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01008001003032/2024-03053 | 文件编号 | |
责任部门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责任科室 |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成文日期 | 2024-03-29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来源: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临平分局 发布时间: 2024-03-29 14:21 浏览次数:
一、2023年工作总结
1.空间规划有新进展。深化完善国土空间分区规划,分区规划顺利通过市级各项审查,报批成果上报省政府待批复。开展规划编制攻坚行动,大力推进详细规划全覆盖,9个城镇单元和6个乡村单元详细规划完成市规委办审签,其中双林、汀城、东湖新城北和兴旺等4个城镇单元获得市政府批复。结合空间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进程,完成临平区综合交通规划、塘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大运河(杭州塘)沿线工业用地提升等专项规划和研究。同步完成《临平区国土空间总体设计》,明确各单元风貌定位和指引,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2.保障项目有新成效。全力保障项目用地落地,多途径向上争取指标支持,全力提速农转用组件报批,全年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629亩,有效保障了重点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快速落地。贯彻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要求,助力经济稳进提质,全年成交土地62宗、2282.3亩,土地出让金收入172亿元。践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紧抓“三块地”盘活,释放存量空间资源,全年累计盘活批而未供土地5572亩,完成率248%;消化供而未用土地12352亩,完成率198%;低效用地再开发3895亩,完成率156%;盘活低效工业用地2062亩,完成率234%。我区获得首批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称号。
3.资源保护有新举措。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谋划南片和西片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顺利完成崇贤街道鸭兰村等7村、塘栖镇超丁村等8村、塘栖镇邵家坝村土地综合整治,全年累计完成市级复核验收垦造耕地、垦造水田和“旱改水”321亩。充分落实耕地保护“国之大者”,全面实行田长制,出台《临平区耕地保护巡查员考核管理实施细则》等7个配套文件。扎实开展违法用地整治,全面落实耕地违法占用“零新增”目标,全年累计完成各类违法用地整改339宗、580亩。开展山体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专项行动“回头看”,巩固治理成果,做好生态保障。
4.惠民举措有新作为。扎实开展迎亚运“治违攻坚”和“治违除患”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消除违法建筑安全隐患,全面提升亚运环境品质,全年共拆除违建2023宗、103.39万方。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大起底、大整治、大化解”专项行动,落实台风、汛期应急值守、群测群防等各项措施,做实做细行业安全生产,筑牢规划资源系统安全防线。加大惠民利企力度,建立“验登合一”服务新模式,2023年2月1日正式实行规划核实、土地复核“两验合一”。开展村集体存量资产资源盘活专项行动,积极破解国有房产“办证难”。
二、2024年工作思路
1.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做好国土空间分区规划报批,开展片区(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锚定“深度融沪桥头堡、产城融合示范区”市级战略定位,结合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统筹优化区域生产、生活、生态布局。聚焦城市品质提升,统筹公共基础设施布局,补强设施短板,均衡布局居住空间,促进职住平衡,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继续开展规划编制攻坚行动,推进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精细谋划城东新中心(临平数智城)规划布局,开展临平北高铁枢纽核心区域城市设计。推动开发区有机更新板块方案优化,提升城市综合能级。
2.坚持要素保障精准高效。全面贯彻“增存挂钩”机制,分类处置批而未供土地。全面落实“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精准配置用地计划指标,确保项目应保尽保。加快农转用报批,推动项目及早落地。抓住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政策,全力谋划研究临平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出台全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细则,谋划形成一批具有临平辨识度的再开发案例。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加大工业用地、保障性用地供应力度。
3.强化资源保护硬措施。开展“多田套合”耕地布局优化整治三年行动,打通“占补—恢复—整治—套合—入库—利用”耕地保护全链条,推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功能区套合统一。实施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协同推进土地综合整治、耕地功能恢复、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低效用地整治等行动。坚决落实“质量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永续利用”的要求,全面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20条硬措施。持续开展“治违”攻坚行动,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行为。
4.强化改革融合创新能力。推进审批提质增效,推进土地规划审批、供地、批后监管网上通办。推进登记改革扩面,积极探索长三角不动产登记一体化“跨省通办”,推动重点区域各类不动产转移登记等高频业务类型“一网通办”。持续深化“不动产智治”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扩展二手房转移“一件事”网办。持续开展国有房产历史遗留问题确权办证专项行动,集中化解一批房产“办证难”问题。
5.牢固树立人民为中心理念。持续开展规划资源领域安全生产“大起底、大整治、大化解”排查整治行动,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深化权力运行监督,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适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事项。依法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做好应复应诉和信访答复。持续推进农民建房解困行动,保障建房合理用地需求。开展村级集体资产资源盘活,推动村级留用地项目落地,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