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民富 民生实事托起幸福乡村
发布时间:2024-01-23 09:22
信息来源:今日临平
博陆村新建房效果图
(记者 李凤峰 潘锦 通讯员 吴文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3年,我区把民生保障作为重头戏,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提质扩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住房解困等作为民生工程主抓手,对百姓关切的民生实事紧盯不放,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106个村民小组扩面提升建设,解决882户农村住房困难户建房需求并落实相应新增用地指标,完成38个村社天然气管道建设工作。
人居环境更靓
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
运河街道戚家桥村位于京杭大运河北岸,北与桐乡交界,西与德清接壤,是杭嘉湖圆心点所在地。近年来,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引入航天全株紫玉米种植、中草药康养基地等优质“农业+”项目,依托区位优势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加速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三府交汇地,七彩戚家桥”乡村品牌。
2023年,戚家桥村美丽乡村扩面项目动工,14处点位440平方米不雅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停车场和健身点。同时,不少年久失修的水泥路升级为柏油路,乡村小道被拓宽,还装了路灯。“现在,夜间行车安全多了,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村民周大伯说。
近年来,我区搭乘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的“专车”,启动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环境扩面提升工程,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独特路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辟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小额工匠"项目建设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2023年,全区24个村106个组启动实施扩面项目,惠及农户4700户,新建、改建道路59千米、停车位1600余个、游步道10千米、景观节点(健身点)30余个、绿化1.4万平方米,优化乡村整体风貌,扩大美丽乡村建设受益覆盖面。
实施农村住房解困行动
合理保障农民建房需求
近日,运河街道博陆村26户村民分得新房,全是豪华三层大别墅,且都有露台、落地窗和大院子,让大伙幸福感满满。
这是我区首个农村建房解困危旧房集中改造模式新建区块,全村178户村民共筹资1.2亿元用来建新房。新小区分8期8个区块,朱先生是一期业主之一。“自家老房子是1994年建的,时间久了各种问题都出现了。”朱先生说,村里启动了建房解困危旧房集中改造项目,大家集资建新房,自己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农村建房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2021年以来,我区围绕“住有优居”目标,创新举措、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面实施农村建房解困工作三年行动,着力破解农村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建房困境,逐步实现全区农村建房用地基本保障、历史遗留问题基本清零、农民建房需求基本解决。
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建房困难户均已落实建房空间与指标,已完成建房审批2073户,已开工建设1997户。“农户通过建房来提升居住水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区农业农村局宅基地管理科科长沈吉娇说,“三年解困行动”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持续改善全区农户居住环境这项工作将一直深入推进下去。
天然气进村入户
助力洁美乡村建设
农民用上管道气,不仅省钱、省心,还安全。去年,因为天然气通进了自家厨房,塘栖镇莫家桥村的村民们纷纷为这一惠民工程点赞。
燃气进村入户是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助推乡村振兴的惠民工程。由于村庄布局分散、自建房排列无规律、距离燃气主管网较远等因素,管道天然气施工总是难题不断。区住建局实地考察其他地区管道天然气建设经验做法,联合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临平区天然气管道农村全覆盖三年行动方案》《临平区农村天然气三年行动管线路由规划》等政策文件,会同管权单位统筹交通、市政、管线、国土空间等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对减少二次开挖对地下管道设施破坏等情况提出建议。同时,不断优化“动员大会—开户点火”流程,将15个审批环节缩减为12个,提出同步开展方案设计和合同签订的工作要求,大幅缩减用户端时间。“从村村通到户户通,村民的一个个愿望变为现实,这就是我们工作成绩的最好体现。”区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2023年,我区完成38个村社天然气管道建设工作。2024年,将在全区60个村社建设中压管网227.8千米,届时,燃气“村村通”这项民生工程将覆盖全区3.46万户村民,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助力乡村振兴。
分享到: |
村美民富 民生实事托起幸福乡村
发布时间:2024-01-23 09:22
信息来源:今日临平
博陆村新建房效果图
(记者 李凤峰 潘锦 通讯员 吴文纹)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3年,我区把民生保障作为重头戏,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提质扩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住房解困等作为民生工程主抓手,对百姓关切的民生实事紧盯不放,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截至目前,我区已完成106个村民小组扩面提升建设,解决882户农村住房困难户建房需求并落实相应新增用地指标,完成38个村社天然气管道建设工作。
人居环境更靓
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
运河街道戚家桥村位于京杭大运河北岸,北与桐乡交界,西与德清接壤,是杭嘉湖圆心点所在地。近年来,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引入航天全株紫玉米种植、中草药康养基地等优质“农业+”项目,依托区位优势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加速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三府交汇地,七彩戚家桥”乡村品牌。
2023年,戚家桥村美丽乡村扩面项目动工,14处点位440平方米不雅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停车场和健身点。同时,不少年久失修的水泥路升级为柏油路,乡村小道被拓宽,还装了路灯。“现在,夜间行车安全多了,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停车。”村民周大伯说。
近年来,我区搭乘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的“专车”,启动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全域环境扩面提升工程,探索美丽乡村建设的独特路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辟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的"小额工匠"项目建设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2023年,全区24个村106个组启动实施扩面项目,惠及农户4700户,新建、改建道路59千米、停车位1600余个、游步道10千米、景观节点(健身点)30余个、绿化1.4万平方米,优化乡村整体风貌,扩大美丽乡村建设受益覆盖面。
实施农村住房解困行动
合理保障农民建房需求
近日,运河街道博陆村26户村民分得新房,全是豪华三层大别墅,且都有露台、落地窗和大院子,让大伙幸福感满满。
这是我区首个农村建房解困危旧房集中改造模式新建区块,全村178户村民共筹资1.2亿元用来建新房。新小区分8期8个区块,朱先生是一期业主之一。“自家老房子是1994年建的,时间久了各种问题都出现了。”朱先生说,村里启动了建房解困危旧房集中改造项目,大家集资建新房,自己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农村建房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2021年以来,我区围绕“住有优居”目标,创新举措、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面实施农村建房解困工作三年行动,着力破解农村无房户、危房户、住房困难户建房困境,逐步实现全区农村建房用地基本保障、历史遗留问题基本清零、农民建房需求基本解决。
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建房困难户均已落实建房空间与指标,已完成建房审批2073户,已开工建设1997户。“农户通过建房来提升居住水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区农业农村局宅基地管理科科长沈吉娇说,“三年解困行动”虽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持续改善全区农户居住环境这项工作将一直深入推进下去。
天然气进村入户
助力洁美乡村建设
农民用上管道气,不仅省钱、省心,还安全。去年,因为天然气通进了自家厨房,塘栖镇莫家桥村的村民们纷纷为这一惠民工程点赞。
燃气进村入户是推动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助推乡村振兴的惠民工程。由于村庄布局分散、自建房排列无规律、距离燃气主管网较远等因素,管道天然气施工总是难题不断。区住建局实地考察其他地区管道天然气建设经验做法,联合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临平区天然气管道农村全覆盖三年行动方案》《临平区农村天然气三年行动管线路由规划》等政策文件,会同管权单位统筹交通、市政、管线、国土空间等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对减少二次开挖对地下管道设施破坏等情况提出建议。同时,不断优化“动员大会—开户点火”流程,将15个审批环节缩减为12个,提出同步开展方案设计和合同签订的工作要求,大幅缩减用户端时间。“从村村通到户户通,村民的一个个愿望变为现实,这就是我们工作成绩的最好体现。”区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2023年,我区完成38个村社天然气管道建设工作。2024年,将在全区60个村社建设中压管网227.8千米,届时,燃气“村村通”这项民生工程将覆盖全区3.46万户村民,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