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模板发挥出大作用 家居服精细处显功夫
小模板发挥出大作用 家居服精细处显功夫
发布时间: 2024-06-07 09:50 来源: 今日临平

(记者 陈书缘)近日,在浙江美嘉标服饰有限公司车间里,不断有机器的切割声响起,一块块切割好的,厚度、大小、形状不一的有机胶板逐渐出现。服装制版工艺模板师徐助桂拿起来端详,这是在做什么?原来,这些有机胶板是服装模板的部件,徐助桂很快就将它们组装成一个门襟的自动模板给记者演示。

“它由10块模板部件组成,不同面料的部件厚度都不同,这里面很有讲究。在自动模板上,把布料裁片摆好卡紧,就可以进行车缝,30秒可以完成门襟的缝纫步骤。在使用模板之前,这样的工序需要70-80秒,而且卡槽深度只有0.3毫米,靠人工难以把控,经常需要返工,影响效率。现在,使用自动模板机后一天可以缝600多条门襟,比手工速度快了将近一倍。”徐助桂告诉记者。 

服装模板是一种新型服装缝纫工艺和技术,利用自动化设备在有机胶板上按需要的尺寸开槽,再在车缝设备上加装对应的压脚针板等工具,就可以按照模具开槽轨迹进行车缝,解决了传统服装车间生产中的熟练技术工人招工难、加工质量差等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美嘉标”是一家专业从事家居服等服饰产品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福州、沈阳、大连等城市设有公司品牌“美标”营销中心,在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形象专柜、形象专卖店1000多间。如今,它出产的一套家居服,制版过程80多道工序中的60%左右都使用模板完成。 

徐助桂从事纺织行业服装制版、服装模板技术研发等工作已经快20年,拥有2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他又给记者介绍了一款技术难度更大的免烫贴袋模板:“别看家居服上口袋不大,可做起来工序却很繁琐。在缝接时,通常采用人工将口袋和衣领进行压烫成型,然后通过操作人员的经验手动调整对口袋布、衣领进行定位和缝接,所以两边口袋的形状、尺寸、位置都可能产生误差或变形。”徐助桂主导开发的免烫贴袋模板免除了手工定位和压烫步骤,将原先需要150秒的传统工序缩短至仅需50秒,这一突破性改进使生产效率提升了1.3倍,为公司赢得了很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然而,这个模板的推广也遇到过阻力。“因为一线工人都没见过这种模式,有一定学习成本,部分员工或多或少有一些抵触情绪。好在公司领导很有魄力和创新意识,在所有车间大力推行模板化,我也不断努力给工人们指导和演示,让他们放下疑虑,逐渐习惯了使用模板。”徐助桂说。 

车间内,吊挂着布料的机械传输带有序运行,工人们使用模板熟练快速地完成衣料拼接步骤。“我们引入了6条智能服装吊装生产线,年产能可达120万套。通过MES集成处理,从产品设计、订单下单、大货生产、成品入库、销售终端等多层数据分析,实现整体智能制造工厂建设,从而提升整体工厂运营效率,节约成本。”公司副总经理顾红云介绍道。 

“服装其实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随着近年来模板开始普及、数字化技术创新不断出现,给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工艺模板是在服装制版上衍生的一个小品类,我们公司正在大力推广,希望可以从60%的模板化提升至70%~80%,也为行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顾红云笑着说。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小模板发挥出大作用 家居服精细处显功夫
发布时间: 2024-06-07 09:50:12 来源: 今日临平

(记者 陈书缘)近日,在浙江美嘉标服饰有限公司车间里,不断有机器的切割声响起,一块块切割好的,厚度、大小、形状不一的有机胶板逐渐出现。服装制版工艺模板师徐助桂拿起来端详,这是在做什么?原来,这些有机胶板是服装模板的部件,徐助桂很快就将它们组装成一个门襟的自动模板给记者演示。

“它由10块模板部件组成,不同面料的部件厚度都不同,这里面很有讲究。在自动模板上,把布料裁片摆好卡紧,就可以进行车缝,30秒可以完成门襟的缝纫步骤。在使用模板之前,这样的工序需要70-80秒,而且卡槽深度只有0.3毫米,靠人工难以把控,经常需要返工,影响效率。现在,使用自动模板机后一天可以缝600多条门襟,比手工速度快了将近一倍。”徐助桂告诉记者。 

服装模板是一种新型服装缝纫工艺和技术,利用自动化设备在有机胶板上按需要的尺寸开槽,再在车缝设备上加装对应的压脚针板等工具,就可以按照模具开槽轨迹进行车缝,解决了传统服装车间生产中的熟练技术工人招工难、加工质量差等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美嘉标”是一家专业从事家居服等服饰产品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福州、沈阳、大连等城市设有公司品牌“美标”营销中心,在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设有形象专柜、形象专卖店1000多间。如今,它出产的一套家居服,制版过程80多道工序中的60%左右都使用模板完成。 

徐助桂从事纺织行业服装制版、服装模板技术研发等工作已经快20年,拥有2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他又给记者介绍了一款技术难度更大的免烫贴袋模板:“别看家居服上口袋不大,可做起来工序却很繁琐。在缝接时,通常采用人工将口袋和衣领进行压烫成型,然后通过操作人员的经验手动调整对口袋布、衣领进行定位和缝接,所以两边口袋的形状、尺寸、位置都可能产生误差或变形。”徐助桂主导开发的免烫贴袋模板免除了手工定位和压烫步骤,将原先需要150秒的传统工序缩短至仅需50秒,这一突破性改进使生产效率提升了1.3倍,为公司赢得了很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然而,这个模板的推广也遇到过阻力。“因为一线工人都没见过这种模式,有一定学习成本,部分员工或多或少有一些抵触情绪。好在公司领导很有魄力和创新意识,在所有车间大力推行模板化,我也不断努力给工人们指导和演示,让他们放下疑虑,逐渐习惯了使用模板。”徐助桂说。 

车间内,吊挂着布料的机械传输带有序运行,工人们使用模板熟练快速地完成衣料拼接步骤。“我们引入了6条智能服装吊装生产线,年产能可达120万套。通过MES集成处理,从产品设计、订单下单、大货生产、成品入库、销售终端等多层数据分析,实现整体智能制造工厂建设,从而提升整体工厂运营效率,节约成本。”公司副总经理顾红云介绍道。 

“服装其实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随着近年来模板开始普及、数字化技术创新不断出现,给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工艺模板是在服装制版上衍生的一个小品类,我们公司正在大力推广,希望可以从60%的模板化提升至70%~80%,也为行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顾红云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