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 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 政策解读 > | 文字解读 > |
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34/2024-02939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4-03-25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统一编号: | 有效性: | ||
关联类型: | 政策原文 | 征求意见和反馈: |
关于《杭州市临平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30年)》的政策解读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5 14:17:35 浏览次数:
一、背景依据:2021年4月,杭州市区划调整,设立杭州市临平区,2021年10月,临平区获评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进一步厚植临平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优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开创临平生态文明新篇章,继续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特编制本规划。编制依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二、主要内容和政策举措:规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充分衔接国家、区域、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等一系列规划,全面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标杆性城区、长三角开放高地、数智化变革高地、全景式幸福高地,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区。
(一)战略定位:充分分析临平区的区位特征、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展现“重要窗口”的临平风采。
(二)规划目标: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果优势基础上,进一步补足短板,更高水平,更进一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临平,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临平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实现四个更高水平,即:更高水平实现制度高效善治,更高水平实现生产绿色低碳,更高水平实现生态环境改善,更高水平实现生活和谐幸福。
(三)规划任务:设置了6大领域30项重点任务。
(1)完善生态制度,全力打造数智化变革高地。持续建设临平区“生态智卫”子系统水、气、土的监管应用场景和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数智哨兵监管应用场景,并推广应用。依托我区“基层治理四平台”,健全镇街生态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完善网格员环境污染问题巡查管理制度,推动问题发现机制落地实施。
(2)保护生态安全,争当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范。以杭州市全面开展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为契机,争当创新典范,创建一批低(零)碳示范乡镇(街道)、社区(村)和减污降碳协同试点企业。
(3)优化生态空间,建设运河水乡新天地。坚持控源、扩容两手发力,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美丽河湖”创建为抓手,切实全面改善运河和上塘河水系水质。加快打造运河湿地群,打造京杭运河临平段、丁山湖湿地群在内的大运河文化带,彰显临平水乡韵味。
(4)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平新城、大运河科创城平台优势,发展低碳高效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塑造江南水乡特色景观,做精特色农产品,以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争创全国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区。
(5)打造生态生活,建设高品质全景式幸福高地。借力亚运会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靓城行动”、老旧小区“微更新”、未来社区创建,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美丽城乡提质升级。
(6)弘扬生态文化,打造江南运河文明新高地。高水平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和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持续深化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擦亮塘栖“名山、名湖、名镇”个性地标,打响大运河(临平段)“运河古镇、湿地田园、航运古道、数智运河”的品牌形象。
三、适用对象:规划范围为临平区全域,包括临平街道、东湖街道、南苑街道、星桥街道、运河街道、乔司街道、崇贤街道、塘栖镇8个街道(镇)。规划基准年为2021年,近期规划2022-2025年,远期展望至2030年。
四、注意事项。
(一)加强组织保障,充分发挥美丽临平建设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作用,强化对全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领导督查和组织协调。
(二)强化法治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依法实行生态环境保护。
(三)落实资金保障,健全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
(四)提升技术保障,加大对生态文明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快生态文明科技基础平台建设。
(五)推进社会保障,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推动全社会生态建设素养的形成。
解读机关: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解读人:何羽(生态科)
咨询方式:0571-8915007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