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朝夕美好温暖画卷
代表委员为养老服务建言
发布时间:2024-02-05 09:50
信息来源:今日临平
(记者 杨荣) 养老服务事关民生福祉,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每年两会,涉老问题都是绕不开的热点话题。今年两会上,也有不少代表和委员围绕为老方面,结合履职实践,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目前,我区有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12.9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5%。我区一直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围绕老年人“吃、住、行、保、健、愉”六大方面,全力打造与“数智临平·品质城区”相适应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像建设138家养老助餐机构让老人就近吃上热乎的饭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中开展适老化改造、安装“安居守护”智能设备;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老年教育;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服务等等,不断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提高我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一直备受区政协委员、杭州跨远测绘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肖波的关注。他建议对于不同年龄、健康水平、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等差异的老年人,可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虽然大多数社区、小区都有老年活动场所,但场所的规模和条件、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以及工作人员配置等还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可以进行相应提升。其次,对于“新临平人”相对集中的小区,社区可安排一些再就业培训,提供一些灵活就业岗位,让有需要的老年人闲暇时有事可做。同时,在特定节假日,通过组织活动凝聚民心,对社区一些情况特殊的老人,加大情感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区政协委员、区卫生健康局妇联主席杨晓慧和区政协委员、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尤慧明经调查了解到,我区居家养老比例达90%以上,照护者中配偶的比例为57%,子女为24%。长期照料老人会导致照护者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疲劳等身心健康问题,也一定程度影响他们的事业和个人生活。为此,两位委员提出为失能老年人照护者提供喘息服务的建议。“喘息服务就是为长期照料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成员定期或不定期放个假。”两位委员表示,想要促成这件事情,可以利用日间或居家照料的方式进行试点。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养老机构的作用,让老年人既“看得上”也“住得起”。他们建议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把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迫切需求和养老机构的服务有效衔接,切实提升老人照护质量,打通有针对性、个性化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米”。
区政协委员、塘栖镇残联理事长向星儿则建议,居家养老中心和老年食堂助餐点要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特别是入口的无障碍坡道,内部的无障碍洗手间等,方便腿脚不便或坐轮椅的老人,让他们到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助餐点就餐、活动更加便捷。
区人大代表、塘栖镇东小河社区党委书记钟宏美希望,临平大运河科创城把进一步优化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和加强存量资产综合利用相结合,积极推进公共空间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引入社会力量,深入推进“一老一小”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构建起“15分钟品质生活服务圈”,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张文芝代表是星桥街道周杨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她说辖区内的中老年人较多,但社区目前缺乏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她建议,在小区附近设立医疗服务点,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如监测血压、血糖,为基础病患者配药等,满足居民日常就近就医需求;在小区附近增设养老设施、场地等配套设施,满足中老年居民生活和娱乐需求。同时,优化小区周边的交通、商业等设施,提升小区的辐射能力,使周边小区居民也能享受到便利的生活配套服务。
分享到: |
描绘朝夕美好温暖画卷
代表委员为养老服务建言
发布时间:2024-02-05 09:50
信息来源:今日临平
(记者 杨荣) 养老服务事关民生福祉,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每年两会,涉老问题都是绕不开的热点话题。今年两会上,也有不少代表和委员围绕为老方面,结合履职实践,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目前,我区有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12.9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5%。我区一直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围绕老年人“吃、住、行、保、健、愉”六大方面,全力打造与“数智临平·品质城区”相适应的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像建设138家养老助餐机构让老人就近吃上热乎的饭菜;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中开展适老化改造、安装“安居守护”智能设备;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优质老年教育;为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服务等等,不断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提高我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一直备受区政协委员、杭州跨远测绘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肖波的关注。他建议对于不同年龄、健康水平、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等差异的老年人,可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虽然大多数社区、小区都有老年活动场所,但场所的规模和条件、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以及工作人员配置等还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可以进行相应提升。其次,对于“新临平人”相对集中的小区,社区可安排一些再就业培训,提供一些灵活就业岗位,让有需要的老年人闲暇时有事可做。同时,在特定节假日,通过组织活动凝聚民心,对社区一些情况特殊的老人,加大情感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区政协委员、区卫生健康局妇联主席杨晓慧和区政协委员、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尤慧明经调查了解到,我区居家养老比例达90%以上,照护者中配偶的比例为57%,子女为24%。长期照料老人会导致照护者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疲劳等身心健康问题,也一定程度影响他们的事业和个人生活。为此,两位委员提出为失能老年人照护者提供喘息服务的建议。“喘息服务就是为长期照料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成员定期或不定期放个假。”两位委员表示,想要促成这件事情,可以利用日间或居家照料的方式进行试点。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养老机构的作用,让老年人既“看得上”也“住得起”。他们建议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把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的迫切需求和养老机构的服务有效衔接,切实提升老人照护质量,打通有针对性、个性化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米”。
区政协委员、塘栖镇残联理事长向星儿则建议,居家养老中心和老年食堂助餐点要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特别是入口的无障碍坡道,内部的无障碍洗手间等,方便腿脚不便或坐轮椅的老人,让他们到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助餐点就餐、活动更加便捷。
区人大代表、塘栖镇东小河社区党委书记钟宏美希望,临平大运河科创城把进一步优化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和加强存量资产综合利用相结合,积极推进公共空间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引入社会力量,深入推进“一老一小”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构建起“15分钟品质生活服务圈”,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张文芝代表是星桥街道周杨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她说辖区内的中老年人较多,但社区目前缺乏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她建议,在小区附近设立医疗服务点,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如监测血压、血糖,为基础病患者配药等,满足居民日常就近就医需求;在小区附近增设养老设施、场地等配套设施,满足中老年居民生活和娱乐需求。同时,优化小区周边的交通、商业等设施,提升小区的辐射能力,使周边小区居民也能享受到便利的生活配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