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让“民呼”更直接“我为”更有力
发布时间: 2024-01-04 09:19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有了这个二维码之后,平时有什么想要反映的问题或者咨询的服务都只需要扫一扫,既方便又快捷。”近日,家住运河街道的钟女士被楼道中侵占公共空间的快递困扰,她果断在“临平码”中的“我要帮”模块寻求帮助,“在‘临平码’上申报能实时查看事件办理进度,效率还高,让人感觉很安心。”

小问题,折射出的却是大民生。区委政法委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积极探索“民呼我为”具体实践,优化设置“我要报”“我要帮”“我要咨询”“我要建议”“我要评议”五大功能模块。“临平码”运行以来,群众访问量共3.3万余次,按时办结率99.90%,评价满意率89.51%……区委政法委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搭建起了一座为民服务的“连心桥”,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自“临平码”推行以来,各镇街积极响应,坚持实行“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的创新工作机制,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望梅路和五洲路交叉口既是高架路上下匝道与地面道路交汇处,又是十字路口,川流不息的车辆依靠红绿灯的指挥才能有序通行。早晚高峰期一到,上下匝道的车与地面车道的车常因交换车道造成道路拥堵,“通勤难”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日前,“临平码”上一则市民建议引起了东湖街道的重视,称希望通过改进红绿灯的设置和道路标线来有针对性地提升路况水平。收到反馈后,东湖街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该建议实施的可行性咨询了开发区交警中队,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尝试不同的交通管理方案。“目前,交警中队已加派相关人手协调高峰期车流量的管控。后续我们也会在该路口增加智能监控设备启用抓拍,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

对群众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快速”“管用”的背后,得益于“民呼我为”的全过程闭环管理,问题识别、分类、派单、办理、考评、通报、预警,每一个环节都在为响应、解决市民诉求努力奔跑。在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指挥大厅,十余平方米的电子大屏格外醒目。屏幕上,显示着“咨询热度榜”“事件标签top5”以及数据可视化工具“标签云”等,数字技术使得群众需求能够被更广泛地识别,更精准地聚焦。屏幕前,24小时值守的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利用后台系统,仔细了解事件情况并妥善处理。

“我们根据群众反映的一些功能需求点对‘临平码’内29项功能进行迭代开发,目前移动端AI机器人以及PC端预警功能已上线。同时,我们也与信访部门建立了联动办理机制。这些举措能将群众的各类呼声有效归集、处理、反馈并最终解决,与互联网时代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民生需求相契合。”区委政法委社会治理中心信息技术科科长钟晨介绍。

如今,“临平码”作为“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及群众电话来访的重要补充渠道已成为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的全新载体和重要平台。下一步,区委政法委将继续优化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增强服务功能,加强数据分析研判,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紧跟系统用户体验,对后续更新上线的功能提前征集意见建议,将其建设成一个交互友好型平台。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数字赋能让“民呼”更直接“我为”更有力
发布时间: 2024-01-04 09:19:18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有了这个二维码之后,平时有什么想要反映的问题或者咨询的服务都只需要扫一扫,既方便又快捷。”近日,家住运河街道的钟女士被楼道中侵占公共空间的快递困扰,她果断在“临平码”中的“我要帮”模块寻求帮助,“在‘临平码’上申报能实时查看事件办理进度,效率还高,让人感觉很安心。”

小问题,折射出的却是大民生。区委政法委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来,积极探索“民呼我为”具体实践,优化设置“我要报”“我要帮”“我要咨询”“我要建议”“我要评议”五大功能模块。“临平码”运行以来,群众访问量共3.3万余次,按时办结率99.90%,评价满意率89.51%……区委政法委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搭建起了一座为民服务的“连心桥”,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自“临平码”推行以来,各镇街积极响应,坚持实行“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的创新工作机制,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望梅路和五洲路交叉口既是高架路上下匝道与地面道路交汇处,又是十字路口,川流不息的车辆依靠红绿灯的指挥才能有序通行。早晚高峰期一到,上下匝道的车与地面车道的车常因交换车道造成道路拥堵,“通勤难”是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日前,“临平码”上一则市民建议引起了东湖街道的重视,称希望通过改进红绿灯的设置和道路标线来有针对性地提升路况水平。收到反馈后,东湖街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该建议实施的可行性咨询了开发区交警中队,并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尝试不同的交通管理方案。“目前,交警中队已加派相关人手协调高峰期车流量的管控。后续我们也会在该路口增加智能监控设备启用抓拍,进一步缓解交通拥堵。”

对群众诉求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快速”“管用”的背后,得益于“民呼我为”的全过程闭环管理,问题识别、分类、派单、办理、考评、通报、预警,每一个环节都在为响应、解决市民诉求努力奔跑。在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指挥大厅,十余平方米的电子大屏格外醒目。屏幕上,显示着“咨询热度榜”“事件标签top5”以及数据可视化工具“标签云”等,数字技术使得群众需求能够被更广泛地识别,更精准地聚焦。屏幕前,24小时值守的工作人员正全神贯注利用后台系统,仔细了解事件情况并妥善处理。

“我们根据群众反映的一些功能需求点对‘临平码’内29项功能进行迭代开发,目前移动端AI机器人以及PC端预警功能已上线。同时,我们也与信访部门建立了联动办理机制。这些举措能将群众的各类呼声有效归集、处理、反馈并最终解决,与互联网时代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民生需求相契合。”区委政法委社会治理中心信息技术科科长钟晨介绍。

如今,“临平码”作为“12345”政府服务热线以及群众电话来访的重要补充渠道已成为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的全新载体和重要平台。下一步,区委政法委将继续优化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模式,增强服务功能,加强数据分析研判,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紧跟系统用户体验,对后续更新上线的功能提前征集意见建议,将其建设成一个交互友好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