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01406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6-24 18:31 来源: 区经科局

尊敬的王功博委员:

感谢你对区政府工作的关心,作为主办单位,区经科局对王功博委员提出的“关于打响‘算力特区’大IP 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创新区”的建议十分重视。针对该提案反映的算力基础设施能级不高、算力缺乏成本优势、算力资源较为紧缺等问题,现答复如下: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算力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综合算力集算力、存力、运力于一体,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区划调整后,临平区在产业布局上超前聚焦算力产业(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围绕算力小镇平台建设,逐步构建起以大数据、智能算力、大模型、垂直应用为核心的“数算模用”产业生态体系。

针对提案中涉及的各项问题和加强链接头部资源、加快出台专项政策、迭代升级平台载体等建议,为提升我区算力基础配套能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我区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锚定新赛道,提前开展算力产业布局规划。我区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攻产业,聚焦智能计算芯细分赛道,提出“一镇、两谷、两港、两园”的未来产业新赛道布局规划,规划建设全省首个以算力产业为定位的“算力小镇”。依托沪杭智能计算大市场,重点聚焦垂类模型创新与智算AI解决方案两大细分赛道,重点招引ASIC芯片、RISC-V芯片、FPGA芯片、通用AI芯片四类AI芯片企业及工业互联网芯片、AI语音芯片、视觉AI芯片、类脑芯片等前景广阔的应用芯片企业。目前已入驻包括知存科技(存算一体芯片设计)、赛热科技(算能运营)、征格半导体(高精度ADC芯片设计)、炎黄国芯(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军企业。截至2023年底,算力小镇3平方公里内注册企业数1329家企业,累计实现营收85.21亿元、税收4.5亿元,其中2023年实现营收38.73亿元、税收2.32亿元,同比增长50%、18.3%,正逐步成长为全球一流的算力产业创新区、长三角算力应用端枢纽中心和杭州市算力产业创新核心。

二是集聚新要素,全面做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我区在《临平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中首次提出“算力总量”发展目标:到2025年形成0.16EFLOPS,到2027年形成1.2EFLOPS(浙江省目标:到2025年形成14.5EFLOPS,到2027年形成16EFLOPS;杭州市目标:到2025年形成5.8EFLOPS,到2027年形成7EFLOPS)。围绕数据中心建设,我区当前的算力总量主要依托阿里在我区已落地的两处数据中心:阿里巴巴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临平新城项目和阿里巴巴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经开区项目,两处数据中心按计划建成后将形成30万台服务器容量的算力规模,均为通用算力。其中,经开区机房已在运营阶段、星桥数据中心仍在建,按照整体设计规划,满负荷运作会产生算力1.2EFLOPS。围绕智库平台建设,已入驻中国RISC-V联盟浙江中心、Wi-SUN联盟中国分部、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等机构。2023年,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临平)顺利开园,新设立的华中科技大学杭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国科大智能光电感知研究院、浙大高端装备研究院增材制造中心相继挂牌成立,将通过知识运用、联系区域发展,为产业特色发展和经济跃升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三是打造新引擎,培养壮大算力专业人才队伍。强化政策支撑,将算法工程师纳入“五钻”卓越工程师培育体系,按照《临平区卓越工程师培育试点实施意见》,给予算法工程师重点评选激励和支撑保障支持。强化产学研合作,与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订协议,开展产教融合,在临设立数字技术工程师教学点。与浙大合作开展浙江省首批区块链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吸引33名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强化人才支撑,已在算力产业领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何积丰,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韩德民,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陈章良,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所长杨一平,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朱文武、孙茂松等建立合作联系,并与专家许亮峰以及学者特聘教授曲良体等共同开展相关项目推进。积极开展数字技能人才培训,2023年累计培训数字技能人才1896人次。算力小镇于2023年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示范型数字楼宇”。

四是培育新生态,全力推动算力创新应用。围绕数商培育,鼓励服务商推出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具备价值导向,以长期伴跑、快速响应、持续迭代为特征的新服务,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与竞争力。2023年,新增市级及以上数字化服务商2家。围绕交流平台搭建,依托算力小镇、服务型制造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举办“芯算力赋能高质量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算力投融对接会等大型活动,联动多方资源助力企业对接产业、资本。打造“算力圆桌π”“算力公开Kr”“算力聚友AI”三大系列活动品牌,鼓励企业间协同创新与合作,加速算力行业发展。围绕算力场景应用,临平区是全省的智能制造高地,当前正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头部企业实施数实融合场景应用,并已在谋划区级算力专项扶持政策,从算力要素供给、算法要素供给、数据要素流通、创新场景赋能、产业集聚发展五个维度鼓励智算场景应用的落地。目前,区内算力的应用主体以制造业企业为主,近三年来,我区企业累计在云服务上的市场需求约5000万元,其中阿里云的份额约占三分之二,服务我区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春风动力、运达风电、老板电器、西奥电器、微光电子等少数头部企业。

下一步,我区将聚力打造“算力特区”,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聚焦头部资源对接,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浙算科技等头部企业战略合作,锚定重点项目,开展头部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如临平新城已梳理算力相关产业、人才、创新要素地图,建立可落地、可触达、有生态的算力产业动态全景图。区大数据公司正在积极与阿里云开展“算力特区”全面合作,由阿里云、省算力公司等提供不低于3000PFlop规模的智算算力资源,同时区大数据公司与数字杭州合资成立“杭州智联数算科技有限公司”对上述算力进行运营。深化算力小镇省级“数字楼宇”建设,构建“算力算法枢纽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做实算力特色产业小镇,规划先进算力算法供给体系。

二是聚焦平台载体升级,将围绕算力、数据和算法三大人工智能关键要素,搭建专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高性能算力的高效供给、大模型算法的服务输出、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一是算力方面,已沟通包括信通院在内的8家机构,计划以数临公司3000p算力代理资源为基本盘,鼓励智算中心加大投资力度,由我区给予建设补助或部分算力买断支持,合作共建算力算法模型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浙江联通已在临平新城开展中国联通“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节点(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建设,项目建成后具备长三角大型数据中心和计算集群服务能力,可为算力小镇企业就近提供配套的算力服务,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配套服务。二是数据方面,依托临平区数据运营中心,构建数智融合的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交易流通专网、可信流通平台、数据流通监管平台,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提供坚实基础。三是算法方面,与信通院合作共建算力算法模型公共服务平台,已就总体合作框架及内容达成初步共识。积极助力国家人工智能(杭州)训练场建设工作,与浙算科技等头部企业开展临平分中心相关洽谈。

三是聚焦算力产业扶持,以“AI算力券”为引导,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购买区内公共智能算力服务平台的优质算力,做精专用模型,推广“模型即服务”新模式。积极落实软件产品增值税、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四是聚焦产业生态优化,积极引入各类创新型企业、引进高层次算力人才,促进算力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与杭州电信达成合作意向,计划落地电信算力服务创新中心。联合科研院所、创新平台、行业协会等机构定期召开技术沙龙、数字化赋能等活动,鼓励企业间协同创新与合作,打造算力产业优质生态圈。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政民互动 >政协提案 >
关于临平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第01406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6-24 18:31 来源: 区经科局

尊敬的王功博委员:

感谢你对区政府工作的关心,作为主办单位,区经科局对王功博委员提出的“关于打响‘算力特区’大IP 打造长三角人工智能创新区”的建议十分重视。针对该提案反映的算力基础设施能级不高、算力缺乏成本优势、算力资源较为紧缺等问题,现答复如下: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算力为越来越多的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综合算力集算力、存力、运力于一体,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力。区划调整后,临平区在产业布局上超前聚焦算力产业(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围绕算力小镇平台建设,逐步构建起以大数据、智能算力、大模型、垂直应用为核心的“数算模用”产业生态体系。

针对提案中涉及的各项问题和加强链接头部资源、加快出台专项政策、迭代升级平台载体等建议,为提升我区算力基础配套能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我区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锚定新赛道,提前开展算力产业布局规划。我区以新一代人工智能为主攻产业,聚焦智能计算芯细分赛道,提出“一镇、两谷、两港、两园”的未来产业新赛道布局规划,规划建设全省首个以算力产业为定位的“算力小镇”。依托沪杭智能计算大市场,重点聚焦垂类模型创新与智算AI解决方案两大细分赛道,重点招引ASIC芯片、RISC-V芯片、FPGA芯片、通用AI芯片四类AI芯片企业及工业互联网芯片、AI语音芯片、视觉AI芯片、类脑芯片等前景广阔的应用芯片企业。目前已入驻包括知存科技(存算一体芯片设计)、赛热科技(算能运营)、征格半导体(高精度ADC芯片设计)、炎黄国芯(电源管理芯片)等领军企业。截至2023年底,算力小镇3平方公里内注册企业数1329家企业,累计实现营收85.21亿元、税收4.5亿元,其中2023年实现营收38.73亿元、税收2.32亿元,同比增长50%、18.3%,正逐步成长为全球一流的算力产业创新区、长三角算力应用端枢纽中心和杭州市算力产业创新核心。

二是集聚新要素,全面做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我区在《临平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中首次提出“算力总量”发展目标:到2025年形成0.16EFLOPS,到2027年形成1.2EFLOPS(浙江省目标:到2025年形成14.5EFLOPS,到2027年形成16EFLOPS;杭州市目标:到2025年形成5.8EFLOPS,到2027年形成7EFLOPS)。围绕数据中心建设,我区当前的算力总量主要依托阿里在我区已落地的两处数据中心:阿里巴巴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临平新城项目和阿里巴巴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经开区项目,两处数据中心按计划建成后将形成30万台服务器容量的算力规模,均为通用算力。其中,经开区机房已在运营阶段、星桥数据中心仍在建,按照整体设计规划,满负荷运作会产生算力1.2EFLOPS。围绕智库平台建设,已入驻中国RISC-V联盟浙江中心、Wi-SUN联盟中国分部、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等机构。2023年,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临平)顺利开园,新设立的华中科技大学杭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国科大智能光电感知研究院、浙大高端装备研究院增材制造中心相继挂牌成立,将通过知识运用、联系区域发展,为产业特色发展和经济跃升提供重要智力支撑。

三是打造新引擎,培养壮大算力专业人才队伍。强化政策支撑,将算法工程师纳入“五钻”卓越工程师培育体系,按照《临平区卓越工程师培育试点实施意见》,给予算法工程师重点评选激励和支撑保障支持。强化产学研合作,与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签订协议,开展产教融合,在临设立数字技术工程师教学点。与浙大合作开展浙江省首批区块链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吸引33名相关从业人员参加。强化人才支撑,已在算力产业领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何积丰,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韩德民,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陈章良,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副所长杨一平,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朱文武、孙茂松等建立合作联系,并与专家许亮峰以及学者特聘教授曲良体等共同开展相关项目推进。积极开展数字技能人才培训,2023年累计培训数字技能人才1896人次。算力小镇于2023年被认定为全省首批“示范型数字楼宇”。

四是培育新生态,全力推动算力创新应用。围绕数商培育,鼓励服务商推出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具备价值导向,以长期伴跑、快速响应、持续迭代为特征的新服务,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与竞争力。2023年,新增市级及以上数字化服务商2家。围绕交流平台搭建,依托算力小镇、服务型制造研究院等创新平台,举办“芯算力赋能高质量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算力投融对接会等大型活动,联动多方资源助力企业对接产业、资本。打造“算力圆桌π”“算力公开Kr”“算力聚友AI”三大系列活动品牌,鼓励企业间协同创新与合作,加速算力行业发展。围绕算力场景应用,临平区是全省的智能制造高地,当前正积极推动智能制造头部企业实施数实融合场景应用,并已在谋划区级算力专项扶持政策,从算力要素供给、算法要素供给、数据要素流通、创新场景赋能、产业集聚发展五个维度鼓励智算场景应用的落地。目前,区内算力的应用主体以制造业企业为主,近三年来,我区企业累计在云服务上的市场需求约5000万元,其中阿里云的份额约占三分之二,服务我区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春风动力、运达风电、老板电器、西奥电器、微光电子等少数头部企业。

下一步,我区将聚力打造“算力特区”,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聚焦头部资源对接,加强与阿里巴巴集团、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浙算科技等头部企业战略合作,锚定重点项目,开展头部企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如临平新城已梳理算力相关产业、人才、创新要素地图,建立可落地、可触达、有生态的算力产业动态全景图。区大数据公司正在积极与阿里云开展“算力特区”全面合作,由阿里云、省算力公司等提供不低于3000PFlop规模的智算算力资源,同时区大数据公司与数字杭州合资成立“杭州智联数算科技有限公司”对上述算力进行运营。深化算力小镇省级“数字楼宇”建设,构建“算力算法枢纽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做实算力特色产业小镇,规划先进算力算法供给体系。

二是聚焦平台载体升级,将围绕算力、数据和算法三大人工智能关键要素,搭建专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高性能算力的高效供给、大模型算法的服务输出、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一是算力方面,已沟通包括信通院在内的8家机构,计划以数临公司3000p算力代理资源为基本盘,鼓励智算中心加大投资力度,由我区给予建设补助或部分算力买断支持,合作共建算力算法模型公共服务平台。同时,浙江联通已在临平新城开展中国联通“东数西算”长三角枢纽节点(大数据智能算力中心)建设,项目建成后具备长三角大型数据中心和计算集群服务能力,可为算力小镇企业就近提供配套的算力服务,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配套服务。二是数据方面,依托临平区数据运营中心,构建数智融合的高质量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交易流通专网、可信流通平台、数据流通监管平台,为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提供坚实基础。三是算法方面,与信通院合作共建算力算法模型公共服务平台,已就总体合作框架及内容达成初步共识。积极助力国家人工智能(杭州)训练场建设工作,与浙算科技等头部企业开展临平分中心相关洽谈。

三是聚焦算力产业扶持,以“AI算力券”为引导,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购买区内公共智能算力服务平台的优质算力,做精专用模型,推广“模型即服务”新模式。积极落实软件产品增值税、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四是聚焦产业生态优化,积极引入各类创新型企业、引进高层次算力人才,促进算力产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与杭州电信达成合作意向,计划落地电信算力服务创新中心。联合科研院所、创新平台、行业协会等机构定期召开技术沙龙、数字化赋能等活动,鼓励企业间协同创新与合作,打造算力产业优质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