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背可养生 方法也要对
医生提醒主动“晒太阳”得有度
发布时间: 2024-07-31 09:45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综合 赤裸上身,光背朝天,这不是什么行为艺术,而是网上流传的简单版“冬病夏治”,称通过晒背“养阳”达到祛湿养生的效果,不仅能驱寒保暖,还能缓解抑郁、改善体质。此前,一女子因为晒背10天瘦了4斤冲上热搜,全网有1.3亿人次浏览。当事人称,晒完背感觉自己眼神都变清澈了。夏天晒背真有网上传的这么神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每天晒半小时咽喉炎好了

家住南苑街道凤仪家园的张女士,最近只要天气好就穿好长袖长裤,做好防晒往室外跑,每天晒背半个小时左右。

张女士说,她是从去年开始接触晒背的,小区刚好有个木制露台,她选在每天上午9点或者下午5点左右,太阳不是最毒辣的时候,出门晒背,晒背的时候在头上撑把伞,趴在瑜伽垫上露出后背。

因为工作原因,张女士长期患有咽喉炎,但是她发现晒背之后,自己的咽喉炎好了,身体也没以前那么怕冷。因此,她对晒背的功效坚信不疑,这个习惯也从去年延续到现在。

除了自己晒,张女士还非常热情地邀请朋友们一起晒,然而不少朋友对晒背持怀疑态度。

三类人群可多晒

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治未病科主任杨伟莲介绍,从中医上讲,三伏天晒背有祛除体内寒湿气的功效,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平时表现为畏寒、怕风、常常容易腹泻、易感冒、过敏性鼻炎或是女性的小腹冷、易痛经等,三伏天晒背可以激发气血经络活动,改善阳虚。以下三类人群可以晒背。

部分慢性病患者,如代谢综合征、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过敏性咳嗽、鼻炎、咽炎、痛经、妇科慢性炎症等人群,通过三伏天晒太阳出汗,益气温阳、散寒通络,防治冬季易发疾病。

亚健康人群,如胃肠功能不好、易感冒、既怕冷又怕热、腰腿怕冷怕风、体力活动少、压力大等亚健康人群,通过三伏天晒太阳出汗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尤其是体温调节功能与自律神经。

还有阳虚、湿气重的人也可以趁三伏天晒背缓解,如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肢体困倦、精神不振的人,特别是伴有舌胖或有齿痕、舌苔厚腻的表现,提示体质为阳虚、湿气重的人群,选择三伏天晒太阳出汗,激发气血经络的活动,改善阳虚、寒湿体质。

晒背有讲究不要盲目跟风

晒背时可以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趴着、坐着、站着都可以,光着背直接晒或者穿着衣服皆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晒背时间需要特别注意,要在太阳不是很强烈的时候晒,时间也不宜过长,可以选择早上7-9点或下午4点后,不要在中午或下午的烈日下暴晒,避免晒伤。老人、体虚的人建议晒温和一点的太阳,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时间不宜太久,微微发汗即可。如果你第一次晒背,可先晒10~20分钟,先了解自己身体的耐受度,循序渐进适量增加时间。

晒背前要进食进水,防止脱水,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晒背时不可直接暴晒头部,建议用帽子遮挡头部,面、眼部应做好防晒措施。同时,晒中也要注意补充水分。晒太阳之后人的毛孔会打开,需要在荫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建议直接吹空调、喝冷饮,如果出汗多,要等汗停了再进入空调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食或接触过感光性的植物后应避免日晒,常见的感光性食物有无花果、菠菜、莴苣、荞麦、小白菜、芥菜、苋菜、马齿苋等。服用过易发生光毒反应的药物也要注意,建议服药前详细阅读说明书,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后5日之内,应避免接触阳光或紫外线。

最后,医生再三嘱咐,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病者以及紫外线过敏者、孕妇等不建议自行晒背,要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晒背可养生 方法也要对
发布时间: 2024-07-31 09:45:32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综合 赤裸上身,光背朝天,这不是什么行为艺术,而是网上流传的简单版“冬病夏治”,称通过晒背“养阳”达到祛湿养生的效果,不仅能驱寒保暖,还能缓解抑郁、改善体质。此前,一女子因为晒背10天瘦了4斤冲上热搜,全网有1.3亿人次浏览。当事人称,晒完背感觉自己眼神都变清澈了。夏天晒背真有网上传的这么神吗?一起来了解一下。

每天晒半小时咽喉炎好了

家住南苑街道凤仪家园的张女士,最近只要天气好就穿好长袖长裤,做好防晒往室外跑,每天晒背半个小时左右。

张女士说,她是从去年开始接触晒背的,小区刚好有个木制露台,她选在每天上午9点或者下午5点左右,太阳不是最毒辣的时候,出门晒背,晒背的时候在头上撑把伞,趴在瑜伽垫上露出后背。

因为工作原因,张女士长期患有咽喉炎,但是她发现晒背之后,自己的咽喉炎好了,身体也没以前那么怕冷。因此,她对晒背的功效坚信不疑,这个习惯也从去年延续到现在。

除了自己晒,张女士还非常热情地邀请朋友们一起晒,然而不少朋友对晒背持怀疑态度。

三类人群可多晒

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治未病科主任杨伟莲介绍,从中医上讲,三伏天晒背有祛除体内寒湿气的功效,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平时表现为畏寒、怕风、常常容易腹泻、易感冒、过敏性鼻炎或是女性的小腹冷、易痛经等,三伏天晒背可以激发气血经络活动,改善阳虚。以下三类人群可以晒背。

部分慢性病患者,如代谢综合征、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过敏性咳嗽、鼻炎、咽炎、痛经、妇科慢性炎症等人群,通过三伏天晒太阳出汗,益气温阳、散寒通络,防治冬季易发疾病。

亚健康人群,如胃肠功能不好、易感冒、既怕冷又怕热、腰腿怕冷怕风、体力活动少、压力大等亚健康人群,通过三伏天晒太阳出汗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尤其是体温调节功能与自律神经。

还有阳虚、湿气重的人也可以趁三伏天晒背缓解,如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肢体困倦、精神不振的人,特别是伴有舌胖或有齿痕、舌苔厚腻的表现,提示体质为阳虚、湿气重的人群,选择三伏天晒太阳出汗,激发气血经络的活动,改善阳虚、寒湿体质。

晒背有讲究不要盲目跟风

晒背时可以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趴着、坐着、站着都可以,光着背直接晒或者穿着衣服皆可,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晒背时间需要特别注意,要在太阳不是很强烈的时候晒,时间也不宜过长,可以选择早上7-9点或下午4点后,不要在中午或下午的烈日下暴晒,避免晒伤。老人、体虚的人建议晒温和一点的太阳,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时间不宜太久,微微发汗即可。如果你第一次晒背,可先晒10~20分钟,先了解自己身体的耐受度,循序渐进适量增加时间。

晒背前要进食进水,防止脱水,饭后建议休息半小时再晒。晒背时不可直接暴晒头部,建议用帽子遮挡头部,面、眼部应做好防晒措施。同时,晒中也要注意补充水分。晒太阳之后人的毛孔会打开,需要在荫凉处及时把汗湿的衣服换下来,不建议直接吹空调、喝冷饮,如果出汗多,要等汗停了再进入空调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服食或接触过感光性的植物后应避免日晒,常见的感光性食物有无花果、菠菜、莴苣、荞麦、小白菜、芥菜、苋菜、马齿苋等。服用过易发生光毒反应的药物也要注意,建议服药前详细阅读说明书,在服药期间及停药后5日之内,应避免接触阳光或紫外线。

最后,医生再三嘱咐,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病者以及紫外线过敏者、孕妇等不建议自行晒背,要听从专业医师的指导。