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荣) 前段时间,临平街道丁塘社区丁塘休闲农业园负责人赵建夫和工人们,对葡萄进行了修剪、施肥、除草、抹牙作业,为今年丰产做好前期准备。因为是有机种植,农业园的葡萄广受好评,曾获市优质葡萄评比银奖。
“园区葡萄总产量能超2万斤,产值48万元左右,脆柿产量1.5万斤,产值30余万元,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时令蔬果,一年的收入还是可观的。”赵建夫说。丁塘休闲农业园2011年创立,占地325余亩,是一个以采摘为主的蔬果园,采用现代种植模式,种植葡萄、脆柿等多年生水果,以及西瓜、甜瓜、番茄、土豆、白菜等应季水果和蔬菜。
2022年,随着大运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落地,农业园新增“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在节省劳动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蔬果品质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该系统可以定时、定量、均匀地浸润作物,且使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赵建夫说,浇灌方式的改变,除了节省了时间,更大程度上也提升了果实的品质。“这个喷灌系统经过一年多的使用,病害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蔬果的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另外,水肥主要使用的是液态专用肥料,不会出现土壤营养流失、结块等问题,让果实稳产。”赵建夫说。
每年4月份,园区的西瓜、甜瓜等水果开始种植,6月份迎来收获。而后,葡萄、脆柿等水果也将会轮番上市。前来采摘的市民也会络绎不绝。看得见的,是沉甸甸的收获,看不见的,是常年扎根田野执着的投入。赵建夫感叹,农业一直是个投入长、回报慢的行当,此次大运河省级现代农业园建设项目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园区还更新了道路监控以及新建了1600平方米的存储仓库。
农业园发展顺利,丁塘社区的居民也获益良多。农业园用地由社区统一流转,协议土地每三年增长10%的租金。“年纪大的村民想要种点水稻、蔬菜,自己吃起来也方便,所以起初流转的时候他们并不理解。一年后,当村民拿到土地租金时,他们说买米、买菜之后钱还有结余,个个都开心,也认同了。”丁塘社区党支部书记俞黎明说。
开心的事情远不止拿租金,农业园落地后还产生了一批岗位,社区发挥属地优势,定向吸纳社区低收入人群和剩余劳动力,拓宽居民增收渠道。“这里的活相对轻松,性价比很高。”60多岁的李阿姨告诉记者,在农业园上班每个月都多3000来元收入,还有时间接送孙子上下学,子女也都很放心。
“我们辖区是乡村‘共富’实验区一部分,还有米乐乐农业生态园等项目入驻,在发展过程中,社区依托运河二通道建设项目,推动土地流转,实行集中开发、连片种植、规模经营,进一步解决了原有的土地碎片化问题。”俞黎明表示,社区将以农业园为优势,结合乡村文旅、数字经济等,整体打造一个以农业科技为核心的产业,通过产业融合、抱团发展、搭建平台等多种方式联农带农,打造特色利益联结模式,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与农户实现共享共赢,加快推进共富脚步。
分享到: |
(记者 杨荣) 前段时间,临平街道丁塘社区丁塘休闲农业园负责人赵建夫和工人们,对葡萄进行了修剪、施肥、除草、抹牙作业,为今年丰产做好前期准备。因为是有机种植,农业园的葡萄广受好评,曾获市优质葡萄评比银奖。
“园区葡萄总产量能超2万斤,产值48万元左右,脆柿产量1.5万斤,产值30余万元,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时令蔬果,一年的收入还是可观的。”赵建夫说。丁塘休闲农业园2011年创立,占地325余亩,是一个以采摘为主的蔬果园,采用现代种植模式,种植葡萄、脆柿等多年生水果,以及西瓜、甜瓜、番茄、土豆、白菜等应季水果和蔬菜。
2022年,随着大运河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落地,农业园新增“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在节省劳动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蔬果品质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该系统可以定时、定量、均匀地浸润作物,且使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赵建夫说,浇灌方式的改变,除了节省了时间,更大程度上也提升了果实的品质。“这个喷灌系统经过一年多的使用,病害的发生率大大降低,蔬果的品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另外,水肥主要使用的是液态专用肥料,不会出现土壤营养流失、结块等问题,让果实稳产。”赵建夫说。
每年4月份,园区的西瓜、甜瓜等水果开始种植,6月份迎来收获。而后,葡萄、脆柿等水果也将会轮番上市。前来采摘的市民也会络绎不绝。看得见的,是沉甸甸的收获,看不见的,是常年扎根田野执着的投入。赵建夫感叹,农业一直是个投入长、回报慢的行当,此次大运河省级现代农业园建设项目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园区还更新了道路监控以及新建了1600平方米的存储仓库。
农业园发展顺利,丁塘社区的居民也获益良多。农业园用地由社区统一流转,协议土地每三年增长10%的租金。“年纪大的村民想要种点水稻、蔬菜,自己吃起来也方便,所以起初流转的时候他们并不理解。一年后,当村民拿到土地租金时,他们说买米、买菜之后钱还有结余,个个都开心,也认同了。”丁塘社区党支部书记俞黎明说。
开心的事情远不止拿租金,农业园落地后还产生了一批岗位,社区发挥属地优势,定向吸纳社区低收入人群和剩余劳动力,拓宽居民增收渠道。“这里的活相对轻松,性价比很高。”60多岁的李阿姨告诉记者,在农业园上班每个月都多3000来元收入,还有时间接送孙子上下学,子女也都很放心。
“我们辖区是乡村‘共富’实验区一部分,还有米乐乐农业生态园等项目入驻,在发展过程中,社区依托运河二通道建设项目,推动土地流转,实行集中开发、连片种植、规模经营,进一步解决了原有的土地碎片化问题。”俞黎明表示,社区将以农业园为优势,结合乡村文旅、数字经济等,整体打造一个以农业科技为核心的产业,通过产业融合、抱团发展、搭建平台等多种方式联农带农,打造特色利益联结模式,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与农户实现共享共赢,加快推进共富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