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悦 通讯员 许伊白) 村级票据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的重要凭证,是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近日,我区开出全市首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电子收据,村级财务票据进入数字化管理时代。
在崇贤村的村委财务室里,资产专管员吴伟康正在“浙农经管”和“浙江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连贯操作,不到1分钟,便成功开具出全区首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电子收据。紧接着,电子票据的网页链接,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了交款人秦芳英的手机上。“只要点进去下载下来就可以,很方便。在家里就能操作,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秦芳英说。
据了解,今年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据(电子)推广试点,临平区作为试点县(市、区)之一,是杭州市唯一试点。对于电子票据上线的便利,基层的财务人员深有体会。“以前每个月底,我都需要手工整理当月开具的收据,新的收据也需前往街道“三资”办领取,现在只要鼠标点一点就能完成。”吴伟康说,除了在领取和开具时耗时耗力,以往的传统纸质票据还存在易遗失、损坏,后期查询、调阅不便,使用填制不规范等弊端,电子票据的引入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难题,还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村级电子收据的落地推广,得益于“浙农经管”和“浙江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的数据互通。电子收据采用电子签名,替代了传统的手工签章,使票据管理更加标准化、数字化和便利化,同时,电子收据具有与纸质财政票据同等的法律效力,并形成了领票、开票、入账、预警、监管的一体化机制。“票据开具以后,所有的数据都在我们的系统上,我们实时可以查询监督,从而规范农村财务运行。”区财政局综合科科长丁云峰说。
农村集体“三资”(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依托“浙农经管”系统,我区加快推动数字化赋能,不仅推广村级电子收据在全市率先落地,还在全省创新推出村级资产资源“一资一码”技术,采用二维码赋码登记“云监督”,对村级资产资源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质增效。“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数字赋能,深化创新,推动实现动态监管长效机制,提高村级‘三资’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村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行。”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站长郑文娜说。
分享到: |
本报讯 (记者 高悦 通讯员 许伊白) 村级票据是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收支的重要凭证,是村级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近日,我区开出全市首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电子收据,村级财务票据进入数字化管理时代。
在崇贤村的村委财务室里,资产专管员吴伟康正在“浙农经管”和“浙江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连贯操作,不到1分钟,便成功开具出全区首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电子收据。紧接着,电子票据的网页链接,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了交款人秦芳英的手机上。“只要点进去下载下来就可以,很方便。在家里就能操作,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秦芳英说。
据了解,今年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收据(电子)推广试点,临平区作为试点县(市、区)之一,是杭州市唯一试点。对于电子票据上线的便利,基层的财务人员深有体会。“以前每个月底,我都需要手工整理当月开具的收据,新的收据也需前往街道“三资”办领取,现在只要鼠标点一点就能完成。”吴伟康说,除了在领取和开具时耗时耗力,以往的传统纸质票据还存在易遗失、损坏,后期查询、调阅不便,使用填制不规范等弊端,电子票据的引入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难题,还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村级电子收据的落地推广,得益于“浙农经管”和“浙江省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的数据互通。电子收据采用电子签名,替代了传统的手工签章,使票据管理更加标准化、数字化和便利化,同时,电子收据具有与纸质财政票据同等的法律效力,并形成了领票、开票、入账、预警、监管的一体化机制。“票据开具以后,所有的数据都在我们的系统上,我们实时可以查询监督,从而规范农村财务运行。”区财政局综合科科长丁云峰说。
农村集体“三资”(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依托“浙农经管”系统,我区加快推动数字化赋能,不仅推广村级电子收据在全市率先落地,还在全省创新推出村级资产资源“一资一码”技术,采用二维码赋码登记“云监督”,对村级资产资源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质增效。“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数字赋能,深化创新,推动实现动态监管长效机制,提高村级‘三资’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村集体资产在阳光下运行。”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站长郑文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