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周边配套服务功能,加快新业态招引和人才引进,不断优化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圈,切实提升临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生命健康产业是临平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区加快集聚创新资源、优化产业生态,引进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和项目。陈如根一行来到位于浙江省生物医药孵化器园区内的杭州可帮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和杭州民生立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走访调研了园区概况、入驻企业的主要业务及核心产品等情况。他要求,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服务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惠企政策,同时做好人才配套保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临创新创业。
红丰社区地处东湖街道东部,在社区大党委的引领下以“党建联建”和“网格支部”为引擎,铸就红色强基,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最小单元,形成了高效能治理。陈如根充分肯定了红丰社区的党建工作和治理成效,他强调,要进一步创新、发挥党建引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扎实办好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提振经济发展活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开发区、东湖街道分别作专题工作汇报,相关职能部门作交流发言。陈如根充分肯定了平台和镇街今年以来的工作,他强调,开发区要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市委“两场硬仗”和区委大抓发展主题年部署要求,立足全局找定位、着眼长远定方向、对标一流求突破,深入梳理并研究谋划下阶段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要持续夯实制造业基本盘,积极推进三个“一平方公里”“红丰创新带”等区块建设,有序实施工业园区有机更新,谋深做好重点企业、链式项目、创新载体存量提升和增量引育两篇文章,着力推进产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要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强化重点单元规划研究,大力推进重要道路、学校、网络等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办事不出园区”的一流营商环境,着力吸引更多创业人才来临、推动更多优质创新项目落地。他要求,东湖街道要强化与开发区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全力服务保障开发区工作开展,共同扛起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先行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