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临文) 杭州地铁四期工程日前再传捷报,多条线路完成了绿化迁移、管线迁改,进入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其中,多条涉及临平的线路建设“进度条”更新。
杭州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位于临平区,呈东西走向,全长7.4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5座,区间风井1座。目前全线绿化迁移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主体结构施工前的管线迁改和交通导改等工作。其中星桥站-世纪大道站区间风井已进入主体结构土方开挖阶段;世纪大道站、人民大道站已启动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剩余临平站计划6月底前、史家埭站计划7月底前、星光街站计划8月底前开始主体围护结构施工。
杭州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位于临平区,呈南北走向,全长约10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7座。目前全线绿化迁移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主体结构施工前的管线迁改和交通导改等工作。其中兴盛路站已启动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塘栖站周边环境和管线情况较为复杂,计划9月底开始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其余站点计划在6月底前进入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
杭州地铁18号线一期工程起自萧山区义桥站,止于临平区世纪大道站,横跨萧山区、滨江区、上城区和临平区,线路总长48.3公里,设站19座,是穿越中心城区的南北向轨道快线,建成后通过与机场轨道快线换乘实现快线成网,加强核心区对外的轴带辐射,可以显著提升地铁网络运输效率。目前全线绿化迁移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主体结构施工前的管线迁改和交通导改等工作。其中时代大道站、湘滨路站、莫邪塘站、黎明站等工点已启动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其余站点计划在6月底前进入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
杭州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于萧山区亚太路站,止于临平区崇贤站,线路全长约41公里,共设车站30座。目前,15号线向旭路站进度较快,已开始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丰北站已全面展开临时工程结构、场地清表等施工,为进入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奠定了基础。
地铁“大动脉”让杭州的车水马龙,来回奔跑在地平线下,对人才、资金产生极大的虹吸效应,承载起杭城各地的发展期冀。
大城东活力再燃。18号线设有丰收湖站,待远期8号线西延后,将在此交汇形成枢纽,届时,乔司、九堡以及丰收湖周边地区有望盘活资源,进一步提升整个大城东区块的发展活力与综合竞争力。
“杭州向北”的新乐章也随着地铁四期工程的推进悄然响起。延伸后的3号线将临平新城、临平老城区及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串联一体,进一步加大北部运河区域的轨道交通覆盖密度,与18号线、9号线等编织成一张密集的“井”字型地铁网络,为杭州北带来城市能级全面升级的机会。
城市发展也突破了行政区划界线:杭州南侧,经由滨江-萧山-大江东所在的城东智造大走廊与临空经济示范区,与绍兴宁波省内整合,成为省内经济发展协同体;杭州北侧,地处G60科创大走廊和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交汇点的临平,辐射德清、桐乡、海宁,连接上海,成为长三角产业链中补链固链强链的一环。
聚焦当下的杭州地铁四期工程,轨道网络的延伸更预示着无限可能。未来,以杭海、杭德、苏杭、杭诸、杭安为代表的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与轻轨、地铁将共同构建大杭州的“轨道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杭州与周边县市的跨区域合作,在提升杭州城市能级的同时,也让市民享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便捷与红利。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临文) 杭州地铁四期工程日前再传捷报,多条线路完成了绿化迁移、管线迁改,进入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其中,多条涉及临平的线路建设“进度条”更新。
杭州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位于临平区,呈东西走向,全长7.4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5座,区间风井1座。目前全线绿化迁移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主体结构施工前的管线迁改和交通导改等工作。其中星桥站-世纪大道站区间风井已进入主体结构土方开挖阶段;世纪大道站、人民大道站已启动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剩余临平站计划6月底前、史家埭站计划7月底前、星光街站计划8月底前开始主体围护结构施工。
杭州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位于临平区,呈南北走向,全长约10公里,均为地下线,设站7座。目前全线绿化迁移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主体结构施工前的管线迁改和交通导改等工作。其中兴盛路站已启动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塘栖站周边环境和管线情况较为复杂,计划9月底开始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其余站点计划在6月底前进入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
杭州地铁18号线一期工程起自萧山区义桥站,止于临平区世纪大道站,横跨萧山区、滨江区、上城区和临平区,线路总长48.3公里,设站19座,是穿越中心城区的南北向轨道快线,建成后通过与机场轨道快线换乘实现快线成网,加强核心区对外的轴带辐射,可以显著提升地铁网络运输效率。目前全线绿化迁移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主体结构施工前的管线迁改和交通导改等工作。其中时代大道站、湘滨路站、莫邪塘站、黎明站等工点已启动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其余站点计划在6月底前进入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
杭州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于萧山区亚太路站,止于临平区崇贤站,线路全长约41公里,共设车站30座。目前,15号线向旭路站进度较快,已开始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丰北站已全面展开临时工程结构、场地清表等施工,为进入车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奠定了基础。
地铁“大动脉”让杭州的车水马龙,来回奔跑在地平线下,对人才、资金产生极大的虹吸效应,承载起杭城各地的发展期冀。
大城东活力再燃。18号线设有丰收湖站,待远期8号线西延后,将在此交汇形成枢纽,届时,乔司、九堡以及丰收湖周边地区有望盘活资源,进一步提升整个大城东区块的发展活力与综合竞争力。
“杭州向北”的新乐章也随着地铁四期工程的推进悄然响起。延伸后的3号线将临平新城、临平老城区及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串联一体,进一步加大北部运河区域的轨道交通覆盖密度,与18号线、9号线等编织成一张密集的“井”字型地铁网络,为杭州北带来城市能级全面升级的机会。
城市发展也突破了行政区划界线:杭州南侧,经由滨江-萧山-大江东所在的城东智造大走廊与临空经济示范区,与绍兴宁波省内整合,成为省内经济发展协同体;杭州北侧,地处G60科创大走廊和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交汇点的临平,辐射德清、桐乡、海宁,连接上海,成为长三角产业链中补链固链强链的一环。
聚焦当下的杭州地铁四期工程,轨道网络的延伸更预示着无限可能。未来,以杭海、杭德、苏杭、杭诸、杭安为代表的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等与轻轨、地铁将共同构建大杭州的“轨道交通”体系,进一步加强杭州与周边县市的跨区域合作,在提升杭州城市能级的同时,也让市民享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便捷与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