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秋风乍起,金桂飘香,秋天的第一块糕点准时上新啦!重阳糕、桂花糕,软糯香甜,让儿时记忆温情再现。
重阳糕的老底子味道
佳节又重阳,吃一块夹着手打芝麻、白糖的重阳糕,绝对算得上是一顶一的“打牙祭”。这几天,一款由“塘栖百匠”省级非遗工坊手艺人纯手工制作的九层重阳糕又火了,这口让人心心念念的老底子味道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记者近日走进工坊一探究竟。
一大早,工坊的手艺人们就忙碌了起来。磨粉、打浆、蒸煮、裹馅、切块……最后插上一面“灵魂”小红旗,齐活!别看这小小一块重阳糕,制作工序还真不简单。新鲜出炉的九层重阳糕软滑可口、韧而不腻、色味俱佳,特别适合老年人口味,吸引众多附近村民及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购买。
“我们小时候吃的重阳糕内陷以栗子和芝麻为主。我离开塘栖已经30多年了,今天又吃到这口正宗的塘栖老味道,儿时的回忆一下子就涌上了心头。”对于像陈金木这样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在特殊的日子里吃上一口地道的“家乡味”,能让心灵得到最深切的慰藉。
为了做出老底子的那种原汁原味,工坊负责人沈建标和手艺人特地请教了当地10多位老人,经过12次改进和试制,终于成功复刻出半个世纪前的味道。“这个方子在地方志有记载,我们把当时的资料整理出来后,再走访调研、深入挖掘。比如,在村里大部分老人的记忆中,糕体中间有个夹层,我们就研究夹层里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含义,把不同老人的说法综合起来,最终提炼出了现在这个配方。”沈建标说。
所谓的九层糕到底是指哪九层?沈建标告诉记者,塘栖民间九层重阳糕的传统做法是:在上下两层糯米的中间加上用豌豆、核桃、瓜子仁、薏仁、果仁、花生等五谷杂粮,这样算起来是七层,上面再撒一层芝麻、糖桂花或者红绿丝,就是第八层。最后,再插上一面代表茱萸的小红旗,这就是第九层了。“方方正正的九层重阳糕,寓意着老人们堂堂正正做人一辈子,糕顶这面红旗代表茱萸,表达对老年朋友消病祛灾、幸福久久的美好祝愿。”
九层重阳糕味道佳、寓意好,价格也很亲民,沈建标坦言,近段时间工坊一直处于“爆单”状态,“这款产品比较有特点,自今年上市以来,销量一直稳步增长,目前预订量已经达到12000份共计10多万枚。”
桂花糕的记忆和情怀
正值桂花飘香的季节,在老字号杭州塘栖法根食品有限公司,限定款“明星产品”桂花糕隆重登场,不经意间也带火了“桂花经济”。
和面揉面、分割剂子、上锅蒸制、脱模切块……再撒上“灵魂”干桂花,香甜软糯、清新怡人的桂花糕就出炉了。作为这个时节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桂花糕备受消费者喜爱。“我从小就吃着桂花糕长大,每年到了桂花季就惦记着这一口,所以今天特地来买上几块,带回去和家里人一起分享。”赏桂、品桂,再吃上这一口桂花美食,是小李一家独属秋日的仪式感。
对于很多像小李这样的“老杭州”“老临平”而言,法根糕点收藏着太多儿时江南糕点的记忆和情怀。作为一家专注于传统食品的企业,从2009年起,法根糕点每年秋季都会推出桂花糕这一时令糕点。
“从进厂那年起,我年年都会参与桂花糕制作,并且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这样做出来的桂花糕更黏糊、有嚼劲。很多老顾客就认准这个味道,觉得跟小时候吃的差不多。”2009年进入公司的张必婷师傅和桂花糕有着特别的缘分,她一路见证了这一时令美食15年来的发展,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现在的顾客都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所以我们就稍微减了一点糖,其他都没有变。”
由于新鲜桂花的保存期限较短,今年桂花糕自中秋节后上市后开启限量供应模式,目前日均销量200-300块。此外,法根糕点还根据“24节气”推出系列糕点,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糕点成为节气文化的载体。“立夏吃立夏饼、立夏狗,清明吃清明团子,中秋吃月饼,重阳节吃重阳糕,过年吃冬糖,中式糕点都是根据时令循环制作的。”总经理李婷介绍道,重阳佳节即将到来,法根糕点在桂花糕的基础上对重阳糕进行全新升级,“一开始的版本糕体上只有栗子、红绿丝,现在又加上了桂花,目前这款重阳糕的日均订单量可达5000块。”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钱昕雯) 秋风乍起,金桂飘香,秋天的第一块糕点准时上新啦!重阳糕、桂花糕,软糯香甜,让儿时记忆温情再现。
重阳糕的老底子味道
佳节又重阳,吃一块夹着手打芝麻、白糖的重阳糕,绝对算得上是一顶一的“打牙祭”。这几天,一款由“塘栖百匠”省级非遗工坊手艺人纯手工制作的九层重阳糕又火了,这口让人心心念念的老底子味道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记者近日走进工坊一探究竟。
一大早,工坊的手艺人们就忙碌了起来。磨粉、打浆、蒸煮、裹馅、切块……最后插上一面“灵魂”小红旗,齐活!别看这小小一块重阳糕,制作工序还真不简单。新鲜出炉的九层重阳糕软滑可口、韧而不腻、色味俱佳,特别适合老年人口味,吸引众多附近村民及周边城市的游客前来购买。
“我们小时候吃的重阳糕内陷以栗子和芝麻为主。我离开塘栖已经30多年了,今天又吃到这口正宗的塘栖老味道,儿时的回忆一下子就涌上了心头。”对于像陈金木这样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在特殊的日子里吃上一口地道的“家乡味”,能让心灵得到最深切的慰藉。
为了做出老底子的那种原汁原味,工坊负责人沈建标和手艺人特地请教了当地10多位老人,经过12次改进和试制,终于成功复刻出半个世纪前的味道。“这个方子在地方志有记载,我们把当时的资料整理出来后,再走访调研、深入挖掘。比如,在村里大部分老人的记忆中,糕体中间有个夹层,我们就研究夹层里到底是什么、有什么含义,把不同老人的说法综合起来,最终提炼出了现在这个配方。”沈建标说。
所谓的九层糕到底是指哪九层?沈建标告诉记者,塘栖民间九层重阳糕的传统做法是:在上下两层糯米的中间加上用豌豆、核桃、瓜子仁、薏仁、果仁、花生等五谷杂粮,这样算起来是七层,上面再撒一层芝麻、糖桂花或者红绿丝,就是第八层。最后,再插上一面代表茱萸的小红旗,这就是第九层了。“方方正正的九层重阳糕,寓意着老人们堂堂正正做人一辈子,糕顶这面红旗代表茱萸,表达对老年朋友消病祛灾、幸福久久的美好祝愿。”
九层重阳糕味道佳、寓意好,价格也很亲民,沈建标坦言,近段时间工坊一直处于“爆单”状态,“这款产品比较有特点,自今年上市以来,销量一直稳步增长,目前预订量已经达到12000份共计10多万枚。”
桂花糕的记忆和情怀
正值桂花飘香的季节,在老字号杭州塘栖法根食品有限公司,限定款“明星产品”桂花糕隆重登场,不经意间也带火了“桂花经济”。
和面揉面、分割剂子、上锅蒸制、脱模切块……再撒上“灵魂”干桂花,香甜软糯、清新怡人的桂花糕就出炉了。作为这个时节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桂花糕备受消费者喜爱。“我从小就吃着桂花糕长大,每年到了桂花季就惦记着这一口,所以今天特地来买上几块,带回去和家里人一起分享。”赏桂、品桂,再吃上这一口桂花美食,是小李一家独属秋日的仪式感。
对于很多像小李这样的“老杭州”“老临平”而言,法根糕点收藏着太多儿时江南糕点的记忆和情怀。作为一家专注于传统食品的企业,从2009年起,法根糕点每年秋季都会推出桂花糕这一时令糕点。
“从进厂那年起,我年年都会参与桂花糕制作,并且一直坚持纯手工制作,这样做出来的桂花糕更黏糊、有嚼劲。很多老顾客就认准这个味道,觉得跟小时候吃的差不多。”2009年进入公司的张必婷师傅和桂花糕有着特别的缘分,她一路见证了这一时令美食15年来的发展,也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现在的顾客都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所以我们就稍微减了一点糖,其他都没有变。”
由于新鲜桂花的保存期限较短,今年桂花糕自中秋节后上市后开启限量供应模式,目前日均销量200-300块。此外,法根糕点还根据“24节气”推出系列糕点,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让糕点成为节气文化的载体。“立夏吃立夏饼、立夏狗,清明吃清明团子,中秋吃月饼,重阳节吃重阳糕,过年吃冬糖,中式糕点都是根据时令循环制作的。”总经理李婷介绍道,重阳佳节即将到来,法根糕点在桂花糕的基础上对重阳糕进行全新升级,“一开始的版本糕体上只有栗子、红绿丝,现在又加上了桂花,目前这款重阳糕的日均订单量可达50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