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01407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6-17 14:40 来源: 区民政局

尊敬的杨满珠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第一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临平区深化落实银发经济的若干举措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养老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临平区坚持党建统领,聚力共富建设,围绕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的相关要求,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区现有养老机构8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55家,各类型助餐机构138家,镇街老年学校8个,村社标准化老年学堂175家,家庭养老床位300余张,享受电子津贴人数1.58万余人,享受高龄津贴1.65万余人,构建起家门口“老有康养”新格局。

您提出的“已做好的板块加大社会宣传和传播,提升居民消费意识”的建议。2023年,老年助餐工作在《浙江政务信息》和《杭州信息》刊发,时任副省长王文序来我区专题调研并予以批示肯定,家庭养老床位、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安居守、爬楼机等养老工作获新华社、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根据您的建议,2024年我区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升居民消费意识:一是机制保障再优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赡养原则,探索出台临平区养老服务“爱心卡”、困难老年人补贴、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制度,按照“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思路,进一步建立多元筹资、多方支持的机制,拓宽资金保障渠道,盘活养老服务行业活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部门协同再有力。将老年助餐、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七优享”老有康养工程,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统筹下好养老服务“一盘棋”。三是氛围营造再浓厚。培育典型,注重挖掘,加大对养老服务的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宣传途径,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宣传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知晓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参与、共享养老服务发展成果。

您提出的“重点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2023年我区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中级工、高级工竞赛各一场,初级取证考试5场,新增持证护理员156人,发放持证奖励0.6万元、入职奖补5.2万元、高技能人才奖励14余万元。截至2023年底,我区高级护理员占比位居全市第一,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人数居全市第二。根据您的建议和工作安排,我区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持续提升我区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健全培训机制。将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纳入2024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养老护理员队伍素质提升行动,依托“运河学院”暨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培训专业人员300人以上,家庭照护者500人以上。二是完善政策保障。加大养老行业护理人员扶持力度,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台《临平区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实施办法》,明确补助对象及标准,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关于推进养老护理员技能人才培训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新增参保人数70万人以上,吸引护理人才深耕养老行业。三是建立褒扬机制。加强舆论宣传,依托养老服务场所,开展养老护理员关爱活动。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优秀养老护理员、敬老爱老模范人物等选树活动,增强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知度和职业荣誉感,积极营造养老人才就业良好氛围。

您提出的“培养和培育一批特色银龄企业”的建议。2023年以来,临平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以智能制造推动老年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一是加强政策激励。充分宣贯推广已出台的激励政策:对获评省级未来工厂,市级聚能工厂、链主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700万元、400万元、150万元的奖励。二是开展梯度培育。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老板电器、西奥电梯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形成易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为产业集群和细分行业提供经验模式和成功路径。推动腰部企业开展智能化对标提升,按“摸排诊断—项目培育—服务对接—对标提升—评价推广”的全流程智能制造推进机制,推动企业管理精益化、生产智能化、技术创新化融合发展。引导中小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分批次分层次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动态优化调整服务商资源池,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梯度支撑体系。三是落地应用场景。探索建立基于智能制造的老年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典型案例:例如,老板电器通过推出数字厨电、中央吸油烟机等高端化产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分场景厨电建设解决方案,解决老年用户烹饪前、中、后的各项问题,打造数字烹饪产品线品牌,开创数字烹饪新时代。西奥电梯通过深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老旧电梯改造升级、电梯现代化更新的综合解决方案,成为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及老旧电梯改造升级领域的领跑者,让老年人的出行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更环保。联通产互通过打造中国联通智慧养老平台实现对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的服务管理和评价监督,将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技术融入乡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让村里的老百姓在享受信息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享受到智慧化的养老服务。汉尔姆以“医科+工科、医院+工厂、医院+工程、医生+工程师”全新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以“智慧医院”为主线,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全过程服务。联运环境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智能设备+数字化运营管理”为模式围绕“智能硬件、信息化平台和一体化运营”三大领域开展“绿色双碳、垃圾分类、再生资源、无废城市、未来社区”的建设工作,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环保的生活环境。下一步,我区将重点强调行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资源池及产业人才的培育招引,探索制造业企业与养老服务业适当结合的智慧养老新模式。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也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民政工作。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政民互动 >政协提案 >
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01407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6-17 14:40 来源: 区民政局

尊敬的杨满珠委员:

您好!您在区政协第一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临平区深化落实银发经济的若干举措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养老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近年来,临平区坚持党建统领,聚力共富建设,围绕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的相关要求,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全区现有养老机构8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55家,各类型助餐机构138家,镇街老年学校8个,村社标准化老年学堂175家,家庭养老床位300余张,享受电子津贴人数1.58万余人,享受高龄津贴1.65万余人,构建起家门口“老有康养”新格局。

您提出的“已做好的板块加大社会宣传和传播,提升居民消费意识”的建议。2023年,老年助餐工作在《浙江政务信息》和《杭州信息》刊发,时任副省长王文序来我区专题调研并予以批示肯定,家庭养老床位、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安居守、爬楼机等养老工作获新华社、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等国家、省、市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根据您的建议,2024年我区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提升居民消费意识:一是机制保障再优化。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赡养原则,探索出台临平区养老服务“爱心卡”、困难老年人补贴、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制度,按照“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思路,进一步建立多元筹资、多方支持的机制,拓宽资金保障渠道,盘活养老服务行业活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二是部门协同再有力。将老年助餐、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七优享”老有康养工程,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统筹下好养老服务“一盘棋”。三是氛围营造再浓厚。培育典型,注重挖掘,加大对养老服务的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宣传途径,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宣传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知晓度,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参与、共享养老服务发展成果。

您提出的“重点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2023年我区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中级工、高级工竞赛各一场,初级取证考试5场,新增持证护理员156人,发放持证奖励0.6万元、入职奖补5.2万元、高技能人才奖励14余万元。截至2023年底,我区高级护理员占比位居全市第一,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人数居全市第二。根据您的建议和工作安排,我区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持续提升我区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健全培训机制。将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纳入2024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养老护理员队伍素质提升行动,依托“运河学院”暨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培训专业人员300人以上,家庭照护者500人以上。二是完善政策保障。加大养老行业护理人员扶持力度,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出台《临平区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实施办法》,明确补助对象及标准,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关于推进养老护理员技能人才培训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新增参保人数70万人以上,吸引护理人才深耕养老行业。三是建立褒扬机制。加强舆论宣传,依托养老服务场所,开展养老护理员关爱活动。开展最美养老护理员、优秀养老护理员、敬老爱老模范人物等选树活动,增强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知度和职业荣誉感,积极营造养老人才就业良好氛围。

您提出的“培养和培育一批特色银龄企业”的建议。2023年以来,临平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以智能制造推动老年产品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一是加强政策激励。充分宣贯推广已出台的激励政策:对获评省级未来工厂,市级聚能工厂、链主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企业分别给予2000万元、1000万元、700万元、400万元、150万元的奖励。二是开展梯度培育。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老板电器、西奥电梯等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形成易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为产业集群和细分行业提供经验模式和成功路径。推动腰部企业开展智能化对标提升,按“摸排诊断—项目培育—服务对接—对标提升—评价推广”的全流程智能制造推进机制,推动企业管理精益化、生产智能化、技术创新化融合发展。引导中小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分批次分层次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动态优化调整服务商资源池,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梯度支撑体系。三是落地应用场景。探索建立基于智能制造的老年产品和服务体系的典型案例:例如,老板电器通过推出数字厨电、中央吸油烟机等高端化产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分场景厨电建设解决方案,解决老年用户烹饪前、中、后的各项问题,打造数字烹饪产品线品牌,开创数字烹饪新时代。西奥电梯通过深耕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老旧电梯改造升级、电梯现代化更新的综合解决方案,成为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及老旧电梯改造升级领域的领跑者,让老年人的出行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适、更环保。联通产互通过打造中国联通智慧养老平台实现对社会组织、社工机构的服务管理和评价监督,将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的新技术融入乡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让村里的老百姓在享受信息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享受到智慧化的养老服务。汉尔姆以“医科+工科、医院+工厂、医院+工程、医生+工程师”全新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以“智慧医院”为主线,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全过程服务。联运环境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智能设备+数字化运营管理”为模式围绕“智能硬件、信息化平台和一体化运营”三大领域开展“绿色双碳、垃圾分类、再生资源、无废城市、未来社区”的建设工作,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环保的生活环境。下一步,我区将重点强调行业级、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服务资源池及产业人才的培育招引,探索制造业企业与养老服务业适当结合的智慧养老新模式。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也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民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