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34/2024-02994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4-03-28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坚持高质量发展打赢两场硬仗
谱写和谐共生看临平华美篇章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
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03-28 08:56 浏览次数:
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临平分局紧抓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重要时间节点,围绕助力打赢经济翻身仗和亚运攻坚仗的总体目标,在区委一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指引下,大力推动生态环境的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强化外部约束,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我区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临平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和谐共生看临平”的华美篇章跃然眼前。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护航经济翻身仗,以绿色动量推动经济增量
一是助力项目落地。开展生态环境“三线一单”调整。出台绿色助企“18条举措”,落实全年绿色助企服务。对杭汽轮、飞仕得、求是创芯、莫格空气技术、格物致知生物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专人上门指导服务,助推项目顺利落地。二是落实高效服务。持续开展排污单位全要素排查,对排污单位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开展全面“环保体检”,建立体系化问题清单,指导企业完成问题隐患整改,减少复发性问题出现。三是彰显执法温度。通过对积极整改的企业予以从轻处罚,批准经济困难企业予以分期缴纳罚款,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做好信用修复,消除企业在融资贷款、招投标等方面的资格受限,助力营造更加健康的营商环境。
(二)护航亚运攻坚仗,以亚运环境保障助力大国盛会
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组织实施全区保障方案和两个场馆“一馆一方案”,通过执法减排、协商减排、应急减排等措施,会期实现我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历史同期最佳,开幕式当天空气质量为优;做好国四柴油汽车和国二及以下柴油叉车淘汰及补助资金发放工作;推进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餐饮油烟在线设备安装。二是打响碧水保卫战。全力做好亚运水环境保障,全区11条亚运保障核心水体水质达标率100%。作为全市首个区县,全覆盖完成673.66公里入河排口排查。推进工业“污水零直排”提质增效,推进重点企业整治。持续推进临平第二净水厂建设。三是打赢清废净土战。完成用途变更土壤调查报告评审。落实重点企业“一厂一策”风险管控方案,亚运会前重点危废单位实现危险废物动态清零,持续开展危废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三)强化外部约束,生态安全理念持续落地
一是严守生态红线,推进生态环境问题闭环整改。对第一、二轮中央督察和2021、2022年省委专项督察反馈问题及交办信访件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完成生态环境曝光片拍摄,做好曝光片中问题交办并全部完成整改。以七张问题清单机制为牵引,依托督察在线系统,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大曝光行动。强化信访源头化解,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噪声污染专项治理,全面完成涉及我区交办件整改销号,切实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二是筑牢安全底线,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积极开展亚运期间环境污染问题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涉环保设施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发现的问题隐患全部完成整改。健全临平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机制,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拉练5场,不断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守好环保防线,持续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23年重点开展“雷霆行动”“绿剑2023”“零点行动”、排污许可证清单式专项检查以及复合布加工行业、玻璃制造行业专项治理,持续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生态环境部监督帮扶,所在帮扶组获全国第三佳绩;获全市执法大练兵比武团体二等奖。
(四)激发内生动力,和谐共生图景不断涌现
一是建构顶层设计穿透力。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自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报告制度,完成《杭州市临平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30年)》修订发文和《临平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完成生态损害赔偿案件及线索筛查工作。开展全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和自然保护地遥感监测及跟踪督察,组织生物多样性研学实践活动4场。二是用好数字化改革驱动力。持续推进杭州“生态智卫”临平版和临平区生态环境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建成工业固废“数智哨兵”监管应用场景,推进重点企业工业固废智能计量设备安装。积极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自动监测站建设。三是宣教塑造环保凝聚力。新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家、绿色学校8所。成立全市首个区县级环保产业协会。开展全国生态日等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8场。重点工作在市级以上媒体刊登报道40余篇,人民网播出“无废”专栏1期,《美丽杭州》专栏播出3期,浙江日报专版刊登1篇,宣传氛围日益浓厚,生态环境满意度实现稳步提升。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分局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省811”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行动计划和区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用好亚运资源,放大亚运效应,加快理念革新、模式重塑、动能转换、标准提升,实施好“1+3+4”重点工作开局“八战”,开展10大创新争优项目和10大环境指标提质进位“双十”行动,以环境治理水平内涵式增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内涵式增长,以环境治理水平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临平落地生根,让“和谐共生看临平”的美丽景象扎根运河水乡。
(一)实施“1+3+4”重点工作开局“八战”,实现环境治理水平内涵式增长
以组织为基础实施一大破冰,持之以恒提高队伍抓落实本领。围绕审批服务发展、环境质量提升、环境执法监管、生态文明宣教,实施大科室制改革,确保精局强队、力量下沉,确保基层一线执法力量得到进一步夯实。此外,通过大科室协同改革,实现效率提升、流程优化,确保抓落实本领进一步增强。
以问题为导向实施三大攻坚,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打好碧水攻坚战。充分运用好全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成果,在全市率先完成排口排查及全域管控数字化平台搭建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管理,实现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管”全流程监管。二是深化蓝天保卫战。做优示范,通过实施一批大气污染治理绿色示范项目,建立临平-海宁边界气站,共享接入高空瞭望点位等,加快推进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清新园区”创建。三是实施全域宁静行动。开展宁静小区创建,推动建设宁静小区试点。开展高架等道路交通沿线宁静交通圈创建,力争打造“全域宁静交通圈”,实现噪声信访大幅下降。
以改革为动力实施四大创新,持之以恒打造临平环保辨识度。一是实施生态环境部入河排污口试点项目,开展入河排污口精细化监管建设项目并完成生态环境部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管项目试点工作,打造入河排污口可推广可复制的临平样板,持续改善全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二是实施“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全域改革项目,做好以三个产业平台为主体,辐射周边镇街的规划环评修编,合理设定“六张清单”,创新实现“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全覆盖;三是实施双碳减排临平样板项目,充分运用好现有低(零)碳村社镇街、减污降碳标杆项目资源,挖掘一批标杆项目,盘活一批处置能力,推广一批合作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四是实施“美丽临平 无废添彩”项目,系统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废等污染防治,争创省级“无废城市”。
(二)实施“十大”创新争优项目,推动构建环境治理水平现代化
以发展动力强化指标实力。一是打造水气环境质量攻坚项目。围绕环境空气质量提质进位三年行动方案,推进VOCs走航监测等治气项目建设,谋划“治水”蓝图,完成全区673.66公里河道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实施19条攻坚河道“一河一策”;启动临平经济开发区省级标杆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继续推进重点河道及断面走航监测项目。二是打造全域宁静行动项目。实施宁静小区和高架等交通沿线宁静交通圈创建,切实巩固好2023年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噪声污染专项治理成果。三是打造重大征迁生态环境保障项目。加强辖区年度企业征迁的执法监管,督促企业落实拆除活动污染防治和规范处置废弃污染物,指导用地主体落实土壤污染调查和招引项目环评审批。四是打造助力临平风貌样板区建设项目。发挥生态环境基层执法力量,开展道路沿线生态环境整治,推进“污水零直排”,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力争打造临平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样板区。
以绿色张力激发产业活力。五是打造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项目。通过“区域环境+环境标准”改革,助力服务项目落地,实施企业环境信用修复等政策持续实施好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进超山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体验地建设,开展市级和省级体验地创建。六是打造数字化监管服务营商环境项目。全面挖掘环境监管对我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行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换新升级等典型案例,打造行业整治全省标杆。通过实施数字化监管手段,全面开展非现场执法,进一步优化全区营商环境。七是打造“生产工艺耦合”助力碳达峰项目。进一步挖掘“新奥-贝达”废气协同处置、RO膜反渗透工艺产生废水(中水)回用等项目创新亮点、合作机制和生态成效,以点带面打造企业间协同治污的临平样板,推动我区企业污染治理和绿色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以组织合力打造生态魅力。八是打造“啄木鸟”环保医生党建项目。结合全要素排查和环境安全风险排查工作,当好体检医生;结合环保审批验收、在线监测监控、督查执法等工作,当好保健医生;结合大走访大调研助企服务工作,当好主治医生。九是打造“青蓝帮带 助力启航”人才项目。择优选聘帮带导师,进行滴灌培育,通过导师学员精准结对,提高机关青年干部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十是打造生态环境IP形象创建项目。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临平生态环境IP形象,增加公众参与度。通过融入临平元素、绿色元素,深化设计理念,打造一个具有临平生态环境辨识度的专属形象。
(三)实施“十大”环境指标争先进位行动,实现“和谐共生看临平”美丽图景
大党建引领大生态,建强顶层设计。一是实施大党建考核争先进位,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用好主题教育重要成果,深化清廉建设水平,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扎实成果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实施美丽杭州建设专项考核争先进位,进一步发挥好美丽临平考核指挥棒作用,凝聚跨部门共建力量,推动城乡风貌显著改善,生态共富跃然眼前,“两山”理念落地生根。
强指标护航满意度,构建内外合力。三是实施水气声环境质量指标改善争先进位,在PM2.5、空气优良率、断面水质情况等指标改善上做足文章。四是实施土壤安全利用争先进位,强化土壤污染预警监管,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安全。五是实施政务信息考核争先进位,组织生态研学游、绿色工业游,讲好美丽临平故事,传播美丽临平声音。六是实施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争先进位,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写好环保民心答卷。
严监管保障安全感,发挥执法效能。七是实施七张问题清单争先进位,继续用好党建统领问题管控机制,解决重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八是实施环境执法效能争先进位,进一步实现执法人员素质提升、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九是实施环境信访改善争先进位,聚焦民心所系,履行民呼我为。十是实施平安专项工作争先进位,以更高站位、更强自觉、更实举措,全力以赴“遏重大、降较大、保安全”,织密安全网络、坚固安全防线。
在推动开局八战与双十行动中,分局将准确协调好创新项目开展、管理动作落地等“快变量”和环境指标改善“慢变量”的重要关系,实现各项工作一揽子推进与动态配合,最终实现我区生态环境满意度稳步提升,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临平新图景。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