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新城管委会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来源:临平新城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4-03-29 17:39 浏览次数: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平新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力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三个“一号工程”、全市“两场硬仗”、全区“大抓发展”主题年活动等各项工作要求,全面实施“三个三”战略、全力推进“十件大事”,砥砺奋进、实干争先,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全域完成财政总收入10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1亿元,分别增长19.3%、10.3%。

(一)大抓发展全力拼经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树牢服务业当家地位。紧扣全年42项经济指标,稳存量、挖增量、提质量,以指标完成度拼出经济贡献度。壮大市场主体。临平新城全域新增市场主体11080 家(含企业4469家),实有市场主体55852家(含企业30574家)。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实现135.4亿元、增长17.1%,规上工业产值实现128.42亿元、增长1.5%。激发创新活力。育强核心企业、深化数实融合、集聚科技人才,增强产业创新发展力,荣获“杭州市创新活力之城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杭州市产业链链长制推进工作成绩突出集体”两项嘉奖。新认定市区级高层次人才689人、累计达到1740人。此外新政出台后共128个“鼎湖”高层次人才项目参加评审,新增通过项目44个、累计97个,新增落地项目13个、累计39个。扩大有效投资。集中签约重大项目61个,总投资183亿元,项目落地率80.2%。实施97个政府投资项目、17个国有产业项目、26个社会投资项目,项目投资完成116.83亿元,增长13.3%。

(二)大抓区块全力塑空间。坚定融杭主方向,63.79平方公里纳入杭州主城范围,以“南融区、核心区、西区块”协同开发带动全域城市空间拓增提质。主抓南融区。打好征地拆迁、土地复耕、招商引资、资金保障组合拳,快速推进乔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国家级试点工程。实施“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建设,建成现代农业、未来农业、农耕文化三大区块部分设施。启动谋划建设临平数智城。提升核心区。聚焦迎宾路主轴,高标准展现“城市核心、都市客厅”形象。万米中心建成亮相,长三角创新研发总部基地主体建成,建筑总部产业园开工建设。建设西区块。拓展临平工业发展新空间,强势推进腾笼换鸟,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建成菜鸟、安必信产业园,新增产业空间26.4万方,全面开工24万方天元宠物产业园,实现57万方西大门产业园主体完工70%。

(三)大抓产业全力优生态。加快艺尚提优、算力提能,以生态培育视角建强现代产业体系。塑造时尚发展新优势。启动艺尚小镇迭代升级行动。开工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工程,升级亮相小镇客厅、成为临平区亚运城市观光接待中心。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三大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合力打造“世界级时尚小镇”,助推构建五百亿级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链群。成功举办中国服装科技大会、氧气艺尚音乐节等重大活动。激发算力产业新动能。集成大院大所、平台项目、科技人才等全量创新要素,提升算力小镇发展能级。一期启动区块成型成势,着力发挥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RISC-V联盟浙江中心牵引力,揭牌成立杭州光电智能感知研究院。二期总部区块加快启动,全面开工爱思营、宏达等两大总部。打造产商融合新模式。建成艺尚潮流街区,谋划打造全区首个IN系列潮流商圈。创建时尚潮玩市集“艺尚汀兰集”,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百个重点培育文旅市集。导入遥望X27主题公园、列入浙江省“数实融合”新消费新场景,于12月22日全面开园。

(四)大抓项目全力提品质。紧抓杭州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契机,内外兼修、统筹协同,建设美好新城、品质新城。抓亚运项目。全速推进迎亚运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完成高铁南站夜景灯光,完成沪昆高铁两侧、迎宾路西侧、宝幢路、望梅路沿线道路环境整治。抓道路项目。沪杭高速公路乔司段抬升完成工可审查,着力打破融入主城的瓶颈阻隔。藕花洲大街整治工程(除涉铁段)、永西街、耕读路等17条道路通车。星都大道西段、铜扣街等11条通道开工。抓配套项目。用好城市金银边角,打造引水入城公园、实现精彩亮相。文化设施综合体地下室完成90%,安隐寺(安平泉)遗址公园工程过半。建设学校项目21个,其中,新建汀城小学、天万九年一贯制学校等7个,启用乔司中学等9所学校306个班级。建设保障房项目22个约300万方,竣备三角二期等10个120万方。

(五)大抓党建全力固根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队伍建设,筑牢新城开发建设的定盘星、压舱石。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开展重大活动、重点项目、重要节点主题宣传,全年在各级主流媒体刊发报道350余次。建强基层组织堡垒,规范机关、两新组织体系,擦亮“红动艺尚”、“算力聚能”党建品牌,依托算力小镇建成全省首家互联网企业党群服务中心、获评区级流动党员示范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护航“大抓发展”主题年活动、有力实施作风建设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梳理责任、权力、风险“三张清单”,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抓好机关、小镇、民企三个清廉单元建设,落实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收集解决问题30余个。凝聚干事创业力量。优结构、强历练、重激励,抓实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事人通考、量绩辨才”考核体系,全覆盖抓好政治家访,深层次落实政治素质考察,提高知事识人精准度。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临平“当好桥头堡、建设示范区”,临平新城打造“杭州城东新中心”、“未来产业高新区”的开局之年。临平新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着重突出三个“抓”字。一要突出“一个抓好”。抓好乔司全域整治后半篇文章。着力发展都市农业,高质量运营“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以全域土地整治为基础深化“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打造临平南部都市型“未来农场”。着力加快基础建设,以“沪杭高速公路乔司段抬升”为引领,推进实施临平数智城核心区块“一纵三横”路网等一批基础配套项目。着力打造临平数智城,按照“两年拉出框架、五年基本建成”时序,全力推进华润统筹片区、融沪科创产业园、融沪现代社区的“快建快成、成势成型”。二要突出“一个抓牢”。抓牢产城融合发展。强化规划引领,立足南融区块深度打造融沪合作示范区,有力推进、牢牢把握25平方公里临平数智城纳入杭州城市重点发展区块的战略机遇,为城市能级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强化产业先行,聚焦数字时尚、新消费、算力科技主攻方向,锚定算力芯片设计、人工智能、数字医疗、数据服务等细分赛道,发挥服务业发展优势,全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强化城市提级,加快建设文化设施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力引入优质医院、优质学校、优质商业等一批配套资源,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三要突出“三个抓住”。抓住“两镇建设”,艺尚小镇要围绕打造“世界级时尚小镇”总体定位,在3平方公里基础上,按照“成熟一片、扩容一片”思路,逐步拓展小镇范围。加快推进美妆小镇等重点区块,打造沪杭国际时尚合作区。算力小镇要围绕打造“五个一流”目标(一流算力研究院、一流算力产业、一流算力论坛、一流算力人才、一流算力基金),做优启动区、做强总部区,吸引前沿创新机构、集聚国内外顶级人才、繁荣算力产业。推进创建特色小镇、市级孵化载体,不断提升产业能级。抓住“两个提升”。提升联胜区块,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总体思路,统筹推进东西大道南北两侧改造提升,以有机更新、土地收储、招商出让等方式,启动整体板块建设工作。提升星桥区块,聚焦实体经济主攻方向,把牢产业、企业、项目、空间“四个关键点”,以天元宠物、银都餐饮等企业为代表,打造若干链主企业主导的特色产业园区。抓住“两大体系”。抓住招商工作体系,紧抓机构升格契机,建立以“一中心、三科室、四街道”为核的大招商工作机制,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理顺工作流程、集成信息渠道、明晰工作任务,全面提升双招双引工作实效。抓住国企支撑体系,发挥“平台引领、国企支撑”体制机制的最大优势,城建集团要推进项目建设与城市经营“双轮驱动”,重点以资产盘活盘优撬动产业提质提效。

紧扣“一个抓好”、“一个抓牢”、“三个抓优”,2024年全力打好五场硬仗。

(一)聚焦精准发力,打好“南融发展”硬仗。一以贯之落实南融发展战略,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推进“1+3”区块建设,以重点板块开发撬动城市能级跨越提升。“1”即主攻临平数智城。联动大企优企,推进数字产业和城市功能两大核心区块加快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加快基础建设、土地出让,做优规划设计、商业运营,全年计划出让一批住宅、商住、产业,开工乔中路、龙湾街、鑫业路、鑫园路等“一纵三横”框架道路及中心公园。重中之重抓好产业板块,启动产业园区建设,构建智能物联创新产业生态。“3”即推进三大产业区块。一是推进丰收湖北侧总部区块。基本建成宏达、爱思营总部主体,再开工纯如、长鹰等总部项目,争取到2025年底初步成型。二是推进西大门工业区块。加快落地联通智算中心,打造集数据交易、清洗、行业级数据分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算力中心。加快建设西大门产业园,实现主体完工,引进专业园区运营商,聚焦集成电路、医疗器械、服装智造等细分赛道,加速招引一批优质制造业项目。三是推进联胜提升改造区块。高标准推进杰丰、华星轴承等现有企业自主改造,推进红木物流区块打造新型都市工业园区。

(二)聚焦量质并举,打好“产业增质”硬仗。立足数字赋能提效、开放聚合资源、项目牵引带动,扛起经济稳进增效的平台担当。一要做大经济总量。突出现代服务业当家地位,以数字经济为撬动点,着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建强三大产业体系。二要持续招大育强。放大长三角创新研发总部基地、金融科技大厦、潮流街区等已建成区块的产业空间优势,大力实施“链式招商”、“清单招商”,以“供楼+供地”模式加速招引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的磁场效应,加速企业“招引-落地-登高-升规”。发挥产业基金杠杆作用,组建算力专项配套产业基金,加快基金与产业双向赋能,带动数字科技产业集聚发展。三要强化服务支撑。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树立平台、街道“一盘棋”理念,组建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企业吹哨、平台响应、街道联动、部门报到”机制。常态化落实组团驻企服务、政银企对接等举措,摸清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针对性拿出办法举措,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百米”。

(三)聚焦建群强链,打好“小镇提优”硬仗。擦亮艺尚、算力两大小镇品牌,着力打造全省特色小镇的示范样板。一要强链补链、提优艺尚小镇。拓宽时尚产业发展新格局,发力美丽经济,延长时尚产业链条,以美妆头部企业为引领,融合生态、商业、文化等多元要素,谋划造美妆小镇。紧扣“管理智慧化、设施品质化、服务一体化”要求,全面完成汀兰步行街整体改造,进一步做实小镇管理服务体系,提靓街区形象、提升小镇品质。二要集聚集群、提优算力小镇。以“数(数据)算(算力)模(模型)用(应用)”四个维度为切口,落实“人才为先、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持续扩大全国一流算力产业朋友圈。激活“算力、算法、数据”三大要素,建立“产业、创新、人才”三张地图,依托图灵算力研究院、杭高院光电智能感知研究院等两大院所,深化与名企名院名家合作,突出“人工智能、智能计算”为主体的产业招商,再招引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及高端人才项目,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速通道。全面亮相丰收湖工程师人才主题公园,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四)聚焦优质均衡,打好“配套升级”硬仗。升级环境、基础、商业三大配套,擦亮杭州城东现代化都市宜居风尚。一要在升级环境配套下功夫。实施文化、生态等重点项目,推动城市环境提档升级。贯通临平山西侧绿道、杭浦绿道。建成亮相古海塘临平段、安隐寺(安平泉)遗址公园,以文旅深度融合打响“宋韵临平·文脉传承”品牌。二要在升级基础配套上下功夫。完成永西安置房、周扬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建成星桥中心幼儿园、月牙幼儿园等教育配套。三要在升级商业配套上下功夫。丰富“活动节庆+原创市集+网红IP”场景,着力发展夜间经济、潮玩经济,构建以艺尚小镇、遥望X27主题公园为核的两大时尚潮流商圈,打造长三角新消费产业高地。全力发展“首店经济”,激发临平消费活力,全区首个银泰IN系列商业综合体“银泰INPARK”精彩开业,成为杭城时尚消费新地标。

(五)坚持党建统领,打好“变革重塑”硬仗。一要把牢政治定盘星。聚焦机关党建、两新党建两个单元,建好用活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载体,提亮“临航先锋、新城先行”机关党建品牌,创优“互联网企业”两新党建品牌,构建“时尚+算力+直播”红色文化带。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在攻坚实践中自觉接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要释放机制新活力。深层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通过重塑机构、补充力量、优化结构,从根源上实现“政企分离”,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三要提振队伍战斗力。牢固树立“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锤炼过硬本领、强化理论学习、深化调查研究,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提升队伍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常态化“月分析、季研判”制度,推行专班推进法、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把各项工作推进向前,为临平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到: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临平新城管委会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临平新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力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三个“一号工程”、全市“两场硬仗”、全区“大抓发展”主题年活动等各项工作要求,全面实施“三个三”战略、全力推进“十件大事”,砥砺奋进、实干争先,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全域完成财政总收入10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4.1亿元,分别增长19.3%、10.3%。

(一)大抓发展全力拼经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树牢服务业当家地位。紧扣全年42项经济指标,稳存量、挖增量、提质量,以指标完成度拼出经济贡献度。壮大市场主体。临平新城全域新增市场主体11080 家(含企业4469家),实有市场主体55852家(含企业30574家)。规上营利性服务业营收实现135.4亿元、增长17.1%,规上工业产值实现128.42亿元、增长1.5%。激发创新活力。育强核心企业、深化数实融合、集聚科技人才,增强产业创新发展力,荣获“杭州市创新活力之城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杭州市产业链链长制推进工作成绩突出集体”两项嘉奖。新认定市区级高层次人才689人、累计达到1740人。此外新政出台后共128个“鼎湖”高层次人才项目参加评审,新增通过项目44个、累计97个,新增落地项目13个、累计39个。扩大有效投资。集中签约重大项目61个,总投资183亿元,项目落地率80.2%。实施97个政府投资项目、17个国有产业项目、26个社会投资项目,项目投资完成116.83亿元,增长13.3%。

(二)大抓区块全力塑空间。坚定融杭主方向,63.79平方公里纳入杭州主城范围,以“南融区、核心区、西区块”协同开发带动全域城市空间拓增提质。主抓南融区。打好征地拆迁、土地复耕、招商引资、资金保障组合拳,快速推进乔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国家级试点工程。实施“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建设,建成现代农业、未来农业、农耕文化三大区块部分设施。启动谋划建设临平数智城。提升核心区。聚焦迎宾路主轴,高标准展现“城市核心、都市客厅”形象。万米中心建成亮相,长三角创新研发总部基地主体建成,建筑总部产业园开工建设。建设西区块。拓展临平工业发展新空间,强势推进腾笼换鸟,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建成菜鸟、安必信产业园,新增产业空间26.4万方,全面开工24万方天元宠物产业园,实现57万方西大门产业园主体完工70%。

(三)大抓产业全力优生态。加快艺尚提优、算力提能,以生态培育视角建强现代产业体系。塑造时尚发展新优势。启动艺尚小镇迭代升级行动。开工文化街区提升改造工程,升级亮相小镇客厅、成为临平区亚运城市观光接待中心。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三大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合力打造“世界级时尚小镇”,助推构建五百亿级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链群。成功举办中国服装科技大会、氧气艺尚音乐节等重大活动。激发算力产业新动能。集成大院大所、平台项目、科技人才等全量创新要素,提升算力小镇发展能级。一期启动区块成型成势,着力发挥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RISC-V联盟浙江中心牵引力,揭牌成立杭州光电智能感知研究院。二期总部区块加快启动,全面开工爱思营、宏达等两大总部。打造产商融合新模式。建成艺尚潮流街区,谋划打造全区首个IN系列潮流商圈。创建时尚潮玩市集“艺尚汀兰集”,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百个重点培育文旅市集。导入遥望X27主题公园、列入浙江省“数实融合”新消费新场景,于12月22日全面开园。

(四)大抓项目全力提品质。紧抓杭州举办亚运会、亚残运会契机,内外兼修、统筹协同,建设美好新城、品质新城。抓亚运项目。全速推进迎亚运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完成高铁南站夜景灯光,完成沪昆高铁两侧、迎宾路西侧、宝幢路、望梅路沿线道路环境整治。抓道路项目。沪杭高速公路乔司段抬升完成工可审查,着力打破融入主城的瓶颈阻隔。藕花洲大街整治工程(除涉铁段)、永西街、耕读路等17条道路通车。星都大道西段、铜扣街等11条通道开工。抓配套项目。用好城市金银边角,打造引水入城公园、实现精彩亮相。文化设施综合体地下室完成90%,安隐寺(安平泉)遗址公园工程过半。建设学校项目21个,其中,新建汀城小学、天万九年一贯制学校等7个,启用乔司中学等9所学校306个班级。建设保障房项目22个约300万方,竣备三角二期等10个120万方。

(五)大抓党建全力固根本。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队伍建设,筑牢新城开发建设的定盘星、压舱石。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巩固意识形态主阵地,开展重大活动、重点项目、重要节点主题宣传,全年在各级主流媒体刊发报道350余次。建强基层组织堡垒,规范机关、两新组织体系,擦亮“红动艺尚”、“算力聚能”党建品牌,依托算力小镇建成全省首家互联网企业党群服务中心、获评区级流动党员示范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护航“大抓发展”主题年活动、有力实施作风建设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梳理责任、权力、风险“三张清单”,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抓好机关、小镇、民企三个清廉单元建设,落实营商环境监督员制度,收集解决问题30余个。凝聚干事创业力量。优结构、强历练、重激励,抓实干部队伍建设。落实“事人通考、量绩辨才”考核体系,全覆盖抓好政治家访,深层次落实政治素质考察,提高知事识人精准度。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临平“当好桥头堡、建设示范区”,临平新城打造“杭州城东新中心”、“未来产业高新区”的开局之年。临平新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着重突出三个“抓”字。一要突出“一个抓好”。抓好乔司全域整治后半篇文章。着力发展都市农业,高质量运营“田立方·临平未来农场”,以全域土地整治为基础深化“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打造临平南部都市型“未来农场”。着力加快基础建设,以“沪杭高速公路乔司段抬升”为引领,推进实施临平数智城核心区块“一纵三横”路网等一批基础配套项目。着力打造临平数智城,按照“两年拉出框架、五年基本建成”时序,全力推进华润统筹片区、融沪科创产业园、融沪现代社区的“快建快成、成势成型”。二要突出“一个抓牢”。抓牢产城融合发展。强化规划引领,立足南融区块深度打造融沪合作示范区,有力推进、牢牢把握25平方公里临平数智城纳入杭州城市重点发展区块的战略机遇,为城市能级提升提供有力保障。强化产业先行,聚焦数字时尚、新消费、算力科技主攻方向,锚定算力芯片设计、人工智能、数字医疗、数据服务等细分赛道,发挥服务业发展优势,全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强化城市提级,加快建设文化设施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全力引入优质医院、优质学校、优质商业等一批配套资源,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三要突出“三个抓住”。抓住“两镇建设”,艺尚小镇要围绕打造“世界级时尚小镇”总体定位,在3平方公里基础上,按照“成熟一片、扩容一片”思路,逐步拓展小镇范围。加快推进美妆小镇等重点区块,打造沪杭国际时尚合作区。算力小镇要围绕打造“五个一流”目标(一流算力研究院、一流算力产业、一流算力论坛、一流算力人才、一流算力基金),做优启动区、做强总部区,吸引前沿创新机构、集聚国内外顶级人才、繁荣算力产业。推进创建特色小镇、市级孵化载体,不断提升产业能级。抓住“两个提升”。提升联胜区块,以“提质、增效、升级”为总体思路,统筹推进东西大道南北两侧改造提升,以有机更新、土地收储、招商出让等方式,启动整体板块建设工作。提升星桥区块,聚焦实体经济主攻方向,把牢产业、企业、项目、空间“四个关键点”,以天元宠物、银都餐饮等企业为代表,打造若干链主企业主导的特色产业园区。抓住“两大体系”。抓住招商工作体系,紧抓机构升格契机,建立以“一中心、三科室、四街道”为核的大招商工作机制,进一步凝聚工作合力、理顺工作流程、集成信息渠道、明晰工作任务,全面提升双招双引工作实效。抓住国企支撑体系,发挥“平台引领、国企支撑”体制机制的最大优势,城建集团要推进项目建设与城市经营“双轮驱动”,重点以资产盘活盘优撬动产业提质提效。

紧扣“一个抓好”、“一个抓牢”、“三个抓优”,2024年全力打好五场硬仗。

(一)聚焦精准发力,打好“南融发展”硬仗。一以贯之落实南融发展战略,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推进“1+3”区块建设,以重点板块开发撬动城市能级跨越提升。“1”即主攻临平数智城。联动大企优企,推进数字产业和城市功能两大核心区块加快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加快基础建设、土地出让,做优规划设计、商业运营,全年计划出让一批住宅、商住、产业,开工乔中路、龙湾街、鑫业路、鑫园路等“一纵三横”框架道路及中心公园。重中之重抓好产业板块,启动产业园区建设,构建智能物联创新产业生态。“3”即推进三大产业区块。一是推进丰收湖北侧总部区块。基本建成宏达、爱思营总部主体,再开工纯如、长鹰等总部项目,争取到2025年底初步成型。二是推进西大门工业区块。加快落地联通智算中心,打造集数据交易、清洗、行业级数据分发等功能于一体的算力中心。加快建设西大门产业园,实现主体完工,引进专业园区运营商,聚焦集成电路、医疗器械、服装智造等细分赛道,加速招引一批优质制造业项目。三是推进联胜提升改造区块。高标准推进杰丰、华星轴承等现有企业自主改造,推进红木物流区块打造新型都市工业园区。

(二)聚焦量质并举,打好“产业增质”硬仗。立足数字赋能提效、开放聚合资源、项目牵引带动,扛起经济稳进增效的平台担当。一要做大经济总量。突出现代服务业当家地位,以数字经济为撬动点,着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建强三大产业体系。二要持续招大育强。放大长三角创新研发总部基地、金融科技大厦、潮流街区等已建成区块的产业空间优势,大力实施“链式招商”、“清单招商”,以“供楼+供地”模式加速招引培育龙头企业,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的磁场效应,加速企业“招引-落地-登高-升规”。发挥产业基金杠杆作用,组建算力专项配套产业基金,加快基金与产业双向赋能,带动数字科技产业集聚发展。三要强化服务支撑。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树立平台、街道“一盘棋”理念,组建经济发展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企业吹哨、平台响应、街道联动、部门报到”机制。常态化落实组团驻企服务、政银企对接等举措,摸清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针对性拿出办法举措,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百米”。

(三)聚焦建群强链,打好“小镇提优”硬仗。擦亮艺尚、算力两大小镇品牌,着力打造全省特色小镇的示范样板。一要强链补链、提优艺尚小镇。拓宽时尚产业发展新格局,发力美丽经济,延长时尚产业链条,以美妆头部企业为引领,融合生态、商业、文化等多元要素,谋划造美妆小镇。紧扣“管理智慧化、设施品质化、服务一体化”要求,全面完成汀兰步行街整体改造,进一步做实小镇管理服务体系,提靓街区形象、提升小镇品质。二要集聚集群、提优算力小镇。以“数(数据)算(算力)模(模型)用(应用)”四个维度为切口,落实“人才为先、项目为王”发展理念,持续扩大全国一流算力产业朋友圈。激活“算力、算法、数据”三大要素,建立“产业、创新、人才”三张地图,依托图灵算力研究院、杭高院光电智能感知研究院等两大院所,深化与名企名院名家合作,突出“人工智能、智能计算”为主体的产业招商,再招引一批科技创新项目及高端人才项目,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速通道。全面亮相丰收湖工程师人才主题公园,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

(四)聚焦优质均衡,打好“配套升级”硬仗。升级环境、基础、商业三大配套,擦亮杭州城东现代化都市宜居风尚。一要在升级环境配套下功夫。实施文化、生态等重点项目,推动城市环境提档升级。贯通临平山西侧绿道、杭浦绿道。建成亮相古海塘临平段、安隐寺(安平泉)遗址公园,以文旅深度融合打响“宋韵临平·文脉传承”品牌。二要在升级基础配套上下功夫。完成永西安置房、周扬安置房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建成星桥中心幼儿园、月牙幼儿园等教育配套。三要在升级商业配套上下功夫。丰富“活动节庆+原创市集+网红IP”场景,着力发展夜间经济、潮玩经济,构建以艺尚小镇、遥望X27主题公园为核的两大时尚潮流商圈,打造长三角新消费产业高地。全力发展“首店经济”,激发临平消费活力,全区首个银泰IN系列商业综合体“银泰INPARK”精彩开业,成为杭城时尚消费新地标。

(五)坚持党建统领,打好“变革重塑”硬仗。一要把牢政治定盘星。聚焦机关党建、两新党建两个单元,建好用活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载体,提亮“临航先锋、新城先行”机关党建品牌,创优“互联网企业”两新党建品牌,构建“时尚+算力+直播”红色文化带。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在攻坚实践中自觉接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要释放机制新活力。深层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通过重塑机构、补充力量、优化结构,从根源上实现“政企分离”,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三要提振队伍战斗力。牢固树立“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锤炼过硬本领、强化理论学习、深化调查研究,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提升队伍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常态化“月分析、季研判”制度,推行专班推进法、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把各项工作推进向前,为临平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