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平区人大一届四次会议第10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6-03 14:54 来源: 区教育局

尊敬的蒋建伟、任娣、周燕、俞伟东代表:

您好!感谢您对临平教育的关心关注!您提出的《关于减轻低年龄段家庭教育压力的意见建议》我局已收悉,在与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您对我区幼儿园、小学两个学段尤为关注,特别是对孩子的作业负担及实践拓展等内容尤为关心,现对您的提案回复如下:

一、幼儿园

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增加“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体会,幼儿园会基于家长自愿原则,适当推荐亲子作业。一是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由于家长们总是忙于工作,导致孩子们经常沉浸在各种电子产品的虚拟世界中。通过亲子手工制作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个共同参与的平台,让双方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一个共同的空间,一起陪伴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增进彼此的感情。二是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充分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一方面基于幼儿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特点,给与幼儿充分的亲身体验机会,另一方面尊重幼儿经验发展的连续性的特点,突破学校教育的界限,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因此,亲子制作最重要的价值在其过程而非结果。

但如您的提案中所说,一些幼儿园的“花式”手工作业,成为家长之间的PK擂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家长从成人的眼光出发,过于追求作品的精美,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有待练习,其作品往往是稚拙的,但有的家长不能欣赏童趣的美,也缺乏引导的耐心,或是过于重视,想让孩子的作品在班级里出彩,往往是一着急就代劳包办了,导致亲子作业变成了家长的“内卷战场”。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个别教师也存在简单粗暴评价亲子作品的做法,对家长产生了错误引导。因此明晰亲子制作的价值,用正确的心态对待亲子制作是扭转局面的关键。今后教育局也会对各幼儿园进行强调,让亲子作业的量更合理化,亲子作业的要求和目的更清晰化。

二、小学阶段

对于您所提及的问题,我局也在时刻关注,也迫切的想解决这个难题,因此近年来,我区以“轻负高质”为目标,不断尝试,努力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扭转“唯分数论”局面,切实做好“减负提质”工作。

(一)关于作业问题

一是转变教育理念,笃行“作业改革”之路。机械重复的作业是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原因之一,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问题,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合作,成立“作例研究中心(杭州临平)”致力于研究作业改革。二是结合课堂实践,转变教学方式。以“五定四要”集体备课为驱动,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将课堂与作业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效率,确保作业与课堂的双向融合。三是完善作业制度,规范作业管理。区域层面高位统筹,学校层面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年级学科作业统筹。发布《假期作业十大建议》《临平区中小学教师备课十项基本要求》等文件,明确要求不强制打卡等规定,开展区-校两级作业(案例)评比,相关做法受到省市媒体报道。

(二)关于学生活动问题

为减轻学生负担,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我局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拓宽课后服务课程面。一是校外实践活动。区教育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等10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临平区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将研学活动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开展临平区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评选工作,共评选出草莓君主题研学农场、老板电器研学营地等22家单位。此外联合多部分发布“五色五育体验地图”,绘制德智体美劳育线路10条,明确30个研学互动点位,向全区中小学家长层面进行推广。二是劳动教育实践。研究制定《临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临平区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清单》,确定每年5月第二周为我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周。评选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13所、劳动教育精品课程10项、劳动小达人100名;以食育为切入口,实施“食全食美”计划,与老板电器形成全面合作,建设12所食育基地特色学校。相关经验被省教育厅内刊录用。双桥村“爷爷的水稻田”被评省级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三是课后服务推进。课后服务实施第四年,我区已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不断优化基础服务作业辅导模式,积极挖掘资源,充分发掘学校周边和区内人文艺术资源,加强馆校合作、部门合作,与体育局、博物馆等联动,共开设体育竞技、科创思维等五大类拓展课程4000余门,社会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公益人士、志愿者超800人。

(三)关于近视与心理健康问题

在与您沟通过程,也了解到您对当下孩子的近视率上升和心理健康问题频出的现象也存在疑虑,我局也在持续关注此类状况:

一是近视综合防控工作。我局要求学校实行预防近视工作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签约责任书,统筹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各学校落实每季度一次视力检查、一日两次眼保健操制度,抓好“临界视力”和“轻度近视”的预防与预警。各校开展宣传护眼行动,营造良好护眼氛围,做到近视防控常识学生全覆盖,增强爱眼护眼意识。加大投入,拨付专项经费,积极保障各校配齐配足各类护眼硬件设施设备,积极推进“健康教室照明”计划,改善用眼条件,创建良好视觉环境。二是心理健康推进情况。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优化学校心理筛查。各中小学在每学期开展全员心理健康测评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一本账”管理机制,实现“一生一策”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建设,为每一位重点学生提供跟踪式心理支持和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学校心理服务。提升我区专任教师“ABC”三证持证率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普培+专培”的心理教师培训行动;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校园“巡诊”行动,做好重点学生的心理疏导、危机评估、跟踪指导等各项服务。三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场地建设。现已实现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两室”100%覆盖,在此基础上全区中小学已创建省级标准化心理辅导站53个、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11个。

三、下一步打算

正如您所描述,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少数教师自身对作业理解不到位,或未对家长开展充分的正向引导,因而导致一些无价值作业的产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也充分考虑您的建议,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继续推进作业改革,以点带面,推进区域更深层次作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五定四要”集体备课,优化教师集备能力,打造优质课堂,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保障学生课堂效率,力争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二是进一步提升师能,不断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人观;树立教师儿童观理念,以儿童为本位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师开展家校(园)工作的能力。

三是优化评价方式。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导向作用,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完善区域化各年段评价方案,评价突出多元化、发展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同时区教育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镇街、社区,挖掘区内优秀文旅资源,加强校内和校外资源整合,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

感谢您对临平教育的支持与关怀,并真诚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政民互动 >人大议案 >
关于临平区人大一届四次会议第10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4-06-03 14:54 来源: 区教育局

尊敬的蒋建伟、任娣、周燕、俞伟东代表:

您好!感谢您对临平教育的关心关注!您提出的《关于减轻低年龄段家庭教育压力的意见建议》我局已收悉,在与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您对我区幼儿园、小学两个学段尤为关注,特别是对孩子的作业负担及实践拓展等内容尤为关心,现对您的提案回复如下:

一、幼儿园

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增加“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体会,幼儿园会基于家长自愿原则,适当推荐亲子作业。一是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由于家长们总是忙于工作,导致孩子们经常沉浸在各种电子产品的虚拟世界中。通过亲子手工制作为家长和孩子提供了一个共同参与的平台,让双方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一个共同的空间,一起陪伴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增进彼此的感情。二是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充分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一方面基于幼儿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特点,给与幼儿充分的亲身体验机会,另一方面尊重幼儿经验发展的连续性的特点,突破学校教育的界限,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因此,亲子制作最重要的价值在其过程而非结果。

但如您的提案中所说,一些幼儿园的“花式”手工作业,成为家长之间的PK擂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家长从成人的眼光出发,过于追求作品的精美,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有待练习,其作品往往是稚拙的,但有的家长不能欣赏童趣的美,也缺乏引导的耐心,或是过于重视,想让孩子的作品在班级里出彩,往往是一着急就代劳包办了,导致亲子作业变成了家长的“内卷战场”。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个别教师也存在简单粗暴评价亲子作品的做法,对家长产生了错误引导。因此明晰亲子制作的价值,用正确的心态对待亲子制作是扭转局面的关键。今后教育局也会对各幼儿园进行强调,让亲子作业的量更合理化,亲子作业的要求和目的更清晰化。

二、小学阶段

对于您所提及的问题,我局也在时刻关注,也迫切的想解决这个难题,因此近年来,我区以“轻负高质”为目标,不断尝试,努力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扭转“唯分数论”局面,切实做好“减负提质”工作。

(一)关于作业问题

一是转变教育理念,笃行“作业改革”之路。机械重复的作业是增加学生学业负担的原因之一,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问题,与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合作,成立“作例研究中心(杭州临平)”致力于研究作业改革。二是结合课堂实践,转变教学方式。以“五定四要”集体备课为驱动,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将课堂与作业有机融合,提高课堂效率,确保作业与课堂的双向融合。三是完善作业制度,规范作业管理。区域层面高位统筹,学校层面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加强年级学科作业统筹。发布《假期作业十大建议》《临平区中小学教师备课十项基本要求》等文件,明确要求不强制打卡等规定,开展区-校两级作业(案例)评比,相关做法受到省市媒体报道。

(二)关于学生活动问题

为减轻学生负担,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我局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展各类实践活动,拓宽课后服务课程面。一是校外实践活动。区教育局、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等10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临平区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将研学活动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开展临平区中小学生研学基地评选工作,共评选出草莓君主题研学农场、老板电器研学营地等22家单位。此外联合多部分发布“五色五育体验地图”,绘制德智体美劳育线路10条,明确30个研学互动点位,向全区中小学家长层面进行推广。二是劳动教育实践。研究制定《临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意见》《临平区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清单》,确定每年5月第二周为我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周。评选劳动教育项目试点学校13所、劳动教育精品课程10项、劳动小达人100名;以食育为切入口,实施“食全食美”计划,与老板电器形成全面合作,建设12所食育基地特色学校。相关经验被省教育厅内刊录用。双桥村“爷爷的水稻田”被评省级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三是课后服务推进。课后服务实施第四年,我区已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不断优化基础服务作业辅导模式,积极挖掘资源,充分发掘学校周边和区内人文艺术资源,加强馆校合作、部门合作,与体育局、博物馆等联动,共开设体育竞技、科创思维等五大类拓展课程4000余门,社会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公益人士、志愿者超800人。

(三)关于近视与心理健康问题

在与您沟通过程,也了解到您对当下孩子的近视率上升和心理健康问题频出的现象也存在疑虑,我局也在持续关注此类状况:

一是近视综合防控工作。我局要求学校实行预防近视工作岗位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签约责任书,统筹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各学校落实每季度一次视力检查、一日两次眼保健操制度,抓好“临界视力”和“轻度近视”的预防与预警。各校开展宣传护眼行动,营造良好护眼氛围,做到近视防控常识学生全覆盖,增强爱眼护眼意识。加大投入,拨付专项经费,积极保障各校配齐配足各类护眼硬件设施设备,积极推进“健康教室照明”计划,改善用眼条件,创建良好视觉环境。二是心理健康推进情况。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优化学校心理筛查。各中小学在每学期开展全员心理健康测评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一本账”管理机制,实现“一生一策”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建设,为每一位重点学生提供跟踪式心理支持和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学校心理服务。提升我区专任教师“ABC”三证持证率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开展“普培+专培”的心理教师培训行动;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校园“巡诊”行动,做好重点学生的心理疏导、危机评估、跟踪指导等各项服务。三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场地建设。现已实现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两室”100%覆盖,在此基础上全区中小学已创建省级标准化心理辅导站53个、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11个。

三、下一步打算

正如您所描述,实际操作中也存在少数教师自身对作业理解不到位,或未对家长开展充分的正向引导,因而导致一些无价值作业的产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因此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也充分考虑您的建议,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继续推进作业改革,以点带面,推进区域更深层次作业改革。进一步深化“五定四要”集体备课,优化教师集备能力,打造优质课堂,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保障学生课堂效率,力争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二是进一步提升师能,不断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人观;树立教师儿童观理念,以儿童为本位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师开展家校(园)工作的能力。

三是优化评价方式。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导向作用,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完善区域化各年段评价方案,评价突出多元化、发展性,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同时区教育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镇街、社区,挖掘区内优秀文旅资源,加强校内和校外资源整合,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

感谢您对临平教育的支持与关怀,并真诚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