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蒙礼上陈坚锋挥毫泼墨
(记者 陈书缘 张欣) 正衣冠、写“人”字、诵弟子规……日前,在乔司街道良熟村文化礼堂,一场别开生面的开蒙礼让家长和孩子们都印象深刻。大家穿汉服、写书法,拥抱传统文化。临平第三小学副校长陈坚锋挥毫泼墨,书写“仁、义、礼、智、信”书法作品送给孩子们,表达美好祝愿。这是他作为文化特派员,牵头组织的活动之一,此前的文化采风活动和假日学校书法课都收获了不少“点赞”。
今年4月,浙江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一批来自各行各业、具有高水平文化素养及文化专业特长的人才,深入基层一线,服务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陈坚锋坦言,刚开始得知自己被选为区级文化特派员时,内心有点忐忑:这是一项新生事物,大家对它都不太熟悉,以前也没有可参考的事例,一切都要在摸索中前进。经过两个月调研后,陈坚锋发现,良熟村村民们对书法非常感兴趣,村里之前就在办成人书法培训,已经持续了10来年,而自己是省书法协会会员,村民的需求和自己的特长正好相匹配。找到了着力点,陈坚锋逐渐从容起来,对后续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经过两个多月摸排与交流,陈坚锋确定了《以文化人——“艺上·良熟”书法文化村的培育与打造》为文化特派员项目。项目具体实施四块内容:筑基、育苗、引流、助力。“书法在良熟村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首先要做的是要夯实文化基础。硬件上,我们要打造艺上良熟书画院作为培育基地,开展相关活动,在书画院外面建立‘一廊一墙’,通过书法墙、书法走廊的作品展示和名家介绍,来造浓书法氛围。村里对这个载体非常重视,推进迅速,目前已经完成设计,预计这个月完工。”陈坚锋说。
“筑基”的另一方面,是挖掘底蕴。日前,陈坚锋牵头组织了“临风雅韵”采风活动,邀请临平诗协联合桐乡市诗词楹联学会走进良熟村,创作了一批以“古海塘文化”“时尚乔司”“良熟村”等为主题的诗词楹联,并正在结集出版,以此点燃村民的文化自信。
“育苗”是针对不同阶层人群推出活动,像为学龄前小朋友举办开蒙礼,让书法的种子在孩子心中“萌芽”。而对于青少年和成人,会定期开展书法培训课,邀请中国书协会员、浙江省书协会员等名家授课。同时也会在村里进行“墨香家庭”评选,让书画艺术走入更多家庭。
“‘引流’是开发一些国风文创领域产品,多样化呈现书法元素,如融入书法的创意扇子、雨伞、麻布包、手机壳、文化衣衫等,在普及书法文化的同时走出一条‘文化+’的道路。我们还可以把书法元素融入二十四节气相关民俗活动中,进一步扩大普及面。”陈坚锋介绍。
“助力”是要开展各类交流展示活动,比如引进临平区教师优秀书法绘画作品展进村,名师书法大讲堂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让受益面更广。此外,开展良熟村书法美术作品比赛,并将优秀作品合集成作品集出版。
文化特派员的使命是“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在陈坚锋的理解中,他的角色是一个传播者,将文化的种子种到老百姓心里去,并且在良熟村培育起一批村里的文艺队伍,让文化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茁壮生长。
“这些年,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蒸蒸日上,对文化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期望越来越高。此前,我们因为功能场地不足,活动安排方面比较欠缺。现在,通过文化特派员这样的形式对接了一些新的资源,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大家都觉得挺有意义的。”良熟村党委书记金槐海笑着说。
陈坚锋希望,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围绕书法文化村建设,帮助村民种下文化“种子”,打造乔司特色、临平特色民间书法文化品牌,为文化强镇建设提供文艺支持,为人文乡村打造提供强劲动力,助力乡村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切实提升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获得感。
分享到: |
开蒙礼上陈坚锋挥毫泼墨
(记者 陈书缘 张欣) 正衣冠、写“人”字、诵弟子规……日前,在乔司街道良熟村文化礼堂,一场别开生面的开蒙礼让家长和孩子们都印象深刻。大家穿汉服、写书法,拥抱传统文化。临平第三小学副校长陈坚锋挥毫泼墨,书写“仁、义、礼、智、信”书法作品送给孩子们,表达美好祝愿。这是他作为文化特派员,牵头组织的活动之一,此前的文化采风活动和假日学校书法课都收获了不少“点赞”。
今年4月,浙江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一批来自各行各业、具有高水平文化素养及文化专业特长的人才,深入基层一线,服务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陈坚锋坦言,刚开始得知自己被选为区级文化特派员时,内心有点忐忑:这是一项新生事物,大家对它都不太熟悉,以前也没有可参考的事例,一切都要在摸索中前进。经过两个月调研后,陈坚锋发现,良熟村村民们对书法非常感兴趣,村里之前就在办成人书法培训,已经持续了10来年,而自己是省书法协会会员,村民的需求和自己的特长正好相匹配。找到了着力点,陈坚锋逐渐从容起来,对后续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经过两个多月摸排与交流,陈坚锋确定了《以文化人——“艺上·良熟”书法文化村的培育与打造》为文化特派员项目。项目具体实施四块内容:筑基、育苗、引流、助力。“书法在良熟村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首先要做的是要夯实文化基础。硬件上,我们要打造艺上良熟书画院作为培育基地,开展相关活动,在书画院外面建立‘一廊一墙’,通过书法墙、书法走廊的作品展示和名家介绍,来造浓书法氛围。村里对这个载体非常重视,推进迅速,目前已经完成设计,预计这个月完工。”陈坚锋说。
“筑基”的另一方面,是挖掘底蕴。日前,陈坚锋牵头组织了“临风雅韵”采风活动,邀请临平诗协联合桐乡市诗词楹联学会走进良熟村,创作了一批以“古海塘文化”“时尚乔司”“良熟村”等为主题的诗词楹联,并正在结集出版,以此点燃村民的文化自信。
“育苗”是针对不同阶层人群推出活动,像为学龄前小朋友举办开蒙礼,让书法的种子在孩子心中“萌芽”。而对于青少年和成人,会定期开展书法培训课,邀请中国书协会员、浙江省书协会员等名家授课。同时也会在村里进行“墨香家庭”评选,让书画艺术走入更多家庭。
“‘引流’是开发一些国风文创领域产品,多样化呈现书法元素,如融入书法的创意扇子、雨伞、麻布包、手机壳、文化衣衫等,在普及书法文化的同时走出一条‘文化+’的道路。我们还可以把书法元素融入二十四节气相关民俗活动中,进一步扩大普及面。”陈坚锋介绍。
“助力”是要开展各类交流展示活动,比如引进临平区教师优秀书法绘画作品展进村,名师书法大讲堂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让受益面更广。此外,开展良熟村书法美术作品比赛,并将优秀作品合集成作品集出版。
文化特派员的使命是“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在陈坚锋的理解中,他的角色是一个传播者,将文化的种子种到老百姓心里去,并且在良熟村培育起一批村里的文艺队伍,让文化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茁壮生长。
“这些年,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大家的生活蒸蒸日上,对文化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期望越来越高。此前,我们因为功能场地不足,活动安排方面比较欠缺。现在,通过文化特派员这样的形式对接了一些新的资源,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大家都觉得挺有意义的。”良熟村党委书记金槐海笑着说。
陈坚锋希望,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围绕书法文化村建设,帮助村民种下文化“种子”,打造乔司特色、临平特色民间书法文化品牌,为文化强镇建设提供文艺支持,为人文乡村打造提供强劲动力,助力乡村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切实提升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